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都出了哪些名人?
列写三位从湘西走出来的名人,他们是: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湖南桑植人,共和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曾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1907-1984),侗族,生于湖南会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05日),土家族,湖南省桑植县人,开国中将,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湘西都出了哪些名人?
近代史上的粟裕大将军,他就是湘西人,而且他还是少数民族中的侗族。关于粟裕大将军到底是汉族,还是侗族的问题,曾经还闹出来过一个笑话。
他本以为自己是汉族呢,他的家乡是在湘西,湘西是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但是,也有汉族,所以,他就以为自己是汉族。
从他参军到新中国成立,都是以为自己是汉族呢。
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还问过粟裕。毕竟毛泽东知道湘西,那可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呀,所以毛泽东问粟裕,你真的是汉族吗?
粟裕将军说自己确实是汉族。
但是,到了1980年调查的时候,发现粟裕是从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迁移过来。这时候粟裕大将军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侗族。
他又把汉族改为了侗族,看看我们的粟裕大将军,是不是很可爱。
关于粟裕大将军的军事生涯,相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吧。
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最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和创世人之一。
粟裕还是中国将军当中,为数不多的,从一个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的人。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所以,他才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在作战中积累起来的。
在中央领导的反围剿战争中,粟裕的才能就被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发现了。就在第一次中央苏区领导的反围剿战争的时候,国民党高级将领张辉瓒,就是被粟裕在反围剿战争中给捉到的。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在江浙一带,又打了一系列的胜仗,尤其是车桥大战,此次战役粟裕将军活捉日军俘虏20多名。
这应该是目前为止,中日开战以来,我军捉到的日军俘虏最多的一次战役。要知道台儿庄大战,才活着了一名日军俘虏。
那么日军俘虏为何如此难捉呢?
因为他们都极具武士道精神,不战斗到最后一刻,不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是绝不放弃的的。就是这样的日军,粟裕一次活捉了20多名。
可见,粟裕当真是有勇有谋。
当毛泽东知道这一消息后,夸赞的说道,粟裕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日后绝对可以指挥百万大军。
说到百万大军,就不得不说解放战争时期,这时候华东地区真的成为了粟裕将军的主战场,他先是挫败蒋介石最为倚重的陈诚,神速的出兵,并且占领鲁西北,然后又在孟良崮战役中,彻底的歼灭蒋介石的王牌军队七十四师。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也是在这一次战役中陨落的。
淮海战役的时候,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再展风采,黄百韬兵团,全部被粟裕的华东野战军给吃掉。然后,粟裕将军带领他的华东野战军,开始和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一起对付杜聿明,黄维兵团,并且最终打败,俘虏了他们,取得了战争的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将军本来是有资格选为十大元帅的,但是,因为他的谦让,最终他选择了退出十大元帅预选资格。
粟裕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当时很多仁人志士的赞赏。最终,粟裕被授予十大将军之职,而且位列十大将军之首。
当然了另一个有十大元帅之称的贺龙,也是湘西人,当然了湘西的名人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湘西都出了哪些名人?
这个问题我还真答不出来,很模糊,只知道贺龙元帅,粟裕将军,沈丛文文学家,宋祖英歌唱家……等人是湘西州赫赫有名的人名。
湘西都出了哪些名人?
盘点湘西风云人物
沈从文,湘西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边城》《长河》,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贺龙,湘西桑植人,新中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粟裕,湖南会同人,新中国开国第一大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湘西都出了哪些名人?
就地理上而言,湘西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凤凰古城、张家界,都是久负盛名的游览胜地。此外,赶尸、放蛊等巫邪之术让湘西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诡异。
说到名人,被近人所熟知的当属以下三位:文学家与历史研究家沈从文、歌唱家宋祖英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
湘西都出了哪些名人?
罗荣光
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湘西州吉首市。罗荣光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大多不堪一击。罗荣光却以67岁高龄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后因兵力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国,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之歌!
陈渠珍
陈渠珍把湘西土匪锻造成了抗日战场上的铁血战士,在贫穷落后的大山深处推行自治,又是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和平起义的大功臣,陈渠珍毕其一生,始终为湘西前途在操劳,是民国时名震西南、统治湖南边陲长达二十余年的湘西王。
熊希龄
熊希龄晚清进士、翰林院学士,是洋务派百日维新运动的参与者,是民国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出任过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和热河都统,是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
贺龙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