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家姓氏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故事?

屠守锷,被称为是中国洲际导弹之父,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等等,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展现着他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行的心路历程。

屠守锷,浙江省湖州市人,1917年12月5日出生。早年他曾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攻读研究生。抗战胜利后,他冲破阻力,毅然回国,并于1948年秘密加入了党组织。

屠守鳄是中国的“航天四老”之一,他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也是中国航天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作为专家,随代表团一起赴苏联,就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与苏联谈判。回国后,他和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一起开启了中国的导弹研究工作。在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一无图纸,二无经验的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终于使“两弹一星”试验成功,壮了国威、军威。

屠守锷是洲际战略导弹东风五号总设计师、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先后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国际宇航联合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2012年12月15日,伟大的科学家屠守锷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屠家姓氏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屠绅一辈子跌宕起伏、起起伏伏,文学造诣颇深、文韵悠长,其背后的故事让人追忆、叹惋也。此人乃江苏江阴人,生于乾隆九年,卒于嘉庆六年,字贤书,一字笏岩,号黍余裔孙,亦号磊砢山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广州通判,清代小说家、诗人。屠绅因其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蟫史》为后世所关注,《蟫史》通篇以文言写就,情节荒诞离奇,风格奇崛艳异,殊为与众不同。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将其列为清代四大才学小说之一,称“欲于小说见其才藻之美者,则有屠绅《蟫史》二十卷”,对其推崇备至。然而在关注、研究其小说之余,人们却忽略了至为重要的一点,即屠氏不仅是优秀的小说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这在客观上是由于屠绅诗作大量散佚,传世作品不多,以至于如今的人们已经只知其为小说家,而不知其亦为诗人了。下面将从屠绅存世诗作入手,探究其作为诗人的诗意人生与艺术成就。

清末藏书家、江阴人金武祥在《鹗亭诗话》序中说:“吾乡乾嘉时人文极盛,与吾家里居最近者为屠笏岩刺史。”刺史崛起田间,以弱冠得甲科,才名甚盛,所交皆一时名士。据《屠绅年谱》记载,乾嘉年间,他与当时的著名文人洪亮吉、黄景仁、赵怀玉等结为诗友,唱和诗极多:“乾隆三十四年乙丑,一七六九,二十六岁,是年七月,与洪亮吉、赵怀玉、庄宝书、邵辰焕、刘骏等,访陈明善刺史于城西徐墅亦园,唱和诗极多。”

同时代著名诗人洪亮吉这样评价他:“屠进士绅弱冠即通籍,其为诗有隽才。余最爱其《佳禾篇赠何明府》、《七古送陈伯玉》、《十月朔偕黄仲饮旗亭》、《忆上人某》,近体亦佳。记其一联云:‘风雨十年家铁瓮,云山一夕话铜官。’”如此种种,皆可想见屠绅当年挥洒诗性、称誉诗坛的光景。

可惜的是,屠绅诗作大多散佚。光绪年间,金武祥拟汇刻屠绅遗稿时,有感于很多诗文已经散佚,当时写诗咏道:“州守风流忆往时,忽焉旧泽鲜留遗。“《琐言》、《蟫史》犹传遍,不见文鱼红药诗。”他在《鹗亭诗话》序中也提到:“其所遗著述,惟《蛣杂记》及《蟫史》二种,近年上海以铅版摹印,而诗文遗稿鲜有存者。从金武祥的记述可以看出,屠氏的小说尚存于世,而诗歌则大多散佚了。这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屠绅的传世诗作,据《江阴艺文志》著录,有《鹗亭诗抄》一卷和《笏岩诗抄》一卷。其中,《鹗亭诗抄》被收录在清人顾季慈所编《江上诗抄》的卷一百二十一;光绪年间金武祥主持编修的《粟香室丛书》的集部别集类存《笏岩诗抄》一卷。但笔者在查阅上述资料时发现,《笏岩诗抄》其实就是《鹗亭诗抄》。两部诗集所收录的屠绅诗作,从诗的数量、诗的标题、到各诗内容、再到诗作的排列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当然两者也有不同,但这种差异是十分微不足道的:一是《鹗亭诗话》卷首是屠绅小传,而《笏岩诗抄》卷首是武进赵怀玉序;二是《鹗亭诗话》第一首诗题目作“谢陈茝畇玉田两同学”,《笏岩诗抄》第一首诗题目作“谢陈茝畇”。其余完全相同。因此,《鹗亭诗抄》为目前仅存屠氏诗集。

《鹗亭诗抄》收录屠绅生平诗作凡十五首,其中七首为格律诗,五首为古体诗。格律诗中有五言律诗三首,七言律诗四首,七言绝句三首。五律分别是:《谢陈茝畇玉田两同学》、《河边晓行》、《微山晓望》;七律为:《酌酒与储玉琴》、《灵岩》、《寄萧梅村》二首;七绝是《忆金陵旧游》三首。古体诗有:《阿井泉》、《申浦寒夜怀陈瑚海》、《清江浦晤陈瑚海用坡韵》、《南旺分水》以及《临清观万人冢》。从题材上看,这些诗主要是写景诗与交游诗。如《酌酒与储玉琴》真实记录了他与好友举杯共邀明月的情形,流露出真情实感,写得情深意切:“当筵那复问悲欢,念尔茫茫感百端。风雨十年家铁瓮,云山一夕话铜官。谁怜冷锻嵇康灶,我愧虚谈贡禹冠。今夜蓉城好明月,醉中犹得坐团圆。”写景的如《南旺分水》,诗中糅合神话、传说等素材,实写与抒情相结合,气势古朴宏大,用字铿锵有力,颇得古风之妙。

屠州守绅诗如栽盆红药,蓄沼文鱼。屠绅诗散佚较多,我们不能窥见其诗歌创作的总体面貌,但从他仅存的这些诗歌也可以看出,他是不虚此名的。总体而言,屠绅诗风格多变,典雅清新,不落俗套,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屠绅的《酌酒与储玉琴》、《谢陈茝畇玉田两同学》、《寄萧梅村》二首。这几首诗比较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注重对诗歌意象的提炼与组合,或借景抒情,或以物抒情,以真情取胜,感情真挚动人,极富感染力;同时,思致清新、明快,语言较为秀丽脱俗。

其诗作艺术水平较高,诗中用典多而丰富,常有新意,想象神奇瑰丽,语言典雅蕴藉,韵味十足,抒情气势充沛,很有感染力,章法洒脱遒奇,不拘一格。同他的小说一样,屠绅也喜欢在诗中逞气恃才,有时难免有“掉书袋”之嫌。@一文味

屠家姓氏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故事?

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

屠姓在全国都有分布,主要以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屠姓约占全国汉族屠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二。

屠(Tú)姓:源出有九

出自子姓

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朝建立之后,分封同姓诸侯,其中一支封于弦国。弦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弦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

出自九黎族

源于姜姓,出自九黎族首领蚩尤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涿鹿与九黎族大战蚩尤部落,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之后将其部族人强行迁出中原,迁往甘肃地区。遂将其部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其中有一部分人愿意归顺的,就迁到邹屠之地(今山东 邹平)定居,其后裔子孙有以居住地名为姓氏者,逐渐形成屠氏、邹氏,世代相传至今。

这在东晋学者王嘉撰著的《拾遗记》中有记载:"轩辕去蚩尤,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

以职业命姓

古人有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部分出自西周时期职人廛人,属于以职业技能称谓为氏。

廛人,即在古代屠宰为业者之统称,亦称屠沛,别称屠士等。春秋时晋国有人名屠蒯,即为屠宰手。这在典籍《周礼·廛人》中有记载:"凡屠者,敛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乃市井鼓刀屠者。"

在屠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或自己的职业技能别称为姓氏者,称屠氏,世代相传至今。

出自部落文化

出自汉朝事情匈奴休屠部,属于以部落文化上名称汉化为氏。

休屠,是匈奴王号,其所统领的部落即称匈奴休屠部,是汉朝时期匈奴民族中的一个势力强大的部落群体。

要注意的是,休屠部虽为匈奴部落,但部落的民族主体却并非匈奴本族。休屠部的形成是秦、汉之际活动于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也就是西方史学家称之所谓为"白匈奴"的民族。原来,河西月氏民族中有"酋涂部","酋涂"即"休屠",是同部落名称的两种汉译写法。

在汉文帝刘恒初年(西元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派右贤王领兵西征,击败大月氏,大部分"酋涂部"众归附组成匈奴的休屠部,余众则西迁至甘肃酒泉一带,成为小月氏之"酋涂部"。

汉武帝刘彻时期,在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征河西击败匈奴后,匈奴休屠部在汉军强大压力下降汉小月氏"酋涂部"降汉,成为河西"休屠"的一部分。

匈奴休屠部的族源非匈奴本族,但其首领却是匈奴贵族,世称休屠王,由匈奴单于指派担任。

汉武帝刘彻 元狩二年(西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二季连续率大军反击 位于陇西地区的右匈奴。当时,匈奴在陇西地区的统治者就是休屠王和昆邪王(浑邪王)。霍去病率五万骑兵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斩获匈奴四、五万人,并缴获了休屠王用来祭天的金人(铜人祭天雕像),使匈奴右部受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沉重打击。匈奴伊稚斜单于将这一重大的失利归咎于休屠王和昆邪王,要将二人召至单于王庭治以死罪。二人畏死,商谋降汉,派使臣通知了汉王朝。

但当汉朝派霍去病前去迎接他们时,休屠王却反悔了。于是,昆邪王杀了休屠王,吞并了休屠王的兵众,连同自己的兵众共四万多人,加上家属号称十万,投降了汉朝。

汉武帝于二王故地设置了武威、酒泉二郡,此行政建制一直沿用至今。

昆邪王降汉后,被汉武帝封为万户侯,自去享受荣华富贵。而休屠王因悔降之故,累及妻子,其阏氏(王后)、太子及太子之弟均被没为奴婢,从他们习惯生活的水草丰美之河西走廊被押送到西汉的都城长安,送入黄门为汉武帝养马。休屠王的太子就是后来著名的西汉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托孤重臣金日磾。

在休屠部降汉之后,部众中有依汉俗以原部落文化上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休屠氏,后省文简改为休氏、屠氏,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最终大部分文化上汉化。

出自姚姓

源于姚姓,出自上古舜帝的后代胜屠氏,属于以音讹改姓为氏。 为上古舜帝的后代,属以部落名为姓。史载舜帝的后代有一支为胜屠部落,后来迁至渭水旁落居,遂将落居地命名为屠原(今陕西 合阳县),这支部落后来以部落各改氏,改称胜屠氏。原为胜屠氏,古代"胜"与"申"两字同音,故俗称申屠氏源自胜屠姓,属复姓简姓。上述胜屠氏在后来的姓氏演变中大多简化为单字姓胜、屠。

出自蒙古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文化上汉化为氏。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图色哩氏,亦称图色勒氏、图克色里氏,后又分衍出图木尔齐氏,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 布列亚河流域)、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 双城子一带)、沙济(今辽宁新宾西北部)、黑龙江穆塔喀村(今黑龙江省 三江平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Tuseri Hala。

明朝中期,蒙古族图色哩氏、图木尔齐氏多有改汉字姓为屠氏、图氏者。

清朝前期,满族、锡伯族图色哩氏则多改汉字姓为屠氏、图氏、多氏、涂氏、佟氏等。另外还有晋朝武都大族 氐族人屠氏者。 清代太平天国 杨秀清覆灭后, 儿子丙照 逃亡,改姓屠姓

出自杜姓

古代杜,屠二字声音相近,相通。

屠姓名人有屠岸贾,屠迁、屠睢、屠奉三,屠呦呦、屠朝友,屠洪刚等等

屠家姓氏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故事?

历史上姓屠的名人

  屠迁

  晋代,安定人,字清介。自幼好学聪慧,日诵百言,过目不忘,稍长博籍经典、礼乐、为河徽间通判,为官清廉,风节凝峻,狱讼破剖决如流,民无有叫冤者,百姓深敬之,公务余闲时以吟诵自得其乐。

  屠楷

  (1490-1561)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为甬上屠氏八世。明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守备留都。

  屠径

  屠滽子,甬上屠氏第八世。浙江鄞县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试中书,进吏部员外郎。有俊才,善诗赋、书翰,名著一时。

  屠隆

  (1543-1605)甬上屠氏第八世,字纬真,一字长卿,明朝戏剧作家、文学家,浙江省鄞县人。历官吏部主事,有异才。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着有《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等。其中《彩毫记》写李白生平,刻画诗人气质较成功,但掺有神仙虚妄色彩。

  屠大山

  (1500-1579)浙江鄞县人,屠滽胞弟屠渭长孙,甬上屠氏第九世。明代大臣。嘉靖进士,累迁至川湖总督。后改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后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

  屠本畯

  屠大山子,字田叔,号豳叟。甬上屠氏第十世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海洋动物学、植物学。屠本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以父荫任太常寺典薄、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后移福建任盐运司同知。他鄙视名利,廉洁白持,好读书,到老仍勤学不辍。屠本畯曾说:“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身以当枕席,愁及以当鼓吹。”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由于深入实际考察和研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较重大的成就。屠本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调查研究,着有《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书。内容涉及植物、动物、园艺等广阔领域。

  屠粹忠

  (1629-1706)甬上屠氏十二世。浙江定海人,清顺治戊午进士。累官至康熙四十三年汉兵部尚书。有《三才藻异》。

  屠绅

  (1744-1801)清小说家。字贤书,号笏岩。江苏江阴人。乾隆时进士,官至广州通判。与洪亮吉、黄景仁等为诗友。其小说文字古奥,内容荒诞。着有笔记小说《六合内外琐言》及长篇神魔小说《蟫史》。字贤书,一字笏岩,号磊砢山人、黍馀裔孙,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人。生于乾隆九年(1744),卒于嘉庆六年(1801)。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云南知县、甸州知州、广州同知。着有《蟫史》、《六合内外琐言》、《笏岩诗钞》、《鹗亭诗话》等,事具沈燮元《屠绅年谱》。

  屠叔方

  明代监察御史,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安仕

  清学者。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与张履祥同从学于刘宗周。后隐居海盐乡村,抄录刘宗周书着。四十六岁卒。

  屠祖赉

  字杏村,号卜白,湖北孝感人,屠述濂之父。清乾隆丙辰举人已未进士。任直吏宁河县令,诰赠朝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

  屠述濂

  字南州,号莲仙,一号守素湖北孝感人,屠之申之父。云南按察使宣封缅甸。恩赐花翎身殁军营,谕赐祭葬。诰授朝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 乾隆时期任腾越知州的屠述濂。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屠述濂是一位“好官”。这位湖北孝感人,由保山知县升任腾越知州到任后,便视察学官(即今天的学校)等地,接着便是倡修位于腾冲来凤山麓的来凤书院,为莘莘学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屠述濂在腾冲任职期间,完成了腾冲现存时间最早的首部地方志《腾越州志》的最后编纂出版工作。此外,在腾冲任职期间,屠述濂还做了一系列爱民惠士、深得人心的事情,之后便被朝廷升任为永昌府知府,擢迤南道,加按察使衔。然而,正当屠述濂位高权重,打算做一番事业之时,不幸染上瘴疠(恶性疾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滇西这块他所热爱的土地,乾隆皇帝得知屠述濂病故的消息后,下旨给予褒扬,并且惋惜地说:“此人可惜”。

  屠之申

  字可如,号舒斋。湖北孝感人,屠道昕之父。甘肃按察使,又晋升布政使,道光元年1821年调直隶布政使护理直吏总督。诰授通奉大夫。嘉庆中,援例授予刑部员外郎,后升任郎中。滑县白莲教徒起义,朝廷出兵镇压,他奉命办理开州(今四川开县)粮台(经理行军时饷需的机构)。起义被镇压后,提升为大名道。因截漕粮赈灾,升甘肃按察使,不久又晋升布政使(从二品)。曾筹款接济并请兔灾民欠赋共五十余万两。道光元年(1821年)调任直隶布政使后,疏浚冀州衡水等处积渍以利民田。在总督直隶时,附京五百里很多老圈旗地,年久隐匿混杂,讼案甚多,朝廷年征赋银锐减,他设局进行清查,又命顺天四路弁兵归营训练,州县酌增捕役,使兵、捕分开,各负其责。后因事罢职归籍。

  屠道昕

  字子如,湖北孝感人,屠仁守之父。清道光丁酉举人。云南后补知县,赦授文林郎。诰封通奉大夫,赦赠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

  屠仁守

  生于道光乙未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36年2月8日)卒于光绪癸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4年2月9日).享年68岁,清臣。湖北孝感人,字静夫号梅君。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都察院御史。

屠家姓氏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故事?

屠 隆:字纬真,一字长卿,明朝戏剧作家、文学家,浙江省鄞县人。历官吏部主事,有异才。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著有《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等。其中《彩毫记》写李白生平,刻画诗人气质较成功,但掺有神仙虚妄色彩。

屠 侨:字安卿,明代吏部尚书,滽再从子也,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武宗遣中官李嵩等捕虎豹,侨力言不可,世宗时,历左都御史。卒赠少保,谥简肃。

屠叔方:明代监察御史,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本畯:字田叔,号豳叟。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海洋动物学、植物学。屠本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以父荫任太常寺典薄、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后移福建任盐运司同知。他鄙视名利,廉洁白持,好读书,到老仍勤学不辍。屠本畯曾说:“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身以当枕蓆,愁及以当鼓吹。”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由于深入实际考察和研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较重大的成就。屠本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调查研究,著有《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书。内容涉及植物、动物、园艺等广阔领域。

屠家姓氏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故事?

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那么,屠姓的起源是什么?屠姓氏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屠的名人有哪些呢?姓屠的明星有哪些?快点随万年历小编了屠下屠姓起源及简介吧。



屠姓起源及简介

汉族屠姓的起源有两支:子姓和祁姓。

第一支系自子姓。商汤支庶封于屠,故地在今陕西合阳,其后以邑为氏。子姓屠氏的历史大约有3100年。

第二支系自祁姓。春秋时,膳宰为晋国设置的官名,也称宰夫,掌国君膳食之事,其后以职为氏。祁姓屠氏的历史大约有2500多年。

历史上屠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屠姓不足1万人,主要分布于湖北、浙江等地。

明朝时期,屠姓大约有7万3千人,当时主要集中在浙江,其次分布于广西、湖北、江苏等地。

当代屠姓的人口大约有20万,为第二百七十五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0.016%。在宋朝以来1000年中,屠姓人口增加率呈现∧形的状态。目前屠姓的第一大省仍为浙江,大约占全国屠姓人口的26%。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贵州、湖北、上海等地。

当代屠姓的分布

屠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在浙沪苏皖、福建北部、江西东北、湖南东部、豫鲁东南、云黔桂琼大部、四川南部,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为0.04%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2.8%,居住了大约69%的屠姓人群。

屠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4.9%,A型占29.6%,B型占27.1%,AB型占8.4%。

历史上姓屠的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屠姓历代名人27名,占总名人数的0.06%,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二十三位;屠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二位;屠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七位;屠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7%,排在并列第一百六十九位。

屠姓的著名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晋膳宰屠蒯,晋太史屠馀;明朝成化进士、刑部尚书屠勋,吏部尚书屠滽,正德进士、左都御史屠侨,嘉靖进士、川湖总督屠大山,右谕德屠应埈,辰州知府屠本畯,万历进士、监察御史屠叔方,戏曲作家、文学家屠隆;清朝顺治进士、兵部尚书屠粹忠,康熙进士、浙江巡抚屠沂,小说家屠绅,嘉庆进士、九江知府屠倬同治进士、御史屠仁守,诗人屠宸桢;民国历史学家屠寄。

姓屠的男明星

屠洪纲、屠亦然、屠光启、屠忠训、屠楠、屠居华、屠梅卿、屠明非、屠用雄等。

姓屠的女明星

屠茹英、屠怀青、屠青青、屠立丽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