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别说古代人爱喝酒,就是现代人对酒也是情有独钟,许世友上将就是惜酒如金、嗜酒如命的“酒神虎将”。

许世友将军的酒量有多大,无人知晓,但他好喝酒是出了名的。为此,毛主席还和他约法三章:一是战前摆兵布阵不能喝酒;二是战斗进行时不能喝酒;三是打败仗时不能喝酒。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每月的工资一半都是用于买酒喝,平均每天都要喝一瓶茅台。

酒壮英雄胆,对于喝酒的人来说,酒品就是人品,酒风就是作风。许世友对党忠诚,一生效忠毛主席,赤胆忠心为国家,为人豪爽、仗义,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但在酒场上他也有服输的时候,一是他敬佩周总理,二是上将宋时轮,宋时轮被称为是“酒兵团司令”,素有千杯不醉之称,这俩个人的酒量都在他之上,令他心悦诚服。

许世友将军去逝后,按照他的遗嘱,在土葬的墓地里埋了三样物品:一杆猎枪,一瓶茅台洒,100元人民币。按民间的说法:酒壮豪气,枪除妖魔,钱能消灾。

如今,前来祭奠他的人,知道许世友将军生死爱喝酒,都给他带上一瓶酒,他的墓地前垒满了整整体体的酒瓶。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我最佩服的就是李白这个奇人了,他当时和几个兄弟一起去喝酒,写过一首诗叫《将进酒》,我用一种酒醉的方式解读了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面两句写得很隆重,读起来激情慷慨,他说兄弟们,难道你们没有看到,黄河的水流到海里面就不回来了,早上头发还黑着,晚上就白了,人生要及时行乐,喝酒吧,一起快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今天一定要尽兴,大家拿起酒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老子是谁,有的是才华,不缺钱,动动脑子钱就来了,今晚所有消费我买单。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男人喝点酒就容易亢奋,几杯下去就开始吹牛皮,说老子今晚要喝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岑勋,元丹丘这两个人也是不长脸,喝了几杯就不行了,李白看到当然不行了,都要给老子拿起酒杯来。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喝得有点上头了,就开始手舞足蹈那个鬼样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喝到这时候就开始说胡话了,说你看看这历史上,只有爱喝酒的人才能出名,老子就想长醉,不想醒来,来兄弟们干了。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别以为我吹牛,你看陈王曹植就是饮酒放纵,照相有才有名。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老板娘别说我钱不够,老子不缺钱,赶紧上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我把儿子叫出来,把我的五花马和千金裘都拿去当了用来买酒喝。

我墙都不扶就服李白。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以我愚见,爱酒之人莫过于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若爱酒,爱酒不负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是唐朝诗仙李白的一首诗,诗名《月下独酌》,这一酌可了不得,酌了四首,其中还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一首,另有“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的一首,还有一首“且須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这几首诗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好诗,我就不再多说,从诗中你就可以看出他有多爱酒。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曾游历天下,酒伴随了他一生,包括事业,爱情,还有生命。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酒就是他诗歌艺术的魂,“李白斗酒诗百篇”可以看出酒对于他创作诗的重要性。他一生与酒有关的创作有三百多篇,酒不离诗,诗不离酒成为其作品的一大特色,说是酒成全了他一点也不过分。

李白爱酒,不仅仅是创作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将进酒”更是其创作巅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虽然写的是愁,但总有一种豪气在其中,自己读此诗句,往往有一种喝一杯的感觉。

他更与大唐“酒中八仙”的贺知章,焦遂(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焦遂),等斗酒,喝完酒随手一篇《饮中八仙歌》被奉为爱酒人士的经典。他经常喝的烂醉,动不动醉倒在长安大街上,皇帝相召,经常误事。有一次玄宗皇帝让他起草一份诏书,他在醉酒之下竟然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被高力士嫉恨。后来更是在高力士谗言诬陷之下,连官也丢了,都是酒害的。

就这样,该喝还要喝,终于在758年的流放又被赦免的归途中,酩酊大醉的李白,为了捞水中月,落水而死。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凡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基本上都是爱酒的人!

我们来盘点一下吧: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当时正处于曹魏政权与司马氏政权易代之际,他们7个人虽然都很有抱负,但是面对现实的黑暗他们无能为力。结果只能借酒浇愁,在竹林子里面击节高歌饮酒作乐。

竹林七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酒徒群体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的阮籍,嵇康,刘伶那可真是嗜酒如命,一醉方休。

饮酒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中八仙歌

唐 ·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陶渊明……苏东坡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1.刘伶,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写过一篇《酒德颂》曾经让仆人跟着自己,拿着锄头,一路喝酒,“死哪里埋哪里。死则埋我。据传在河北徐水一次喝徐水的酒太好喝,就多了,一醉不醒,三天了,人们都以为他死了,结果他醒了。后来这个酒就被命名为“刘伶醉”。

2.曹操,魏武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写过《短歌行》,横槊赋诗,也是喝多了之后写的,其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可见其对酒的热爱。

3.张飞,河北涿州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骁勇善战,三国演义里面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还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不管是历史上和演义中,张飞都是善于饮酒,贪杯中物。刘备曾经多次告诫他不要吃酒误事,特别是不要喝醉酒以后鞭挞健儿,还留他们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果不其然,张飞死于帐下小人之手。

4.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仙李白豪饮的名气就太大了,关于他喝酒的典故很多,他自己在《将进酒》中也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5.苏轼,有词为证:夜饮东坡醒复醉。还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

6.辛弃疾,有词为证:醉里挑灯看剑!

7.岳飞,著名抗金英雄,他的豪言壮语: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

8.最后说个现代的,许世友上将!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

在今天这个酒文化盛行的社会中,人们办事、求人的时候都会举办宴席,在宴席中酒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说实在的,在古代那个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年代酒文化依然十分的盛行而且丝毫不弱于今天,古人不论是出去游玩还是吟诗做乐处处都有着就的影子,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几位著名的爱酒人士吧。

李白

李白是出了名的爱喝酒,李白此人原本就非常有才华,但他在喝完酒之后创作水平会打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李白虽然爱喝酒但是他的酒量并不是十分的出众,因此他也经常会喝醉酒。

李白虽然在喝酒的时候文思泉涌,但是他也因为酒得罪了朝中的高力士和杨国忠等一批奸臣。李白在长安当官的时候经常出入长安酒馆,有一次他恰好喝醉酒就被唐玄宗昭到了皇宫中要求写诗,李白接着酒劲一连写出了许多诗词,但也在这个时期因为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杨国忠为其磨墨而得罪了这两位,也为他后来的仕途不顺打下了基础。

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圣人”的形象,但也很少有人知道孔子爱喝酒而且酒量还很大。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夫酒无量不及乱”,意思就是喝酒是不需要限制要喝多少的,只要自己能够承受住并且不慌乱就行了。

孔子一有机会经常在乡里邻里举办酒宴(这也是孔子在富裕时期做的,孔子穷困潦倒时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少量喝酒了),他不光和乡邻喝酒,喝的不够尽兴的时候还要拉上徒弟一起喝,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孙皓

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孙子,孙权死后,孙皓继承了吴国王位,孙皓此人没有继承他爷爷孙仲谋的王者之气,反而整日不理朝政,处处饮酒作乐,孙皓此人无酒不欢,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大宴群臣,为了喝酒尽兴,他还特意规定每个人喝酒的底线,有的人还因为酒量不行而惨遭杀头,但是这个规定对韦曜除外,孙皓准许他“用茶水来代替酒水”,这也是成语以茶代酒的由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