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

我老家前几年有个法官辞职做律师了,现在在深圳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年入百万。和他同一批进法院的一个同事现在做到了基层法院的副院长,由于法院是独立的,所以干部提半级,基层法院的副院长是正科。这两个人哪个好呢?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怎么比较?

实话实说,作为市直公务员,如果我觉得我有年入百万的能力,我肯定会选择辞职。关键是,我确实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从来没有辞职的念头,一丁点都没有。

体制内,敢于辞职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法院、检察院辞职的人大有人在,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员额满额,常年加班加点,工作繁忙辛苦,办案终生追责,责任压力巨大。所以部分法院、检察院拥有律师资格证的法官、检察官选择辞职,到大城市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市直法官辞职到省会当律师李勇曾经是我们市法院的法官,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拥有律师资格证,在我们市法院干了12年。市法院工作比较繁忙,工资待遇在我们市里算是上乘,但与他那些在大城市干律师的大学同学相比,简直少得可怜,甚至比不上一个零头。每每提起他的大学同学,李勇总是无比羡慕,也无比后悔来到小小四线城市干工资少得可怜的法官。2013年,在其34岁那年,李勇终于鼓起勇气辞职,去省会城市干律师。虽然李勇干过法官,对律师行业也相对比较熟悉。但是熟悉归熟悉,实践归实践,律师行业的很多细节和环节需要真正的工作经验。李勇必须得从最基础干起,从最小的案子开始,接最不赚钱的案子。由于在体制内时间比较长,人际交往能力跟不上律师市场节奏,加之年龄也稍大,律师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李勇始终干不过律所的年轻人。干了近5年,接的案子大多都是当初同事介绍的,成绩平平,收入也平平,总收入多不了法院法官几个钱。目前,李勇已经42岁,受到疫情的影响,所接案子更是少得可怜,几乎2个月才接一个案子,生活压力非常大。我和李勇经常见面,他说干得很辛苦,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话,他一定会选择继续干法官,不会辞职创业

例子二:基层法院法官助理王鹏辞职到深圳当律师。王鹏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拥有律师资格证,毕业后以听从父母建议,考入我们县城法院。由于员额法官已满,只能干法官助理,干的活一样,甚至还更多,工资待遇差一大截(员额与非员额相差2000元),入额没有希望,提拔更是没有希望,一眼能够看到头。在县城法院干了2年半之后,王鹏果断辞职,收拾行李到了深圳。一开始也是从最简单的案子入手,与刚毕业的学生竞争。但是幸好,王鹏年龄也不到25岁,在基层法院有些经历,案子更容易上手。前5年,王鹏忙得像条狗样,收入马马虎虎,房子也买不起。到了第6年,名气大了,办案数量逐渐多了,收入直线上升,一年收入是他前6年总和,2015年在深圳南山买了一套140平米的房子,还换了一辆50万的车。据他说,2018年收入是200万,又买了一套房,实现财富自由。每次和他吃饭,都是他买单,因为他知道我是个穷公务员。他现在也不过34岁。他才工作11年,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而我自己,这一辈子都达不到他的高度。最近,我们又通电话,王鹏说,法官、检察官辞职要趁早,年轻有冲劲,一往无前,敢说敢干,能吃苦,能拼搏,没有思想包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进可攻守了退。但是到了32岁以上,就不建议辞职了,毕竟32岁的人大多结婚生子,买了房买了车,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还要还房贷车贷,你辞职后可能承受不住失败带来的冲击。

我个人建议

如果没有压力,就去闯吧。你家庭条件可以,家人也比较支持,那搏一把吧。你估计年龄不到35岁,说年轻也年轻,也不是很晚,毕竟很多人也是40多岁才创业。只要个人想好了,那就放手一搏,此时不博何时博。路就在脚下,要勇于在路上奔跑,把奋斗和汗水洒在路上。用心干了,努力干了,理想总会实现的,财务自由会很早实现的。只要你肯吃苦,好好学习,积累沉淀经验,扎扎实实干上个5年以上,内地省会城市50万年薪非常轻松,深圳、上海的话,100万也没有问题的!祝福你!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

从我个人而言,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都不容易,属于已经成功的类型。要说比较,我肯定愿意选择年入百万。原因有几点:

一、 问题发布者说的是基层法院的副院长,属实也快达到基层公务员的天花板了,再往上基本没戏了,要知道即使一个基层法院的院长,一般也不会从本单位提拔。大概率是在副院长这个位置干到退休,当然也有特例,不好说。对于一名基层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一年的年薪应该也就是在20W左右,有些甚至还不到,当然发达地区的除外,某些发达地区可能达到年薪50万,不过凤毛麟角。按照现在法院的标准,案件终身制,可谓是压力很大,同时,法官也是高危行业,新闻上被当事人伤害的也不在少数。

二、一名百万级的律师有多爽,就我了解,律师是金字塔式的结构,一九论,对于大多数的律师,收入并不高,也就是年薪几十万的存在,能达到百万级,也算是律师行业的资深人士,百万级律师就有着无限的可能,这种级别的律师往往已经很少出庭,主要负责的就是拉业务,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甚至打打高尔夫,逛逛会所,如果运气好,过几年,百万级就会变成几百万级,千万级还是太难了。对于一名律师,虽然工作忙碌,但是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属于自由个体户,有空的时候到处玩玩也没人管,所以,你说怎么选择?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呵呵!题主也太高看正科干部了,如果真有这种机会,不要说是一个正科级干部,就是一个正处干部也会选择年入百万的工作!

我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参军服役成为某军分区参谋部参谋。退役之后参加公考,成功进入某省厅工作。

从2008年便出任某省厅办公室主任,一直到2018年都是纹丝不动,始终没能再进一步。眼看着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再想前进已经是困难重重。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其选择出任某省级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年薪有七八十万。当时,他也曾咨询过朋友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放弃了正处级公务员身份,进入了该集团公司任职。

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选择呢?

最主要的就是他细致分析了一下,单位领导人员结构,以及自己的年龄和所拥有的资源、机会,发现自己留在单位里提升副厅级领导,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既然职务提拔无望了,那便只有考虑更好的经济收入了,于是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往了集团公司。

毕竟每年在集团公司的一年年薪,够自己在省厅工作三年,那自己为何不去呢?即使仕途无望,但自己经济收入上却大幅增长,这也是一件好事,值得自己这样选择。

所以,现在题主一个正科干部便有这种百万年薪的机会,那岂不是天降美梦。倘若真是放开让正科干部选择,恐怕会有挤破脑袋的人争抢着去。

试想一下,如果是县级中的正科干部,95%的人提拔副处是没有机会的,应该是到了仕途的天花板了。

况且一个正科干部年薪收入也就15万左右,根本就无法跟年薪百万相提并论,这样的工作谁不会为之动容呢?

此时,能够给你年薪百万的机会,谁还会傻傻地犹豫呢?即便是在市直机关,一个正科干部升迁处级领导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包括在省厅级单位中也是如此,体制内仕途之路根本就是一条坎坷之途。毕竟其中的影响因素太多太多,很多时候我们外人对此都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

当然这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必须要是一份长期而稳定的工作,譬如大型国企,或者是国有集团公司。

倘若是不稳定的私企,则又另当别论了。毕竟这种工作不好做,百万年薪根本就是一个幌子,你一旦被利用完了,便会很快象抹布一样被丢掉。

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别整天异想天开了。一个小小的正科干部,谁会甘愿给你百万年薪的工作?

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小心谨慎为好,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卖哦!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

就整体水平而言,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的律师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一般上班族望尘莫及,怎么选都OK。

非要比较,两个岗位可以说各有优缺点。

1、正科级的基层法院副院长胜在稳定、社会地位高。一个正科级干部在省市不算什么,但在县里绝对是个人物。特别是在法院这样的实权部门,本身就是与司法界人士打交道,一个普通法官都是律师争相结交的对象,更何况还是院领导。反过来讲,作为院领导,其在辖区范围内的影响力别说是百万年薪的律师,就是千万级别的律所大咖,在他面前都要前倨后恭。在心理优势、社会地位等方面,正科级的公务员较之企业员工包括老板在内强太多。假如以此为标准,选正科级的法院副院长无疑更有价值。

但是公务员的劣势也很明显,一限制多,受各种纪律、制度、规范约束,说话做事不能太随意,相对企业和个人老板自由度略显缺失;二工资待遇低,法院还算好的,一个月好歹比其他非政法系统的公务员多两三千,但是对比百万年薪,每月几千的收入又算得了什么?

2、百万年收入的律师胜在财务自由,有事业成就感。一年百万,要不了多少年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住别墅,开好车,忙时拼命挣钱,闲了出去旅游,工作生活完全由自己说了算,不受各种制度限制,因为有专业特长也不用担心失业,很容易过上让众人艳羡的生活。向往自由的人,对这种状态比较憧憬。早两年,本地一位市政府副秘书长就辞职去干了律师,如今事业风生水起,家庭生活美满,每天看他在朋友圈晒的闲暇时间游山玩水时的甜适,就知道他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这是高薪且相对自由的职业所能带来的最大满足感。

然而百万收入的律师也有他的烦恼。比如社会地位,如前所述他对公检法司的公务员足够的尊敬,甚至有时候不得不放下身段恭维对方以获取资源上的支持;比如职业稳定性,律师虽然是靠技术吃饭,不会有失业风险,但业务多寡与自身的能力和人脉资源有切身关系,意味着其仍然会有不稳定性,不如公务员旱涝保收。

综上,到底是正科干部好,还是年入百万的律师好,要因人而异。如果是我,我肯定选百万收入的律师,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自由,钱多,还当什么公务员?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这要看他们是处在什么位置,县城还是省城?

如果是在县城的情况下,正科级干部就是乡科级正职,即乡镇党委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县局局长,这些正科级干部是地方的“大员”或各管一个系统,权力大,影响力也大,社会地位高,拥有很强的优越感。能成为一个县城正科级干部的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在县城能年入百万的几乎寥寥无几,除了那几个早期开发房地产,知名的律师,或卖家具的,大概没有人能做到。

小结:县城正科级干部大多数都是不差钱的,拥有的非常大权力和影响力,这种优越感是年入百万的人没办法比的。正科级干部>年入百万的人。

地市级以上的地区,特别是副省级、省级城市,正科级干部基本上是干活的料,没办法指挥“千军万马”,只能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权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更没有优越感。

大城市,年入百万的人基本上都是各界的精英。包括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知名的律师,国企的高层管理人员,如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金融行业、互联网巨头,自己创业的成功者等等。他们多数都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头衔,这些人如果要进入政界其实非常容易,特别是国企高层,本身级别都是处级以上,只要上级编制办公室(地市委或省委组织部)同意,发文件任命“摇身一变”就是地方领导了。

小结:大城市年入百万者大多是各界的精英阶层,都是有影响力的人物。国企高管只要想进入政界,最小都是副处级干部,所以,这些人不是科级干部能比的。年入百万的人>科级干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即删。

正科干部和年入百万哪个更好?

我认为还是年入百万好一些。

只要人活在世上,就少不了油盐酱醋茶,老婆持家、孩子教育、父母养老都需要钱。

公务员本质上讲也是一个职业而已,只要是职业,那实际上就是为了挣钱而已。

公务员们也指着每月的工资养活家庭,他们也有老婆孩子父母,生活开销处处都要花钱。

而年入百万在深圳虽说算不上非常富裕,但是最起码也是衣食无忧了。况且自己的事业,还有很大发展的空间,将来会越来越好。

反观正科级干部,无论哪个省份都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年薪百万的,假如挣的多,他也不会辞去公职去干律师的。

正科干部也有家庭要养,如果当地经济不发达,那科级干部的工资也不会太高,也很有可能是个月光族。

哪怕他后续官运亨通,提拔为副处、正处、副厅、正厅,也要钱养家啊。

人嘛,总要先解决了温饱,才可以考虑生活质量和品质,追求级别上的晋升无可厚非,但是那些毕竟是虚的,也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不多挣点钱,哪能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