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枞阳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列写几位安徽省枞阳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章伯钧(1895年11月17日一1969年5月17日),安徽枞阳县后方乡育才村人。曾任交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黄镇(1909-1989),安徽枞阳县横埠镇黄山村人,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宣部第一副部长、部长和对外文委主任,中顾委常委等职。
△周建华(1924年9月一2016年12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1939年6月参加革命,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副军长。
△高鸿(1916年——1983年),安徽省枞阳钱桥镇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吴中瑞(1913—2013),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人,曾任天津警备区副政治委员,河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枞阳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等职。
安徽枞阳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枞阳县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清代的“桐城派”有一部分人祖藉就是现在的枞阳领地,说多了,桐城人反对的言论就来了,这里只象征性的说两位。
朱光潜,出生于枞阳县其林镇岱鳌村朱家老屋,生平(1897-1986年),享年89岁。朱光潜是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朱光潜出生于书香门弟之家,父亲朱子香是乡村私塾先生,颇有学识才华,对朱光潜的成长到成材有一定的指引和远见。朱光潜在15岁时,即1912年,就到孔城中学读初中了,朱光潜因父亲是教书先生,自家肯定底子好,加上天赋聪颖,读了一年的初中,朱光潜就考上了当时很有名的桐城中学。
桐中毕业后,朱光潜又考上了武昌高等师范学院,后又被政府选送入读香港大学。
朱光潜在人生成长阶段,社会动荡,面对重重困难,他不畏艰辛,坚持四处求学,曾就读过英国爱丁堡大学,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听讲,就读斯特拉斯堡大学。
朱光潜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过教授,曾任职过安徽大学校长,
吴汝纶,祖藉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生平(1840-1903)。吴汝纶是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他对家乡最大的贡献就是在1902年创办了《桐城中学》,
吴承恩,生平(1506-1583),祖藉枞阳县雨坛镇高甸村人。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明代文学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留给后人的一本巨著《西游记》。
安徽枞阳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海人氏。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镇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著名小说之一《西游记》的作者。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明桐城人(今枞阳县浮山镇会圣村陆庄人)。他是17世纪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著书数百万言,《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已收入《四库全书》,《通雅》一书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就已经传到日本、朝鲜等国。1961年,安徽省博物馆为纪念他诞生350周年,曾主办过他的著作和生平事迹展览。方以智的墓在枞阳县浮山风景区内的白沙岭,墓碑上,一副对联“博学清操垂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简明又准确地概括了方以智一生的成就与品格。方以智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文化由理学向实学转变的道路。
安徽枞阳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丁涛浮山中历史老师
[赞][赞][赞][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