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山东历城人。她父亲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号称四学士。她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擅长诗文。她出身在颇有文化教养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幼受浓厚的文学艺术气氛的熏陶,因此,善诗文书画,文名远扬。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家世显赫,好诗文和金石刻。他们婚后生活幸福、感情融洽,而且两人艺术爱好和情趣也非常相投,因此生活极其美满。赵明诚著书《金石录》,李清照全力支持,并把自己的部分研究成果也整理进去。在著书的过程中,曾一度处于忧患困穷之中,由于夫妇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节衣缩食、废寝忘食,终于卒成其事。他们这种为学术献身的精神值得赞颂的。
后来,金人大举入侵,在兵燹战祸之中,李清照夫妇收藏的大批文物古籍化为了灰烬。为躲避金人,李清照又几经辗转、颠沛流离,最后,等到达杭州时,她的能装十几间屋子的藏品全部毁弃,仅剩下丈夫的遗作《金石录》。李清照为此书写了序言,记叙了她一生的经历和遭遇到的苦难,这就是她的著名的散文《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是一名著名的词人,她还擅长诗歌、散文、音律、绘画、书法、石刻和文物鉴赏。她生于北宋末,她看到了当时的国事衰微、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剥削惨重。她的后半生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中度过,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她激发了爱国热情,渐渐产生了与人民相通的思想情感,这些都通过她的诗文反映在她的作品里。
李清照的词作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趋向婉约,但婉约不是她在艺术形式上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说,她不是为了追求婉约的词风才写的,这与晚唐五代出现的“花间派”有本质的区别。但就艺术成就而言,晚唐词人群中,如温庭钧、韦庄、冯延已等等,有的以辞胜,有的以情胜,风格独特,各有千秋,却未尝有自己的体。词到了北宋更是大家辈出,如柳永、晏殊、苏轼、秦观等等不可胜数,他们光辉灿烂不可磨灭,但都没有以一种“体”而闻名于世。所以,李清照的易安体非同凡响,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就连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辛弃疾都都为之倾倒,并经常模仿她的体来写词。
李清照的词 作,可以依照她的经历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大致以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分界线。前期的词主要写幸福的爱情生活。在她的词里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哀愁,但这些“愁”只是她歌颂爱情、表露爱情的“主旋律”,总体来说情调是明朗幸福快乐的。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又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等,都非常的小资。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较之前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国破家亡的哀伤,她作品里流露出来的不在是淡淡的忧伤,而是和灾难深重的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通的国仇家恨了。她此时的风格由清新纤巧变成沉郁凄苦。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如: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等等都十分的无奈。
在李清照的词中还有一些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歌颂大自然的作品。如:《怨王孙》里,“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又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等等语风纯朴自然,毫无雕饰组丽的弊病。李清照通过歌颂自然美来歌颂人情美和人性美,尤其是那些歌颂夫妻之间情真意切的作品,歌颂夫妻之间高尚纯洁的爱情的作品,对读者有很深的感染力。并且对后来者提供了不朽的艺术典范。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李清照的诗词风格虽然以婉约为宗,但婉约之中却不乏骨气。像她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楼空,断肠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样的咏物之词,突破前人藩篱,高标孤迥,独具匠心。
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李清照词“下开南宋风气”。这充分证明,李清照的词在宋词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1081~1144),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作词,是宋词作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之一。
李清照的词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善于营造氛围,刻画丰富的内心世界。如《醉花阴》一词,作者抓住秋天最鲜明的具体景象与感觉:“薄雾"、“浓云"、“凉夜"以及秋日的“黄昏"、“暗香"、“西风"、“黄花",以“愁"冠起,以“瘦"承接,让其言尽而意永。
二点语言明白如话,较少粉饰。如《声声慢》,连用几组谁都看得明白的迭字,借用平易的口语,宣洩了一个漂泊落拓而又失爱情的人的内心苦闷。
三是既具“婉约派"的清新,又兼“豪放派"的阳刚。易安的词,珠圆玉润,委婉清空,但也不乏豪放之气。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虽然这不是词,但确表达了她鞭挞南宋不抵抗政策的阳刚之气。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谢谢悟空邀请🌹(原创)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宋代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氏。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她聪慧过人,才华横溢。培养了较高的文学修养。
李清照的词,最突出的特点是:善用白描手法,情辞慷慨,语言清丽,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金兵入侵中原后,李清照全家流离失所,流落南方,生活境遇孤苦。此情此景,李清照前期所写词主要为悠闲生活,后期多为悲叹感伤;其词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纯唯美。
李清照写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有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的形式方法来作词!
典雅词作例证一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首词意是:我四处寻找,可是找到的只有冷清,感到非常凄惨。乍暖还寒冷的时候,最难保养身体。喝两杯清淡的酒,怎么能够解除心头的悲凉?天上的大雁飞过时,我正伤心,但是我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大雁。满地的黄花堆积着,十分的憔悴,如今哪有心思去摘它?如今我守着窗边,独自一人熬到天黑!小雨敲打着梧桐树到傍晚,一点一滴,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概括的了呢!
我们可以看出这首【声声漫】,没有诗的写作手法,更没有散文的痕迹,是典型的词作白描手法。是李清照独特的词作特点。我们再拜读另一首词【点绛唇】。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首词意是:刚荡完秋千,慢慢起来整理一下纤纤的小手。枯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刚荡完秋千身上涔出微汗,渗透了薄薄的衣衫。突然有客人来,惊慌之余顾不上穿袜子和鞋。害羞的跑开了,倚靠在门框边回头看,本来是看客人,却要闻闻门前的青梅来掩饰自己。
可以明确的看出,这首点绛唇,既不是古典汉语的写作手法,也不是散文诗的写作手法,仍是宋词的白描写作手法。此首词道出了李清照,在婚前和新婚之时的心境与情感。
总体而论,李清照的词清丽、明快。抒发了饱满的心境与情感。前期的词多为悠闲生活,而后期多为悲叹感伤。此景与金人入侵宋朝有直接的关系,词义前后差别较大,一喜一忧,却表明了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的特点。
注:李清照一生情感慷慨,词风典雅。著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收集了李清照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45首。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李清照既然是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那么她的词作特点当然就是集委婉、含蓄、柔美、细腻、真挚于一身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人,被后世誉为 “ 千古第一才女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她父亲李格非(北宋文学家)的影响,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李清照不仅擅长书画,兼通金石,而且尤精于诗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体现出饱满而又浓厚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家大事的强烈愿望。
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她的词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作品反映人品,李清照的人格就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贤淑,又有须眉之刚毅;既有卓越的才华,又有豪迈的抱负。她的词作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所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词作大多描写悠闲的生活、美好的爱情、自然的景物,词句清新优美,读来令人轻松加愉快,比如: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浣溪沙 · 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虽然早年生活无忧,出嫁后婚姻美满幸福,遗憾的是,当金兵入侵中原后,她与丈夫赵明诚流落南方,不久,丈夫病死他乡,李清照自此境遇孤苦。颠沛流离的她后来只好改嫁,却又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恶意污垢与渲染,使得李清照那颗原本残碎的心再次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她无依无靠,贫困交加,最后寂寞地死在了江南。因此,李清照后期的词作就与前期的词作有些不同了,那种怀乡忆旧、慨叹悲伤的无奈与哀怨之情跃然词上,比如:
《声声慢 . 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鹧鸪天 · 寒日萧萧上锁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在词作上追求韵律美,善于运用“家常语”来表达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有着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星河欲转千帆舞······殷勤问我归何处。”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读她的词,你的心情会受到她词句的牵引,令人悲喜交加。李清照不愧为 “词国皇后”!
图片来自网络。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词帝”李煜经历了国破家亡,因而词风大变,婉约派代表李清照这一点和他相同。所不同的是,李煜后期的词里充满悲伤悔恨,而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在南渡之后,竟能写出堪比辛弃疾和苏轼的豪放词。
李清照生于诗书大家,与世家子弟赵明诚堪称神仙眷侣。人生前期安乐闲逸的生活,让她的作品充盈着闺阁风情,一派婉约气息。
这首《醉花阴》是李清照婚后所作,借重阳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寂寥冷清的氛围,遥寄词人对丈夫的思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离愁别恨。词的上片写离愁,重阳佳节白天百无聊赖,索性连香炉都不管了,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凉初透”是传神妙笔,写出了思妇的满怀愁绪。下片写赏菊的情景,以花写人精妙妥贴,“瘦”字一语双关,道出离别之苦。
南渡以后,词人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词作多悲叹身世,部分篇章情辞慷慨,词风大变,有了豪放词的味道。
词人的这篇《渔家傲》,想象瑰丽奇特,上片用梦境暗示了自己对困顿生活的困惑和忐忑,下片借答天帝问抒发了凌云的斗志。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的《渔家傲》上片,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梦境:海、天、云、雾、星河和千帆,漫无边际地组合在一起。词人在海浪的颠簸中,恍若看到天上流转的银河。这里既有梦里的虚幻,又暗指了生活中的困境。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这里饱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词的下片是词人答天帝问:她是一介女流,晚年生活孤苦无依,空有才华却遭遇不幸,欲诉无门。所幸的是“九万里风鹏正举”,词的境界逐渐提升,气魄变得豪迈无比。大鹏一飞冲天,词人说“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么豪放的气势,谁能挡得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