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眼里是怎样的?

本人浙江高三在读,还有四个月高考,十一月选考和英语成绩出来以后如果语数稳的话浙大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拼一拼也有可能上复旦吧。

浙江大学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211工程”、“985工程”全国知名大学,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桃李满天下。今天集中介绍三位浙大的知名校友,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苏步青,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曾 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

△ 路甬祥,1942年4月2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及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丁仲礼,浙江嵊州人,1957年1月生,民盟成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78-1982年,在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

为他们点赞,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眼里是怎样的?

谢谢悟空邀请。

看到题主的问答下面详细的介绍,觉得你咨询外地人对浙大的认可度其实意义不大。我是在湖南求学的江苏人,硕/博士导师是浙大的博士。在搬到紫金港之前,跟着导师去过浙大几次,也蹭过浙大的实验室分析不少的实验数据。

其实,你的问题和之前我回答的“除清华北大外,谁是国内高校第三?”的问答比较类似。排行榜,诸如武书连、校友会这样的就不说啦,认可度不高。上海交大的软科发布的2017-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榜中,前5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其他诸如TIMES、QS、USnews排行中,你提及的三所院校,复旦都是排在前面。

其实,三校同为华五高校、C9、985、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国内最拔尖的院校。其中,浙大学科覆盖最广,强在工学农学,复旦强在文理和医学,如数学、生物,南大强在文理,尤其是天文、地理、大气等纯理科。

不清楚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科,其实在我们外人眼中,三所大学都是好学校,能上都值得肯定。在选填志愿的时候,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才是重点,毕竟江浙沪离得不远,毕业后就业三校的认可度在长三角区域都很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眼里是怎样的?

作为山东人,恕我孤陋寡闻,我们一直觉得,除了清华北大,就是我们山东大学最厉害,如果实在考不上山东大学,会考虑一下要不就考考浙江大学。

国内有些大学排行榜,竟然把我们山东大学排在浙江大学、还有南京大学后边,我们山东人都感觉很意外,估计这些榜单都是浙江人和江苏人排的吧。回头等着我们山东人排一个大学排行榜给你们看看,绝对符合事实,也刷新你们的三观。

可能复旦大学人家在上海,能比山东大学稍微好一些,但杭州跟济南都是省会,都是副省级城市,差不多,而且如果回我们山东就业的话,山东大学感觉真是比浙江大学更接地气,校友也多,也熟悉山东的环境。

这些年,浙江也有名人,那就是马云,但马云不是浙江大学毕业的,马云是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的,这说明浙江大学培养不出马云这样的人才来,还不如人家杭州师范呢。

看到楼主说拼一拼能考上复旦,那肯定得拼复旦去,复旦在我们山东人心里还是一所不错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排第三吧,也挺好了。关键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比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厉害多了,杭州也是跟济南拼一拼。

反正身边也有朋友考上浙江大学,都觉得挺遗憾的,还不如在济南上个山东大学,或者在青岛上个中国海洋大学呢,济南和青岛都是属于咱山东人的家,去个杭州干什么,浙江话那么难懂,听说都不吃馒头,也不吃大葱大蒜,饭都是甜的,那还能好好吃饭吗?

最后也欢迎浙江考生考到我们山东大学来,我们山东人热情好客,山东大学学风高,扎实,离着北京也近,毕业了还可以去北京发展,北京有一堆山东大学的毕业生混得都挺好的。或者干脆留在我们山东济南或者青岛也很好。

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眼里是怎样的?

复旦整体稍强于浙大,也是无知的浙江本省高中老师和高中生的理论,作为一个浙江本省人,在高教和科学研究这个领域也摸索了不少年,不得不说,浙大整体实力是强于复旦无疑的。

因为高中生和普通本科生本来就没有什么明辨高校综合实力的能力,从综合实力看,高校的研究能力,浙大这几年的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国家奖,顶尖论文的产出,包括人才培养(学术界)整体都是优于复旦,如果说你说的这个综合实力,是考分的。

必须承认,复旦加权分要高一些,但复旦体现的金融商学唯上论的学风是非常让人担忧的,非常浮躁——总体一个高校的水平,还是要看他的能力和成果,这一点,综合实力,浙大胜于复旦。

要论浮躁,浙大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更要命的是,浙大还是一个以工科为核心的大学,居然能这么浮躁。浙江作为一个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的大省,高校的文科却不是强势。我一直觉得这一点不能理解。不过,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也有人说如果你熟悉高等教育现状,会知道浙大整体实力早已超过复旦,上交实力也超过复旦了。而且复旦停滞不前十年了,而上交和浙大进步迅猛。浙大实力 综合稍强于上交。是不是这些跟你的印象相差很远?一方面可能深处文科 确实浙大比复旦比差了一节;另一方面 口碑是至少滞后十年的; 再者 不拉开时间跨度,变化趋势是难看清的。十年 二十年后 这些情况也会反应在家长亲戚的口中 。

各类学科看个人,工科浙大强人尽皆知,社科复旦人大,这有啥好比的,本来第二梯队就是华五和人大,同级别各有优势,但因素去比都是流氓(那如果没有当年的院系调整,复旦还能是现在的复旦么)。人文的汉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评估是A。社科的公管是A。因为浙大毕竟是工科强校,但是和一般的985相比人社还是占优势的。就业主要还是看个人和专业吧,浙大本科生就业率还是很高的。

浙大、南大在上海招生的分数线和他们的档次没有任何关系。浙大、南大在上海招生人数大幅度显著低于上海本地的高校,这样容易拉抬出高分。举个例子,如果浙大和同济在沪招生人数都是一样的,您认为浙大考分可能和同济一样吗?然后财大和浙大,似乎浙大分数高,但稍微有生活常识,两者可以相提并论吗?考上财大,毕业以后金融行业工作,就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考个浙大不三不四的专业,收到录取通知那天,人生就毁了,一辈子买不起房了,对得起父母和自己吗?

实际上,20年前,浙南在上海的招分线,大体与华东师大相当,明显低于同济或财外;而西交的分数线比上大高不了几分。现在这些学校在上海的招分线明显已经提升了一个层次。即南大提升到同济一级,而西交也要华东师大的分数。至于上大的分数线想读985基本只有兰大和西农了。

当然我觉得浙大现在涉猎的领域太多了,不求精是相对而言的,对比计算机之类的专业..浙大的海洋工程,大气科学之类的专业真的上不了台面。如果能适当放弃一些劣势学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优势学科,会好很多。当然国内现在对综合性大学的态度来说,应该并不可能发生。

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眼里是怎样的?

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的眼里,他的综合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客观的说,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它的影响力也是绝对深远的。

根据各种版本,各种形式的全国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排名,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稳居我国高等院校的第3名,超越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但是,在祖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考的招生录取过程中,它的录取的分数需要逊色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

其次,根据全国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具体情况来看,浙江大学的录取分数也是位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第一方阵。它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专业集群,许多专业的表现位居我国高等院校前茅。

总而言之,浙江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合并过程中非常成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大学,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也是祖国各地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向往的一所目标院校。

浙江大学在外省人眼里是怎样的?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因为曾经在高考志愿中是否选报浙江大学而犹豫过。

早在三十年前读大学期间,去杭州植物园实习考察生物的多样性,在植物园招待所住了近一周时间。白天在植物园忙于观察记录植物的特征,周末和晚上挤公交去市区游玩。

由于是第一次到杭州,除了兴奋新奇更被秀丽的江南山水深深吸引。其中有次途经浙大校门,被它的恢宏气势震撼,从大门向里望去,校园郁郁葱葱,校舍被绿树掩映,青瓦白墙,古朴的江南建筑,美仑美奂。

那一次的杭州之旅,不仅爱上了杭州,也对浙大有敬仰之情。

毕业二十年整,女儿高考填报志愿,从她的考分和全省排名(总分659、安徽理工科410名)来看,理想的志愿是在中科大、浙大、南大中选择。

反复权衡,最后确定第一志愿中科大,第二志愿南大,直接放弃了浙大。

究其原因,浙大不再是心目中三十年前的浙大,在1999年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后,浙大成了一艘巨艇,学科齐全,但差异也大。当年是分六大专业招生,担心孩子被录到冷门专业,所以只能放弃填报浙大。

后来女儿上了南大的软件专业,毕业后却去了杭州阿里巴巴上班。六年前舍弃了浙大,六年后又重新选择了杭州。

现已在杭州落户买房。回想曾经的选择,既有选对专业的庆幸,也有错过在2016年前在杭州买房的遗憾。

现在经常路过浙大紫金港校区,每次都投去复杂的眼光。

浙大的优点毋庸置疑,但也有弱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