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被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怎么办?
我就不相信派出所的人有这样弱智。是偷是捡别人的财物都分不清楚。
我认为,如果认定入室盗窃,应该是别人搬家后,物品未搬完,而且房物关锁,价值达到一定数额。
如果别人搬了家,属遗弃的废物,而且门未关锁,老人捡走了,是不会认定为入室盗窃的。出现这种情况,要主动赔偿,争取得到对方原谅,这事才好办。
法律对入室盗窃的规定入室盗窃从简单意义上讲,是图财为目的非法进入他人往宅,拿走了财物的行为。入室盗窃通村为盗窃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入室盗窃的法律条文是这样规定的。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入室盗窃与其它行为盗窃,同为盗窃罪,只是量刑时,会比一般盗窃要重些,因为行为轻恶劣。
如果老人没主观故意拿了他人搬家后遗留的物品怎么办?应积极赔偿,争取从轻处理。根据盗窃罪"图财"的中心解解,如果老人无主观盗窃意图,属于不知情拿走了,这种情况一般不认定为盗窈。
这时,作为家属,要积极归还他人物品,向对方赔礼道歉,争取得到对方谅解,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我国刑法规定有很多从轻情节,其中主动赔偿,能取得对方谅解是其中之一。
根据以上所述,你要认真分析老人的行为,这样去应对此事。如确为盗窃,也要积极赔偿对方,争取对方谅解并出且谅解书,这样办人员会考虑从轻处罚。争取不予起诉或判缓刑。
(下面为延伸阅读)
刑法中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资深律师一对一量身定制,帮您快速高效解决问题!3个工作日内交付,不限次修改,针对性答疑,专业客服全程跟进。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6.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7.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犯贪污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10.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老年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被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怎么办?
请认准:搬完家。这说明主人不要的东西,老人拿走不违法,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是错误的,应为当事老人道歉认错才对。费品回收再利用,这是好事,节约能源,环保卫生!
老年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被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怎么办?
拿了别人搬家剩下的东西 ,是有点不道德,知错就改,把东西归还人家 道欠一下。我看就是没有养成好习惯,山东树上结的水果没人乱摘,说明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教育的好。从小就养成好习惯。
老年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被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怎么办?
作为1名基层民警,老人是否构成入室盗窃,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老人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二是这个所谓的家是否还有住人的可能?三是老人拿东西是别人的授意还是自己的决定?
我是@职场取经阁,针对您的提问,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人是否构成盗窃罪?二是老人如何才能减轻可能受到的处罚。
一、派出所认定入室盗窃的严重性入室盗窃在法律上的标准叫法是“入户盗窃”。请注意:根据现行法律,入户盗窃不受金额限制,只要从事了入户盗窃行为,就涉嫌盗窃罪。
盗窃罪是刑法规定的罪名,属于刑事案件。简单来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犯罪,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该记录影响三代人。
正常情况下,盗窃必须达到法定金额才能构成盗窃罪。各省的标准不一致,有些省份规定是1200元,有些省份规定是1800元,通常情况都在2000以内。而入户盗窃,与盗窃到的具体金额无关,只要入户盗窃,就涉嫌盗窃罪。
为什么入户盗窃不考虑具体金额?这是因为入户盗窃直接侵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权、隐私权和生命安全,所以入刑标准较低。
综上,老人只要确定进行了入户盗窃行为,就涉嫌盗窃罪。
二、法律上“入户盗窃”的认定老人目前被被派出所认定为“入户盗窃”。请注意:派出所目前仅仅是说老人涉嫌,并不能判决。接下来,相关取证工作必然围绕“入户盗窃”认定开展。
入户盗窃的认定,必须认定这个“户”是人们用于生活的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基于上面两个条件,常见的公寓、出租房,甚至搭建用于生活的帐篷都算“户”。但是,商铺等场所,在开门营业期间,由于没有相对隔离,不算“户”。
同时,入户盗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事人的主观想法。如果当事人是预谋进入盗窃,属于典型的“入户盗窃”;如果当事人是进入室内才想盗窃,不属于“入户盗窃”。
划重点,本案中,大家都认为老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不算盗窃。请注意:只要老人不是屋主,去别人家里搬东西,都算盗窃。简单可以这样理解,我去你家拿走你家东西,你愿意吗?
综上,老人被派出所认为入户盗窃嫌疑无疑是正确的。
三、应对建议针对老人目前的情况,想要排除入户盗窃嫌疑,需要从一下方面入手。请注意,只要满足其中一点即可。
一是老人是房屋的主人。这点很好理解,作为屋主搬走租房客剩下的东西,虽然会涉及法律其他问题,但至少不是入户盗窃。
二是老人搬走房屋东西的行为得到了租房客的允许。从根本上说,搬完家剩下的东西,本质上还是属于租房客的,只要老人有证据证明搬走东西的行为得到了租房客的允许即可。
三是老人搬走东西的房屋已无入住可能。这点比较有难度,因为正常的房屋,只要能住人,就是有主人的,都会构成入户盗窃,除非房屋明显属于废弃房屋等情形。
四是老人证明自己是在进入房屋后才想搬走东西的。这是最后的自救措施,老人要证明自己仅仅是闲逛,进入该房屋后发现了房屋内的东西,才想搬走的。
当然,如果老人确实无法排除入户盗窃嫌疑,那就主动配合调查,主动把拿走的东西归还,主动征求屋主谅解,这些做法在最后处罚时都会从轻。
我是@职场取经阁,法律是很注重私权利的,一个东西只要有所有权,就会受到法律保护。老人的做法,侵犯了物的私权利,确实应该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老年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被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怎么办?
有人报警警察才会出警,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并不是不要的东西,入室拿走当然就是偷盗行为,主人报警警察肯定会受理的,不能因为你是所谓的老人就可以法外开恩。对于入室盗窃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老年人拿走别人搬完家剩下的东西,被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怎么办?
既然搬完家了,剩下的东西就是弃物,老年拿走了可能是他用的上,派出所认为是入室盗窃那就是说东西还没搬完(关键是:入室)所以我个人认为派出所没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