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安经》我纳闷那些写读后感的人,买书的人有几个能读完的?

《平安经》这本书火了,定价250以上某网站电商居然断货,不服不行啊。

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双学位法学博士,居然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看评论有人评论简直笑死人,说他也就小学三年级水平,而且还是复读生。

这算是一大新闻了。这些年来,个别人当了个什么干部就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应该“向文化靠拢”,成为一个“有学识的领导”。大家奇怪的是,贺副厅长这么高学历的人居然也不懂啥叫文化?可见其学历的“水分”有多大,这人水分太大,简直把智商都淹没了。

这本书我估计有读完的,有的人会从头至尾认真看一遍,说不定还能背诵下来“最精彩的篇章”已备酒桌上用,不然无法书评也无法引用汇报给贺副厅长大人证明自己已研读过了啊,那样领导和自己脸上都有光呢,这是个别“马屁精”的常识。

问题的关键是贺电作为一方公安局领导干部不在为保一方平安工作上下功夫,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不该放的地方,研究啥经呢,而这本书其影响坏在不是给人带来以实际行动保一方平安的正能量,而是把“经”念歪了,这些看似“平安符”的书有用吗?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一些麻痹的思想,还成为了“一种笑话”,《平安经》传递的东西与其职位、学历太不匹配。就这还博士水平呢,会不会让没念过书的人笑掉大牙啊。

这本书能断销,说明发行量不低,而且我觉得买的人有两种:一是认识贺副厅长的人,写点“读后感”可赢得其好感,鞍前马后可升官;不认识他的人可拿着书找其签字,以此借故认识套近乎。估计有人写点读后感也费劲了心思,因为这读后感实在是不怎么太好写。

看来贺还真是“学识之人”,书面装帧得大气典雅古朴,扉页没打开就已感觉“具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其实仔细品品,这些“平安经”中的某些句子好像过去老人对小孩子念叨过,不过也没有“眼睛平安耳朵平安鼻子平安”分得这么细,哈哈能读懂读透这本书的人估计都不是凡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