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提拔到副科级有多难?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了解乡镇公务员的提拔现状。在乡镇提拔副科的难度,我的感慨是:工作一辈子,心酸一辈子,能晋升到副科级是大家终生追求。
普通乡镇公务员编制45个左右,大约有14个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其中正科级3个: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科级领导职务有11个:副书记2个、党委委员兼副镇长1个、纪委书记1个、组织委员1个、宣传委员1个、武装部长1个、副镇长2个、人大副主席1个、其他党委委员1个。每个乡镇的领导编制情况可能稍微有些不同。
乡镇副科级领导职位11个,大概有8个正股级的所长、主任。8个正股级岗位竞争11个副科级岗位,130%的提拔。看起来,提拔副科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睡大觉,躺平也能提副科。其实不然。在乡镇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乡镇的副职领导绝大多数都是县直机关空降的。以我所在乡镇为例,11个副科级领导职务,有7个是县直机关空降的,1个副书记是团县委书记空降的,准备接任提拔镇长;1个副书记是其他镇调过来的,准备升任人大主席;组织委员是组织部科长空降的;宣传委员是宣传部科长空降的;纪委书记是县纪委科员空降的,1个党委委员兼副镇长是县府办科长空降的,1个副镇长是县发改局科长空降的。真正属于乡镇土生土长的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也就3个,即1个武装部长,1个副镇长,1个人大副主席。
因此,乡镇副科是就是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也就是传说的乡镇“妇科病”。我在乡镇工作的11年期间,70%的乡镇公务员一辈子都提拔不了副科,绝大多数(包括正股级的所长、主任)都是在科员岗位上原地踏步、终此一生。在我离开乡镇到市直单位以前,我们乡镇10多年的科员一大把,20多年的科员也不不少,还有部分50多岁的老科员,干到退休都还是科员一枚,年龄上是年轻书记镇长的长辈,职务上却比人家矮两级。
当然,2019年实行新的公务员法和职级并行政策,几乎100%的乡镇科员都可以晋升到四级主任科员或三级主任科员。这多多少少对乡镇公务员来说,也是一种福音吧。
目前,各级都重视乡镇干部、关心乡镇干部,除了实行职级并行政策,还有很多激励乡镇干部的措施。比如:提拔晋升向乡镇公务员倾斜,大幅度提高乡镇补助,提高乡镇公车补助,为乡镇事业编发放公车补助,等等。我们应当保持乐观心态,感恩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奋力前行,始终给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良好状态。
在乡镇提拔到副科级有多难?
其实并不难,比在县直提拔副科简单。
从目前的体制来看,在乡镇解决副科待遇并不算难,工作两年就提副镇长的公务员大有人在。
一、乡镇的副科级职位多乡镇是正科级行政机关,在县级行政区除了纪委监委,就数乡镇的副科级职位最多了。
四个副镇长、武装部长、组织委员、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都是副科级职位。位置多了,竞争压力就小,很多地方的乡镇副科级领导甚至比普通的科员人数还要多,所以只要不犯大错误,在乡镇提拔到副科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不一样罢了,有的人早,有的人迟。
二、乡镇的副科是个苦差事要问全县哪个岗位的领导最不好当?答案必然是乡镇的副科级领导。
以某乡镇副镇长为例,除了本职工作,他往往还要兼任很多工作,甚至连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表面上是领导,手下却没有可供安排的工作人员,上面又有书记、镇长压着,凡事都要担责,凡事又不能表态。
乡镇的副职很不好当,基于这种现状,很多人不愿意去乡镇当副职,所以乡镇副职通常都是从乡镇公务员里面产生,那么选择在乡镇工作,被提拔到副科级的机会也就更大。
三、选人用人向基层倾斜不得不说如今的组织是越来越重视基层干部的成长,尤其看重乡镇干部,从近几年的提拔案例来看,从乡镇走出来的领导干部数量,远高于普通的县直单位。
对于那些长期工作在基层,始终没有得到提拔的公务员,组织上也十分照顾,我的一个曾在乡镇同事是32岁才考上公务员的,工作两年后到他34岁那年,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年龄因素,破格将其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认真观察身边的同事朋友就会发现,在县直机关超过35岁还是科员的人不少,但是在乡镇基本不可能考到年满35岁的科员,因为他们早就解决副科待遇了。
总而言之,在乡镇解决副科并不难,就算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时间到了也会给你提,但是想提正科就非常困难了,这才是乡镇的痛点。
在乡镇提拔到副科级有多难?
在乡镇提拔副科,难度与市直提副处、省直提副厅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副科是公务员最低的领导职务,在公务员职务体系中无足轻重,对于绝大多数县乡公务员而言,却是相当大的一个台阶。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之前,百分之七十的公务员终其一生都在科员位子上打转,有心谋副科而不得,公务员职级并行后,虽然通过晋升职级可以享受科级待遇,但是副科实职仍然是很多乡镇公务员难以企及的梦想,提拔概率不会超过20%。
数据不会骗人。以一个40个公务员的中等乡镇为例,班子成员不会超过11人,其中,正科级岗位3人,其余均是副科级领导职务,包括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副乡镇长、人大副主席等职务,外加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等两到三个事业副科岗位,整个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满打满算不会超过10个,以此计算,理论上40个公务员的乡镇有四分之一的机会提拔副科级领导职务。而实际上,几乎每个乡镇的副科级岗位有超过一半的岗位都是从县直或其他乡镇空降的,剔除这部分空降职位,实际上留给本地公务员的提拔副科实职的机会大概在八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十二左右,机会少之又少。
当然如果不追求实职,仅仅是享受待遇,公务员职级并行后,乡镇公务员晋升的机会要大很多。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乡镇公务员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名额是60%,其中一二级主任科员比例不超过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50%。同样以40个公务员的乡镇为例,意味着三四级主任科员的名额可以12个,再以对半开,那么四级主任科员的名额可以设置6个,相当于乡镇公务员有15%的概率晋升四级主任科员,享受副科待遇。加上这些概率,乡镇公务员晋升副科的机会勉强超过20%,由此可见乡镇公务员提拔副科的难度。
在乡镇提拔到副科级有多难?
乡镇提副科很容易,县直部门才是最难的。乡镇公务员编制30个左右,副科级岗位15个以上,也就是说半数以上都是副科。县直部门公务员编制10—200不等,但副科只有2—5个,看比例就明白哪里难,更重要的是乡镇每3—5年就调整一次提拔一次,县直单位很多十几年不动,而且乡镇副科级年龄45岁以上就进城到县直单位任局长副局长,更压减了县直单位提副科的机会。
在乡镇提拔到副科级有多难?
乡镇就是一个正科级单位,提拔到副科级实职岗位就是县级单位的领导干部了,从科员到副科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要跨出这一步不是一般的难。
一、从副科实职领导职数看乡镇一般有9至13个副科实职领导岗位,分别是1名专职副书记加纪委、组织、统战、宣传、政法委员,大约6人。2至4名副镇长。1至2名人大副主席。1名武装部长。编制数较多的乡镇副科实职相对多点,但提拔也不易,领导岗位作为缺稀资源,最终能够拥有的只是极少数人。
二、从干部提拔路径看乡镇副科实职领导不一定都从乡镇产生,有一部分副科实职干部都是从县直单位空投下去任职。尤其是在县委常委单位,乡镇有副科实职岗位空缺,拟任人选首先会考虑从上级产生,而不是从乡镇直接提拔,这也是乡镇干部难以成长的原因。
三、从乡镇班子年龄看去年换届,本市各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36岁,乡镇领导干部年龄普遍都比较小。普通干部如果35岁还没有提拔到副科领导岗位,后期提拔的希望基本上就非常渺小了。
四、从干部流动性看乡镇除了党委书记、镇长流动性快之外,其他班子成员流动性不是很快。非党委委员的副镇长干三五年之后有机会进入党委委员行列,资历比较老的党委委员有机会提拔为党委副书记或人大主席,能空出副科实职岗位并不是很多。换届时,能空缺1至2个领导岗位实属不易。年轻人想提拔为乡镇领导干部必须从普通办事员干起,有机会提拔到诸如党政办主任的中层岗位才有机会提拔到副科实职岗位,多数人熬到35岁还只是普通科员。
总之,乡镇提拔难,最根本的原因是平台低,领导干部职数有限,在有限的平台要实现华丽转身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人才能实现,乡镇干部副科是一道非常难以越过的坎,多数人只能享受副科待遇而不能提拔到副科实职岗位。
在乡镇提拔到副科级有多难?
因人而异,对某些人来说,只要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就能上,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毕生所求而不可得。
乡镇副科职数及职务目前,普通乡镇的领导职数是9—11人,除去正科级的2人,副科级职务的领导多为7—9人。当然,不同地区会有些许差异。
以我曾经工作过的乡镇为例,常住人口不足6万,领导总职数设定为11人,实际班子成员人数为13人。
在职务上,有党委委员、副镇长、人大副主席等,另有副主任科员(2019年以后没有这个职务名称了)等。
当然,在职务职级并行政策落实后,还有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等,不过是没有副科级实职职务,享受了职级待遇。
乡镇的人数底子及调整频率仍以我曾经工作的乡镇为例,公务员编制数为32(包含班子成员所占的行政编制数);事业人员编制数为73,因为2019年下沉到乡镇了30个事业编。总编制数为105,其中领导占了行政编制的13。
剩下的92个编制中,无论是19个行政编制,还是73个事业编,在职务层次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科员(事业九级职员也即普通科员);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政策享受到的,有6个左右均为四级主任科员,毕竟工作年限在那里放着,但是非领导职务。
按照现有七办五中心的机构设置,中层人数为12,后备干部也就是要从这12个人中选出,大概是4人左右;同时,按照现有的人事 变动速度(每两年一调整),每两年都会有2到3人走上副科职务。
理论上感觉挺快的,实际上,不是每次调整乡镇的班子都会动,也不是每次调整本单位就一定会有提拔,所以,乡镇很多熬到40岁上下的后备干部——俗称“备干了”。
乡镇副科提拔无论在哪个单位,想要被提拔,能力只是一方面,尤其是在基层单位,干得好未必会被赏识,但是干不好的,也绝对没有戏。
不过,从我所在的这个县级市最近两年调整来看,乡镇的年轻人,尤其是考录的公务员,入职工龄在5年以上的,多数都得到了安排,至少在职务上有所突破。这也折射出一个用人倾向——从基层选人用人,尤其是有能力有学历的年轻人。
所以,尽管乡镇的副科级干部不少,却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