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要说有勇有谋的将军,当属朱德元帅。伟大领袖毛主席称赞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刚。
先说他的勇。朱德元帅早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国民党将领范石生、朱培德是同学,在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中,他作战勇敢,敢打敢拚,深受蔡锷器重,短短7年间,他就升任滇军旅长,有人有枪,成为滇军名将。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在三河坝,周恩来临时命令朱德率国民革命军第25师2000人阻击敌钱大钧部2万多兵的追击,掩护主力部队南下,时间为三天。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敌人却未能突破防线。朱德完成了任务,但这时,部队只剩下了800多人,团以上干部只有朱德、陈毅、王尔琢,后来,他率领这支部队走上了井冈山,实现了朱、毛会师。从这800多人的队伍中走出了3位元帅:朱德、林彪、陈毅。2位大将:粟裕、许光达。8位上将:肖克、周士第、杨成武、杨至成、杨得志、肖华、赵尔陆、赖传珠。还有几十位中将、少将和地方上的领导。
再说他的谋。 朱德元帅有大智慧,为人忠厚,处事沉稳,他是毛主席军事上的得力搭档和助手。不说他协助伟大领袖毛主席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单说他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作斗争,就可以看出他的高超谋略。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仗着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向党伸手要官要权,当时为了团结红四方面军,让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红军分成左、右路军,朱德总司令与张国焘随左路军行进,毛泽东、周恩来等随右路军行进。这时,张国焘给右路军陈昌浩发电报,要求其南下,电报被叶剑英元帅收到后,他第一时间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和中央红军才连夜北上,脱离了险境。
张国焘执意南下,强令朱德元帅表态,朱总司令不卑不亢,坚持与张国焘争辩而不决裂,斗争而不翻脸,他说:北上是中央的决定,我是举手同意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张国焘成立“第二中央",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党籍,要求朱德发言,朱总司令说:朱、毛一家,哪有朱反毛的,就是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反对毛泽东。那段时间,张国焘不仅撤了总司令的警卫员,而且还杀了他的战马,对他的行动进行监视。 后来事实证明南下失败,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朱德、贺龙、任弼时等人的帮助下,再加上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给张国焘发电报,终于促成张国焘北上延安,也促成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霍去病: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
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从小就练出一身武艺及骑射本领。他的出道,应该感谢他的舅舅卫青。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因率军出击匈奴“七战七胜”,威震华夏,后来被汉武帝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对大汉的贡献,除了取得抗击匈奴的辉煌战绩之外,还为大汉培养出了一位少年将军,那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
霍去病少年老成,在卫青的言传身教之下,青于出蓝而胜于蓝,果敢英勇,纵横疆场,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代战神。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在漠南,霍去病自告奋勇向舅舅请命,亲率800骁骑,深入大漠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处逃窜。匈奴人带着异样的目光审视着这场与汉人的战争,他们惊奇地发现,汉族军队中突然冒出了一位战将,而且还是一位少年将军,后生可畏。匈奴人没有看错,霍去病确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的战役,他更是愈战愈勇,将匈奴兵打得闻风丧胆,损失惨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接着,河西之战,霍去病大智大勇,率部快速突袭,大迂回穿插,敢拼敢杀,大破匈奴兵,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再战河西,再传捷报,霍去病率部直取祁连山,收复漠南。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任命卫青及22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向北纵深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队交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在狼居胥山,霍去病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此战也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俸禄与大将军相同。
(卫青)
霍去病战绩显赫,功高至伟,他和他的舅舅卫青发起抗击匈奴的战争,一改秦以来中原王朝对于匈奴侵袭的守势,重创了匈奴王国,从此以后,匈奴作为帝国的颓势显现,开始走向衰落,而大汉,不仅保住了西北漠南一带的边境安全,更是将国家的版图扩张到了这一带。
元狩六年,霍去病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年仅23岁。一代战神,追随历史而去。霍去病死时,武帝很悲伤,他特意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凸显勇武与扩地两个元素,追谥为景桓侯。
对于霍去病,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霍去病“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而班固则是这样地评价他:“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霍去病智勇双全,谁能与敌?!
(汉匈战争场面)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古今中外,在人类的历史上,若论最有勇有谋的将军,中国的彭德怀无帅无疑是第一人,舍此别无他人。
彭德怀元帅在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就不说了,单说抗美援朝这场出国作战,这是奠定彭总世界级名次的一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彭总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先后发动五次战役将嚣张的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打得不可一世的美军三易主帅,更是打破了"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赫赫有名的"不败之王"麦克阿瑟的一生传奇。麦克阿瑟在美国军界有很高的威望,他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所有将军中唯一一个连续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指挥官。这个牛气的不得了麦克阿瑟被很多美国人尊称之为美国最牛的“一代老兵”,也是世界公认的二战十大名将,但他还是被彭总打败了。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有人说朱可夫应该排第一,但是,谁能排第一,还要看他们自身的实力和所面临的对手。朱可夫所处的苏联,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其工业体系已经非常完备,能够自主生产各类型的陆军、空军、海军装备。率领这样的国家的军队打败德军,虽然很了不起,但还是不能与彭德怀相比,因为抗美援朝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整个国家还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
朱可夫
而彭总所面临的敌手是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经济基础雄厚,军事实力更是无与伦比,拥有最充足高质的军队补给和最顶尖的武器装备。在敌我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的艰难处境下,彭德怀将军凭借着扎实的军事理论、超强的战术指挥能力,运筹帷幄,横刀立马。率领中国志愿军,用"小米加步枪",决胜千里,硬生生将装备精良,武装到了牙齿的美军赶回了"三八线"。这样的赫赫战功,古今中外,谁与争锋?
麦克阿瑟
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对的是以美、英、法等16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队,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老总的指挥下,无论是从敌我对抗形势还是取得的战果来看,都获得了空前的巨大的胜利。这一仗彻底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给打疼了、打怕了,而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自然成为了那些在朝鲜战场上战败的联合国军人恐惧的对象和噩梦,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彭德怀元帅,无愧于世界第一名将。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毛主席麾下“五虎上将”,个个都是谋勇兼备的不世之才。除掉第一元帅,元帅的元帅朱老总,应该说,彭总是最能打的。
解放后陈老总曾对战友们说:解放战争第一年,其实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中央军委发的通报里西北野战军是受表扬最多的。
直到他去了一趟西北。到了西北一看,满眼黄土高原,部队没有补给,没有后方,甚至没有隐蔽,既要跟比自己多十倍的胡宗南部队周旋,又要保护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真的是在死地中求活,在绝境中求生。
彭总指挥的西北野战军,装备,弹药都是各野战军中最差的,陈老总看到的是,最基本的面粉,西北野战军有一年多没有吃到了,小米也很难吃到,主要是吃黑豆,过去是喂马的马料,有时还要吃野菜粗糠。
战士们每打一仗每门山炮只准打五发炮弹,迫击炮每门只能配五到十五发炮弹,陈老总报告说,华野每门山炮过去300发炮弹,每门迫击炮200发,外线出击后炮弹少了。山炮每门150发,迫击炮100发,就感觉不能打仗了,彭总听了陈老总的报告笑笑说:你们这样大的家底,给我们可以打一年。
就这样一支弹药奇缺,人数很少,装备简陋的部队,居然把胡宗南二十多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嫡系部队打得鼻青脸肿,难怪人家要怀疑胡宗南是地下党!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装备和美军相比天差地远,战士的身体素质明显不是欧美人的对手,后勤更是远远比不上美军,结果彭总指挥士气旺盛的志愿军一战云山,二战温井,一次战役顺着联合国军狂飙突进的阵势把防御战打成进攻战,二次战役诱敌深入,向心穿插,38军南挡北拒,把美军打得屁滚尿流。
彭总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只用了两个月时间直接把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南岸,又赶到三八线以南,吓尿了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对手下说,你们只要一闻到中国菜的味道,就赶紧给我撤退!
抗美援朝,彭总指挥来自各个野战军系统的上百万大军,与同样达百万之众,但拥有巨大装备和技术优势的联合国军对垒,最后打成平手,这个结果令全世界都感到匪夷所思,不得不说,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被帝国主义欺负,压迫一百多年的气,由彭总在朝鲜战场上给中国人民出了!
而且,彭总是解放军指挥员中较少的军政全才的将领,四大野战军中,刘帅有小平同志,林总有罗帅,粟大将有谭震林同志,唯独彭总一个人把司令员政委的活全干了!
解放战争中,林总和粟大将打得最为出彩,但是经历过抗美援朝的全现代化战争磨练,可以说到1953年后彭总的指挥艺术是炉火纯青,独步天下。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刘伯承元帅绝对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将军。
刘帅的谋。刘帅是智将,他的谋略高超是众所共知,在红军时期最紧张的时刻,巧渡金沙江,刘帅的谋划可谓是帮我军成功的化险为夷一次。1935年5月到达金沙江口岸,中央原本的计划是由林帅带领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渡江,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渡江,刘帅率领军委纵队从皎平渡过江。
三位老帅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基本是同时出发,但是采取的谋略是不同。由于4月28日,蒋介石已经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所以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刘帅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首先让部队伪装成为国民党部队,顺利进入到皎平渡旁边的小镇上,而此时国民党正好有一位军官留下了两条船打算装自己的财产,干部团减少动作,很快控制渡口,找到两条船。之后刘帅依旧让部队穿着国民党的衣服渡江,并顺利攻占对战阵地。
刘帅控制两边口岸之后,又找来五条船,这样一天一夜可以渡过一万人。同时刘帅在没有接到军委进一步指示的时候,刘帅就派遣干部团攻占对河对岸几十里的小镇,这是关键的一步。就在干部团刚刚到达小镇之后,四川军阀刘文辉的部队也到了,幸好干部团先到,打退了刘文辉部,这才保障了渡口的安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的时候,以及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的时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便立即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全局安危都系于皎平渡,但是数万大军在刘帅的指挥下,有条不絮的渡过了金沙江,在最后一只部队渡过金沙江的时候,刘帅才过江。
刘帅的勇。勇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途艰难,依旧义无反顾,刘帅就是这样一位勇敢的将军。解放战争进入到第二年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西与山东,毛主席为了缓解两地的压力,决心中原突破,实施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举措十分凶险,因为当时整体实力上国民党占据优势,而进入大别山有上千里的路程都在国统区,还有数到天险,大兵团作战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进行这样的跃进是需要勇气和魄力,毛主席很显然具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作为执行者的刘帅同样有这样的勇气,但是缺少一点魄力。不过这一切都随着中央发给刘帅的一封电报改变,电报上赫然写着“陕北以极为困难”的字样,看到这句话,刘帅瞬间做出了南下挺进大别山的决定。
大军南下其中需要渡过黄泛区,黄泛区是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一天后又渡过沙河。
两天后到达汝河北岸,此时国民党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追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刘帅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并告诉部队“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刘帅的激励下,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
三天后刘帅带领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完成毛主席都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为解放战争吹起了反攻的总号角。
刘帅足智多谋,智勇双全,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美国军事专家杰米· 卡洛奇评论为二十世纪,全世界范围内六位“伟大”的军事家之一。
关于刘帅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
历史上,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老总18岁参加湘军,二十八岁担任湘军主力团团长,三十岁与黄公略,滕代远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面对湖南省主席刘健的疯狂反扑围剿,彭老总甚至一度攻陷了长沙城,随后彭老总率部奔赴井冈山与毛主席朱老总领导的红四军会师。随后彭老总长期担任红三军团总指挥。井冈山时期彭老总开疆拓土建立根据地,打跑白军的多次围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38年朱老总回延安后长期主持前线战斗工作,并于40年针对日军囚笼政策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彻底打破日军的封锁。抗日战争时期,彭老总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带领着两万多人的部队和蒋介石的嫡系以及战斗力强悍的马家军共三十多万的部队周旋。彭老总不断采取蘑菇战术,一步步削弱胡宗南的实力,指挥了青化砭,羊河马等堪称战争教材的战例!战略反攻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曾经屠杀了西路军的马家军退出历史舞台。抗美援朝时期,彭老总担任志愿军总司令,将不可一世的美帝打回到谈判桌上!彭老总为了新中国呕心沥血,战斗一生,是我心目中最有勇有谋的千古一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