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如何理解一个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个女儿这句有幸福感的话?

这句话非常确切的反应了当前残酷的社会现实。生儿子虽然表面风光,但是负担沉重,生女儿虽然心里不甘,但是在女儿长大成人以后会比较轻松。有人说生儿子就高兴两天,就是生儿子当天和儿子结婚当天,生女儿是郁闷两天,就是生女儿的当天和女儿出嫁的当天。现在的条件下,前面的教育抚养孩子成人这个过程不说了,应该是父母抚养儿子和女儿的付出差不多。但在准备儿子的结婚和女儿出嫁上男孩子的父母和女孩子和父母境遇就天差地别了。现在的社会现实是男孩子必须买车买房,现在无论是城市和农村,没有房子,没有车的男孩子,想找到女朋友,真的是非常的困难,男孩子有房有车,基本上成了最基本的条件,是标配。在城市最近这些年房价一直在猛涨,无论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通通都在涨。一个普通家庭为了让儿子能够上大学,已经是心力憔悴,然后再为儿子买房买车,更加的雪上加霜,如果儿子大学毕业去了一线城市,那更是几乎绝望,现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平米的房子都在几万以上,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要几百万,对很多的父母来说,真的是望房兴叹。很多人诙谐地说:现在的高房价就是丈母娘支撑的。而农村的家庭虽然盖房子并不是特别的昂贵,但农村的收入也相当有限,而且现在农村普遍盛行女方要彩礼的习惯。动辄几万几十万的要,对于一斤粮食一两块钱的农家父母来说,也是极尽绝望。而生了女儿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松,现在整个国家的男女比例失调,男孩子多,女孩子少,所以女孩子非常抢手,在恋爱婚姻中占据着主动权,女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出嫁时也比较主动,有能力就为女儿买房买车,或者多给点钱,没有能力不给也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很多女孩子父母不光不给女儿钱,还要从女儿身上捞一把钱。所以我们这里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叫养儿子是建设银行,养女儿是招商银行,这里取的是建设和招商的字意,建设就是只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买买买,而招商就是从中收收收。而且现在很多的男孩子结婚以后回自己家的次数不如回去岳母家的次数多,在自己家里什么活都不干,在岳母家就是个苦劳力。父母年迈以后,很多的子女对父母的生活和健康不管不问或者是无能为力。 现在这种现实情况是男方的父母和男孩子本身都压力山大,有的男孩子直接就放弃了找女朋友的愿望。(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年代,如何理解一个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个女儿这句有幸福感的话?

现在这个社会,生女儿确实比生儿子幸福。

我家楼下两户邻居,一楼生的是儿子,三楼生的是女儿。

我们这小区是单位房,我公婆跟这些邻居以前都是同事,所以大家之间都很熟悉。

两家邻居都是同一个单位退休的,所以退休金都差不多,但日子却过得大不相同。

首先来说说三楼生女儿的邻居,夫妻俩人过得特别逍遥自在,经常在家组织一群同样清闲的老人,在小区里开音乐会。

一群文艺老人,有拉二胡、有吹笛子、有吹葫芦丝。

要是几天没看到他们的身影,那他们夫妻俩不是出去旅游就是去他们女儿家了。

自从他们的女儿生了小孩后,三楼的邻居夫妻俩每年都会去他们女儿家住两三个月帮忙带小孩。一来是和女儿外甥女培养感情,二来是让亲家可以休息休息。

总之我们三楼的邻居夫妻俩是有钱有闲,生活过得不要太舒心哦,什么时候见到他们都是一副精神状态特别好的样子。

再来说说一楼生儿子的邻居。

一楼的邻居在他们儿子结婚时,为其全款买房买车和付彩礼,不但掏空了他们所有的存款,还借了不少钱。

现在夫妻两人,男的退休了又继续到外面打工赚钱还债,女的就在家带孙女。

他们儿子儿媳妇生了小孩不但不管,连钱也不愿意出,小孩的吃穿用度全是邻居夫妻俩出。

前段时间碰到一楼的女邻居,她跟我说,她家孙女要上幼儿园了,她问她儿子儿媳妇要学费,她儿媳妇直接来句:没钱,爷爷奶奶出,先欠着。

女邻居说:说是先欠着,根本就不会还,我们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总不能不让孙女上幼儿园,所以这钱又是我们老两口出。

还有她家儿子儿媳妇自己住的房子,物业费都不交,欠了三年的物业费,物业公司都打电话到她老公手机上。

她老公打电话给她儿子,她儿子说:房子谁买的,物业费就谁交。

他们的儿子在公司上班,儿媳妇在医院里当护士,两人每个月收入也不低,连物业费都要叫他们老人交,把一楼的夫妻俩人气得不轻。

这几天一楼邻居的孙女没去上幼儿园,一问才知道生病了。

邻居说,平时她儿媳妇也不管她孙女,偶尔不用上班了心情好,就将她孙女接回自己家住两天。

这不,接过去又不好好照顾,让小孩又是吃冰的,又是吃烧烤,晚上睡觉又冷到了,结果生病了。好好的孙女接过去,结果生病了又丢给老人。

一楼邻居说起他们的儿子儿媳妇就摇头叹气。生活跟三楼生女儿的邻居更是不能比,什么清闲、自在、旅游、舒心,跟他们都无缘,儿子儿媳妇不气他们就好了。

所以说,这位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位女儿的话,应该是看了太多生儿子的过得不如她,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这年代,如何理解一个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个女儿这句有幸福感的话?

谢谢邀请。甭管是只有一个女儿还是一个儿子就现在这时代,只有一个,好好的一辈子。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一个,幸福感确实要高多了。现在的时代,物质生活大大的提高了,但人们追求生活的品质也大大的提高了,再也不愿意将就凑合了,再也不愿意和老人挤在一个屋檐下住阁楼了,有自己独立的房子,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可是房子就有贷款,有了贷款就要还。然后还要有车,车也要烧钱,钱从哪儿来?年纪轻轻的不可能有高薪,自然就是指望老人救助,好家伙,这一批老人从九块九毛九一路走过来的,收入根本赶不上通货,尽管使劲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勉强帮助孩子一个,有了几个还真没办法。就要穷一窝了。一个孩子自然勉勉强强过得去,大家都好过多了。当然,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思想观念,时代又变了,可能会好转,不过每个时代的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幸福感和痛苦感。避免不了。

这年代,如何理解一个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个女儿这句有幸福感的话?

来来来,我来一个现身说法。

我和我闺蜜。两人一年生的。她家只有她一个女儿,我家也只有我一个。不同的是十年后,她家还是她一个,我家多了一个抱养的小男生。

在三十年后的今天。闺蜜的父母跟着女儿住,带着小外孙女儿天天乐得跟什么似的。钱有花的,房有住的,有空的。车接车送。人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

我家,抱养的,天天赌天天赌。这个月出来几万的债,下个月再出来几万的债。父母还了一次,还二次。还了十来年。到现在有孙女儿,但是孙女儿没妈了。老两口一个带孙女儿,一个打工帮着还债。我作为女儿,给他们一百块,他们想办法凑一百五给儿子。给1000块,想办法凑1500给儿子。我现在不给了,他们不理我了。

所以这一对比,我非常能赞同这句话。不过有一点小改动。只生一个孩子,不是只生一个女儿。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女儿更容易体谅自己的父母,更暖心暖胃。儿子再好,也不如女儿细心。所以导致生儿子的大概率是先高兴后伤心。生女儿的是先伤心后高兴。

先说好,我不是重男轻女哦。我只是描述现实哦。

这年代,如何理解一个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个女儿这句有幸福感的话?

?这个不好理解,因为我是男的,只有一个儿子,且我还没退休。不过有一点我道很同意提问者所言,做为父母而言,有一个独生子女就好。为何?我父母有三个孩子,我行二,上面的姐姐是爷爷奶奶给养大成人的(父亲是独生子),我和弟弟是父毌养大的,但为养大我兄弟俩,父母己省吃简用了,且为了我们的未来操碎了心,我们姐仨大学毕业后,父母又找人托关系为我们的就业操心,再后来又得为我们找对象、成家操心,等这一切都完事了,父母也老了,退休了。这时姐姐和弟弟又都下岗二去做生意了,我虽在单位任职,但也常出差,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面。父母要了三个孩子,有何用?

这年代,如何理解一个有退休金的母亲,说幸亏当年只生了一个女儿这句有幸福感的话?

这位母亲的话说出了所有母亲的心声。

但是生儿生女我又说了不算,我就是一个儿子的母亲。

买房买车,我所有毕生的精力,所挣的钱都花在了儿子身上。

他现在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家庭,未来如果他有了家庭的话,那我还是要去帮他带小孩儿做奶奶,帮助他的小孩儿成长。

我的一生都是为这个儿子活了。等到他的孩子长大了,我也就老了,70几岁,80岁,哪里也去不了,就得在家里等死。

想到这些我也觉得很无奈。

我特别羡慕那些有女儿的人。

他们每天活得潇潇洒洒,穿着漂亮衣服去公园儿里跳广场舞,真是太轻松了,人活着就应该这样。

可是我一个有儿子的母亲,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我的心里时常牵挂着他们的生活,平时省吃俭用为他们攒钱,感受着他们的情绪。

他虽然没有结婚,但是跟女朋友也处了几年了,将来也要成为一家人,所以我的生活里只有儿子,没有其他的人和事。

如果我放弃,不管他们的任何事情,我的内心是遭受谴责的,觉得作为一个母亲,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时我又渴望与他们之间的情感,如果我不管他们,也可能疏离了我们之间的情感,那样的话,我就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