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从基辅撤离是否标志着失去了白俄罗斯的支持?
战略考虑你不是俄罗斯谁也猜不透俄军的部署
俄军从基辅撤离是否标志着失去了白俄罗斯的支持?
白俄罗斯不愿意卷入战争。网上传闻英勇的铁路工人把通往乌克兰的铁轨全部扒了,卢卡申科也声明不卷入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
俄军从基辅撤离是否标志着失去了白俄罗斯的支持?
应该是多种原因吧。
1来自白俄罗斯方向的后勤支持受到了打击,铁路运输被破坏,不能持续稳定的补给应该是重要原因。
2基辅附近士兵士气低落也是主要原因,由于环境影响鹅只能通过公路进攻,有限的进攻区域大量堆叠兵力,无法取得战果。
3根据目前鹅乌的人事变化和战报看,鹅损失惨重,应该是损伤比例接近丧失进攻能力。再保留进攻部队可能带来的麻烦更多。
应该是这几个原因叠加迫使鹅退出。
俄军从基辅撤离是否标志着失去了白俄罗斯的支持?
其实白俄罗斯就根本不愿意卷入战争之中。据悉英勇的铁路工人把通往乌克兰的铁轨全部扒掉了,还有卢卡申科也声明不卷入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这是明哲保身的做法,保持中立,两边不得罪。
俄军从基辅撤离是否标志着失去了白俄罗斯的支持?
小本认为,俄军从基辅撤离背后的信息量大得很,失去白俄罗斯的全力支持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其一,为了响应和平谈判,俄罗斯急于达成谈判;
其二,为了重新调整布局,或是为蓄谋另一场更大的战斗,可能想在乌东方向发力;
其三,自身伤亡过大陷于泥潭无力再战,至少是不能支持基辅的战斗;
其四,从战略上讲,基辅战场的意义已不大;
其五,进入乌克兰的俄军的补给陷入困境;
其六,整个战局打成这个样子,让人意外,俄罗斯人意外,美国人也意外,国际社会更意外,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与战斗力,完全超乎想象;
其七,白俄罗斯没有全力支持,或者是说白俄罗斯的支持是有限度的。
小本认为,俄军在乌克兰陷入困境后,白俄罗斯的支持没有全力跟上,虽然允许俄军借道,提供后勤保障,甚至是军事基地,但始终没有直接出兵,或者说表面上答应出兵但找借口没有实质性进入乌克兰境内参战。
也就是说,俄军从基辅撤离的背后,失去白俄罗斯的“全力支持”(没有直接出兵乌克西部与北部参战)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但不能说标志着失去白俄罗斯的支持,因为白俄罗斯对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一直都是“有限的支持”,目前也是;当然,如果俄军持续失利或西方压力加大,不排除白俄罗斯的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减弱!
白俄罗斯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和对俄罗斯的有限支持是符合白俄罗斯利益的(既依赖俄罗斯又想保持独立),尤其是符合卢卡申科的个性与利益的(大家都懂的)!
俄乌双方,应该看到“战争”对双方都是没有出路的,白俄罗斯的选择也是明智的!
俄军从基辅撤离是否标志着失去了白俄罗斯的支持?
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回答。
打了这么久 俄军拉夸的表现,让白俄罗斯没有看到俄军迅速取胜的希望,同时欧洲国家一边倒地支持乌克兰,并在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方位制裁俄罗斯,造成俄罗斯内外交困。
这个时候政坛常青树卢卡申科,怎么会不理智的把自己帮在俄罗斯这个有严重安全隐患的战车上呢?
但是普京对白俄罗斯的掌控是全方面的,虽然卢卡申科不会跟普京撕破脸,但在,一些方面工作效率不那么高,是可以做到的,或者纵容乌克兰在白俄境内进行一些有限度的破坏。
这样会给在基辅北部的俄军补给和士气方面带来很大的打击,毕竟跨境补给本来就很困难,如果白俄在配合不力,困难就更大了。
从俄军近40天的“特别军事行动”表现看,俄军无论从战斗力,后勤保障能力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支撑俄军在乌克兰境内进行全面进攻。
从战斗力来看,俄军在基辅,苏梅,哈尔科夫,顿巴斯地区,马里乌波尔,敖德萨这几个方向,没有一个突破或占领,可以说明俄军战力很拉夸。因此占领基辅的可能性为零。
再看后勤保障,从开战以来,俄军在公路机动和野外机动,都因为油料耗尽,机械故障等原因遗弃大量装备,说明其后勤保障很成问题。白俄罗斯地区的铁路线又遭到破坏,进行大规模补给很成问题。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乌克兰的春天来了,大地融化,基辅北部又是大沼泽地,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
打又打不了,后勤还支撑不了在基辅长期驻扎,要是走晚了,还有可能陷入基辅北部的大沼泽中。
所以早日撤离,把部队补充到其他战线会更有利一些。
这才是撤军的主要原因,但是也说明了白俄罗斯在支持俄军的军事行动方面不那么积极。
感谢支持,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