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除夕是怎么过的?

吃饺子看春晚也很热闹给家一样

军人的除夕是怎么过的?

我们𠂇部队的时候是吃米饭加⺇个菜,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圆,中午包饺子,因为部队生活不同于地方上,越是过节越紧张,时刻准备打仗吃饭都是换岗吃饭,不知道现在部队是什么情况了,l

军人的除夕是怎么过的?

我当兵时过春节是一班为单位包饺子,然后排号轮流去炊事班下水饺,下好后一班人围着一张桌子开始吃,也挺热闹的,站岗的战士由本班吃完饭的去换他回来吃。饭后也可以去找一块来的老乡玩。

作为军人,是不能吃年夜饭的,因为部队越是过节越是战备,晚上九点照常休息,初一早上仍然按时起床跑步、早操,白天照常训练!军人过春节,虽然有些想念亲人(个别年轻的新兵有想家不高兴的),但是想到当兵就是为了保卫国家,为了全国人民过好年,心里也感到无尚光荣!

今天,作为退役军人,值此新

春佳节之际,特向仍然在岗位值勤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警察致敬!

岁月静好、花好月圆,都离不开他们的奉献!

谢谢邀请。

军人的除夕是怎么过的?

我是1979年11月份入伍,不加认何色彩实打实的说,部队生活水平一般没有家里生活水平高,那时是计划经济,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四角7分钱,可想而知有多么艰苦,年底老兵退伍时,多吃点好吃的,剩下的就是从新兵的伙食费挤掉一点,到了春节基本上算是平坑了,跟现在比只能说是天和地。

不过春节期间,部队的活动非常丰富多彩,三十晚上连队都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连队只有一台黑白电视,那时还没有春节联欢晚会,有时信号不太好只能看一会歇一会。最主要的就是连队自己出节目,每个班都出,我们班有12个人,除了正副班长外,有鲜族战士6人,外省战士有4人,班里最小的战士只有我16.5岁。

在连队我们班也是主角,因为鲜族战士能歌善舞,大家都爱看,我也出了一个幽默的节目,题目是“少数民族一家亲我要学鲜族语”,当鲜族战士载歌载舞表演完阿里郎的节目以后,大家都鼓掌叫绝,演唱会也达到了高潮,这时我就趁热打铁来展示东北兵的幽默与风趣。

一上台我就紧张,说了三句话错了一对半,当时是这样说的:

尊敬的老兵和新兵蛋子们大家过年好!

我仅代表自己,凡事有老婆和没老婆的战士不要想家,我就是你们的(卡壳了)......

今天由于激动,就不多说什么了,下面我表演这段时间学习的高丽棒子语,希望大家喜欢。

这时大家都笑的前仰后合,我也不敢在说什么了,就直接开始表演说鲜语:“前轱辘不滚,后轱辘滚,后轱辘不滚,前轱辘滚,要想前后轱辘一起滚,那就轱辘和人一起滚;思蜜哒”!

就这几句话,现场的人谁都听不明白,把整个现场的战士都笑弯了腰,特别是鲜族战士一脸懵逼,也跟着大笑不止,就这样除夕晚会带着笑声圆满结束了。

大年初一还要包饺子我们就去帮厨了,这就是四十年前的我在部队最难忘的记忆,至今想起来还偷着乐。

军人的除夕是怎么过的?

第一,对营区室内外进行氛围营造。通俗来讲就是张灯结彩营造春节喜庆氛围,一般部队大门口都会悬挂红色大灯笼,插一些鲜艳的小红旗,或者粘贴有关春节的大横幅。宿舍门口还会粘贴春联,楼道甚至还会布置一些彩带。

第二,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常见的有包饺子、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等,通过这些活动来融洽战友关系,增进战友情谊。

第三,加大站岗执勤力度。一般这个时候都是部队的领导干部代替基层战士站岗,而且站岗执勤的力度会比较大,毕竟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帮助!

(欢迎关注李博士说事,持续为您推送精彩有趣的军事资讯)

军人的除夕是怎么过的?

首先军人也是人,现在条件好了,各个连队吃喝方面也不会比家里差,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除夕可以团圆了吗?在异地的任何人,这时会更加想念亲人,更对|团圆的喝望,再说条件更艰苦的边防军人,更会喝望除夕家人的团圆。如不是背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如不是这个责任支撑着他们,那么军人过除夕是难以想象的。这种时候我更想对军人说:你们辛苦了!我们的幸福和团圆是你们守护出来的。向过除夕的军人致敬!我爱你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