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退休了尽量不要回原单位,你认为这个想法对吗?

我绝对认同这种说法。无论是普通人员,还是单位领导,无论你在单位是大权在握、风风光光、前簇后拥,还是身低位卑、人微言轻、默默无闻,退休离开单位后,必定会与单位没有任何关系,单位的大事小事与你无关,偶尔因个人私事回到单位可能会没人理你,让人感到极不适应,特别是当领导的会感到物是人非、人走茶凉、世态炎凉,普通小兵倒是觉得无所谓,毕竟在原来在单位也没享受到特殊待遇。退休人员为什么尽量不要回原单位,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退休后变为单位编外人员,大家不重视

退休后,就不是单位正式员工了,工资不是单位发,人员不归单位管,除了单位退休人员花名册上有你的名字外,其他的与单位没有任何关系。说白了,本质上就是一个编外人员。一个编外人员,没有权力、没有地位,大家会重视你吗?

二、退休人员来单位不是好事,大家不欢迎

绝大多数人会认为,退休人员回单位,要么是来找单位领导办私事的,要么是来找单位要待遇的,要么是来给单位添麻烦的,反正不是什么好事。鉴于此,绝大多数人员都不欢迎退休人员来单位。

三、退休后权力消失了,必定人走茶凉

领导在位时,有重要的签字审批权、人事决定权、工作安排权、事项决策权,上级重视、同级尊重、下级仰望,尤其是下级,尊重敬畏、溜须拍马,甚至前簇后拥。因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决定他的升迁提拔、可以决定他的个人利益。当你退休后,所有权力瞬间消失,吸引力和威慑力自然也就没有了。这时候会发觉原来经常围在身边的好多人一下子就全部消失了,来到单位后也不受欢迎、不受重视,甚至没人跟你打招呼、为你倒杯茶水,必定会极度失落、难以适应,感到人走茶凉。

综上,退休人员回到单位,既不受单位人员欢迎重视,还会让自己感到人走茶凉、物是人非,与退休前形成强大的反差,让人难以适应、难以接受。所以,有自知之明的领导,或者绝大多数退休人员,没有特殊情况绝对不会回原单位。正所谓,人走茶凉花易散,物是人非情成殇。

有人说,退休了尽量不要回原单位,你认为这个想法对吗?

前两天有个退休老领导到单位办事,一进人事科一个人都不认识,全是新面孔。这位老领导说话声音很大,要求找某某人办事,人事科新来的同志也没多在乎这位老领导进来,只是在一边打电话。老领导一个人支支吾吾点了一大推之前人员的名字,其实说的那些人员名字,要么换了部门,要么提拔到其他单位去了,真正给他办事的还是人事科的那些新人。

老领导到办公室并没有受到热情款待到人事科连杯茶都没喝到,觉得受冷落了,要找的科长没找到,人事科同志告诉他科长出差了,建议他改天再来。老领导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哼”的一声抱怨走了躺冤枉路,要还在领导岗位上时,谁敢这样怠慢?

身在体制多年我发现,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职工,退休了就会“人走茶凉”,这是无法避免的。退休以后再回原单位,之前的熟悉面孔会越来越少,去原单位办事最好客客气气,不要把自己当成原任领导,如果还以领导的身份去要求别人,最后只会落得其他人的忽视。

退休了回原单位办事,最好提前联系、事先预约,办完事就走。快中午了,原来的同事留下来吃个饭那是客套话,真的想留下你吃饭的几乎没有。人都是很现实的,以前身居要位,别人对你的尊重是出于你的职权,而不是你本人。现在退休了,离开了位子,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你只能要求别人职责范围内的事,而不能再把自己看成领导,之前对下属的提拔关心,也不能理所当然提更多要求。

退休离开了原单位,如果没有得到邀请,最好不要再回原单位。单位人员的流动太快了,过三五年也许一大波人员就做出了调整,再回原单位不会得到待见。如果还以老领导身份回原单位干涉事务,买账的还会通融一下,不买账的直接回绝了你,说你“手脚太长、为老不尊”。退休了又何必这样呢?留下这样不好的印象会在单位中口口相传,闹得名声不保。

有人说,退休了尽量不要回原单位,你认为这个想法对吗?

我赞同:退休了,就尽量不要回原单位。原因很简单:一是“人走茶凉”的确存在,除非你原来在单位威信很高,人缘很好;二是许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比较繁忙,不能停工陪你聊天,你去了会影响人家工作;三是单位人员变动大,离开几年后再回去,几乎认不得;四是你老是去“传经送宝”,可时代不同了,你的观念可能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所以,少回原单位为好。

有人说,退休了尽量不要回原单位,你认为这个想法对吗?

这个想法是对的。

从心理上讲,每一个退休的人回到原单位都希望看到的是——热情。

但是——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很现实,如果原来在单位有一定的职务,现在没了乌纱帽,那么回到单位再也感受不到当年那种人见人笑,花见花开的风光,原来下属点头哈腰,现在变成了点点头或摆摆手,这种落差让自己心里疙疙瘩瘩,何必自讨苦吃呢?

即使不考虑职务,到了单位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陪陪吧,正忙;不陪吧,怕面子上过不去,进退两难的。再说,自己也不愿耽误人家的工作。

所以,退休了除了非去不可外,还是尽量不回原单位。

有人说,退休了尽量不要回原单位,你认为这个想法对吗?

我是高中学校的副校长,对这句话很赞成。虽然这句话有些扎心,但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什么如此说呢?

我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重阳节,我们单位都会组织退休教师茶话会,退休教师一年等一回。

每年的阴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因为是九月初九,寓意“久久”,有健康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又被当成敬老节,在这一天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学校为单位,和老人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每年的九月初八日,我们都会拿出单位退休人员的名单,给他们打电话,通知他们到学校参加茶话会。学校也会提前购买一些瓜子、水果等物品,作为茶话会使用。

九月初九上午,退休人员接到通知以后,绝大多数都会按时来到学校,也有个别因为家里有事走不开,不能参加茶话会的。

参加茶话会的除了这些退休人员之外,还有现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会人员在会议室坐好,边吃瓜子、水果,边喝着茶水,一边叙旧聊天。在茶话会上,现任的校长要把一年来的工作向退休教师们进行汇报,让老教师们了解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欢迎他们对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根据这么多年的观察来看,退休人员在茶话会上,是不会对学校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他们的口中都是对学校现任领导的溢美之词,夸赞学校的发展。

茶话会结束以后,按照惯例一般邀请他们共同就餐,在饭桌上,翻来覆去的话,都是祝福健康长寿的话以及祝愿学校发展的话。

学校领导每次都会提到一句话,单位是各位老前辈永远的家,热切盼望老前辈们常回家看看!

实际上呢?一年来一回嘛!

退休了尽量不回原单位,虽然有点扎心,但是有道理的

还没有退休的时候,工作日期间,每天都要到学校上班,这是必须的。因为,你还没有退休,仍然是在职教师,正常上班、干好工作是应该履行的职责。

如果有几天没有到学校上班了,同事们和学校领导就会感到奇怪了,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有什么其他情况呢?可能会打电话给你。因为你没有到学校上班,你的工作任务就放在那里呢,你的活还得需要你去完成啊!

等你退休的时候,学校为你举行了欢送会,为你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学校的工作任务与你就没有关系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的坑很快就被别人补满了。

退休后,你再回到学校,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你的办公室钥匙也交给同事了,连办公室的门锁都开不了。走进办公室,会发现你原来的办公桌被别人使用了,你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同事们看到你以后,关系好的,可能热情地拉住你,嘘寒问暖、叙旧话家常;关系一般的,可能只是点个头就已经不错了。

一般任课教师尚且如此,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人员退休以后,如果再到学校,就会发现更加尴尬。别人再继续把你当成领导吧?你已经退休了,也不是领导了;把你当成一般老师吧?又于心不忍。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回到原单位了。

退休以后,回头看看这块自己辛勤工作过的热土,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努力和付出,奉献与成绩,都已经成为过去,自己已经不属于这块土地了!

其实,只要想开了,上班的时候讨厌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自由。退休以后,自己就变成自由的人了,应该看到世界原来如此广阔,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只是单位那一亩三分地!

话说回来,如果学校同意邀请退休教师回去参加活动的话,应该回去,对学校工作表示支持。否则,给人带来一种“菜好做,客难请”的感觉。

假如你退休了,你会经常回“家”看看吗?欢迎留言和评论。

我是松子说教育,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有人说,退休了尽量不要回原单位,你认为这个想法对吗?

这个想法是对的。会原单位之后,和现在的工作人员都不相识。只要你不主动说话,根本就没有人理睬你。所以你就显得很被动,觉得自己的身价有些降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