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现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放到二战的联合国家会发挥出什么水平?能扭转战局吗?

在不考虑怎么用、和武器被同盟国缴获的情况下把svd狙击步枪穿越到二战时期的联合国国家的军队手里(应有尽有但不超每人一把/每把枪可配各种子弹但使用不能超枪支寿命),那么会在作战中取得哪些作战优势?其优势可否大到扭转战局或更早迎来胜利?为什么?欢迎回答~

不会的,抗美援潮中美那么大的武器差距,美国也没打胜。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资源。日本和德国的武器不知领先中国和苏联多少倍,但还是被资源优势的盟国打败了。

要是把现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放到二战的联合国家会发挥出什么水平?能扭转战局吗?

二战的联合国家是啥意思...

SVD定位是一杆班排级的狙击枪,从效用来说和二战里那些加装了瞄准镜的大栓类似,而且它标配的PSO-1瞄准镜也只是4倍放大,说白了就是解决八百米之内的事儿

当然,它是个半自动,而且喂的还是7.62x54R 7N1专用狙击弹,因此精度在1.24MOA的样子。这在二战时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精度,然并卵的是...即便如此,它也就是一杆半自动,打得比较准,但又太长的步枪。可以认为是带瞄准镜,加强版的加兰德

如果二战中普遍都用这货,那机枪手是倒了血霉,但在装甲车、坦克、大炮、空军面前依旧是个渣渣,用它撑死了能取得一些局部胜利。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毕竟二战不是一战,轻武器的杀伤比例就那么多(欧洲战场在20%左右),更多的还是钢铁洪流,制空权,海权,补给线和破交战,产能,资源等等。这些才是关键。

要是把现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放到二战的联合国家会发挥出什么水平?能扭转战局吗?

〔蒙牛PK伊利〕出的题目越来越“洋蛋”了!“联合国家”是个什么“洋鸟🐦”组织机构?

二战时期只有“邪恶”轴心国和反法西斯盟国之分、没有什么“联合国家”那个“洋铁皮”组织。SVD/Snayperskaya.Vinyovka.Drag

unov/狙击步枪是前苏联时期由〔德拉诺夫〕设计的、经过不断改进于1967年装备前苏联部队,并且出口。该枪基本参数:

枪长:620mm

初速:830m/s

枪口动能:3303j

最大发射距离:3500米

有效杀伤力距离:1300m

弹容量:10发

全枪重量:3.7kg(带瞄准镜)

配置机械式(日光/弱光)瞄准镜

可发射:7.62R、7N1(专业枪弹)和7N14系列枪弹。(SVD系列狙击步枪🔫)中国产/七九式7.62狙击步枪🔫是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从越南兵手里缴获苏联产SVD战利品、升级仿制品。1981年试制成功并且装备部队、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还供应国外用户。国产79/85式狙击步枪初期没有专门的狙击步枪弹、使用53式7.62毫米机枪蛋(可使用7.62R/7N1/7N14系列狙击步枪专业弹)。

把一款狙击步枪“时光穿越”到二战时期的盟军士兵手里、能不能扭转战局?

靠一把性能优良的现代版狙击步枪去扭转二战时期的某一场战局?是不可能的事情、充其量能多猎杀几个敌人或者高级别军官罢了!

狙击步枪是一种非自动化武器、专业级别特种枪支、全枪长、机动性差,不适合大规模兵团士兵装备。

二战时期自动步枪、突击步枪(冲锋枪)已经开始装备各国部队,“术业有专攻”做为通用型武器装备作战性能比狙击步枪更符合实战需要。

所以说:单靠一把性能优良的狙击步枪解决了一场战役的胜败,更不可能扭转什么战局!

要是把现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放到二战的联合国家会发挥出什么水平?能扭转战局吗?

指望一把轻武器能对战局产生大的影响是极不现实的,连生产了1400多架的Me262喷气式战机和6000枚V2弹道飞弹都没对战局产生什么质的影响,把“扭转战局”的重担放在SVD这种班排级精准步枪身上未免过于不切实际。

实际上如果放到二战,SVD的各项数值并不太过出彩,论威力,SVD使用的7.62*54R弹与苏军当年使用的弹药是一样的,莫辛纳甘、郭留诺夫SG-43、捷格加廖夫DP-28、SVT-40、马克沁M1910等等采用的都是这款子弹。

战后50年代苏联为SVD狙击枪开发了专门的狙击用弹“7N1”,优化了弹头设计,弹头重9.85g,比9.6g的1908式轻尖弹略重,比11.8g的1930式重尖弹轻不少,采用空尖弹头钢芯加铅柱结构,增强了子弹的穿甲能力和对人体的杀伤力。1999年俄罗斯又推出了7N14型狙击弹,弹头9.78g,主要在精度上和穿甲能力上进行了提升,优化了与膛线缠距的配合。

但总的来说,SVD的弹药在二战时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提升,当时的战场遍布全威力弹药,即便这些被送到二战的SVD配备了1999年的新弹药,能取得的弹药优势也极为有限。

我们可以从精度上比较下SVD和莫辛纳甘的差别,从上图的子弹散布数据上来看,SVD的确优于莫辛纳甘步枪,但是我们从这些数值上也可以看出,二者实际的差距真心不算大。如果是两支狙击步枪做对比,那么SVD的胜利毫无话说,毕竟它从整体性能到光学瞄具都比莫辛纳甘高一个级别,但如果谈论的是对战争的影响,恐怕一型精度略高的狙击枪并不能改变战场,苏军二战时考虑的更多的是部队的大规模武装。

前面也说过,SVD主要就是个班排武器,属于前线神枪手的装备,它有自己的战术价值,却并不能因为略胜一筹的狙击性能就叱咤风云大杀四方。SVD的任务范围在800米内,顶天1000米,而二战大部分战斗在500米处开始,200-100米胶着,50米内才白热化,枪林弹雨中,受各种因素影响,SVD并不见得比其它狙击枪表现的好,很多时候训练、战术甚至牺牲才是主导因素。

SVD最大的优势是半自动,但这也不能成为它影响二战的条件,因为二战战场上并不缺乏半自动狙击枪,苏联的SVT-40、德国的Gew43都是优秀的半自动步枪,在换上光学瞄具后,它们成为相当普遍的二战半自动狙击枪,表现的非常出色。而且这两种武器德军都有,苏军的SVT-40被德军缴获后以Selbstladegewehr 258/259(r)的名称批量装备。

所以,在威力、精度、功能都差异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指望SVD能形成质变效应,它终归是个轻武器,性能好一点、威力大一点,并不能产生神话般的逆转。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SVD狙击枪到了二战,会是一种大放异彩的武器,二战真正扭转战局的是逆天的工业化大生产,以及最适合超量装备的武器、弹药,如波波沙冲锋枪、T34坦克这些,或者干脆就是原子弹这种划时代的黑科技。

要是把现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放到二战的联合国家会发挥出什么水平?能扭转战局吗?

不会,现在兵器去打过去的战争只能是假设。

在二战当年同样不缺飞机大炮,坦克,重机枪,更何况你一款SVD半自动狙击步枪呢?

战争的关键在人,而不在于一两件武器装备。

同样二战就有核武器,但都不是核武器就万能,也不能乱用。

所以什么样的武器在什么人的手中使用才关键,能不能发挥作用还是看人。

要是把现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放到二战的联合国家会发挥出什么水平?能扭转战局吗?

首先,联合国🇺🇳是二战以后才成立的,不是在二战当中,应该是同盟国家,也就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方,二战期间分成了两个阵营,以中美苏英…为一方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德日意…为一方的轴心国,他们是要被消灭好被铲除的对象。

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只是一种武器,它改变不了世界大战进程,如果平它就能扭转战局还要:T34坦克、B29轰炸机、原子弹…这些划时代的武器装备干嘛?

SVD狙击步枪是苏联1960年代装备到班排小分队的狙杀装备,主要用途就是消灭敌方的轻机枪、火箭筒射速和狙击手,由于枪管长、有还算高级些光学瞄准、再加上使用7.62×54R子弹,使得SVD狙击步枪在800米内射击距离获得了枪口速度大(弹道平直)、枪口动能高(子弹威力大),精准度较好的优势,确实碾压二战期间所有型号的所谓狙击步枪,如果瓦西里.扎伊采夫使用了它会狙杀更多的敌人。

但是,SVD狙击步枪与它的前辈莫辛纳甘步枪相比没有超越式的射程距离(1000米和威力,莫辛纳甘这样的老式步枪设计之初,就是要在800米外消灭单个目标,它开始装备的那个年代营连分队也没啥武器种类,顶多有几挺“马克沁机枪”就很不错了,单兵作战就是手里的步枪和几颗手榴弹,这就要求步枪枪管要加长、子弹威力要大(全威力弹),只有这样才能让子弹打的更远…所以,二战期间的莫辛纳甘步枪安装了瞄准镜之后,在600米的狙杀距离没比SVD差距很大,在800米仍然有较高的精度,既然是两枪在实际应用当中没多大的差别,SVD步枪也就不可能改变战争的进程。

还有一个就是兵源的问题,不论是莫辛纳甘还是SVD步枪,射手都要求有较长的射击训练时间,要不然很难打准,问题是二战属于全球性战争,战争中后期随着训练有素的老兵大部分消耗掉了,新入伍的平民百姓只学了扣动扳机和枪械的拆解保养至于说什么瞄准训练几无可能,根本训练的没有时间。想学精准射击?到了战场上自己去学…再加上二战已经是全面的机械化战争了,火力投射密度非常高,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柏林战役这样激烈的巷战也不允许你瞄准,还有可能就在瞄准的过程中被敌人打死了!

所以,在优质兵源缺乏的条件下,武器装备越是简单就越好,而且还不需要精瞄射击,朝着敌人大概其的方向“泼子弹”就行,“一梭子30发”(弹匣)打过去有两三发打中了敌人就足够了,所以说SVD这种半自动武器远不如“人民的冲锋枪”PPSH41或者“铁骨男儿”PPS43冲锋枪,它们射杀敌人的效率更高和更易于使用。

俄罗斯特种部队在叙利亚缴获了爷爷辈的莫辛纳甘步枪,枪虽老,但是安装瞄准镜之后在600米的距离,狙杀能力不亚于SVD,它的对头98K也是如此,长枪管、大威力子弹都是现在狙击步枪的特征,老式步枪也是它们的始祖。

总之,枪只是武器装备序列中的一个品类,比它威力大、射程远的武器装备多的是,只用枪就想赢得二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