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就Facebook信息泄露事件出席国会听证会,会产生哪些影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虚拟炸作的事日见如常,商密军密亦然如此!能稳立国际论坛的东西也就不算什么机密了。所谓邪不胜正,公理自在人间,言论只止于某些做名作势的人。欺瞒诱骗只是一时的,用不了多久将大白真相于天下。
扎克伯格就Facebook信息泄露事件出席国会听证会,会产生哪些影响?
从个人感觉来说,这次听证会在公众中所引起的轰动跟当年辛普森案的审判有的一比。我自己很欣赏扎克伯格的表现,也嘲笑一些议员的不到位的提问。不过,小札的亮眼反衬议员的可笑,这个场面也可以理解为,传统的民主制度无法约束新兴的信息巨头。这个问题在许多讨论中容易被忽略,但它是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争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民主的力量是不是真的衰亡了?这或许值得说一说。
Facebook成立于2004年,距今不过十四年,但已经广泛、深刻、彻底地改变了大范围人群的生活方式。从普通人的角度,最自然想法是,这个领域里是不是有平等的竞争,让消费者有选择,从而获得最大利益呢?答案是没有,甚至都不可能有。那么,对于如此巨大的公司权力,是不是有一种力量可以去制衡它,并在必要时为普通人的权利提供保护呢?纯粹按照教科书的道理说,由民选议员组成的代议机关来制定法律,应该就是这种力量。可是看了对扎克伯格的质询之后应该明白,其实靠不上。
在政治学的学术研究中,对这个问题早就有很多讨论。前面一二十年乐观论较多,就是相信网络和信息技术会给普通人赋权,从而有利于民主扩展。但是近年来悲观论占上风,因为很多事实证明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强化国家对个人的监控,变得是赋权于国家。更重要的是,个人数据和隐私成为大公司盈利的矿藏,其中有很多滥用和侵犯。个人不要说制衡,根本连情况都不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制度就衰落了。代议制的民主制与大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相匹配,但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却配不上。我们看到,参议员连自己的数据是否安全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普罗大众。换句话说,信息经济和技术不知不觉地全面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而通过民主投票所产生的权力机构对此却毫无作为,无能为力。就算投票换一个智商高一点的议员也没有用,基本问题仍然在那里解决不了。
基本问题就是不存在选择。对比一下枪支管制问题会更清楚,允许拥枪,还是全面禁枪?这至少有两种选择。因此我们可以辩论、投票、立法。最终立法质量高不高是一回事,但我们知道,我们通过一个民主程序选择了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但这套逻辑在信息社会失灵了。我们不能讨论退出网络,因为没有这个选项。如果禁止网络,几乎都没法生活了。但一旦发展了网络,生活不论好坏都只能这样了。好比我们进了星巴克,你可以选各种咖啡,但都是咖啡,却永远不可能选择王老吉了。
在理论上,这叫做无法退出。升高到民主制度的理论上说,就是选民从来没有“用手投票”允许Facebook这样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不知不觉发生的。而一旦发生,我们也失去了“用脚投票”即退出的权利和能力。
当用户无法用脚投票即无法退出的时候,监管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没有最终的惩罚手段。所以,我们可以给扎克伯格点赞,归根结底这不是他这个人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非常深层次的一个困境和悖论。我们看扎克伯格怎样应对参议员的车轮大战,其实要看这个困境到底有哪些解决的可能。其中的走向,也许真的会支配整个21世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