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神预言?

神预言,就是说过的话后来变成了现实。我以前介绍过伟大领袖毛主席诗词中的预言梦想成真,今天介绍一下毛泽东对陈赓的预言变为现实的事。

陈赓大将的一生比较传奇,他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是黄埔三杰之一,在北伐战争中,曾救过蒋介石的命,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和信任。但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毅然与之决裂,参加了南昌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曾在上海任过中央特科的负责人,直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在顾顺章叛变革命后,他奉周恩来之命,和陈云一起分头通知临时中央领导和地下联络点迅速转移,为党避免了损失。

陈赓性格豪爽,幽默风趣,在中央苏区,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是为数不多敢与毛泽东开玩笑的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时,他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决定进行土城战役,当时由于情报不准,原以为士城只有川军郭勋祺四个团六千多人,而实际上是六个团一万多人,况且川军战斗力也很强悍,毛泽东本来想速战速决,但战争却打成了拉锯战,敌援兵还再不断的增援,战斗异常激烈,红军陷入了困境。这时,毛泽东、朱德决定让陈康率干部团参战。

陈赓的干部团,是红军的储备干部,都是骨干。干部团在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的带领下,个个精神抖数,如猛下山,势不可挡,打退了川军的进攻,毛泽东在指挥所,从望远镜中看到陈赓冲杀的身影和战况,高兴地说:这个陈赓,以后可以当军长。这个预言后来还真实现了。

抗战中,陈赓任386旅旅长,三八六旅令日寇丧胆,取得了长生口、七亘村、广阳、邯(郸)长(治)公路,神头岭、响堂铺等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中,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授衔仪式上,毛主席为陈赓授予勋章的时候,同陈赓开了一句玩笑:“跟我干要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就不会给你大将军!”

历史上有哪些神预言?

1991年10月28日,邓力群就当时出现的“毛泽东热”答《中流》杂志记者问。一一《摘录》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和平演变”警告,并提出了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任务,是唯一对东欧、苏联目前发生的情况作过预言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时候,他们逐渐认识到正是毛泽东同志奠定了防止“和平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笔者:草于2020年8月27号夜深

历史上有哪些神预言?

1918年,国民革命军在南京金陵塔经常听到诡异怪声,被孙中山器重的蒋介石得到报告后,亲临现场,命令手下从金陵塔内挖出一块碑 碑文所写: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蒋介石当时就懵了,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大臣刘基(刘伯温)咋预知我的名字并拆了金陵塔?

不仅当时的老蒋发懵,今天我等吃瓜群众也懵😮

历史上有哪些神预言?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预言,还真是有很多的故事和学问。

一、天地预兆

大凡爱看历史书之人,总能读到史书中的套路。某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某女突然做梦,某一祥瑞进入怀中,不久身怀六甲。要么就是临产之日,或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或有祥瑞产生,最后生下一婴儿。于是乎,这个婴孩长大以后毕竟成为帝王。后来,这个梗用的太多了,导致于电视剧也开始使用,例如电视剧《芈月传》开头情节,太史令唐昧夜观星象,发现罕见的异象天空出现了霸星,预示此孩将来必成大器。

即便是是正史,也要玩玩这个梗,开国之祖,降生时候,天地必有预兆:最早是,有一女子名曰附宝,突见一道电光绕北斗星闪过,于是便怀孕,生下了黄帝;,帝喾次妃因吞食燕卵(鸟蛋)、破胸生产了商族的始祖-----契,最后建立商;禹母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即吞神珠而生禹;

秦末,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便是刘邦的出世,这是神仙给刘邦老爹带了一顶神仙的绿帽子;

东汉末年,一个普通农院,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结果出了个刘备;

北周时,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一产妇在冯翊般若寺产下一子,顿时紫气充庭。有个尼姑说:“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当母亲抱起婴孩,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这个便是杨坚;

李世民出生时,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成吉思汗降生时手握凝血如赤石;卫慕氏到贺兰山游玩,夜梦白龙绕体,由此身怀六甲,生下李元昊;朱元璋其母陈氏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等到朱元璋降生时,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即便努尔哈赤,虽然没有什么预兆,但孕十三月而生。

各位看官,真应该问问自己的父母,当时您降生的时候,无论环境还是你,可否有异常。估计答案是否定的,要是一婴儿降生时,妇产科充满紫气祥光,岂不让医生害怕?你我终究还是平民布衣,苍天不会为我等有预兆的。

说也奇怪,倒是秦始皇出生的时候到没有任何预兆,反而其父亲到底是谁,现在也搞不清楚。其实,从一出生是典型的嬴家血脉,合理合法继承王位,当然不用搞出这一套了。倒是那些把其他王朝取而代之开国帝王,为了强调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便演绎了一套君权天授的“祥瑞的梗”。不然,让老百姓怎么拥护呀?

即便是正史编书之人,虽然并不以然为真,但这就是套路,必须这样玩。如果当真,那以后会郁闷了。如有一孩子出生时,正好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横跨天空,父母告之。等长大以后,还是为生计苦苦的营生,他就会奇怪,为什么我出生有彩虹陪伴,怎么还这样潦倒?岂不知,还有很多孩子也是在与他同一时出生,也有一样的疑惑。

什么是历史?就是被人记录的已发生的事情。既然被人所写,那就全看所写之人的心情了。如果一个人要混成了马云之类的,说不定当时哭声就会写成“声大如雷,护士为之动容”了;要是混背了成了人渣,就会写成“当时出生时候,就很闹腾”。这才在于全文人手里的一支笔了。即便是正史,也不全部当真。史书中上天的预兆预言岂能相信?

二、谶纬经学

史书有两个作用,对聪明者是警示作用,对无知者是哄骗。但是哄也要有哄的方法。

这是记载《旧唐书》故事:唐贞观初年,太白金星经常在大白天出现,非常怪异。太史令占测的结果是:“女主昌。”后来,社会上就有“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童谣。唐太宗立即召见李淳风。李淳风告诉太宗皇帝“唐中弱,有女武代王”这已是上天所注定的了,谁也改变不了了,并告诉唐太宗“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唐太宗便想杀掉天下所有武姓之人。李淳风却劝阻:“天之所命,不可去也。”李世民虽然没大开杀戒,但心深恶痛绝。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遂掩饰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后来一想,李君羡官职为武卫将军,封号为五连县公,属县为武安县,皆有“武”字又为“五娘子”。于是便认定是他了。然后,李君羡随即被御史罗织罪名弹劾,以"欺君压民"的罪名下令处决,全家灭族。

此人此事可是记录在正史上的,绝对不是传说演绎。难道真有“唐中弱,有女武代王”这样的预言还是真的了?难道古人真能参透天地玄机?想想这样的一写对谁有利,当然是武则天了,以后的书生老百姓一看到这样的记录,不禁感慨:武则天取代李唐那是上天的意思了,不是人力谁能阻挡的了。看到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武则天及其支持者笑了,李唐宗室无奈了。谁就掌握了政权,谁掌握的舆论。这种的舆论当然与谣言是不同的,它在中国古代是很系统,这就是“谶纬经学”。

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它盛行于秦汉代的重要社会思潮,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谶”是一种隐秘的语言,其实就是预言。其实,聪明的人一眼便看出来,这学问的还是为帝王封建统治的法理性而服务的。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个谶语就是:

1、亡秦者胡。“亡秦者,胡也”。《史记》云: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胡指的是胡人,于是他命蒙恬北击匈奴,击败匈奴后又修万里长城,防止匈奴南侵。谁知胡实指胡亥,最后果然是把秦朝弄得灭亡了。

2、刘秀当为天子。《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载: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后汉书》也记载: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

3、代汉者当涂高。出至《春秋谶》: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然后从汉武帝开始琢磨,谁是当涂者?袁术、袁绍往自己安,曹魏也往自己身上。即便后来的石勒、萧道成、郭威都要想法设法合理解释自己就是当涂高。这个谶语流行的几百年,其实就是用谶纬经学来解释自己的政权的合法性。

4、桃李子,得天下。《隋书》载:大业中,童谣曰,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隋炀帝时,民间流传童谣《桃李歌》,言李氏为天子。杨广以为就是李密,后来就发生了杨玄感李密的叛乱。没想到后来居然是李渊取代隋朝。

5、唐中弱,有女武代王。

当然凡是历史的爱好者爱围绕这五个谶语展开很多的讨论,并津津乐道。其实设身处地想一想,任何政权都会有反对派的,喜欢编造各种童谣来表达天意,例如: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意思是,连绵天涯的春草,是何等的青翠呀,可是这就像而才播下十余天的萝卜活不长久了。这编童谣之人当然不可能是儿童了,只能是反对董卓的政治力量借舆论造势了。

当然,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人,编谶语来达到目的。比如五代时期周世宗攻契丹,途中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五字,周世宗柴荣心理就开始不安了,对自己忠实的部下点检张永德开始狐疑,最后下诏免去张永德点检一职,这一下造成后周的军队权力真空,年青的赵匡胤就成了点检。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句谶语又变成了“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了,结果陈桥兵变,赵匡胤 黄袍加身。明白人一眼就看出这句谶语是谁编出来的,当时是赵匡胤了,一句话可以铲除自己的政治对手,后来再被自己利用。实在高明。

所以,谶语这东西就是政敌编出来的,达到影响政局,影响舆论,扰乱人心的目的。但是问题的重点是,执政者炒作谶语,并且把谶语当成一门学问研究,最后搞得不仅哄了老百姓,也把自己也骗了。这样的例子还真是不少,本来西方高唱“中国崩溃论”,都已经唱了三十年,中国已经奔溃中成了世界第二。本来想搞乱中国民心,但是没想到学者自己也信以为真了。对于形势判断的“预言”真是很有意思的,没把别人忽悠进去,倒让自己深信不疑了。不信想想现在的很多网络论坛上的争论(包括知乎)。

所以,谶纬这东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很有市场的,也被人喜闻乐见。在文学上也能广泛见到其身影。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三国演义》中"雨水盛,麦子亡”这句谶纬中暗示了关羽水淹七军与在麦城被谋害;《水浒传》中,一位禅师告诉鲁智深: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红楼梦》中的十二钗判词,等等。这样让读书的人顿感神秘而又高大上,或多或少都要感慨点时势命运了。

中国谶纬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刘秀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他得益于此,当然要推广了。所以,当时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还有托为伏羲到孔子演绎的三十篇,加上"七经纬"三十六篇,共八十一篇,使图谶成为法定的经典,享有神圣的地位。刘秀还将其定为功令的必读书,"言五经者,皆凭谶纬说"。儒生为了利禄,都兼习谶纬,称"七经纬"为"内学",而原来的经书反被称为"外学"。其后,汉章帝又召集博士和儒生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把谶纬和今文经学糅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谶纬化。谶纬在东汉时,已成为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以后的修撰历史及其文学著作影响特大。

在中国民间的民间最有名的谶纬之书就是: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这些书说是推到三千年的历史。我在年青时候,毕竟是历史专业,除了研究谶纬经学以外,还真的看过这三本书。其实全在人对书中的隐语的理解角度的问题,没有多少的学术价值。个人以为倒是多用了算命的“遁词”罢了。

如果你问我该如何看待谶纬经学,也就是中国历史的预言文化,它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毕竟能成为经学中的"内学",还是很成体系的,包括中国的古史、天文、乐律、农学、医学很多方面等,自然有其道理,我总是把其当成人生哲学来读,能让人对历史看法大有长进,能做到知史其所以然也。但人不过四十就不要去读了。这可是中老年人的“心理鸡汤".。

三、洞明世事

学史明智,这是学历史的最后目的。其实任何一部过去历史只是现在史。

中国还是很多学史明智可以做到对时局正确的判断,总结出精确的预言的。

先讲《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记载一个真实故事: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赵烈文在与曾国藩谈话时预言:不出50年,清朝必亡。44年后,清朝果然土崩瓦解,接踵而来的混乱局面,也为赵烈文所言中:“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

曾国藩大惊失色,因为清朝此时通过洋务运动,社会各方面开始呈现上升繁荣的景象。赵烈文对他剖析了清王朝不仅“大势”已去,而且“气数”将尽,千疮百孔的政治经济制度已经不是任何一个明君谁能挽回的了。这点让曾国藩以后做出准确的决定。

作为一名局外人正是能洞察现实,联系历史而得出这样精确的语言。这也算中国历史上对时势预言最准确的人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同样具有这样的人物。象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后来,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果然一语中的,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当然这里就要说到范蠡的“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看清的越王勾践的薄情,最后安全脱身,而文种却成了悲剧人物。

翻阅史书,几乎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人清醒的看出历史的走向;中国历史哪次大的战役,都有无论哪方都能人看出战役最后的胜负。这样例子就太多了。最有名的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前对天下大势做出断言。

当然,这些预言不仅需要一个人有对当前局势的洞察力,更要有一种对历史的借鉴能力。对历史的借鉴可以让人更加的明智。所以,历史对一个民族是很重要的。现在,历史这一学科好像没有实用的功能,不能成为就业谋生的手段。但是,这不代表历史就不重要了。我国是古代最的官修史书的国家,而且一直保留这种传统,浩瀚的史书、王朝的迭代、沧海的沉浮能为我们提供巨多而丰富的可以借鉴的东西。这样的文化资源是别的国家所不具备。

讲一个不算笑话的段子:美国人问中国人:你们不信上帝,那么你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做的正确?中国人回答:因为我们有历史。的确,漫长的历史足可以提供我们丰富的经验和不同的思路。这种表现在网络论坛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就拿知乎为例,一旦讨论历史问题,特别是民族问题,东西方文化发展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家谁可以拿出一堆历史事件以及看法说理,就很容易在评论区撕起来。结果最后是看的有些吃瓜的群众,一脸懵逼茫茫然不知道怎么站队了。当然还有更多明智的人通过撕的过程,能得到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这点是很宝贵的,讨论人的可以很极端,陈述己方有利论据,点出对方的不足,这样越能让旁观者能认清事情的本质,形成一个正确的看法,做出一个合理的预判。所以,中国当前的网络整体上是从来不自大,也不会形成一种言论的,整个网络就不能是单一盲目的乐观或悲观了,这比一些“小地方”的网民看法自然要清醒得很多。这都会有利于决策者借鉴和引导的舆论。不夸张的说,不协调的网络争论正好反映一个民族清醒的认识,因为没有任何事物发展是绝对的。想想二十年前那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幼稚的文章,放在今天网络时代真的引不起任何波澜了。

对于一个个人来说,学习历史多了或者看的争论多了,慢慢也越来越形成全面客观的看法。就拿我来说吧,想当初年青时候,喜欢看历史经济军事讨论,还喜欢和别人去争。到现在,书看了不少了,再看到一些靠标题吸引眼球的文章时,就不以为然了。特别是看国内国外某些专家教授的警示名言的长篇大论时候,心里暗想:与其听你在这里忽悠,不如多看看相关的历史吧。历史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这不是靠人说的。还真把自己当成预言的大神了,能认清历史的一点规律就已经不错了。

人只能接近历史的真相,但是无法彻底的去看透、预测它。在历史面前还是保留一点卑微姿态吧。

-----------

非常感谢大家!真心的!写此文时候,我还真怕让读者历史知识碎片化,特意进行梳理。但是当时几乎是没有几个人看。我简直有点懵了,我甚至怀疑在知悟空回答里写干货是否还有没有意义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天,居然还是慢慢有人看了。所以,非常感谢。

历史上有哪些神预言?

唐三代后有女主,武氏灭唐。这个预言是由风水大师袁天罡所说,李世民听完这段话杀掉了所有武姓的高官,一时心软放过了武则天,可没人说造反的一定是个男人啊。

历史上有哪些神预言?

“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