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时代为什么重视水利建设?
中国是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农业现代化,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让13亿农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而水利工程是起着关键作用。
毛主席自小生活在农村,农民出身,他懂得农村的实际,热爱农村、农业、农民,是农民的大救星。为发展农业,他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指示,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根治好淮河;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等,毛主席强调: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兴水利。他和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到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全国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毛主席说:1959年冬,全国参加搞水利的人有七千七百多万,我们要继续搞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使我们的水利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据统计,那时修建的水库达84000多座,总灌溉面积达到了8亿亩,保证了13亿人口的粮食生产,最著名的就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不仅解决农业用水和抗旱问题,而且还解决我国几千年以来的水患问题。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我们基本上都在喝着人民公社的水,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是水库供水,这些水库都修建于毛泽东时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老人家真是高瞻远瞩,富有战略眼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