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有哪些,该如何评价他们?
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才华横溢,还是才高八斗,只要他背叛了祖国,背叛了人民,他就是十足的伪君子、汉奸文人,周作人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三人一母同胞,共同吮吸着中华文化的深厚营养,但走的道路却不同。鲁迅成为中国文化的旗手,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周建人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而周作人却沦为日本人的汉奸,成为汉奸文人,为世人所唾弃。
周作人饱读诗书,知识渊博,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在散文、文学理论、评论、作诗、翻泽等方面,多有建树。早期也曾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但是,1939年,在日本人占领北平后, 周作人出任了汪伪南京政府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他还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东亚文化协议会会长、中日文化协会理事等职务,死心踏地为日本人卖命,他不仅去日本参拜了靖国神社,还去日军医院,慰问了受伤的日军官兵,给他们捐款捐物,是一个十足的奴才、汉奸相。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了周作人。1946年11月6日,高等法院判处他14年有期徒刑,后又改判10年有期徒刑。1949年蒋介石下野后,李宗仁下令释放政治犯,周作人被放出监狱,他坐火车到上海,暂住在他的学生家中。
新中国成立后,周作人专心翻译和写作,以稿费维持生计。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因病去世,享年82岁。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有哪些,该如何评价他们?
周佛海是大汉奸汪精卫的得力助手,也曾经是一名意气风发、颇有才华的有志青年,但反复无常、见风使舵的本性,却最终让能力出众的他沦落为千夫所指的汉奸,彻底暴露了其伪君子的真实面目。
周佛海青年时期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在20岁时就曾带领同学们反抗学校的不合理制度,他掀了老师的桌子,扯掉学校给他处分的公告,并为此被学校开除。
后来周佛海到日本留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而且在假期回国期间发表了很多进步文章。
1921年7月,周佛海从日本回国参加了我党的‘一大’会议,成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并被任命为副总书记,成为组织的领导。
1924年,周佛海回国,担任了当时政府宣传部的秘书,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但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他认为我党已成了他仕途通达绊脚石,于是发表了声明,脱离了组织。
令人不齿的是,随后他竟然马上调转枪口,反戈一击,多次发表反动文章,对我党进行攻击,以求得当权者的垂青,虚伪不义的本性可见一斑。
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后,周佛海找到了新靠山,并在其后随汪精卫叛离重庆,投靠了日本,成为汪伪政权的风云人物,沦为可耻的汉奸。
周佛海此人,满口仁义道德,一副忧民忧国的样子,背地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见利忘义之人,精于投机的他,后来见日本即将大势已去,汪伪政权危在旦夕,便又暗中与蒋校长眉来眼去,表示愿意为其效劳。
于是就在汪伪政权宣布解散的当天晚上,周佛海便声明效忠蒋校长。这让他的‘老朋友’——大汉奸陈公博都看不下去了,大骂他‘卖友求荣’。
但反复无常、‘本领出众’的周佛海这次失算了,他刚当了一个月的政府大员,就在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下,被投进了监狱。在汉奸陈公博被处决后,周佛海也被判处死刑。
但后来在蒋校长的干涉下,周佛海又被转成无期徒刑。根说蒋校长之所以插手,是有把柄在周佛海手中,他因怕丑闻被公诸于天下才不得不救了周佛海一命。但保住了脑袋的周佛海还是难逃厄运,其后不到一年,就病死在了监狱中。
周佛海毕业于日本东京京都帝国大学,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汪伪政权的主要组织者,还是大学教授,他曾著书为蒋校长独揽大权制造理论,让龙颜大悦的蒋校长将此书定为政府高级干部的必读课本。说周佛海才华横溢并不为过,但他表里不一、两面三刀的品性,注定了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有哪些,该如何评价他们?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汪精卫铁定算一个。以下就让历史故事慧一一道来: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生于广东番禺。祖父是举人出身,父亲做了一辈子幕僚。其天资聪颖,五岁时开始读私塾,就能背陶渊明和陆游的诗,并且学习王阳明的《传习录》,受其“知行合一”思想影响。
高中秀才,名列第一。汪精卫当年考秀才时,是广州府的第一名,广州是当时岭南的首府,能在广东地区考上第一名,能力那肯定不用说。并且过不了多久又考上公费留学生。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多得的好学生。
发奋图强,文采飞扬。汪精卫为了激励自己,以精卫填海的故事来鞭策自己,使用“精卫”的笔名发表了大量革命文章,文章也写得杠杠的,就这样,他成了汪精卫。 1906年,日本留学的汪精卫法政大学速成科毕业,在同期毕业学生中,成绩名列第二。在留学生中排前两名,可见其学习能力。
勇气可嘉,为国冲锋。最“热血”的时候,汪精卫为了结束清王朝的统治,竟然独自一人去刺杀清朝第一权臣肃亲王,结果失败了,但运气好,没被杀头,在监狱里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样的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的资本。
不好酒色,长得帅,又会演讲。汪精卫不仅有才华会演讲,还是长的帅。在民国人才辈出的时代,汪精卫都可以评为四大美男子。那可是相当高的评价,同时,汪精卫在不好酒色,人品也得到大家的公认。
这样一个品学兼优、前途光明的好青年怎么就变了呢?却是名副其实的伪君子与汉奸。
1935年6月,汪精卫与日本帝国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把中国华北的主权让给了日本侵略者。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汪精卫又极力与日本言和。再后来又成立了汪伪政权,卖国求荣。
当然,汪精卫作为汉奸,结局也是很惨,由于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剌杀,身中三枪在日本就医,死在手术台上,并且在抗战结束后被挫骨扬灰,在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有哪些,该如何评价他们?
郭沫若是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在甲骨学、文学、诗歌、历史剧本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有名作,他因为编撰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使他成为中国唯物史观派的奠基人。
但鲁迅讽刺他是“才子加流氓”。说他流氓,主要指他的感情生活,这也是被世人饱受诟病的部分。郭老师一生有三个正妻,几个情人,感情生活复杂。
第一位原配张琼华。当时父母主婚,他结婚5天离开,郭老师26年后带着另一个女人和孩子回乡,原配空守68年未嫁,最后孤独离世。
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郭老师在日本留学相识,穷酸学生加旧中国身份,佐家虽极力反对,但佐藤依然下嫁并生下四子一女。抗战爆发,因骂蒋介石逃亡日本10年后得到政府允许,只字未留回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佐藤来华找他,见他已有另一女人和孩子心酸离开。
第三人妻子于立群。是于立忱的妹妹。郭老师当年先追于立忱,并答应结婚,后于立忱怀孕,郭老师要求打胎,于悲愤自杀。后来遇到于立群,婚后也为郭老师生育四子两女,但最后的结局依然是自杀身亡。
周总理因为郭老师,帮助佐藤富子解决了中国国籍,也曾经在郭老师的第三次婚礼上说:“希望你这是最后一次结婚。”可见,周总理并不认可他的感情作风。
世人说,郭老师是“才子”,也有人说是“伪君子”、“渣男”,所以,难怪鲁迅先生有类似的评价。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有哪些,该如何评价他们?
能被评价成伪君子的人,他至少有这些特质:1、此人从表面看,有君子风度,有一定的才华和能力;2、此人狡猾多端,心有城府,腹黑脸皮厚,善于伪装自己;3、此人在历史上留有一定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我们来看看3个历史名人。
1、明末文坛的领袖钱谦益
说起钱谦益,更多人知道的是他和柳如是之间的姻缘。他在明朝末期官至礼部侍郎,当阉党魏忠贤乱政时,作为文坛领袖的钱谦益不仅没有出面把持朝政,清除阉党,而是一怒之下辞官归隐。之后,李自成攻进北京导致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此时,很多大明旧臣和文坛楷模都等着他出面主持大局。但是钱谦益对此不闻不问,冷眼相关。这个时候,出现“柳如是跳水殉国,钱谦益贪生怕死”的事件,从此,柳如是让后世赞为女中豪杰,而钱谦益则落了个“德行尚且不如妓女”的评价。再后来,清军入北京,赶走李自成后,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召唤钱谦益入京为官。钱谦益呢,不敢拒绝,也没有拒绝,很快就投降了清朝,而作为宣传忠孝仁义的文坛领袖率先投敌,那么大明旧臣也很快就放弃了抵抗,如此看来,钱谦益的人品道德很不堪。更何况,钱谦益在投降之后,还是放不下名声,暗中资助反清的势力,成了两面小人。如果当初钱谦益没有任性而为,早点出面主持朝政大局,怎么会发生李自成入京和清军入关的局面呢?所以,钱谦益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名声罢了,而不是国家和百姓。
2、复辟之前的袁世凯
如果袁世凯没有复辟,没有选择自己当皇帝,那他还是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袁大总统呢?其实,复辟之前的袁世凯,也是一个伪君子。如果说钱谦益为名声所累,那么袁世凯则彻头彻尾地不顾名声。
在戊戌变法期间,当维新派得知,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想通过政变废除光绪帝,重新掌握政权时,变法的领袖谭嗣同想到了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在当时,袁世凯的名声很好,被谭嗣同等人视作开明人士。于是呢,谭嗣同就带着光绪帝的口谕秘密前往天津,告诉袁世凯:皇帝危在旦夕,请他务必做忠君之事,来排君之忧。而当时,袁世凯拍案而起,指天发誓,说要维护光绪帝,为他铲除逆党。谭嗣同见袁世凯这般大义凛然,自以为找对了人,便兴冲冲回北京复命。
但是,谭嗣同前脚刚走,袁世凯就马上转告给旧党这件事情,慈禧太后听说此事,大怒不已,当机立断,下令逮捕了戊戌变法主要人物。而袁世凯凭借这次告密,在政治中,青云直上,成为了大清的栋梁。
此外,当孙中山在南方建立了中华民国后,当时,袁世凯手握重军,他统帅的北洋军战斗力远超革命军,但他故意推迟行动,不愿为此消耗实力。并在朝廷内散布消息说自己的兵力不足,抵挡不住同心协力的革命军,这也导致隆裕太后以为清朝大厦将倾,慌忙接受了退位条件,把北方江山拱手让出。可惜啊,这个接收人并不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军,而是他袁世凯个人。随后,袁世凯与孙中山达成协议,成立中华民国,袁世凯任大总统,孙中山则下野变为普通人,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一个人窃取了。
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袁世凯不久复辟称帝,结果当了83天的皇上。为了当上皇帝,还主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目的是为了接受日本人的支持,这一个举动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至此,袁世凯真正的目的和面目也被世人所熟知,也就成了大反派。
3、徒有虚表的康有为
康有为的确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尤其是在思想解放一方面。但是,从事实来看,康有为更像一个墙头草。
康有为却在《自编年谱》中言之凿凿地说,光绪十四年(1888)他进京拜会了翁师傅(翁同龢),并向后者讲述了俄国彼得大帝、日本明治天皇变法改制的故事,翁师傅如闻天音,茅塞顿开,大为悦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翁同龢是在主战派领袖,长期出入宫禁,眼见国势江河日下,他难免忧心如焚。按照道理来说,康有为强调的变法图强的主张能够增强国力,应该很容易打动翁师傅,但事实没有打动。在翁同龢的日记中,他对康有为的评价是“狂甚”二字,这个“狂”在我看来贬义,因为翁同龢没有认同康有为,那么康有为的理论是不现实的。毕竟在翁同龢看来,康有为汲汲于功名,只是想攀爬到更高的平台上去猎获荣华富贵拔了。历史学家高阳作《翁同龢传》,仔细比对过《翁同龢日记》和康有为的《自编年谱》,在充分考虑了翁同龢为避祸删削日记的可能性后,他还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康有为志大言夸,惯于攘夺和作伪,公然欺世,毫不惭汗。以此看来,康有为所说的翁同龢的赏识,只不过是在做假。
其次,康有为时刻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可是他自己却被人们称为伪君子。就连梁启超都说,康有为是个虚伪的人。因为康有为在各种平台上发表支持一夫一妻的制度,但是康有为自己却娶了六个老婆,而且一个比一个年轻。他的这种行为,也让当时的人们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伪君子有哪些,该如何评价他们?
既然是才华横溢的伪君子,示人的形象一定是“德才兼备”。思前想后,还真是没想起来。不过“才华横溢”的小人倒是有几个。就拿书法界的高手举例,北宋朝蔡京,南宋朝秦桧,明朝严嵩,不仅书法水平顶级,权谋之术更是炉火纯青。在朝廷位高权重,做事的影响在各自的时期也无出其右,祸国殃民,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
伪君子的话,按照传统标准,王莽算一个,主要罪证是其前后表现反差巨大和篡位。不过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是社会改革者。持这种观点的有胡适、翦伯赞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