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提拔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平调重用”。平调重用又分为以下4种方式:
①平级调整为班子成员。即:进一步使用。从非班子成员平级调整位班子成员,虽然级别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岗位更为重要了,这种调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需要进行考核考察和测评,并进行公示!比如:非常委的副县长调整为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进入县委班子),市局副局长调整为县委常委兼常务副县长(进入县委常委班子),等等。
②平级调整到重要岗位。从一般岗位平级调整到重要岗位,或者说从二线职务调整到一线职务,虽然级别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岗位更为重要了,可能为下一步提拔铺垫基础。这种调整,不需要组织部门考核考察和测评,也不需要公示,只要上会研究通过即可!比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调整为副县长(岗位更重要),县文化局局长调整为县发改局局长(二线职务调整为一线职务),等等。
③平级调整到重要区域。从不发达地方调整到发达地方,从偏远山区调整到城市区域,虽然级别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区位优势明显,下一步提拔可能性更大。比如:小乡镇的书记调整为大乡镇的书记,偏远山区县长调整为市辖区区长,等等。
④虚职调整为实职。从非领导职务的组织调整为领导职务实职,虽然级别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职务和权限增大了,属于妥妥的重用。这种调整个进一步使用一样,需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需要进行考核考察和测评,并进行公示!比如:市局四级调研员调整为市局副局长,县局三级主任科员调整为县局副局长,等等。
干部提拔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
常务副县长公示了,准备提拔为副书记。很多人都祝贺他。
他却说,这是降级处理。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常务副县长任副书记是降级处理呢?
他说,这只是一个玩笑,我是常务副县长,县里所有的财政投资的项目都归我管,你说我权力大不大?现在去当副书记了,只管党建和人事,一个财政投资的项目也没有!你说这是不是降级处理?
话虽这么说,常务副县长虽然和副书记是同级别的,但是,他们所处的位置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常务副县长在政府这边,他排第二,这是事实。虽然属于县委常委,但是排在党委、人大之后,权重严重不足啊!
而县委副书记属于党委,县委副书记在党委当中的排名,仅在书记和县长之后。虽是副处级,但一般都认为是在一个县中的三把手。你别看副书记,他到人大、政协去调研,那边的人大主任、政协主席还是要高看他一眼的。
所以,在体制内,有时虽同级,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权重是不一样的。这在体制内,非常之多。比如,党史办的主任是正科,教育局、卫健局的局长也是正科,但党史办管的人只有六七个人,而教育局、卫健局管辖下的人数,少则三四千,多则七八千!
干部提拔同级重用的意思,就是虽是同一个级别,但是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比如,常务副县长和副书记都是副处,但副县长任副书记,就是同级提拔重用了。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干部提拔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
干部同级重用是指在同一行政级别上调整岗位,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牵涉到干部使用上的隐形台阶问题,如副县长任县委常委,副市长任市委常委,副省长任省委常委。由于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级党委常委是领导核心。所以,从行政副职进入同级常委,虽然行政级别相同,但一般属于重用,又上了一个隐形台阶。
二是同是常委,由统战部长丶宣传部长丶政法委书记,调整为纪委书记与组织部部长,属于工作岗位的重用。这说明在党委部门,纪委与组织部门工作更加重要。因为纪委是执行党的纪律,又兼任行政监察职能,领导实施反腐倡廉的部门,组织部是负责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实施干部配备调整提拔的部门,相对而言职责更加重要。
三是各级党委副书记,在同级行政副职与党委常委中,虽然同为同一行政级别,但是职务最重要的一个岗位。一般情况下,这一岗位优先提拔为同级正职。所以,任命为党委副书记是重要的重用途径。
在干部提拔配备调整中,存在各种隐形台阶,这是目前政治体制中一种正常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状态可以使干部调整操作更加有序,干部锻炼使用更加合理。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换届时考虑年龄因素,党政领导班子结构上要求年轻干部、女性干部丶党外干部等因素时,也可以打破这些隐性台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根据我在党委部门工作多年的经验,同级调整重用大体上包含这几层意思。了解情况的朋友,你们可以补充和讨论。
干部提拔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
以副部级为例,省级党政机关中副部级干部有副省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其中副省长(非常委)只是普通副省级干部,在该省影响力有限,省委常委已经进入该省的决策层,影响力比前者要大的多,省委副书记已经进入该省核心决策层,对本省事物拥有极大话语权,同为副省级三者的含金量显而易见,从晋升角度来看,想要成为省委书记,得先进入省委常委会成普通常委(需要多次平调职务),然后成为专职副书记,在然后是进阶省长,最终成为书记
干部提拔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
干部任职一般可以分为提拔任用和平级转岗。提拔任用就是职务级别得到了提升,比如从副科级到了正科级,副处级到了正处级等等;而平级转岗如果到达更加重要的岗位,就可以称之为“同级重用”。不过,“同级重用”只是大家口头的说法,现在的书面提法都是“进一步使用”,与“同级重用”其实是一个意思。那么哪些情况属于“同级重用”或者“进一步使用”呢?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级别不变,但党内职务得到提升。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拟任公示上看到,“某某同志现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拟任县委专职副书记”这样的表述,这其实就是一种特别常见“进一步使用”的情况。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是副处级,县委专职副书记也是副处级,所以任职过程级别没有变化,但党内职务、党内排名得到了提升。县委专职副书记在县委班子成员当中,是明确排名在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之后,名列第3位,而其他县委常委则没有明确的排序,而是要根据进入县委常委或者副处级别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同样的情况,还有市委常委转任市委专职副书记,省委常委转任省委专职副书记等情况;常委副县长转任常务副县长、常委副市长转任常务副市长、常委副省长转任常务副省长等情况也与此类似,因为政府常务副职也是党组副书记,在政府班子当中排名第二。
第二、级别不变,从其他职务转任党内职务。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县长转任县委书记、副县长转任县委常委、市长转任市委书记、副市长转任市委常委、副省长转任省委常委等。级别都没有变化,但从政府职务转任党委职务,重要性增加。从人大、政协机关同级职务转任党内同级职务,也同样属于“进一步使用”,如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转任市委常委、从县政协副主席转任县委常委等。
第三、级别不变,党内职务或排序没有明确变化,但岗位重要性明确增加。比如,从一些群团组织或者较小的部门转到一些重要部门担任同级职务,如:残联理事长转任发改委主任、财政局局长等;社科联主席转任资规局局长或住建局局长等。还有从小些的地方或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转任到大地方或经济发达的地区担任同样的职务,如从小乡党委书记转任到大镇党委书记,从贫困县委书记转任城区区委书记等等。
第四、级别不变,管理权限上移。比如,从市局局长转任县委书记,级别没有变化,一般都是正处级,但市局局长只是市管干部,而县委书记却是省管干部,管理权限在省委,岗位重要性更高,也属于“同级重用”。还有从中层正职转任同级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如市直机关的科长转任市属副处级单位的副职,级别虽然还是正科级,但以前是由单位管理的普通干部,现在也属于市管干部,也属于单位班子成员,岗位重要性也有所增加。
第五、级别不变,但由职级转任领导职务。公务员现在有职务和职级两条通道,职级与职务在级别上有对应关系,也可以相互兼任或转任。比如,一、二级主任科员就属于正科级;三、四级调研员就属于副处级。如果由二级主任科员转任科长,由四级调研员转任副处长或副县长,都属于“同级重用”。
综上所述,干部“同级重用”不属于“提拔”,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级别有无变化。“同级重用”,或者说“进一步使用”,是在级别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任职,得到重用,为下一步的提拔打好基础。
干部提拔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
干部提抜同级重用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同一级别调整到重要岗位进一步使用。
1.虚职转实职,这是进一步使用无疑,当然也是重用。比如说:二级主任科员任科长,四级调研员任副处长(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等)。这种非领导职务转为实职领导职务,是需要按组织程序进行的,经上级党组织开会研究,拟定提抜的人选,然后经组织部考核,郡众测评→进入组织部公示干部拟任职务(科长在县级范围内公示,副处长、副县长等在地市级范围内公示)。公示期没有问题,再由上级党组织发文任命。
2.实职转实职:同级转重要岗位,比如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调整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地市局局长调整至县长、县委书记等重要岗位,也是需要按上面组织程序进行的。
干部重用和进一步使用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不涉及提拔,属于转岗,不改变级别;二是都必须经过组织人事部门考察,走必须的组织程序。不同是,干部重用多数指干部使用到地方常委班子,而进一步使用是指从同级别岗位转到其他重要岗位任职,不一定是进党委班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即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