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未转正的老师,你们过得好吗?
前不久,我看见儿时在村小学教我们读书的民办老师。这位老师姓徐,我叫她徐老师。
徐老师今年80岁了,但耳聪目明。四十多年前,她在我们村(当时叫大队)小学做民办教师。当时教育部门补助15元钱一月,群众另拿500斤谷子。
徐老师丈夫在公社中学教书,是正式教师。他们有三个儿女,因公办小学管理严格,三个孩子都随母亲住在学校里,大的两个同我们读书,小的个老师背着。
我们村是一个小村,全村两百多人,但那时正值生孩子高峰期,确有大大小小四五十个孩子读书。
学校是两间木质结构房,一间从中隔开,一面做老师的寝室,一面为厨房。
大的一间做学校,一共开办了四个年级,都坐同一个教堂里,老师按排三个级的做作业写字,给一个班讲课,背着孩子,每天四个班各讲一节课后,最后第五节课就是大家阅读。于是课堂热闹起来,一片嘲杂的读书声。
今天的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今天我们文化低,虽说怪我们自已不努力,但更多的还是与当时的教育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的这位小学女老师,一人带三个小孩,还教四个班的书,虽说没有多大的成果,但花费的精力是不一般的。
我见到徐老师时,她拉我去她大女儿家吃饭,要我认识当年一起的同学,她大女儿1963年生,大我一岁,办了个小托儿圆,老师帮她做做饭。
在与老师交谈中,她告诉我,丈夫死了二十多年,大儿子做广告生意,二儿子去年得白血病离开了她。她以前教了三十多年书,现在每月有七八百元民师补助,基本够她的零用开支。生活就同女儿一起过了。
看着老师一脸的忧郁沧桑,回意当年她教我们的情形,吃了大半背子的苦,如今因不是编制人员,而得不到好的待遇,真为含辛茹苦的老师感到不值。更为所有的民办教师感到不值。
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未转正的老师,你们过得好吗?
唉!一看题目,心酸之情油然而生。怎么说呢?!!!好与不好,有什么标准来划杠杠的?自离学校以后,在建筑公司当了一年工地上的会计。每天拿着大工工资(每天5.0元)又不干活,也很满意。后村里班子全部不干,推选出一个新村长,非要让我回村任会计。我是不愿得罪任何人的软面叶,干了两年,辞职不干了。后做过镇金融机构会计三年。二00三年以后,一直在市内打零工,至二0一0年,才进私企当门卫,至今。说好吧,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一个月千把元的收入,完全是够花的。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了,不讲究吃穿,平安健康,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也知足了!说不好吧,一个残疾七十孤独的老人,平时不免有些伤感的。由于个人的爱好,看书报多些。看到动情处,想想个人当前的处境,也会偷偷抺上几滴泪水。虽说现在有了民师生活补贴,但杯水车薪,想找一个生活上的伴侣,老了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一下。但是社会太现实了。自己的条件太达不到社会状况的要求。只能慢慢的度日月,平安快乐的生活至老吧!
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未转正的老师,你们过得好吗?
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没转正的老师,遍布全国各地,队伍庞大。这些人,在国家教育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填补国家空白。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最好的年华。这些人都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在国家不需要的时候。这些人下岗,又都重新变成农民,为了生存各自的奔波。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下岗之后,孩子也上了高中。靠家里的几亩地,供不起孩子。于是就去县城陪读,边陪读边卖鸡蛋,当时找铁匠焊个小车,推着小车到处卖鸡蛋。早晨去早市,下了早市留胡同,还要给孩子做三顿饭。多辛苦就不用说了。在一次去早市的路上,天下点小雨,由于路滑,身子一轻手一偏,鸡蛋撒了一地。简直是欲哭无泪。崩溃一般,有一次,去早市,交了两元钱管理费,结果一斤鸡蛋都没卖出去,眼泪都掉下来了。下了早市。我要把鸡蛋卖出去。经常去县城附近的屯子,串胡同。还有一次下屯,去时下坡,推了100斤了,走了一大圈儿,同样一斤鸡蛋没卖出去。回来爬个大上坡。回到家累的筋疲力尽。还有一次,在买鸡蛋的时候被骗了,收到一张100元钱的假钱,都让我给赶了,假钱被我烧掉。生活过的太艰难了。想起这些心酸的往事。全是泪。终于熬到了孩子高考。功夫不负苦心人,老天眷顾。儿子终于考上了大学,孩子读大学期间,我不卖鸡蛋了,在县城附近买个民房,很破旧的那种,改行收废品,期间辛苦,心酸就不用说了。终于给儿子供到了研究生毕业。儿子现在工作了,结了婚,买了房子。我终于熬过来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很多毛病。现在我在为儿子带孩子。自己没有工资,完全靠儿子。明年我才能领到,政府给的每月10元的教龄补贴。大部分代课民办教师都这样。都是艰难度日,太苦了。现在这些人都进入了老年。希望国家和政府,重视这些老民办代课教师。国家的进步和繁荣。离不开这些老民办教师付出。让这些人得到相应的回报。提高民办代课教师的教龄补贴。100~150。基本解决这些民代教师温饱问题。让这些老民代教师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
最后祝各位老民办教师身体健康。
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未转正的老师,你们过得好吗?
改革红利应共享(七言诗)
文/心系河洛
民代教师历沧桑,
苦难岁月青春丧。
大都年迈入暮年,
个别已经见阎王。
忠于职守不记酬,
教书育人坚守岗。
桃李满园被辞退,
老无所依无所养。
他们已成弱势体,
期待政府来打赏。
承认他们是教员,
改革红利应共享。
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未转正的老师,你们过得好吗?
以前未转正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虽然养老金少些,必竟前几年政府已妥善处理,按每教一年每月补贴20元,加上农业收入,打工等,多数在农村处于中等或下中等水平。个别人书画了得,加入县或市书画协会,生活富余,个别成为企业家,各人能力不同,所以不能一盖而论,总体还是不错的!
以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未转正的老师,你们过得好吗?
什么叫过的好或不好?
自从离开民办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我就象一片树叶,飘到那儿那儿就是归宿。做过理发师,卖过果蔬,开过板材店,一直到做门,有几多对着漫漫长夜文学书藉陪我度过,曾几何人情冷暖伴我走过弯路,无所谓后悔,毕竟那么多孩提时代给了我回忆,现在我只感谢祖国,虽然给了为数不多的生活补贴费,但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她子民的关怀。感谢你一一我的祖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