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是不是很失败?

18岁高中没有毕业就从农场参军入伍,先后干过乡镇秘书、后勤管理员、城镇派出所民警、街道办公室主任、区机关部门副职,现在五十岁正科级三年了,总感觉有很多的愿望现在慢慢走远,曾经的报复也归于平静,看透人情世故,悟懂人间冷暖,是不是该歇歇了?

我在县直和乡镇干过11年,和你一样干过党政办主任。深深感到,你这是凡尔赛式、炫耀式、拉仇恨式的提问。与你相比,在县区、乡镇一级,有很多一辈子不提拔的基层公务员,有的还是名牌大学生,有的素质也不弱,但就是提拔不上去。你已经是成功人士了,你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何来看透人情世故,悟懂人间冷暖?下面举两个例子:

一、一辈子都没有提拔的基层乡镇公务员老李

老李,2020年底退休。我和老李是同事,但老李比我大20岁,我到乡镇工作时,老李已经是乡农业办主任,我当党政办主任时,老李还是农业办主任。老李是83年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当过乡农业办主任15年,97年、98年、2003年,乡党委3次推荐其提拔未果。或许是对仕途已经看透,老李从此对提拔这事再也提不起兴趣,多次向乡党委提出辞去农业办主任职务转任普通科员(乡镇农业办主任虽然级别属于正股级,但实质还是科员),书记镇长均不同意。2006年,老李46岁时,生了一场病,住院了3个月。此时,乡党委才决定免去老李的主任职务,转为普通科员。转为普通科员后,老李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个人养病上、照料家庭,每天按时上下班,对提拔晋升、评先评等敏感事项,几乎不参与、不发言,连其他干部的民主测评都懒得参与。2011年,我从乡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职务调到市直办公室,老李还是科员。2015年底,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老李终于享受了副主任科员待遇,但级别还是科员。2019年底,公务员职级并行,老李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2020年底,老李以四级主任科员退休。

像老李这种情况,在乡镇还有很多。如果没有赶上2015年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老李不会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那么,到了2019年的公务员职级并行,老李也肯定不会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那么,2020年退休时,老李极有可能以科员退休,以科员终了个人公务员生涯。

今年春节,我特意去老李家拜访老李。我们边喝茶边聊天,老李对个人乡镇公务员生涯作了个总结:①感恩组织,感恩同事,感恩乡镇苦与累;②看淡提拔晋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有过多的嫉妒心理;③身体健康是王道,多活几年比什么都重要;④有时间多陪陪家人,多陪陪小孩,家庭和谐才是人生赢家。

二、为了提拔一级选择放弃公务员的哥们

我这哥们原来是乡镇党政办的副主任,说是副主任,其实就是副股级的科员,根本算不上是什么领导。在乡镇工作过的都知道,工作繁忙、条件艰苦、责任重大、提拔缓慢是乡镇工作的四大特点。特别是在哥们所在的党政办,材料稿来稿去、工作没日没夜、周末加班加点、会议没完没了,“五加二白加黑”“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是常态,哥们老家在县城,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个月都回不了家。

2011年初,哥们33岁了,还是党政办副主任,本来有机会参加乡镇换届选举提拔为副镇长,但是被县直单位某选调生(驻村队员)以“五类人员”身份捷足先登。哥们提拔副科的级梦想失败,郁闷了好一阵子,心想在乡镇既辛苦,又提拔不了,还回不了家照看不了妻儿子女,还不如想方设法离开乡镇回到县城。

2012年初,县府办在全县选调3名综合素质好、材料功底扎实的科员,哥们这次凭借过硬的文字材料功底终于如愿以偿。哥们被分配到县府办综合三科担任副科长(还是副股级),还是负责文字材料撰写,只是要求更高了,标准更严了,时间更紧了,任务更重了,节奏更快了。一开始一年还有新鲜感,哥们还能勉勉强强应付,过了一年后,哥们觉得调动到县府办虽然每周能回家看望妻儿子女,但是县府办标准要求更高,机关协调性更难,条条框框更多,加之自己不善于协调,很多工作运作起来极不顺畅。

就这样,哥们在县府办浑浑噩噩呆了5年,职务上虽然提拔到了科长,但是年龄已经到了39岁。众所周知,在县府办这样核心机构,39岁还是正股级,绝对算是提拔晋升较慢的,或者说已经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经过这么多年没日没夜的加班,哥们身心极度疲惫,身体素质每况愈下。2018年底,哥们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了半个月,2019年5月份,体检查出心脏问题,又住院3个月。出院后,哥们找到县府办主任,说自己身体确实不行了,想调整岗位,即使调整到事业单位也行,能够养好身体即可。县府办主任答应为他调整岗位,要求他安心把病养好。

2019年10月份,县府办主任有三个岗位征求哥们意见,一个岗位是县医院副书记,属于事业编副科级;另一岗位是县史志办副主任,也是属于事业编副科级;再一个是就是去乡镇干副镇长,属于行政编副科级。哥们从乡镇调到县城来,深知乡镇的艰苦繁忙,加之自身身体不再适合高强度工作,最先否定了去乡镇担任副镇长,最终决定选择县医院副书记。虽然是事业编,但至少也算是副科级领导。

三、为什么说题主是人生赢家

县(区)以下机关平台,退休前能够做到正科级,已经超过90%的人了,绝对是人生赢家,绝对是可以光宗耀祖了。下面我们以下辖20个乡镇的县为例分析。

(一)县乡机关正科级职务的数额。用手指头都可以算清楚,一个县也没有多少正科级职务的干部。以下辖20个乡镇的县为例,算上乡镇长、书记、人大主席(60个),县直局长(35个),其他正科级干部(30个),大概125个正科级干部。

(二)从科员提拔到正科级的概率。科员要晋升到正科级,必须先晋升到副科级。一个县城包括乡镇机关,副科级职务有400个左右,科员大概1000名。1000名科员,竞争400名副科级,概率为40%;再从副科级晋升正科级,概率为40%*(125/400)=12.5%。这还是理论上概率,如果再算上市直空降的正科级,这个概率可能更小了,实际概率可能不到10%。

(三)县乡机关正科级职务的平均年龄。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县乡这一级,提拔正科级的年龄不超过53岁。以我们地级市为例,县乡这一级,提拔正科级的平均年龄为47岁,在职正科级的年龄为53岁。因此,45岁成为县乡一级的正科级,无论平均提拔年龄,还是平均在职年龄,都算是年轻的。

(四)县乡机关提拔正科级的辛酸。正科级岗位非常少,比较有限。正科级岗位上不去,副科级人员也就上不去。所以,很多副科级领导,在副科级岗位上数年甚至20余年,在多个副科级岗位兜兜转转、原地踏步,最后退休还是副科级。我在乡镇工作时,我们乡镇的副职领导,平均年龄46岁,平均任职时间10年以上,最老的54岁,最年轻的也有38岁。副科级上不去,流动不了,科员怎么能上去呢?因此,很多乡镇科员到退休前都不能解决副科,干一辈子还是科员。运气好的可以晋升副主任科员。当然,现在职级并行后,退休前解决三级主任科员,享受一个一个副科级待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综上,在下辖20个乡镇的县,大概有公务员1800名,正科级大概125个,副科级以下大概1500名。达到正科级,已经将1500人远远甩在后面。特别是普通农家子弟公务员,别说50岁达到正科级,就是退休前能够解决一个二级主任科员,已经算是人中龙凤、祖坟冒青烟、光宗耀祖了。希望题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人民群众服务,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把服务责任扛在肩上。

五十岁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是不是很失败?

我看你是来炫耀的,不是来吐槽的。

县级机关50岁公务员已经是正科级了,显然已是人生赢家,要知道区直单位就是正科级构架,知足才能常乐。

平台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区直单位,正科是干部任职的天花板,只有少数正科实职领导才能跳过正科跃升副处,如果你不担任正科实职,到了这个级别就该知足,不是你能力不行,平台限制了你的发展。如果在中央部委,50岁的公务员干到正处属于正常情形,多数人以二巡身份退休没有多大问题。省直单位50岁解决二调享受正处待遇问题不大。很显然,区直单位属于最基层,平台限制了你的进步。但不要抱怨,要多往下看,50岁就是正科级干部,已经领跑80%的人了,在区直单位已是凤毛麟角的人。

区直单位50岁就是正科了,让那些跟你年龄差不多但级别还是科员、副科的人怎么想?我在县直单位工作时,单位还有同事是以科员身份退休,多数人干到退休也只是副科。职级并行之后,区直单位普通干部到了四级主任科员就不要抱怨了,领导干部解决了二级主任科员就该知足。大家都想职级高点、待遇好点,可平台有限、高职数有限,无论处在哪个职级,都不能用失败与否来衡量,快乐不是比出来的,快乐需要知足。

50岁的人了,怎样才算是成功?对工作问心无愧,能健康地活着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现在离退休还有十来年时间,拒绝“躺平”,继续发挥好余热,能给年轻人作出模范就是单位上很了不起的人。

五十岁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是不是很失败?

依你的观点,一个五十岁的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算失败的话。那么在乡村,在基层,还有多少公职员,医生、教师,他们还没有干到这个级别就到了退休年龄而退休了,那岂不是更失败,更惨吗?

要知道,偌大一个中国,大中城市我们不讲,在县市正科级干部也就几十上百号人。而在乡镇,只有四大家的主管才能由正科级干部担任。该有多少基层公务员奋斗勤奋一生,临近退休还只是个副科及以下。又有多少农村的村支书、主任,当了一辈子小卒,到了老年,连转正的机会都没有,能说他们的一生都很失败吗?

诚然,正科级干部对比县处、地厅、省部级干部仍算位卑,但在基层也是个不错的职级。不知题主是何方豪杰,现居何职,有雄心壮志是好的。尽管你仕途发达,前程似锦,但千万不要把他人五十多岁只混了个正科而看作是失败。因为,副科及以下的上了年纪而仍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在全国数以千万记。

五十岁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是不是很失败?

在县级公务员队伍里,50岁能干到正科的人少得可怜,凤毛麟角。

一个单位几百号人,也只有一至二名(含书记)实职正科,总算几个副局长在退休前,能捞到正科,也无非是三五个人。余下的大部分人也只能是科员以下职务退休,这个群体的人才是失望透顶的人。

幸好,近几年各地都实行了职级并行政策,只要是符合条件,又有职数,一般情况下,都可以享受到相应级别的待遇,惠及大众,让大部分人心里得到慰藉。

五十岁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是不是很失败?

县级不是副科的大有人在!

五十岁公务员才干到正科级,是不是很失败?

五六十岁以上的人群,不以职级论成败,不以钱财论成败,而是应以活得多久i成败。六十岁走了是失败,七十岁为及格,八十岁为良好,九十岁为优秀,一百岁以上为精英,是人生的敢大赢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