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按照题目要求,介绍一下志愿军5位副司令员的情况,与友友们分享。他们都是能征善战,打败了美军及联合国军的英雄,是共和国的功臣:
△邓华(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 ,湖南郴县人,开国上将,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司令员彭德怀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回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开国大将,1951年6月8日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曾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9月27日授予大将军衔。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洪学智(1913年—2006年),安徽金寨人,开国上将。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领导指挥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回国后,曾任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开国上将。1952年7月-1953年4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书记,曾兼任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至1980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湖南省醴陵县南洋桥(今属株洲)三望冲人,开国上将。1952年夏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回国后,曾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欢迎友友们评论点赞!
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职务的,先后共有7位将军,而不是题目中所说的5位。
1950年10月,志愿军出国作战时,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
战争发生后,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副司令员;
其中,后来陈赓曾任代司令员,邓华曾先后任代司令员、司令员,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
1、邓华1910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郴县。他早期主要从事部队政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转为高级军事干部。
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他作为主要领导,指挥我军两个军的兵力,以木帆船进行登陆作战,解放海南岛。
抗美援朝时,他以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的身份协助彭总指挥;1952年6月,在彭德怀、陈赓相继回国后,邓华任代司令员兼政委;1953年7月,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4年回国,先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任我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55人中排名第7)。
1977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80年7月3日,邓华因病在上海逝世。
2、洪学智1913年2月2日出生于河南商城汤家汇(今天的安徽省金寨县)。
他和邓华一直搭档,在15兵团时,邓华是司令员,洪学智是副司令员,后来他们又一起到了13兵团,准备入朝作战。
在志愿军中,作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的副司令员,他是名符其实的“后勤大队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国后,他先后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和1988年,他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1977年担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后,洪学智曾先后任总后勤部部长、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2006年11月20日,洪学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韩先楚1913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湖北红安)。开国上将。
韩先楚是一名有名的虎将,海南岛战役就是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提前打响的。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为解放海南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从朝鲜回国后,他先后任中南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因病在北京逝世。
4、陈赓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十大将之一。
在入朝作战前,他曾在越南帮助越人民对法作战。在彭德怀自朝鲜回国后,时任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的陈赓代理司令员职务。
由于组建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需要,1952年6月,陈赓奉命回国,担任学院第一任院长。后先后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1961年3月16日,陈赓突发心肌梗塞,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陈赓大将的去世非常可惜。因为早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敌人逮捕后遭受了惨无人道的电刑,心脏受损。建国后又南下越南、北上朝鲜、组建军事学院,操劳过度,以至于患上心脏疾病,过早地离开了。
如果以现在的医疗条件,他应该不会有此意外。
5、宋时轮1907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开国上将。
抗美援朝时,率领第9兵团在长津湖重创美军,取得东线战役的胜利。后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
1952年秋回国后,宋时轮任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7年11月,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1972年10月任院长。
1991年9月17日,宋时轮因病在上海逝世。
6、杨得志1911年1月3日出生于湖南醴陵南阳桥(今属株洲)。
1952年2月,杨得志入朝作战,任19兵团司令员;1952年7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1954年10月,邓华奉调回国,杨得志担任志愿军第三任司令员。
1955年4月,杨得志回国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69年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79年1月,杨得志出任昆明军区司令员。
1980年后,先后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
1994年10月25日,杨得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7、杨勇1913年10月28日出生于湖南浏阳,原名杨世峻。开国上将,我军著名的“三杨”之一。
1953年5月入朝,任第20兵团司令员;1954年2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4月,杨得志回国后,杨勇担任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
1958年10月回国,杨勇曾先后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第一副总参谋长等职。
1983年1月6日,杨勇因病在北京逝世。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暴发。10月上旬,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主席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为第一副司令员,洪学智为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为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为第四副司令员,陈庚为第五副司令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军遭遇,打响了出国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署。到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
朝鲜停战后,邓华于1954年回国,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于1954年回国,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韩先楚在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宋时轮在朝鲜停战前回国,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抗美援朝结束后,陈庚回国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4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我是蓉城佳音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志愿军有五个副司令员,回来以后分别担任了一下职务:
1、邓华 ,回国后先后担任了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和沈阳军区司令员,是我国著名的开国上将。
2、陈庚,回国后,担任国防部副部长。
3、洪学智,回国后先后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部长,是我国著名的开国上将。
4、韩先楚,回国后担任中南军区参谋长,被授予上将军衔。
5、宋时轮,回国后但任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兼政委。
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这里的志愿军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即我国在1950年10月至1959年1月期间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自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
志愿军
志愿军共有五位副司令员,分别是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陈赓、宋时轮。下面一一介绍。
邓华邓华(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男,湖南郴县人。邓华上将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时期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6月,他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1954年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后受彭德怀错案株连被撤职;1960年,邓华任四川省副省长;1977年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邓华上将
洪学智洪学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男,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时期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参与领导指挥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1951年6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抗美援朝结束后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1956年12月,任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后受彭德怀冤案株连,翌年调离部队到吉林省工作,先后任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1977年8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洪学智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9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1月,洪学智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1990年,他被增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9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2006年11月20日22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洪学智上将
韩先楚韩先楚(1913年2月-1986年10月3日),男,湖北省红安县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志愿军党委常委,兼任19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在朝作战期间,因忠实地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同朝鲜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战争结束后任中南军区参谋长。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1961年2月-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军管会主任、福建省革委会主任;1973年12月-1980年1月,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历任军区党委第二书记、书记,曾兼任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3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韩先楚上将
陈赓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男,湖南湘乡人。1922年陈赓大将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后代理彭德怀在志愿军的职务;1952年7月起,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7年5月1日国务院免除所任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兼职,但仍任院长兼党委书记,直至逝世;1958年9月25日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16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1959年9月26日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 ,终年58岁。
陈赓大将
宋时轮宋时轮(1907.09.10-1991.09.17),男,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人。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与指挥第二、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等。 1952年秋回国,宋时轮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1957年11月,宋时轮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曾先后兼任计划指导部、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等职;1972年10月,宋时轮任军事科学院院长;1978年,宋时轮任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参与恢复军队院校和教育训练工作;1980年起,宋时轮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卷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主任;1984年2月,宋时轮任中央军委战史、军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9月17日,宋时轮在上海病逝,终年84岁。
宋时轮上将
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第一位)邓华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后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第二位)洪学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第三位)韩先楚任参谋长和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第四位)宋时轮任副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和院长等职。
(第五位)陈赓任副总参谋长和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以上五位将领任职情况,如有不属实,建议立即征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