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级别一样吗?

这样的新区有三个,即: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庆市两江新区、上市浦东新区。事实上,国家只明确过滨海新区级别是副省级,但是浦东新区似乎没有提过,所以应该是普通的市辖区级别。

但是我们通常认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本质上仍然是县级行政区,其行政区划属于县级,但是在行政级别上面,它们又行使副省级职权

换句话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既是行政管理区、又是行政区。所谓行政管理区,即由市政府设立派出机构——新区管委会的开发区;所谓行政区,即设立本地区人民政府的地方一级区划;前者行使副省级职权,后者是正厅级。

①行政区划属于县级,是因为中国的所有市辖区(包括直辖市)的区划都是按县级划分,县级下面就只有镇或街道。

② 行政级别属于副省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在行政功能上行使副省级职权,其一把手书记级别是副部级干部,而且是天津市和上海市委常委,但是其二把手则为正厅级。

说白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其实就是正厅级,相当于长沙、昆明、兰州、贵阳、南宁、福州郑州等正厅级省会城市一样,职权可以扩大到副省级,书记一把手也可以高配到省委常委,但二把手还是正厅级。

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级别一样吗?

一样。

浦东、滨海的四大班子均正厅。从对朱芝松(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的任命即可看出。

2020年4月13日,天津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连茂君同志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委员、常委、书记。

2021年8月6日,上海市委决定:朱芝松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若为副部级,则须中央决定。如,中央决定:施小琳同志任四川省委委员、常委和成都市委书记。

在中国,只有15个副省级市的四大班子是副省级,其余的地市、直辖市的市辖区的四大班子都是正厅级。

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级别一样吗?

形式上,一样。都是副省级。

其区长、区人大主任、区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

下面的新区、镇、街办则是处级单位。

内涵上,略有不同。

浦东新区被中央赋予“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使命和重任。可谓是全国的“独一份儿”。意义特别重大。

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级别一样吗?

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都是国家级新区,行政级别上同属“副省级”,但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交通、与市中心的联系和呼应来看,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的级别

滨海新区、浦东新区分别坐落于天津和上海,天津和上海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上海是华东经济中心、天津是除北京以外的北方经济中心;上海有黄浦江、上海港、东方明珠、陆家嘴,天津有海河、天津港、黄海之眼、于家堡。更重要的是上海、天津同属直辖市,行政级别以上。

再说两市下辖滨海新区、浦东新区的级别:

从行政区划上来看,本质上滨海新区、浦东新区都是“县级”,但行政级别上同属“副省级”,是我国唯有的两个正式副省级建制的城市新区。

同样的道理,两个新区下辖的镇、街道则属于处级单位;区委书记、区长为副部级。

总而言之,在行政级别上,天津和上海同属直辖市,下辖的两个新区行政级别也一一对应,没有什么区别。

级别相同,差别在哪里?

虽然级别一样,同属副省级,但从某些方面来看,浦东新区远领先于滨海新区:

首先,经济规模上,在2016年前,滨海新区GDP突破万亿大关,远远高于当时的浦东新区,在当时号称中国第一新区。但到了2016年,天津市GDP总量被重庆市超越的同时,滨海新区GDP也从万亿掉到6654亿,总量被浦东新区超越。也这是从该年起,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从区位优势来看,滨海新区接河北、辽宁、渤海湾、山东黄河三角洲,配套不如浦东所接的苏南地区。再者,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区有40公里的路程,基本相当于另一个城市了,难以依托天津市区的资源;反观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市中心腹地,与杨浦区、徐汇区、黄浦区毗邻,能很好地借助市中区资源。

从交通来看,滨海新区依附海河、浦东新区依附黄浦江,水路较为发达,不分伯仲。但是,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区较远,地铁也不多,与市中心联系并不紧密;反观浦东,地铁网密布,从浦东到徐汇、杨浦、黄埔、静安并不难,交往频繁。

从产业结构来看,滨海新区在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远不及浦东,更多的是依托港口发展制造业,蓝领、操作工居多,第三产业还有待开发,同时如何从天津市中区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滨海新区就业、落户也值得深入研究一下;而浦东新区教育、医疗条件基本与市中无差别,毕竟浦东浦西只隔着一条江,吸引高层次人才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浦东企业总部多、金领白领多、高素质人才多的原因。如果把两个新区比作两个城市,滨海新区类似于慕尼黑,制造业发达,还有很大经济转型、经济升级的空间,毕竟不能对不起“新区”二字;浦东新区类似于纽约,第三产业发达。

滨海新区

陆家嘴

其实两个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也可见一斑,从观念和思想的角度来看,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更多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机关单位更倾向于“服务型”,而天津地处北方,相对来说较为保守,裙带、官本位的思想还是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

再者,天津这个区位上还有一个毗邻的北京,资源和对人才的吸引能力都强于天津,更强于滨海新区;而上海这个区位位置上,上海是“老大”,对人才的虹吸作用不是天津能比拟的。

写在最后:

综上来说,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的行政级别是一样的,都是副省级,但虽被赋予副省级城市新区,而且在全国是“唯二”的,单从目前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配套、人才、医疗、教育等方面来看,浦东新区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些,滨海新区应该深刻研讨以下如何与浦东对标了,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还存在大有作为的空间。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级别一样吗?

你好,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是一样的,行政区划属于县级行政区域,行政级别属于正厅级,但经济管理权限非常高,相当于副省级、甚至省级。

首先,介绍一下行政区划级别。

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的前身都是功能区,而后变成行政区,属于直辖市的市辖区。

直辖市也好,副省级城市也罢,亦或是地级市,所有的市辖区都属于县级行政区划。

这从民政部发布的“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可以得到验证,滨海新区、浦东新区都列入县级行政区域,而非地级行政区划。

最直观的例子,滨海新区、浦东新区都设置基层人民法院、县级人民检察院,而非地级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市级人民检察院。

同时,滨海新区设置军事部,浦东新区设置人武部,而非地级行政区划设置的军分区。

然后,介绍一下经济管理权限。

作为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浦东新区的经济管理权限非常高!

所有的国家级新区都由国务院批复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会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质上拥有副省级的经济管理自主权。

以浦东新区为例,2019年6月25日被上海市政府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即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很多情况可以自主决定,无需上报市委、市政府。

最后,介绍一下行政规格、级别。

很多朋友对行政级别存在两个认识误区:

1、将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规格划等号,认为享有副省级经济权限就是副省级新区。

2、将一把手的个人级别和单位的级别划等号,认为一把手是副省(部)级的,单位就是副省级。

事实上,中央只明确了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拥有副省级经济权限,但从未发文明确为副省级行政级别!

经济权限和行政级别完全是两码事情!

目前,滨海新区、浦东新区的行政级别非常明确,就是正厅级:

1、两个新区的书记由市委进行任免,而副省级城市的书记由中央进行任免。

只是,两个新区的书记由常委兼任,个人是副省(部)级。

但个人级别和单位级别是两码事,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有点类似于郑州、长沙、昆明等地级省会城市,一把手个人高配。

2、两个新区的区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都非常明确是正厅(局)级。

3、区委常委、副区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基本都是副厅(局)级,只有少数常委高配正厅(局)级。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央没批准为副省级规格,但是上海、天津为了体现重视和管理的需要,将两个新区的下设机构大面积高配。

以浦东新区为例,区直部门的正职为副厅级,为“上海市管干部”,由上海市委任命;区直部门的副职为正处级,由浦东新区任命;区直部门的内设处室也是正处级。

至于镇、街道,则是正处级。


综上所述,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是拥有副省级、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正厅级机构。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级别一样吗?

很多人对于这两个国家级新区的级别认识是错误的,在此更正和普及一下。两个新区作为地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无论从区划、级别还是经济权限上,都有其独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从行政区划来看,二者都是明确的县级行政计划。

直辖市由于地域偏小,行政区划上要少一个层级,包括“省-县-乡”三级。具体如下:

1、直辖市的行政区划是省级,与普通的省、自治区是相同的。

2、市辖区的行政区划是县级,与普通省份的普通县是相同的。

3、乡镇、街道的行政区划是乡级。

参见公开公布的资料,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均拥有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二、从行政级别来看,二者是明确的“正厅级”(直辖市内部所称为“正局级”),并非副省级。

国家对于副省级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截止目前,明确为副省级的城市只有10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类似网上所传的滨海新区、浦东新区、两江新区、雄安新区和伊犁州,均不在此列。

其实从滨海新区的领导干部配备,也可看出新区的级别。

1、区委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副省级。

2、区长、区人大、区政协“一把手”为正厅级。其中,区长由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

这与大连、青岛等计划单列市以及西安、武汉等副省级省会城市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副省级城市的四套班子“一把手”都是法定的副省级领导干部。

但由于历史因素与现实需求,新区内部分别设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类似这种“区”属于功能区,并非行政区。这些功能区也是正局级规格,领导由市委任命。所以出现了新区与功能区均为正局级。

打个比方,滨海新区的副区长担任高新区的区长,属于由副局向正局的提拔晋升。但在平时,高新区要接受新区的领导和管理。

三、新区享有副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自主权高出普通的区。

很多人存在误解的原因,就是将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级别混淆了。所谓的经济管理权限,说的是新区很多政策不用报市里审批,可以先行先试进行有关试点,很多经济方面的事务可以自行决定

在这一方面,雄安新区也是如此。

回到题主的问题,二者是相同级别,都是正厅(局)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