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我已经介绍几次了,今天说一说开国的少数民族将军,他们也是时代的优秀

代表,闪耀的将星,功勋卓著,堪称举世无双。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予的1614名开国将帅中,有37位少数民族将领,包括大将1人、上将2人、中将9人、少将25人。其中:

△大将粟裕(1907-1984):侗族,湖南会同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历任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指挥的经典战役有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55年授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上将韦国清(1913-1989),壮族,广西东兰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参加了百色起义,历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衔时任广西省省长、广西省委副书记。

△上将乌兰夫(1906-1988):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3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授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

△中将廖汉生(1911-2006):土家族,湖南桑植人,1955年授衔时任国防部副部长。

△中将韦杰(1914-1987):壮族,广西东兰人,1955年授衔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

△中将冼恒汉(1911-1991):壮族,广西田阳人,1955年授衔时任兰州军区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中将覃健(1911—1959):壮族,广西东兰人, 1955年授衔时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中将丁秋生(1913—1995):满族,湖南湘乡人,1955年授衔时任浙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中将万毅(1907-1997):满族,辽宁金州人, 1955年授衔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

△中将赛福鼎·艾则孜(1915-2003):维吾尔族,1955年授衔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民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中将阿沛·阿旺晋美(1910-2009):藏族,西藏拉萨人,1955年授衔时任西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中将朵噶·彭错饶杰(1903-1957):藏族,西藏拉萨人,1955年授衔时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还有少将:韦祖珍、卢绍武、吴西、黄惠良、覃士冕、覃国翰、朱鹤云、索立波、孔飞、廷懋、吴涛、赵承金、郭维城、白志文、桑颇·才旺仁增、凯墨·索南旺堆、黄正清、曹达诺夫·扎依尔、祖农·太也夫、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曹云清、彭飞、刘世昌、刘瑞方、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林彪生于1907年,毕业于黄埔四期。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众多黄埔同学中,资历很浅,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林彪便成长成为了一名高级指挥员。在红军时期便开始崭露头角,20多岁便成为了红一方面军的红一军团军团长。

林彪带兵非常注重对部队进行以战术为主的军事教育,例如“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的三种打法”在东北野战军中非常普及,几乎每个战士都能耳熟能详,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林彪初到东北的时候只有10万人,而在东北的国民党军是参加过对日作战的中国驻印军。这些军队不仅装备好,战斗力还挺强,其中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就占了2个。林彪的部队初到东北没有根据地,吃饭、补给、伤员安置都非常困难,但是部队天天打仗,天天减员,几乎没有得到过休整。

到了1948年,林彪入关三年整,东北野战军主力有12个纵队48个师、1个特种兵纵队和1个铁道纵队,总兵力70多万,火炮1000多门,坦克100多辆。不论是兵力数量还是武器装备的质量均居全国首位。以至于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后,东野的一个纵队就可以全歼国民党军一个军。

林彪是在革命战争中军工卓越的将领之一,1955年授衔时,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他在十大元帅中的年龄最小,只有48岁,但是在十大元帅的排名中位居朱德、彭德怀之后,排名第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在元帅当中,林彪是最会打仗的,在大将当中,粟裕是最会打仗的,而在上将当中里,韩先楚是公认第一的会打仗的。

韩先楚出生在湖北黄安,从小家境贫寒吃尽了苦头,放过牛,当过篾匠和短工。1927年11月的黄麻起义,只有14岁的韩先楚踊跃参加了当地的农民协会,17岁时就已经光荣入党,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员。

韩先楚先后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是一位真正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韩先楚把毕生的经历和心血都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不朽的功勋。

韩先楚从军期间,有幸在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林彪手下工作过,也都得到过四位老帅的嘉奖和赞扬,综合起来一句话,就是打仗不怕牺牲,打仗好动脑筋有一手。

在同僚眼中,韩先楚是个好勇斗狠不服输的人,打仗往往出其不意,是个真正的好战分子。他敢打别人没有把握的仗,往往取的意料之中的胜利。韩先楚和《亮剑》中的李云龙很像,都喜欢违抗军令,打冒险的仗,这在全军中都是少见的刺头。

不过韩先楚也是有原则的,对共产主义事业是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在长期的斗争中锻炼和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无产阶级革命性。他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无私奉献、坚持真理、胸怀坦荡、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全军上下,同时韩先楚在思想上也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是一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优秀战将,堪称是解放军优秀将领的代表之一。

对此,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粟裕大将智勇深沉,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

粟裕将军一生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在战火中不断磨练提升自己的指挥艺术,由于长期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粟裕的作战风格凌厉果决,当断则断,即使兵行险招,也绝不拖泥带水,总的来说就是“凶,绝,险,狠”,因此,无论是日寇还是国民党军,对粟裕指挥的部队都闻风丧胆。在淮海战役前,国军面对华野已经要9个师抱团自保,可见粟裕给国军的压力有多大。

在战略层面,粟裕有自己的长远眼光和独立判断,不唯上,不妥协。1948年初,粟裕认为毛主席关于华野过长江的部署不妥,经过几次沟通,终于说服了毛主席把华野主力留在江北,最终打了淮海战役,消灭了蒋介石起家打内战的大部分嫡系。到1949年初,毛主席回顾这段经过时也感叹说:当初粟裕说三个纵队不去江南是对的。

在战役层面,粟裕比我们想象的一般的温文儒雅的形象要“狠”。由于后勤补给条件有限,华野战士携带的弹药数量长期低于8个基数,有时只有两个基数,如果一仗没有打赢,没有缴获,下一仗可能就会有枪无弹。所以,粟裕指挥的每一仗都是要竭尽全力打赢的。

1948年6月,粟裕指挥豫东战役,首先攻克开封后又果断放弃开封,引诱邱清泉和区寿年兵团追击,在两敌相距40公里,几乎是间不容发之际突然包围了区寿年,把邱清泉死死堵在10公里外。此时,由于蒋委员长难得的机智操作,黄百韬第7兵团突然出现在战场,局势顿时逆转,华野腹背受敌。

然而,粟裕顶着巨大风险,依然先突击打掉了区寿年的兵团部和第75师,然后留下区兵团残敌不打,回身全力攻击黄百韬,在黄百韬被重创后,他又判断形势,果断放弃全歼黄的意图,立刻结束战役,在敌人5个兵团合围之前跳出了包围圈。

此役,国民党出动了邱清泉,黄百韬,胡琏,区寿年,吴绍周,杨干才,孙元良7个兵团级单位从四面八方夹击粟裕,结果被歼灭9万多人,还让粟裕从容突围而去,豫东战役打得国军彻底失去了野战的信心。这一系列操作,时进时退,时取时弃,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对战场形势判断之准确,战机把握之精妙,作战决心之果决,都令人咋舌。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将军始终保持革命者的简单朴素本色。他对下属非常客气照顾,毫无首长的架子,当别人称赞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是沧海一粟!这是作为一代名将最难得的品质。

所以“军神”刘伯承元帅评价说:“粟裕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粟裕大将既非科班出身,本人资历又浅,但却能长时间以副手的身份指挥庞大的军队,并取得了绝大多数战役的胜利。以粟裕的出身、阅历和背景,他绝对是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粟裕将军出身于侗族人家,18岁时投入叶挺的部队,20岁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总指挥部的警卫队班长。后到井冈山加入红军。他从基层做起,在红军初始时期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建树,但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粟裕的能力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在担任红十军团参谋长时期,他因先机一步冲出敌人包围圈,而免遭灭顶之灾。在南方加入新四军后,他的能量被全然释放,无论是对日军还是从国民党军队作战,他指挥部队以少胜多,积小胜为大胜,连战连捷,打出了自己的名堂。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更是大显神通,率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逐渐打开局面,反守为攻,取得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诸多重大战役的胜利,一直和战友们将国民党打到了小岛之上。

粟裕与不少同级别的国共将领不同,他没有进过军事院校,没有系统学习过军事知识,打仗作战全是自学成才,以过人的智慧和别具一格的指挥艺术,成为同时代少有的军事天才。

大多数时间作为副手的他,却长时间拥有军事作战的指挥权力,运筹帷幄,决战千里,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粟裕大将作为重要的开国元勋,战功卓著。更难得的是,他一向低调谦让,不争名夺利,这也是让后人最敬仰的高贵品质。但他也因为性格耿直,不善变通,在一些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也让我们为将军感到不平。如果就军事才能讲,实至名归的粟裕将军毫无争议的一定是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举世无双的优秀代表?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在这千千万万的优秀将领中我认为韩先楚将军更优秀。

韩先楚同志出生在湖北黄安,从小穷的叮咚响,可以说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后来参加了红军队伍。先后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真正从士兵成长为我军优秀指挥员的将军。

特别是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他表现的更为突出。他当时是兵团副司令兼军长,亲自部署兵力,先派一个团划船从敌人防守薄弱的海岸登陆,作为接应后续大部队。然后趁顺风韩先楚同志亲自带领一个军的兵力,乘着机帆船,乘风破浪、冒着敌人密急的炮火,率先登上海南岛。紧接着他指挥着另一个军也登上了海南岛。就这样他指挥着两个军的兵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势如破竹、一气呵成的硬是全歼了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守军。从此海南岛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全国解放后韩先楚同志被中央军委任命为福建军区司令员。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韩先楚将军戎马一生,为党为国立下了丰功伟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