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把卡罗拉,轩逸,雷凌戏称为“乌龟车”?

排量小马力小速度就慢

为什么有些人把卡罗拉,轩逸,雷凌戏称为“乌龟车”?

原因在于此类车多善于“龟速行驶”

在汽车领域中有各种各样的“鄙视链”,轿车讨论操控、加速和设计,SUV讨论全能型,ORV&PICKUP讨论四驱、悬架和锁,基于不同的出发点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可以说绝对不会达成完全一致的结论,存在分歧且谁也不服谁就会出现鄙视链。但是在公路上却有一条“出奇一致的链”,这台链就是对部分日系汽车的鄙视链,其中两田一产作为销量最高的日系品牌,理所应当的成为这条链上的末端。

这些品牌的车被戏称为“乌龟车”甚至“王八车”,原因是什么呢?参考下图。

如果你问卡罗拉、雷凌或轩逸的车主知不知道高速公路最低限速,十之八九是不知道的,于是就会在各种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上龟速蠕行;龟速行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节油,然而不都说日系车省油嘛,难道就靠这种方式来节油?这时候就要说几句公道话了。

  • 部分朗逸宝来
  • 部分帝豪逸动
  • 部分英朗和福睿斯

以及部分韩系与法系汽车,此类车辆以装备≤1.5L NA(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为主,少部分有小排量涡轮增压但动力较差的发动机,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此类车也有部分是少于龟速行车的。

目的都是为了节油,不过多数用户在实际用车之前并不知道此类车节油的方式需要“龟速”,而是用车过程中逐渐发现的问题;NA对于燃油车而言是个痛点,使用这种类型的内燃机想要节油只有这一种方式,再看一张图片,左侧为NA扭矩和功率曲线,右侧为TURBO的扭矩和功率曲线。

汽车的行驶速度越高则行驶阻力越大,想要以高速行驶就要让发动机输出足够高的功率以克服阻力。

  1. 功率≈扭矩×转速÷常数(常数数值不变)
  2. 马力≈功率×1.36

公制马力是常用单位,标准1PS有七十五公斤力,那么克服多大的阻力需要多少马力就是恒定的了。

高车速、高阻力需要大马力,大马力等于高功率,扭矩和转速是相乘的关系,所以在转速不变的前提下扭矩越大马力越大,反之在扭矩不变的前提下转速越高马力也越大;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一个恒定的转速区间内能做到最大扭矩输出,也就是扭矩不变,此时只要提高转速即可加大马力;自然吸气发动机则是转速越高扭矩才能越大,两者是同步增长的关系,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些迷惑,到底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同步增长动力强还是涡轮增压的扭矩不变动力强,下面挑出两台具体机型的曲线进行对比。

图1.2.0L NA

图2.2.0Turbo

排量一样吧!扭矩可不同。2.0L NA的最大扭矩超过4000rpm后的一个转速节点才能达到峰值,假设是4001转,那么在4000转以下的扭矩都会更小、超过4001转也会逐渐减小;重点是最大扭矩也才200多牛米!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图片上这台2.0T发动机的水平其实一般,但是最大扭矩也有350N·m,并且能在2000~5300转区间保持不变!这是个什么水平呢?算一算吧。知道了马力的计算公式,如果两台一样的车装备不同的发动机以相同速度行驶都需要80马力,2.0L NA大致需要以3100转运行才行,2.0T则只需要以1604rpm的转速运行,转速差了接近1500转;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转两圈耗油做功一次,这个转速差值就是TURBO每分钟少耗油做功750次。

读到这里应该找到答案了

不论是卡罗拉、雷凌、轩逸、帝豪、朗逸还是宝来,这些车装备的都是1.5L及以内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扭矩普遍低于150N·m,最大扭矩往往都要超过4000转才能小小的爆发一次;上面计算的是200N·m左右的2.0L NA,也就是说这些车的动力还要差,想要体验到理想的加速感、想要足够高的车速,需要的就是比较高的转速,超个车甚至要把转速拉倒红线区。

这样驾驶必然会有油耗偏高,实际驾驶从1.5-3.0L NA发动机的车辆,其中≤2.5L NA的车辆油耗都比较高,1.5L都接近10L/100km,2.0L-2.5L也都在10-15L/100km之间波动;这是在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的前提下,稍微激烈的驾驶的结果,2.0L NA中型以上的轿车或SUV在手里开过的就没有低于13L的存在,这是真实的结果。

油耗高吗?

答案是真的很高。所以很多司机都不太能接受平庸的动力还在高转速区间的车,于是涡轮增压内燃机成为主流,之后则是起步即可爆发最大扭矩的电动或插混车作为最终选项;反之在没有换车规划的前提下就只能继续开这些车,无法承受高油耗就得想办法节油,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不高转速驾驶,可是以中低转速驾驶则会是加速慢、车速低,这是会影响其他车辆的,怎么能这么开呢?怎么不能这么开!当遇到一个认为超过2000rpm就算高转速的日系车主并且交流一番之后,得到的答复是“别人怎么想关我什么事”。

呵!

那就注定格局和人生的高度了。

一度建议选购汽车要按照设计、动力、质量、配置、智能化的顺序选择,动力强的乘用车型目前100%都用涡轮增压机或电驱系统,这样的车想要节油可以比NA更节油,想要不节油就能获得远超同级NA车辆的动力感受。不过入门级车确实有部分车辆因成本控制而无法使用增压机,驾驶此类车就要自己权衡是做个好司机还是“坚持自我”了,身边有一些司机也开这样的小车,但是却有非常健康的驾驶理念,即便是只有1.0L NA的微型车,在高速公路上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为什么有些人把卡罗拉,轩逸,雷凌戏称为“乌龟车”?

我曾做过一期“龟速车视频调查”,45辆占用快车道的龟速车中只有一辆轩逸,没有卡罗拉和雷凌的身影,所以说事情要眼见为实,不要以讹传讹,张嘴就来。录制地点在广州的东新高速上,虽然随机,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头条主页去看一看,到底有些什么品牌的龟速汽车,绝对大开眼界!

广州地区是日系车的大本营,而南方人本身就比较喜欢日系车,自然拥有庞大的日系车基数。2021年中国轿车销量冠军是轩逸,销量50万辆,卡罗拉和雷凌都榜上有名,分别超30万和20万辆。日系车销量大,所以龟速车群体中,即便是日系车显得相对较多,也是很正常的,不要见风就是雨。

作为一位老司机,负责任的说,高速公路上见到的各种品牌的龟速车多了去了,大把豪车,所以不要道听途说,不要选择性看不见,以偏概全,一说龟速车,就拿日系车说事,充满偏见。只有怂人,没有怂车,没有跑不快的车,只有不想跑的人。跑得飞快的卡罗拉、雷凌和轩逸很多,跑得很慢的宝马、奔驰、奥迪也很多,为什么你们不吐槽这些豪车呢?

日本汽车的设计理念注重经济性和耐用性,加速性能从不是他们追求的重点,这也决定了大多数购买日系车的人的性格取向,驾驶方式相对保守和慵懒,省油取向也客观存在。

我曾经用过两辆日系车,质量和可靠性真是没话说,但说到省油真的不一定,城市里通勤还可以,上了高速大脚油门,发动机震耳欲聋,舒适度急剧下降,油耗绝对烧心。所以高速上的日系车特别是经济型的家用小车,普遍会开得比较温和,加上提速比较慢,在成见面前,自然会有“龟速”的错觉。当然,也有刻意省油的那种司机,但这种情况任何汽车品牌中都存在,绝不仅限于日系车。相比之下,那些能快不快的豪华汽车,趾高气扬旁若无鹜的龟速散步,是不是更令人讨厌?

在高速公路上龟速长期占用快车道,是非常危险的驾驶坏习惯,安全隐患巨大。

抛开民族情节就事论事,日系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做人做事要有格局,不要人云亦云,踩低别人自已就能变得高大了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认同的点赞关注评论支持一下,欢迎不同意见者友善沟通。

为什么有些人把卡罗拉,轩逸,雷凌戏称为“乌龟车”?

网上一直流传这么一句话“马路三大妈,雷凌轩逸卡罗拉。”意思是说在路上能见到的龟速车里属这三款居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三大妈”里也有开得行云流水人车合一的,其他大马力车也不乏各种龟速压马路的。之所以会把这三款车拿出来说事儿,我觉得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1. 这三款车销量大,出镜率高。
  2. 典型的家用车,市场定位极其精准,就是针对日常家用,普遍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够用,但是省油。选择这类车的车主大部分更注重经济性、稳定性,对动力性的要求不高,开车更佛系。
  3. 这三款车是出了名的油耗低,难免有人会恶心一下,说它们“省油是因为开得慢”。

其实哪有什么慢车啊,真正慢的都是人。我在路上见过电动机功率只有4千瓦的“老头乐”在车流中打着转向超过一排汽车,也见过尾标380的迈腾慢吞吞被各种车按喇叭催促。决定一辆车极速和加速性能的是发动机,但是决定一辆车在路上是否肉的绝对是驾驶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龟速车慢虽然是司机的原因,但是汽车自身动力差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动力好的车稍微踩点油门速度蹭一下就上去了,而动力不好的车踩油门提速太慢,如果再踩重一些的话发动机声音太大,一点都不从容。

我觉得这种观点只能暴露这些人不懂车,甚至连基本的驾驶经验都很少。如果你说这辆车在赛道上慢,那我相信动力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毕竟在赛道上每辆车基本上都是把油门踩到底在狂飙,这拼的是发动机。但是日常在公路上行驶,你说动力不够用?听起来真的能把人笑死。你开动力好的车,轻轻踩点油门速度就提起来了,换成动力差点的车你还是踩那么点油门那速度肯定提不起来啊,你应该根据情况而定,动力不好就多踩点油门。

况且就日常行驶来说,就算动力再差,那红绿灯起步也不需要太多动力,你稍微多踩一点就能轻松跟上车流了,说到底还是个人的因素,跟动力没一点关系。我190斤的体重每天骑个48伏350瓦的小电动车在路上都能超一大把龟速车,开过车的老司机来说说,能上牌的汽车里哪个提速比这小电驴慢?恐怕没一个吧?所以说到底还是司机个人的原因。

其实龟速车在路上非常不招人待见,就不说汽车了,作为一个行人,我都经常受到龟速车的影响。比如我要过马路,左边一辆车距离我不到100米,右边一辆车距离500米以上,正常情况下肯定是等左边的车过去以后完全可以赶在右边车到来之前通过马路。但事实呢?左边的龟速车磨磨唧唧,大半天过不来,等它从你面前开过去了右边那辆车也到跟前了,而且后面跟着一排车,没办法只能等,结果右边这一排车都过去了,左边的车又过来了,最后原本10秒钟能通过的马路,硬生生被龟速车影响导致你要多等好几分钟。我经历过几次后就长记性了,再遇到龟速车一概不等,直接过去,结果这可好,龟速车看你想过马路,立马又是按喇叭又是加速,那情形别提多搞笑了。

开车最怕慢,速度太慢其实并不安全,一来导致你在路上停留的时间更长,出问题的概率更大。二来车速太慢就会有大量汽车、非机动车去超你的车,这又增加了出问题的风险。如果遇到路怒者甚至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且开车太慢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的驾驶态度,起码在我看来无缘无故跑得慢基本上都是对驾驶不熟悉,没有掌握住行车节奏,更不会掌控路面状况,眼睛看到哪里就往哪里走,这样开车其实隐患很大。有些老司机有时候看手机或者打电话也会出现龟速行驶的现象,在我看来这仍然是技术不行,别以为老司机就都是高手,能在路上龟速行驶影响其他车辆的哪怕你开几十年车那依然不是个真正的老司机,因为真正的老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对整个路况都有把握,在知道自己需要降低车速行驶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避让其他车辆,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这才是真正的有素质、有技术的老司机。

为什么有些人把卡罗拉,轩逸,雷凌戏称为“乌龟车”?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问题,

三款车有各自的特点,但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慢,

特别的慢

如果还要加上一个形容词的话,就是又肉又慢。

他们就是移动的堵车工具。

但这样说吧,有些过分啊,但是也是客观事实,这三款车的销量都非常好,轩逸的价格非常便宜,在这个医院里面卖的销量很大,雷凌和卡罗拉更是销量非常牛叉,所以他们三个车在大街上见到几率非常高,而且三个车动力都出奇的差,他们只是够用就好的买菜车,所以呢,在街道上都是一个靓丽的风景线,就是提速慢加速慢,看起来非常肉,所以呢就给人感觉就像一个乌龟一样。

60秒个分析,我觉得这个就是主要的原因吧,所以就说是龟车。

我觉得现在再买这些合资的龟车的真的意义不大,其实国产品牌的崛起提速也快,配置也高,油耗的可能偏高一点,但是整体性能也是不错的,想了解更多汽车专业知识,可以加60秒哥关注。

多点赞支持,要想省油动力提升,也可以选择益飞特超滑油。

能够降低70%的摩擦力,5分钟噪音降低,动力提升,很多,卡罗拉雷总的车型都在使用,跑滴滴的能百公里能省一升油左右,效果也是不错的。

为什么有些人把卡罗拉,轩逸,雷凌戏称为“乌龟车”?

车肯定没问题,而是开车的人有问题。

买这几种车的大多数人追求基本代步,对车的性能和体验要求不高,还有部分人对驾驶没有主观欲望,技术不过硬,处理突发情况没信心,也导致不敢保持与车流同速。甚至还以为我慢就安全,我慢出事故就占理。

归根结底,这部分人是没法彻底改变的,那就只能其它人适应了。[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