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委员33岁,市直单位遴选去吗?

有朋友说今年市里组织遴选,而自己33岁了,不参加的话可能就要错过了,但是在镇上毕竟是个领导,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选择?

我的经历与题主的问题完全吻合。2010年,当时我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参加了市直机关的遴选,遴选岗位2个,我笔试第二名,进入到面试阶段。参加面试后,如果被录取,那就没有更改的余地,我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

当时,有的人劝我选择继续留在乡镇,再过一年就可以兼任副镇长,下一步即使当不上镇长,也有可能升任党委副书记,成为正科级干部的有力人选。也有的人说,在乡镇,多少算个领导,有一定的权力,调入市直机关可能没有实职,只能担任副主任科员,没有啥权力。有的人则说,乡镇工作辛苦繁忙,大家都找机会调进县城,调入市直机关机会更是难得,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放弃了肯定会后悔。

我最后还是选择参加面试,最终我以面试成绩第一名、总成绩第一名,以党委委员身份遴选调入市直机关单位。

最初,我在市直单位办公室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负责党建工作,并参与局长材料撰写。期间,我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办公室,擦桌子、打扫卫生、烧开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经常利用周末、晚上时间,加班加点熟悉单位中心业务工作,学习以前老同志撰写的业务材料。不到两个月时间,我就基本熟悉了单位职能任务,哪些科室负责核心工作,核心工作有哪些考核指标,我都能做到整体上的把握。

大概过了2年半时间,我接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党建工作以及材料撰写。大概10个月之后,办公室主任转任其他科长,我暂时主持办公室全面工作。大概一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我接任办公室主任。2018年,我转任其他科室的科长,2021年底,我晋升为现在的职级。

反观我调入市直的这10来年,和我一起提拔担任副镇长、党委委员的10几个同事,只有两个提拔正科级,绝大多数都还是副科级,在好几个乡镇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在副科级上原地踏步,好几个多次提拔不了的,早已心灰意冷。

而我不仅早早提拔了正科级,还托关系把妻子从县医院调入市人民医院,小孩已读上市里重点初中,家庭生活还算是比较如意的!

至于乡镇党委委员遴选进入市直单位,要不要去,我的分析和建议是:

①乡镇党委委员遴选到市直机关单位,可能不会担任副科实职。因为是遴选,大多不会安排实际职务,只能担任虚职。因此,乡镇党委委员调进市直单位,在职务方面比较吃亏。

②乡镇党委委员遴选到市直机关单位,权力变小了。乡镇党委委员职务虽小,但是在乡镇大小也算是领导人物,有一定的决策权,掌握着不小的权力,在权力范围内,办个事比较方便。而调入市直单位,属于一般工作人员,没有决策权和决定权,只有参与权和干活权,在局里没有较大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

③乡镇党委委员遴选到市直机关单位,机关平台变高了。党委委员的提拔路径为:党委委员→党委委员兼副镇长→副书记→镇长→书记。想要提拔正科级,还要经历2个步骤。别小看这2个步骤,每一步都是重用,但没有外力支持,每一步都很艰难。有的人,一辈子都前进不了一步;有的人即使前进了一步,也绝无可能再前进第二步,即在副科级职务上终此一生,职级并行后可能会解决二级主任科员或者一级主任科员。

而市直机关单位,党委委员有可能转任副科实职,再提拔科长,即使提拔不了副处实职,也可以晋升为四级调研员。如果不能提拔副科实职或者正科级实职,市直机关公务员退休前,一般都可以晋升到一级主任科员。

④乡镇党委委员遴选到市直机关单位,摆脱了繁忙辛苦,享受了优质资源。市直机关,处于市区。市区交通便利,有较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便于小孩上学,便于家庭生活,加之工作压力不是很大,朝九晚五,很少加班加点,有很多时间陪伴妻儿子女,对生活幸福指数有极大提高。

乡镇相对艰苦,交通相对不便,没有较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小孩上学不方便,就医生活也不便利,加之工作繁忙、责任较大,没有周末,没有假期,说开会就开会,说加班就加班,说驻村就驻村,长时间和妻儿子女分居两地。

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支持,最好还是选择遴选到市直机关单位,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小孩。

乡镇党委委员33岁,市直单位遴选去吗?

我认识一位副镇长,市直机关多次想调他过去,他都不为所动。问明原因后,不得不佩服他看看问题更全面。

三十来岁的孙副镇长家在县城。父母在县城做生意,挣下了家业。买房买车这些问题都不用他操心。考上乡镇公务员后,他努力工作,很快就提拔为副镇长。

从县城的家到乡镇上班,20多公里。开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他每天早出晚归,遇上事多需要加班,就在单位凑合一晚。

适应能力强的人,干工作也很容易出彩。他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县里、市里认可。市里发改部门特别想要他这种干将去工作。他却一点不为所动。

问他原因,他是这么分析的:

1.上级机关缺人是常态,但不管是通过遴选还是直接调任,都没有什么好岗位等着你。你想要去大机关升职快,大机关需要你加班加点拼老命。关键是在机关工作,一天到晚累死也难出成绩,获得感、成就感极差!

2.乡镇虽然工作辛苦,但只要放平心态,努力工作也比较易出成绩。而且,乡镇工作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村里屯里老百姓,都是最真诚善良的。只要你是真心为他们办事谋福利,他们就打心里感激你。幸福感、成就感爆棚!

3.自己在县城跟着父母,吃喝住行不用愁。反观,去了市里,从头奋斗,不值得!

4.从发展来看,现在实行职级并行,在基层工作也不比市里差。在县、乡镇工作,副科是实打实的领导,只要走上正科级岗位,一般都能熬到四级调研员。而去市直机关的话,副处以下都是“小兵”一个。绝大多数人,也就是个正科实职、或者四级调研员之类退休。

结合题主的问题,我的建议:

1.33岁的年纪,已是老大不小了。如果在县、镇上已成家,有房,建议不如老老实实在下面工作。

2.如果孤身一人,无牵无挂,那就去市里搏一搏。不过,你要做好“后悔”的准备。别幻想着机关有什么美差等着你。缺人的岗位,基本都是没人愿意干的“苦差事”。

乡镇党委委员33岁,市直单位遴选去吗?

肯定要去!还犹豫什么?原因有三:

一是在乡镇进步空间不大。33岁虽然在乡镇属于年轻干部,但是也不占优势,33岁的镇长和党委书记都有了。乡镇党委委员是实职副科,要想获得更大发展,正常情况下,还要走党委委员兼副镇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副县级路子等等,每一步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所以乡镇干部能到副县级已是天花板了,上升空间是有限的。

二是乡镇工作非常辛苦繁重。众所周知,乡镇是最基层,任何艰难险阻的工作最后都由乡镇去落实,所以乡镇干部根本没有节假日,没白没黑加班加点已是常态,无法照顾家庭成为突出问题,这也是当前工作性质所决定的。这几年,各地也是优先提拔重用乡镇干部,提高工作待遇,但是工作强度、辛苦程度远远超过县直、市直部门。

三是市直部门待遇高前景广。到巿直部门后,首先是起点高、进步快。副科级去市直单位,无论是实职、虚职副科都不用担心,只要工作出色用不多长时间提拔正科也不是难事,下一步瞄准副县、正县位置也是很有希望,即使不然,享受四级、三级调研员待遇也可。要知道,在乡镇只有当上镇长、党委书记才是正科。

其次是人脉广、交流多。市直部门不同乡镇,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交流多,人脉关系广,这些都是政治资源,对成长大有益处。并且市直岗位多,便于进步提拔。

第三是工作环境好、待遇高。市直部门工作虽然很忙,承担任务也不轻,但是相比乡镇而言,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况且工资标准、福利待遇肯定要高于县直部门和乡镇的。

综上所述,肯定要去。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乡镇党委委员33岁,市直单位遴选去吗?

不去,遴选过去就是个四级主任科员,又得从头开始当个兵,所有的人都是你的领导,所有的杂活你都得去干。在乡镇你是领导,大家都得尊重你,到了市里没人拿你当根葱。而且年龄已经没有优势,市里很多在这个年纪已经是科长,你不能马上过去就提拔,基本上这一生就很难当到科长,没当上科长,意味基本也就二级主任科员到头。33岁乡镇副职,再差也可以是二级主任科员到头。在乡镇虽然苦一些,但你有成就感,是领导,在一个地方有地位,尤其是家在本地,亲戚要帮忙一些事情你还可以做到。市里如果不是一些重点部门,人家基层根本不鸟你。

两种情况你可以去:一是你去的是强势部门,如两办,组织部,纪委等;二你不是本地人,家在市里,那你肯定去。

乡镇党委委员33岁,市直单位遴选去吗?

(内容为原创)

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33岁,这个年纪当属年富力强。但是在乡镇工作,作为副科级干部,人数是不少的,往上晋升正科级领导职务,竞争力也是不小的。因为在县乡工作,正科级领导岗位是非常重要而且很有限的,但同一领导岗位,具备一定条件的竞争者会较多。

市直单位,与市辖县的行政级别是一样的,都是正处级单位。到市里工作,升职机会要比县里多。工作干好了,符合条件后,将很快升为正科级领导职务。在县里,升副处以上级别是比较难的,但是在市直机关,比县里较容易。而且市里干部的工资等待遇往往比乡镇好,孩子就读的小学、初中、高中,也比县乡同类学校要好。家庭经济问题和孩子教育问题也很重要,要处理好。

总之,要认真准备,争取遴选成功调到市直机关工作。(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免费图库)

乡镇党委委员33岁,市直单位遴选去吗?

遇见这种问题,我比较支持朋友参加遴选。

说实话,作为转业干部,我虽然没经历过基层乡镇工作的繁忙,不知道乡镇日常工作是怎么开展的,但是我在部队担任过基层主官,也在部队机关核心部门当过干事,对于基层乡镇的工作繁忙早有耳闻,因为部队和地方基层工作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知道,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县区,任何一级的指示要求,最终都需要乡镇党委政府来贯彻落实,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本身行政人员较少,需要面对几乎所有县区政府口和党群口的工作,工作量大的难以想象。

33岁的乡镇党委委员,在基层乡镇还算年轻些,手底下可能会根据党政分工领导着一小部分人,在地方说起来还是挺有面的。毕竟在基层乡镇听起来好歹是个“大官”。下一步需要看机会先提拔个副镇长,解决实职副科,能不能提拔正科就需要看个人能力、际遇,以及是否有贵人相助了。总体来看,难度相当大,退休前能解决就不错了。

但是,这种体面、光鲜、荣耀都是低层次的,在乡镇永远出不了圈⭕,而且很容易陷入自我满足的小确幸,在行政资源和人脉关系上都局限在乡镇的一亩三分田,跟外界相比,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东北话说“啥也不是”。

反之,如果遴选去了市直机关,虽然起步比较艰难些,起步会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没有了领导职务的加持,手底下不会有小弟替你干活,因为你就是小弟,凡事需要听别人招呼、别人差遣,从一个被服务的领导变成了服务别人的小弟,前期肯定会有一个落差,但是这种落差只是暂时的、短暂的。要知道市直机关是正处级规格,正科职数和职级职数都很多,33岁这个年龄跟刚毕业的大学生和选调生比年龄上没有优势,但是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加持,能力上、经验上、以及待人处事上都要占优势,相信有职数空缺时会优先提拔副科的,提升正科只是时间问题。下一步只要长时间保持住个人状态、运作得当,际遇到了45岁前处级在望,最不济四级调研员也是有希望的。

除了职务上的晋升,带动工资待遇的提升,还有隐性的便利条件。在市直单位,接触的层级、人群不一样,在乡镇对上只有本县区,对下只有所在乡镇;而市直单位对上可是省级层面,对下可是面向全市所有县区。高站位带来高视野,又岂能是在乡镇偏安一隅所能感受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市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远非县区和乡镇能比。

多层便利优势加持,没有不参加遴选的理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