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现在越来越多的燃油车使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原因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同排量的情况下动力更加充足。

什么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在普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涡轮增压系统。燃油在汽车发动机汽缸里面燃烧以后的废气还有很大的压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正是利用了这些具有压力的废气来进一步的压缩进入发动机汽缸里面的燃料和空气混合气体,来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什么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同排量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呢?很多人都烧过煤炉或者是柴火炉子,在炉火不太旺的时候,如果你拿一个扇子对着炉子扇一扇,或者是增加一个风箱、一个鼓风机往里面增加空气,炉火立即就能烧得比原来要旺,而且你扇的风越多、扇得力度越猛,火就越旺。

其实给火炉增加了一个扇子就相当于给汽车发动机增加了涡轮增压系统,而没有增加扇子的火炉,就相当于自然吸气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和火炉在燃烧上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进行燃烧,只是汽车发动机是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成动能,而火炉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燃料、更多的空气和更高的压力就能够使燃烧更加的充分,使燃烧更加剧烈。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增加一套涡轮增压系统,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对进气进行进一步的增压,然后使燃油燃烧的更加的剧烈和充分,所以能够提供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强劲的动力。

大家都知道在给火炉扇风的时候,你用力的大小不同,会导致火炉的燃烧强度不同,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是有同样的性质,由于机构设计等因素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比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增加的动力的多少也是有差别的,大概在1.4到1.8倍。基本上你想买自然吸气发动机排量2.0L、2.5L、3.0L的机型,就分别可以买涡轮增压发动机,1.4T、1.5T、2.0T的机型。具体到某一机型可以在网上查找车型参数数据进行比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谢邀,我是孤独的车轮,为您解答各种购车、用车的问题,欢迎关注我!

发动机带T是涡轮增压,一般来说,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自然吸气的动力更高,扭矩输出更大,就是动力更加强劲,但是同时油耗也会高一些。如果发动机1.4T、1.5T、2.0T对比自然吸气的,无法给出一个固定的排量,因为发动机的参数功率、扭矩和油耗,并没有特别准确的数据,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1.4T相当于1.8L的自然吸气,1.5T的相当于2.0L-2.4L,而2.0T的发动机则相当于2.5L以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发动机的T,就是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的发动机空气进入气缸内经过涡轮的加压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在同等转速时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和扭矩,相当于发动机的排量变大了。一般来说带T的发动机相当于不带T的发动机1.4--1.8倍的排量,这个和发动机本身的调教水平有关。

近年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比如本田在推行小排量涡轮增压以后,由1.0T、1.5T替代了之前的1.5L、2.0L、2.4L三个排量的发动机,号称VTEC TURBO 地球梦,尤其是1.5T的发动机,已经在其国内主力车型CIVIC、雅阁、CR-V等上纷纷换装,用以取代之前CR-V和雅阁上面的2.0L和2.4L发动机,根据其调教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低功率版,雅阁上面的最大功率达到143kw,最大扭矩

260N.m

,功率和扭矩等参数上基本相当于2.0L-2.4L的发动机水平。

目前1.4T比较多的就是大众,从朗逸、速腾、迈腾等车型上均有搭载,根据其调教水平,大众1.4TEA111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差不多与1.8L自然吸气的相当。

2.0T差不多与2.5L的参数相当,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者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区别,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一般在低转速时涡轮介入,车辆的加速更加的强劲有力,即使账面数据差不多,但加速感觉会强很多;不过在车辆速度到达一定程度,自然吸气发动机那种加速的感觉我更加喜欢,因为更加平稳。

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发动机带T的是因为发动机是涡轮增加的。因为有涡轮增加所以发动机在运行的时候,输出的马力也就会更高一些,而带L的这的就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所以一般带T的发动机的排量要比相同的带L的排量大一些。

一般而言,1.4TEA111发动机,相当于一般1.8排量 ;1.8T的EA888发动机,大概160马力, 相当于一台2.2的发动机;2.0T的EA888发动机,大概200马力 ,相当于一台2.6的发动机;1.6T的ECOTEC约为185马力, 相当于一台2.4的发动机;2.0T的ECOTEC约为240马力,相当于一台3.0的发动机。

对于宝马轿车来说,分辨其排量其实也很简单,“BMW325i”就是宝马3系列排量为2.5升的轿车,“BMW530i”是宝马5系列的轿车,排量自然就是3.0升。

现在涡轮增压已成为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很多汽车开始更多的使用了,选车时就要看一看,车主个人爱好,要动力就选涡轮增压的,喜欢平稳输出就选自然吸气,现在一般来讲,家用1.5T就足够了,即便是一些中型车,也用1.5T的发动机。

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下面小编详细的回答一下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汽车发动机有“T”和“L”之分,带“T”的发动机名叫涡轮增压发动机,而带“L”的发动机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涡轮增压动力很明显的比自然吸气的动力要强上很多。

1.4T发动机:多用于大众车,分高低功率,低功率131匹马力,高功率达150马力,分别对应部分自吸版本的1.8L和2.0L排量性能表现。之所以说部分自吸发动机,是因为很多车企推出的2.0L自吸发动机,在经过全新调教后,其性能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比如日产2.0、丰田2.0等都突破160马力了。后期现代也推出了自己的1.4T发动机,性能与大众略有不同,可以媲美1.8L或以上自吸发动机。

1.5T发动机:美系、国产车大面积采用。被不同品牌作为主力引擎使用,但是各个厂家调教大有不同,比如美系调教出169马力,后来上升至180马力,国产的哈佛、长安、吉利等也多以1.5T为主,性能多在150马力附近,大概接近2.0L甚至2.4L自吸发动机性能表现。

2.0T发动机:合资车、国产车高性能车型专用。合资车有大众、别克、本田、福特等等,国产车在很多车型上也有配备,大众的热销款以220马力为主,V6系列2.0T达到299马力,别克达到269马力,本田则是272马力。这个性能表现已经打平甚至超越很多3.0L甚至3.5L自吸发动机表现了。

先是涡轮增压的动力,它最大优势就是动力较为强劲了,跟自然吸气相比较的话,他大概比自然吸气强出0.4到0.8的动力吧,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强劲是优势,但是开起来不是很舒适,而自然吸气就不一样了,自然吸气虽然动力比较弱吧,但是人家的舒适度很好,所以说如果大家想要动力强的车辆的话,那就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如果想要舒适性高的汽车的话,那就选择自然吸气发动机。

总结:如果就想买个一般的汽车的话,其实1.5L左右的发动机也足够用了,如果想要稍微强势一点的话,1.4T的和2.0L的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总之在选车上面,大家还是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购买的好。需要强劲一点的那就购买涡轮动力,如果更加注重舒适性的问题的话,那么自然吸气会是很好的选择。

总结:最后:以上就是小编详细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喜欢小编的记得点赞转发关注,有什么不懂得可以私信告诉我,我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回复。

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带T发动机,大概相当于自吸每1升增加0.3L/0.4L左右,也可以这样去算,1.5T以下每升增加0.3,1.6T以上每升增加0.4,如下表,每升增加0.3-0.4这只是一个大概的算法,每个厂家调校也有区入,不必钻牛角尖,这个算法是比较科学的,我家老爷子是国内涡轮增压器行业专家[偷笑]

1.0T=1.0×0.3+1.0即1.3L

1.2T=1.2×0.3+1.2即1.56L

1.3T=1.3×0.3+1.3即1.69L

1.4T=1.4×0.3+1.4即1.82L

1.5T=1.5×0.3+1.5即1.95L

1.6T=1.6×0.4+1.6即2.24L

1.8T=1.8×0.4+1.8即2.52L

2.0T=2.0×0.4+2.0即2.8L

2.3T=2.3×0.4+2.3即3.22L

2.7T=2.7×0.4+2.7即3.37L

3.0T=3.0×0.4+3.0即4.2L

1.0T相当于1.5L以下

1.2T/1.3T相当于1.5/1.6L

1.4T1.5T相当于1.8/2.0L

1.6T/1.8T相当于2.3/2.4/2.5L

2.0T/2.3T相当于3.0L

2.7T相当于3.6L

3.0T相当于4.2L

发动机的1.4T、1.5T、2.0T大概都等于多少L?

T代表涡轮增压

1.5 1.8 2.0是是指汽车排量。

汽车排量:是指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即汽缸行程乘以汽缸直径乘以汽缸数目,即气缸容积×气缸数=排量

我国轿车级别的划分是根据排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微型轿车的排量小于等于1.0L;

普通级轿车的排量在1.0—1.6L范围内;

中级轿车的排量在1.6—2.5L范围内;

中高级轿车的排量在2。 5—4。0L范

高级轿车的排量在4.0以上

汽车排量越大做功越强,当然油耗也会更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