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被誉为“中国舒伯特”的作曲家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是新中国乐坛上成就卓然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歌,发表了一百多首,他的歌曲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请到青年突击队来》等,都是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成为七、八十年代永恒的经典。
施光南的父亲施存统,是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社会活动家,曾任共青团第一任书记。先后在上海大学任教、中山大学、黄埔军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政治经济学,与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瞿秋白、陈望道等过从甚密。抗战期间,为文化界救国会领导人之一,并与黄炎培、章乃器等组织民主建国会。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劳动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政协常委。
施光南出生在重庆,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他一生与音乐为伴,用音乐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歌唱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举国同庆,万民欢呼,中国的春天终于来临,施光南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创作的《祝酒歌》,一经传唱,顿时传遍了大江南北,深受亿万中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一代颂歌。他先后创作了
《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周总理,你在那里》《假如你要认识我》《高举亚运会的火炬》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还创作了多部歌剧、芭蕾舞剧、京剧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如大型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剧《白蛇传》等。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施光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谢邀!
在头条曾回答过此类问题,在此再写一部分我们义乌历史上出过的名人以作回答。
颜乌:据说是秦朝时期人,以孝闻名于世,西汉刘向《说苑》记之。
杨茂:从东汉光武帝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杨乔高祖。
杨乔:东汉尚书,汉桓帝爱其才,召他为女婿,不肯接受,绝食七日而卒,明代方孝孺曾作文大赞杨乔。
杨璇:杨乔弟,汉灵帝时为零陵太守,后拜尚书仆射,时皇甫规赞其为西州名士,朝之夙望。
骆俊:东汉末陈留相,因抗拒袁术被其所害。
骆统:骆俊子,孙权侄女婿,东吴著名将领,濡须督。
娄幼瑜:南朝齐国教育家,文学家。
僧惠约:原名楼灵璨,今夏演人,南朝梁武帝执弟子礼,称其为“智者国师”。
傅大士:原名傅翕,今塔山上傅人,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南朝梁武帝三次召见。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王彦超:五代至宋初著名将领,今尚阳人,官至右金吾卫上将军,封邠国公。
赵师恺:宋孝宗次子,初封庆王,进封魏王,封地于义乌,王府(已毁)在今福田井头村(现在为福田街道兴港小区)。任职判宁国府时,改革弊政,修复宣州、太平州一带圩田,推广南方小麦的普及种植,作出重大贡献;改任判明州后,极其重视教育,他下令所属县邑的田租用来办学,对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淳熙七年(1180年),卒于明州任上,王坟(已毁)在今井头村西。《宋史》载“恺治二郡,有仁声,四明父老建祠立碑,以纪遗爱。”
宗泽:宋代抗金名将,今福田宗宅人,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
徐侨:南宋政治家、理学家,今佛堂徐塘下人,宝谟阁侍制。
黄溍:元代著名史官,儒林四杰之一,宋濂、王祎、高则诚是他的得意门生。
朱震亨:今赤岸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创出独特的中医“滋阴学说”,是“滋阴派”的创始人。
王祎:今青岩傅人,黄溍弟子,明太祖朱元璋称赞他说“浙东二儒,卿与宋濂耳”,修纂《元史》总裁之一,卒于诏喻云南梁王任上。
龚泰:今龚大塘人,官至明代户部给事中、都给事中,燕王朱棣入南京,跳城死节。
虞抟:明代中期著名医学家,今廿三里华溪人,曾创造性地提出“两肾总号命门”的理论。
吴百朋:明代著名抗倭儒将,今平畴大元村人,官至刑部尚书。
倪仁吉:吴百朋曾孙吴之艺妻,明末清初人,精通经史诗文、刺绣书画,尤擅长发绣,时人得其书画片羽者,皆珍若拱璧。
朱之锡:今陇头朱山头下人,官至清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兼理军务。在鲁西南和苏北一带奉为“河神”,沿河立庙称之为“朱大王”,乾隆皇帝追封他为助顺永宁侯。
陈熙晋:稠城湖清门人,历任清代道光年间贵州多地知县、知州、知府及湖北宜昌知府,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其中《骆临海集笺注》一书为世人所称道,成为骆宾王文集的传世佳本。
朱一新:今毛店朱店人,清末著名学者、汉宋调和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历任内阁中书舍人、翰林院编修、陕西道监察御史,后任广东肇庆端溪书院主讲及广州广雅书院(中山大学前身)山长(校长)。
陈榥:今稠城人,光复会成员,同盟会成员,民国成立以陆军少将督理上海制造局,被授予二等文虎勋章,拒绝袁世凯的约请而入蔡锷护国军任第二军副参谋长,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全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等职。
陈望道:今夏演分水塘人,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
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如果你读过《明史》,你可能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宋濂,出身于金华浦江,明除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刘伯温、章溢、叶琛等人并列为“浙东四先生”。
这个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曾经天降甘霖,朱元璋问他是什么预兆,他说你能当上天子,不是天意,而是你的能力,所以做事不需要执迷于天象。
还推荐了朱元璋一本书《大学衍义》,朱元璋将此书贴在墙壁上,召集大臣让宋濂讲课,同时《大明日历》、《元史》等书都是宋濂主编而成。
老年时期宋濂告老还乡,但不幸得是牵连在胡惟庸一案,最后还是马皇后力保,宋濂得以老死。
宋濂是明初大名鼎鼎的名儒,他的思想影响很多人,也是金华人的骄傲。
如果说中国近现代山水画谁更牛,那么金华人黄宾虹当仁不让,籍贯安徽,成长于金华,他先是开始临摹,最后终成山水画一代宗师,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白宾虹,以黑厚透密、黑亮透红为特色,称之为黑宾虹。
他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流派,与齐白石并成为“南黄北齐白”。
在唐朝时期,一代文宗骆宾王,也是金华义乌人,所写的《鹅鹅鹅》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几乎人人皆咏,武则天看了他的文章,恨不得招他为大臣,只是骆宾王生性骄傲,并且进行反武则天起义,最后失败下落不明。
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金华历史上出过的名人有:
金华市本级:1、张志和,唐代著名诗人。2、王淮,南宋左丞相。3、叶衡,南宋参知政事(副丞相)。4、吕祖谦,南宋著名思想家。5、朱大典,明末清初抗清英雄,6、黄宾虹,祖籍安徽,出生于金华,近现代著名画家。7、施存统,首任团中央书记,建国初任国家劳动部第一副部长。8、艾青,现代著名诗人。9、施光南,当代著名作曲家。
义乌市:1、傅大士,南朝梁著名佛教居士,与同时代的达摩、宝志并称“粱代三大士”,中国维摩禅祖师。2、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3、宗泽,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抗金英雄,曾任东京留守。4、朱丹溪,元代著名医学家,金元中医四大家之一。5、黄溍,元代翰林,宋濂之师。6、陈大成,明朝戚家军中名将。7、陈望道,《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作者,曾任复旦大学校长。8、冯雪峰,曾任“左联”党团书记,建国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9、吴晗,著名明史专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
东阳市:1、张国维,明末清初抗清英烈,曾任明朝江南十省巡抚、兵部尚书。2、邵飘萍,近现代著名报人,革命烈士。3、金佛庄,中共首位军人党员,北伐名将,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将团长,革命烈士。4、严济慈,当代著名科学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永康市:1、胡则,北宋进士,毛泽东曾誉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陈亮,南宋状元,著名思想家。
兰溪市:1、黄大仙,俗名黄初平。2、贯休,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诗僧。3、李渔,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4、曹聚仁,近现代著名报人。5、赵一荻,俗称赵四小姐,张学良第三任妻子。
武义县:1、潘漠华,近现代著名诗人,革命烈士。2、汤恩伯,原国军上将。
浦江县:1、柳贯,元代著名文学家。2、宋濂,明初大儒,《元史》主编,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3、张继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受周恩来直接领导。4、张越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工作人员。博古夫人。5、吴自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介绍几位金华历史上的名人与读者朋友交流。
张瑞(1909.3-2014.9.17),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1936年入党,开国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瑞金红军通信学校技术教员、训练处主任,红三军团电台23分队队长,红一军团任电台分队长,红十五军团电台中队中队长兼分队长等职。
参加过长征和直罗镇战斗。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任无线电中队长兼通信营营长,无线电大队副大队长,八路军115司令部三科(通信)科长兼无线电大队大队长,军委总参谋部三处副处长等职。
参加过平型关大战、陆房突围战斗、沂蒙山区反日军铁壁合围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前总通信主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部第三处处长兼通信学校校长,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委员、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副局长,兼任过华中电信管理局局长。
参加过秀水河子、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司令部第三处处长兼军区通信学校校长,军委军务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冯志祥(1904—1987),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人。1932年2月入党,广西军区原副政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军团第11师31团战士,红1军团政治部油印员,红1军团第11师31团股长,红1军团第2师股长,红1军团第2师4团党总支书记、特派员。
参加过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在长征途中,还编排、印制红军小报。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特派员,八路军第115师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政委,第2大队政委,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2团政委,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政委。
参加过苏北杨口、高沟、鲁甸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副旅长,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1分区副政委,辽北军区第1分区副政委,第四野战军第49军后勤部政委。
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衡宝、解放广西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西柳州军分区庆远、宜山军分区副司令员,第49军147师兼广西军区桂林军分区副政委,广西军区桂林军分区副政委,广西军区桂林军分区第一政委,广西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军事法院副院长,广西军区副政委(正军级)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何振声(1910—2000),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人。1937年4月入党,上海警备区原政治部副主任。抗战时期,1940年12月转入新四军工作,曾任苏中行政委员会协理员,苏中军区警卫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海防团政治处主任,海防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苏中军区新1旅3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6团政委,第三野战军20军政治部组织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20军59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志愿军第20军59师政委,陆军第20军59师政委,第20军政治部副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金华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现在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现代诗人--艾青。
艾青在浙江金华出生,原名蒋正涵,本来出生在一个有钱人的家庭,但是刚刚出生的艾青被算命先生说是“克星”,所以就被寄养到了一个贫苦的劳动妇女—大叶荷家中,艾青后来的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为了纪念童年时期照顾自己的大叶荷。5岁时候艾青虽然回到了自己家中,但是备受冷落,此时的他更加怀念在自己乳母家中的生活,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因为,后来艾青写下这首诗,来纪念自己的乳母。
现在的金华有艾青纪念馆,位于中国浙江金华婺江之畔,展厅中所用文字部分大量引用艾青本人的话语,并选用了20余首艾青的著名诗句穿插于文字之中,同时精选了艾青在各时期重要活动的照片约160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