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介绍一下四川省达州市走出的解放军将军,他们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

一、开国上将军:

△张爱萍,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人,开国上将。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伯钧,四川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人,开国上将。曾任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开国少将(只列写名字,包括1955年、1961年、1964年授衔的少将):

△蔡长元(1917-1995宣汉县)、陈挽澜(1913-1982,宣汉县)、胡华(1914-1979达川区)、李中权(1915-2014达川区)、刘新权(1916-1994达川区)、王文模(1911-1995达川区)、魏传统(1908-1996通川区)、向守志(1917-2017,宣汉县)、徐斌(1920-2002达川区)、严政(1917-2003通川区)、曾旭清(1909-1998宣汉县)、张开基(1913-1990万源市)、侯正果(1910-2002达川区)、李永悌(1916-2007宣汉县)、任思忠(1918-2004达川区)、孙继争(1917-2000,宣汉县)、王定烈(1918-2014宣汉县)、瞿道文(1919-2015通川区)、王海廷(1917-2002宣汉县)。

三、1988年后授衔的上将:

△ 向守志(1917年11月28日—2017年9月2日),四川省达州宣汉县人。开国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安炮兵专科学校校长、炮兵技术学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原创)古往今来,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元稹无疑。

一、元稹简介

元稹,生于779年,卒干831年,终年52岁。字微之,祖籍河南洛阳一带,但是他少年时代生活于凤翔即今陕西和长安。幼年丧父,家境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及第。唐宪宗元年初年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因劾券秦剑南东川节度史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遭到这次打去后,渐渐与宦官和权贵关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三个月。由于他反对曾立过大功的裴度,又被调任同州刺史、通训司马、通州代理刺史。文宗大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

元稹和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和后代的诗歌都有明显的影响,被人们合称为“元白”。

元稹除了大量的讽谕诗以外,还创作了不少抒情诗,尤其是悼念亡妻韦惠丛的《遣悲怀》等诗,既不夸张,也不矫饰,以很平常的语言,表现了自己对妻子的深厚情感,在其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二、当时的背景及在通州任上的政绩

通州在鼎盛时期,模达到“户四万室,”按每室六人(父母、夫妻、子女)计约二十四五万人口。“安史之乱”后,通州因历兵荒、匪患加之朝廷暴政和地方贪官的影响,这个时候“人民遂空,万户存一”人口骤降,“通之邑居,才二百室,幅员六十里地”,所有人口加起来,不过一千余人。

人口的骤降,也导致老虎、豺狼以及虫蚁蛇鼠大规模繁衍,人民痛苦不堪,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元和十年,即815年3月,元稹因太重实干,得罪权贵,被权贵嫉恨,“一身骑马到通州”,被贬到通州担任司马。古时的司马实际上是闲职,有功与司马无关,有过亦和司马无关。所以古时的司马都是被贬之人担任,比如他的好友白乐天,不就是同一时期被贬到江州任司马吗!

元稹在司马任上一干就是三年。元和十三(818)年,因其前任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而去职,元稹被提拔为代理刺史。

经过他三年司马任上的观察,深切地感受到通州人民的疾苦。这个实干家,立刻施展出他治政的才能。上任后彻底清算了前任的暴政,发出了富民利民的新政。

他制定规则,整顿吏治。

他鼓励农耕,带领农民开荒阔土,发展农业生产,并亲自教农民播种、施肥、除草,使农业生产发展起来了。

他鼓励并恢复市场贸易,整顿商贩买卖乱象,使老百姓又能通过集市购买到自己想要买到的的西;自己种出的粮食,饲喂的家禽家蓄可拿到集市去变卖,市场活跃了起来。

元稹在通州任代理刺史任上仅仅做了七个月,却解决了三年司马任上看到的民生问题。从土地扩大,惩治吏治以及市场活跃等有关百姓生活的各方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欢迎。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三、元稹调任时,通州人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

819年(?)的正月初九日,元稹被调离开通州,通州老百姓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欢送代刺史离开通州。人们成群结队,含着热泪,送别这位离任的代刺史。眼看着刺史骑着马,带着随从离开通州。刺史的身影渐渐远去,为了多看这位心系百姓的好官一眼,人们飞奔着豋上凤凰山,一直爬上山顶,为的是再多看一眼,直到再也看不到离开通州的刺史。

凤凰山是通州最高的山峰,当时这座山上都聚满了送别的人们。

直到今天,每年正月初九,豋高的民俗一直传承下来。这天一到,达州人民扶老携幼去攀豋凤凰山,纪念一千多年前为通州人民做卓越贡献的好官。

为此,达州人民还特地修了元稹纪念舘。因此,元稹是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我虽为达州人,也知道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但没有深究过,达州发展肯定是无数人贡献的结果,名人贡献尤为重大,元慎,唐甄,王维舟,张爱萍等都是达州历史名人,对达州肯定作出过贡献,但如说谁对达州贡献最大,我本人认为非唐朝元慎莫属,元慎在达州为官,卸任走时全城百姓出城相送,为了能多看几眼,人们相继往高处远眺,此情此景延续千年,也就有了达州正月初九登高之节,又名“元九登高节”,初九这天,全城倾巢而出,凤凰山,周鸡公梁人满为患,慰为壮观,实为一道风景线,这就是人心,从此节日就可知当时元慎在达州人心中的地位,所以,我认为元慎是达州历史名人中对达州贡献最大的人。这可能是我个人之见,就当抛砖引玉吧。

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达州人贡献大的人应该是张爱萍,他可是直接领导了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哟,聂帅的左膀右臂哟!何况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要说对达州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应该是元稹,他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通州司马,干的很出色,离任后,通州百姓登高目送,“元九登高”也是这样由来的。对于达州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元稹文化”,涉及与元稹有关的习俗与活动已成为达州特色的文化现象。回溯元稹文化现象的复兴,有助于推动达州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