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拨打110的时候,全国那么多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打110对方是如何准确判断你的位置,比如我在天津打的电话,有可能被苏州的110接到吗?

110报警电话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电话号码,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拨打报警电话会打到外地去。虽然报警时你只是拨打了110,并没有加拨当地的区号,但110报警电话的接听主体是你拨打时所在县市区的110指挥中心,这是通讯系统自动设定的。

首先如果你用固定电话拨打110报警电话时,通讯公司会自动转接本区域内的110指挥中心,固定电话之间的通讯过程比较好理解。

如果你用手机拨打110报警电话,移动通讯系统也会自动转接你拨打电话时所在的地区的110指挥中心,不论你使用的是当地的手机号码还是外地的手机号码。这种功能的实现是依托移动通讯基站来自动实现的,虽然手机通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但并非你的整个通讯过程都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的。其实你的手机通讯过程中只是你的手机与离你最近的移动通讯基站之间和你的通信对方与他距离最近的移动通讯基站之间的通讯是无线电波联系,基站接到你的通信信号以后直到你的通信对方距离他最近的基站之间的通讯主要是通过光缆传输的。当你移动时,相邻的基站就会交接为你服务。

而离你最近的基站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讯系统根据它的位置就能侦测到你的位置,由此自动帮你接入你所在地区的110指挥中心。所以手机也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新冠疫情追踪的一个主要追踪渠道的原因。而移动通讯基站也成为精确定位和导航的一个辅助系统。

除了110,120、114、119等很多公共服务电话都是直接接入你所在地区。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题主所说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当然由于这些公共服务电话都是按照属地设置的,如果你要为异地的紧急情况报警时,比如,曾经出现的有人在网上直播自杀过程,外地的网友第一时间看到了要报警救人,就必须加拨出事地点的属地区号,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接通事发地点的110指挥中心,能够已最快的速度展开救援。如果没有加拨区号,就会浪费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拨打110的时候,全国那么多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直接拨打110,不加区号的话,默认接听的就是你所在地的110报警中心。如果想要异地报警的话,加上区号即可。

因为手机信号是通过基站交互的。每个基站的地理位置也是清晰明确的,当你的手机可以获得多个基站的信号,就可以根据这几个基站的位置和你信号强度的情况,大致获得你的当前位置范围。

举个例子,在当下疫情肆虐期间,当你新到一个省份或城市,需要出示行程卡,上面有最近14天之内你到过或途径的所有城市,这就是基于手机与基站的交互来确定你的位置的。

同样,当你拨打110的时候,运营商会通过基站自动确定你的大致位置,帮你转接到所在区域的110接警中心,而不会转接到其他地区。

手机不仅仅可以通过基站确定你的位置,还可以通过你的手机所接入的WiFi热点、卫星定位如GPS或者北斗导航、还有经过允许获取用户定位的服务商,如微信、滴滴等。

总之,手机运营商可以很准确的获取你的位置并接入当地110接警中心,不用担心被接错。

当拨打110的时候,全国那么多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110是全国统一报警电话,无论东南西北、无论城乡还是都市,只要是报警都是110。

那么,就好奇了,全国那么多的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不会。

现代是高科技信息时代,天上有卫星、地上有监控、有天网,卫星能轻松定位手机信号发射源,只需5~10秒通话时间,就能通过手机准确定位报警人在哪里。

无论你在哪里,报警电话只需要拨打110就可以了。

不需要外地电话拨打当地报警电话前加区号,具体出警地,根据报警人提供的详细地址,派遣最近的警务员出警。

当拨打110的时候,全国那么多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出了本地区,拨打110前面要加区号

例如济南的用户到青岛,需要报警,打报警电话就是:0532一110

当拨打110的时候,全国那么多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我经历过,和你的手机号归属地没有关系,你报警的时候身处哪个地区,就是哪个地区的接警,不用加任何区号。如果你想异地报警,也可以直接拨110,他会告诉你怎么做

当拨打110的时候,全国那么多地方,有被接错电话的时候吗?

你拨打110,一般不加区号的话,默认的就是你所在地的110服务总台,因为你的手机信号出现在哪个区域,在通信系统都是很清晰的。举例,当你离开当地,到新的省份和城市,你会收到短信,欢迎你来到XXX省!!!以前,当你出差旅游的的时候,一出所在市,打电话立刻变长途加漫游!误差不超过10公里!所以,你到哪,你的通讯坐标就到哪了,你打110,当然自动到所在地的110总台。然后你报警的时候,需要和110说清楚,你再哪个片区,然后110让你就近片区的派出所给你打电话核实案情,然后才由就近派出所安排出警。120,119,没打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