关羽不是三国的人,如果他活到三国,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

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对关羽和刘备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关羽,关云长,河东解良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本地有一个豪强仗势欺人,他就打抱不平,杀了豪强,流落江湖。由此可见,关羽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

虎牢关,董卓的大将化雄连斩盟军数员猛将,耀武扬威于两军阵前。18路诸侯束手无策,盟主袁绍发出了:“如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有一个在的话,岂能容华雄如此猖狂!”的感慨。是关羽挺身而出,在众人的质疑声中温酒斩华雄。彻底扭转了盟军的不利局面。说明,关羽是一个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人。

许田围猎,曹操对汉献帝不恭,激怒了关羽,欲挥刀杀之。说明,关羽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白马坡,颜良斩宋宪、杀魏续、败徐晃,曹操众将一片栗然,默不作声。关键时刻,又是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一刀定乾坤,使曹操反败为胜,解了白马之围。证明,关羽是一个有勇有智、文武双全的人。

得知刘备的去处,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保护2位嫂子与刘备胜利会师。证明关羽是一个义薄云天、言行一致的人。

刘备是汉室宗亲,关羽忠于汉室就等于忠于刘备。好友张辽曾经问关羽,两个人的关系比之刘皇叔如何?关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刘皇叔和我既是兄弟又是君臣;我们只是朋友,这又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关羽的回答就是对刘备的认可和承诺:那就是,刘备就是自己的大哥,就是自己一生要追随的君主。所以说,关羽忠于汉室,更忠于刘备。

由此可见,关羽不会反对刘备称帝。关羽在跟随刘备的革命生涯中,随着刘备地位的上升,自己的职务和地位也不断地水涨船高。关羽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刘备称帝。

刘备任汉中王,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关羽因为同黄忠并列发过牢骚。这并不代表关羽反对刘备称王。关羽心高气傲,总是看不起新人。早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担任军师时,关羽也是颇有微词,直到诸葛亮建功立业后,关羽才心服口服。他之所以对与黄忠并列,也是因为对黄忠的前线立功一无所知才心生不满,而不是反对刘备称大王。费诗一句:“汉中王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就是汉中王,汉中王就是将军,岂能等同于诸人?”关羽立即恍然大悟,乃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几误大事。”即刻接受了刘备的封赏。要知道,接受了封赏就是承认了刘备的政权。既然,关羽承认了刘备的汉中王就没有任何可能不承认刘备的皇帝位。

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誓言是: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夫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看,都生死与共不离不弃了,还存在什么反对不反对的吗?反对刘备就是反对自己啊!

一言以蔽之,关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人,是一个重诺守信的人,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这样的人能反对自己的大哥,反对自己的直接领导吗?依我看来绝无可能!

关羽不是三国的人,如果他活到三国,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

假设刘备在关羽死前背汉自立,关羽会毫不犹豫地与其割袍断义、分道扬镳。

刘备只所以能由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逆袭为割据一方的诸候,靠的就是中山靖王后代的召牌和“匡扶汉室”的口号,才吸引了一帮智囊猛将为其死心塌地的效力。如果他在曹操尚未公开篡汉、献帝名义上还在位的情况下改元称帝,那么他多年来苦心孤诣打造的“汉贼不两立”的忠臣人设将瞬间坍塌,沦为连奸凶曹操都不如的乱臣贼子,遭到包括自己结义兄弟在内的天下人共讨之,下场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在东汉末年皇权衰微、天下大乱的时代,不知有多少手握重兵的枭雄在窥伺神器,董卓、吕布、曹操、袁绍、袁术、孙坚、公孙瓒、刘备等等,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野心、做改朝换代的春秋大梦,只不过多数人都比袁术聪明,明白自己目前的实力,故而隐忍不发,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这其中野心最大、也最具实力的当属曹操。他原先的如意算盘是,供奉着汉献帝这尊“牌位”,来榨取末代皇帝的剩余价值,挟天子以令诸侯,待到扫清宇内,便取而代之。不幸的是,稍以疏忽,遭赤壁之败,弄成三足鼎立,成为终身遗憾。

但曹操之所以是曹操,就因为他“计智殊绝于人”(或曰奸诈过于人),他清楚,他自己初一篡汉,刘备便会十五称帝,你大耳儿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岂能与我堂堂汉室开国功臣的子孙平起平坐,我不称帝,却是总揽朝政、号令百官乃至孙权的丞相,封魏王(注意:古代爵位中“魏”字最尊贵,魏王高于韩王等别的什么王,同理,魏国公高于韩国公等别的什么公)、加九锡、冕十旒、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待遇与天子同;而你刘备再怎么闹腾,名义也只是个汉中太守、西川牧,还是要对许昌上表称臣。你和我斗了半辈子,始终在我之下。哈哈哈,跑题了,打住。

关羽不是三国的人,如果他活到三国,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

  • 很高兴参与讨论这个问题:

我认为关羽不会反对刘备称帝,首先在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关羽就己经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论辈份还是当今皇帝的叔叔,忠于刘备既忠于汉室。

其二,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己经名存实亡,刘备顶着匡扶汉室的金色招牌,讨逆图正,也符合关羽报效国家的意念。所以关羽才不以物欲为重,投降曹操是降汉不降曹。

其三,刘备自封汉中王,关羽並没有反对,但是在封五虎将中有黄忠,关羽极为不满,以为刘备疏远了自己,而拒绝受封。还是费诗劝说的好:“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关羽听了当然很舒服,当即拜受了印绶。

其四,关羽忠于刘备是共荣共辱的关系。刘备当皇帝,关羽,张飞都不会反对,张飞说;异性之人,都想当皇帝,何况哥哥是汉朝宗派!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啥不可以。”做为桃园结义的张三爷的话也可以说是与关二爷的共同心声。

可见关羽认为刘备与汉天子密不可分,拥刘(备)既拥汉,忠刘(备)既忠汉。刘备当皇帝,关羽绝对不会反对。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关羽不是三国的人,如果他活到三国,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

不会,面对曹操那么高的待遇,关羽都不心动,一有刘备消息,过五关斩六将归投刘备。可见,关羽十分注重兄弟情义。刘备称帝,关羽施展的空间更大,地位更高,所以,关羽不仅不会反对,而且更会全力以赴地支持刘备。

关羽不是三国的人,如果他活到三国,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

刘备如果敢在关羽死前称帝,关羽会毫不犹豫的带领荆州兵马讨伐刘备!

关羽的最后一次出征,是北伐曹操。攻打曹操,首先要打襄樊。为什么要北伐曹操攻襄樊?是因为曹操居然敢称魏王,加九锡!忠于汉室的人,包括关羽,都认为这是曹操要篡汉的前兆!所以,关羽就纠集许都周边各种反曹兴汉的势力联合讨伐曹操,攻打襄樊。

关羽这样做,跟他出道时的理想有关系。关羽的理想就是“匡扶汉室”!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结拜。关羽认刘备当大哥,是因为刘备提出的“匡扶汉室”,与关羽的人生理想一致。

刘备联合曹操灭袁术和吕布时。有次外出打猎,曹操骑马时故意把马头超过汉献帝,关羽一看大怒,“蚕眉倒竖,凤眼圆睁”,就想拍马上前杀曹操。刘备拦住关羽,没让杀。后来关羽还问为何。刘备说怕误伤了汉献帝。关羽这才做罢。

也正是因为关羽想杀曹操的忠心表现,董承的衣带诏才会把刘备写上。

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围。曹操派张辽来说服关羽投降的时候,关羽为了保全刘备的家眷,提出了约法三章,其中有两条都跟汉室有关系。一个是“降汉不降曹”,另一个是“一旦得到刘皇叔的消息,不管千山万水,也要前往追随”!

当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发生冲突之时,因为曹操是汉相,袁绍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所以关羽才帮着曹操斩颜良诛文丑,报效汉室。

关羽授封“汉寿亭侯”。关羽立有军功,曹操表奏汉献帝,为关羽讨封赏,汉献帝不光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还夸奖关羽是“美髯公”!

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美髯公的称号,关羽也十分珍惜。无论是诸葛亮还是费诗,都是用美髯公的赞美之词来化解矛盾的。

所以,任何与“匡扶汉室”有悖的人或者事,关羽第一时间就会反对。

曹操和刘备先后称王,让关羽这个“汉寿亭侯”愤怒异常,因为这种僭越已经突破了关羽承受的底线!

当费诗带着所谓“汉中王”的封赏过来的时候,关羽怒不可遏,直接就说“不与老兵为伍”,他这不是反对黄忠当后将军,而且变相的拒绝“汉中王”的封赏!刘备心里岂能不知?所以,就让费诗给关羽“假节”,意思你爱干嘛干嘛吧。我也不管你了

关羽起兵讨伐“汉贼曹操”。

关羽一边与反曹的各种势力联合,一边整兵北伐。北伐前还把糜芳给揍了一顿,因为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打的就是你这个小舅子!打不了刘备,还打不了你这个小舅子?!

关羽不光是打糜芳,而且还放下狠话,如果糜芳表现差劲的话,关羽回来还会好好收拾糜芳

俗话说,打狗还看主人呢,况且糜芳的哥哥糜竺,在刘备身边可是大红人。关羽这就是存心恶心刘备!因为他发现刘备跟曹操一样,都是喊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做着篡位的准备,说白了,都是一路货色!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既想当这个又想立那个!

所以,关羽出征北伐,是为了匡扶汉室做最后一博!这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与其说是关羽北伐襄樊,不如说是关羽一人在和三个国家在作战!

因为,

刘备按兵不动,一直在看

曹操调动全部人马,驰援襄樊

孙权假意配合关羽北伐,实则准备随时偷袭荆州!

所以,关羽这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打败曹操,到许都迎立汉献帝,重兴汉室。

关羽死前,谁也不敢称帝!哪怕是刘备!因为很明显,你称王,关羽都会揍你,你还敢称帝?

关羽兵败被杀,又一位捍卫汉室的忠臣就这样陨落了。

关羽死后,曹操死,曹丕篡汉立魏,刘备称帝。曹丕死,孙权称帝。

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没有人敢称帝!

所以,关羽能被历代君王推崇备至,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关羽一直就是汉臣!从未背叛过!这样的大忠臣,那个帝王不喜欢?那个朝代不会为之树碑立传!

关羽,关二爷,武圣人!

古往今来,忠义之楷模!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羽不是三国的人,如果他活到三国,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

关羽不会怎么样,因为他忠于的是刘备,而不是汉献帝。刘备称帝关羽只会加官进爵,这对关羽来说是好事,干起活来就更卖力了。不过刘备称帝后,荆州的官员系统应该有大的调整,关羽没准能成为荆州真正的掌权者。

关羽只要在荆州掌握军政大权,自然会想法设法把反对自己的势力肃清,不管采用何种手段,这应该是关羽首先做的。糜芳与荆州治中潘濬有可能会被刘备调出荆州,给关羽足够大的指挥空间。

当然,刘备也不会让荆州失去控制,让关羽大权独揽,他会派一个心腹的谋臣去辅助关羽,当然此人要有一定的本领,能真正起到帮助关羽的作用,而不是相互掣肘,那样关羽很可能就会有一番作为,不会再有走麦城之说。

不过以刘备之聪明,不会这么早称帝的,那将会成为众矢之地,孙权与曹操都不会放过他。孙权也曾劝过曹操称帝,曹操那么大的实力,都不敢这样做,何况是相对弱小的刘备。

魏略曰: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如果刘备称帝,关羽的压力是最大的,将面临孙权与曹操的双重攻击,以荆州之实力,关羽是抵挡不住的,荆州一样会丢失。所以刘备绝不敢这样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