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补贴大幅度上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待在乡镇工作?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对这个话题,有深刻的体会和领悟。现在,有乡镇补助,还有车补,有的省份,乡镇工资比县城高10%以上。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不想去乡镇,作为过来人,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乡镇工作辛苦。①乡镇干活的人少。乡镇公务员编制30多个,事业编40来个。看上去人还不少,但是老的老、病的病,请假的请假,借调的借调,学习的学习,有的50多岁等着退休,还有的几十年提拔不了过着佛系生活、干着佛系工作。真正干活的人也就那么几个。②乡镇工作繁杂。县里有50多个部门,而乡镇只有10来个部门。意味着,乡镇一个办公室至少要对县局5个局,还有一些县直属事业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条线都要穿好穿到位,确实很难。有的人要跨部门干活,只要领导有召唤,是他负责的要干,不是他负责的也要干。比如,当初我在党政办时,什么事情都要干,党建的、农业的、扶贫的、经济的,上山巡林、下村走访、春耕秋收、安全稳定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干。③乡镇工作责任压力大。现在什么工作都要总结,都要督察,都要排名,出了事情,经办人、负责部门、分管领导都跑不了。出了事故,要处理人;排名低了,也要通报批评。另外,乡镇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很多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错。④乡镇工作人员休息时间少。因为工作繁忙,绝大多数时间都得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是常事,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保证不了,越到上级突击检查,那就要通宵达旦准备迎检。我在乡镇工作11年,几乎每个周六都工作,几乎没有休过假。家在县城的乡镇公务员,可能长时间回不了家,有时两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陪伴不了妻儿子女。

二、乡镇提拔缓慢。乡镇平台小,所以提拔比较慢。以我所在的乡镇为例,35个公务员,有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等11个副科级领导,其余的都是科员、办事员。看上去,11比24,提拔比例很高。其实不然,很多党委委员、副书记、副镇长,都是县直单位空降的,真正土生土长的乡镇公务员提拔副科的少之又少。很多空降下来的乡镇副科,又因为调不到县城,导致乡镇副职严重堵塞,久而久之,很多乡镇副职领导几十年下来,在几个乡镇之间来回兜兜转转,还是副科级原地踏步。副科领导走不了,底下的科员肯定提拔不了。以我们乡镇为例,任职15年的乡镇副职好几个,任职20年的科员一大把。去年初,江西一位50多岁的乡镇干部病倒在疫情防控一线,这位工作了30多年的大学本科生,病倒至少还是副股级的干部,正好赶上职级并行福利,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

三、乡镇条件较差。乡镇远离县城,交通不方便,医疗条件差,教育资源少,商业氛围不浓厚,经济又不发达,各种基础设施跟不上,办什么事情都要往县城跑,生活幸福指数不高,极大限制小孩的教育成长。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教育,对小孩投入非常大。但是在乡镇工作,硬件教育条件肯定不行,软件上的家长陪伴也满足不了,对小孩将来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亏欠。

正因为上述三个原因,很多人宁愿放弃乡镇的高工资,也不愿在乡镇工作。

乡镇工作补贴大幅度上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待在乡镇工作?

江苏没有涨,也不想和农闹打交道,工作生活环境不好

乡镇工作补贴大幅度上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待在乡镇工作?

嫁娶不方便照顾子女,动用关系花钱往市里调呢,乡镇叫基层,上面叫政府机关,党政事业单位。

职务钱都比乡下高了。

发展也有前途。

乡镇工作补贴大幅度上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待在乡镇工作?

假如换了是你,你愿意在乡镇工作吗?

那要看乡镇的具体条件和补贴力度,如果乡镇补贴力度很大,也会吸引一部分对收入敏感的同志,如果不超过千元,我认为作用不大,因为在乡镇工作,会失去很多机会。

比如,会失去子女在城里读好学校的机会,自己在发达地区的发展的人脉关系的机会,自己与更厉害的人接触提升认知的机会,自己处于低级平台后开拓视野格局的机会,自己长期处于事务性工作状态下闲余不够难以深度思考提升的机会。

因此,乡镇留不住人,真的不是钱的问题。

乡镇工作补贴大幅度上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待在乡镇工作?

这个要从综合情况考虑才能说明原因:一是乡镇中基本没有商品房之类的,住的都是廉租房,没有一个人整天居住在小房子中;二是子女教育。乡镇教育始终比不上县市级的,所有人都希望让子女读更好的学校;三是享受公共服务不一样。在县市级有公交车、出租车、有更多的公园等等,乡镇里一般都没有这些;四是工作环境。乡镇一般都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一般都进村入户,不能准时上下班等等原因,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在乡镇工作。

乡镇工作补贴大幅度上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待在乡镇工作?

决定工作意愿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环境与前途等其他因素。

前途对体制内的人同样重要

乡镇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与城区有较大差距。

工作环境上:乡镇工作强度大、难度也大,因为大多与村民打交道,无论从沟通上还是相关工作的落实,对于没有农村生活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挑战。再加上这两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的要求,乡镇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那是相当大的。

生活环境上:在乡镇工作一般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居住在镇上,另一种是城区、乡镇两边跑;不论是哪一种,在生活品质上是一定不能与在城区工作的同志相比的。你大概想象下居所周围1公里没有星巴克、没有肯德基、没有COCO的感觉差不多就是了。

乡镇编制少,上升空间不足。

关于乡镇公务员的上升空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由于编制限制,乡镇公务员的职务上限是正科级。要知道,在一般的地级市的县区,任何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都是正科级,在职务空缺上,乡镇与县直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县里住建局局长与镇长同级

很多人不愿意留在乡镇也是看到了乡镇提拔机会少,才千方百计地离开。

乡镇补贴的上涨确实对于留住人才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要彻底解决乡镇人才流失的问题,就不是简单地提高补贴就可以解决的了。这需要从工作、生活、提拔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彻底扭转乡镇留不住人才的困境。

望诸君关注、点赞、分享支持下

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不吝啬添加个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