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难难难,有没跟我一样大学毕业后父母不停要钱的?

04年大学毕业第一年父母就要盖房子,所有工资加借钱3万给他们,后来又陆续给了接近十万,每年只要没钱了就要钱,过年指望我寄个五千一万才有钱买年货,母亲肺癌五年了,所有治病复查的近五六十万都是我出,家里装修,生活费,修个院子都是找我要钱,两年前母亲开始吃靶向药,每个月1万六报销六千,自费一万,今年行情也不好,面对家里要钱突然好无奈。

一个大学生,人到了中年,父母七十左右,你确认为他们向你要钱,有人说你幸福,但你感觉是不舒服。看你在副标题中讲,从2004年大学毕业,父母一无钱就问你要,至今如此,一直不停,假如你能承受,就别纠结,更不要张扬。

我十八岁初中毕业,就找钱回家给父母,那时家很穷,有四个弟妹,我只要一有钱,马上交给父母。

二十岁那年去当兵,当时只有六七元钱一月,认得那年冬天的腊月十几头(农历),父亲步行六十里的路,去区上邮局给我寄来十元钱,说我满二十(我腊同十八生)岁了,新兵肉都没吃一顿够的,叫我去馆子里好好打一下牙祭,吃一顿好的。

我收到汇款单,看着上面的留言,想到家里的困难,又把钱退了回去。

后来退伍回家到找了个政府部门的临时工一干干到今天,买房和送孩子读大学,我从未向父母们要钱,当然我父母是没有钱的,我借钱都找别人,不会麻烦老人操心。

父母后来到集镇做生意,慢慢有钱了,但我每年过年都给他们发红包。因为这是孝心。

我想说的意思挺简单,就是人要立品立志,要懂感恩,别老想啃老。一差钱就问你们要。你该想想,如果父母很穷,不向要向谁要呢?

不过,我还得提醒我们的父母,儿女是你亲生,有困难找儿女没错,但应该多体谅体谅他们,他们一旦成家立业,在社会上生活,会有很多困难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要有颗好心,父亲就算有钱,生为儿女晚辈,不去孝敬总是索取,他们的心会怎么想,换句话你儿女快成人了,你会容忍他今后长期对你不过不问吗?心存感恩,孝师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品格。父母钱要去了,存在那里,今后仍是你的。(图自网络,侵权删除)

人到中年难难难,有没跟我一样大学毕业后父母不停要钱的?

看到这个标题,我觉得中年人的难,还是要正确看待吧。

首先,这一定是位从农村考大学出来的孩子,农村孩子上大学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好一点的农村,依靠种地等收入不错,差一点的地方一年是收入不多少钱的,农村人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非常不容易,父母不是倾其所有也差不多了吧,应该理解父母的不易。

人到中年,说不难那是假话,这个年纪基本都是上有老下有下的,父母已经是步入老年了,基本丧失了劳动赚钱的能力。大学毕业有了赚钱的能力,回馈家庭这应该是理所当然吧,家里盖房需要你资助,可能是父母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吧。母亲罹患肺癌这样的重大疾病,农村的那点医保真是杯水车薪,作为一个子女必须尽全力为母亲治病,这是你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另外过年过节,可能子女有的工作忙啊,寄点钱给家里买点东西,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吧,何况老人们的境况可能也会不太好,不然他们断然不会向子女要资助吧。

再有, 不管具体原因如何,我想,我们小时候一致到工作之前,是完全依赖父母的,至少物质上是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长大成人,才有本事赚钱更好的生活,当父母渐渐的老去了,中年的我们就成了父母的依靠,无论从精神上抑或物质上的依靠。如果父母自身条件好的,那另当别论,那也是需要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关照。

我就是农村考学出来的,当时家里农业收入非常差,条件不好,工作以后资助家里那是常事,当时父母为了我们三个孩子上学基本是没什么积蓄的。所以我结婚以后,就把父母接来和我一起生活,不再让他们受苦挨累了,经过一些年的奋斗,我也是换了更大的房子,买了车子,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父母就在身边,远了就是不放心,方便照顾,一家人其乐融融,我真的没觉得怎么困难,坚持住,挺住,所有的困难就都不是事了。

所以,中年人,你一定要挺住!努力奋斗!我们有义务为父母创造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是要你肯吃苦,勤奋斗,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加油!中年人!

人到中年难难难,有没跟我一样大学毕业后父母不停要钱的?

生长在农村家庭的人老了必须在生0活中依靠子女,而且还要依赖子女。这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孩子由生到成长都是依靠父母长大的。千百年来农民老人也习惯过艰苦生活。改革开放前农村家庭基本吃菜是酸野菜。猪肉一年到头生产队杀一头猪每人分半斤肉。食用油是棉籽油。一年棉花好一个人一年分七八斤棉籽油。雨水多棉花减产分的食用油更少。家里有学生上学学费还有时买一二斤棉籽油供学生学费。吃粮因把大部麦子交纳公粮,主要还是是包谷之多。长时间农民艰苦的条件艰苦的情况促使农民适应于节省节约的习惯,决不狂花一分钱。由于农村这种条件。农民寿命一般人活六十稀。有多少农民四五十岁就正寝。目前农民六十岁国家还发一个月一百元钱。七十岁又多发五十元钱,八十岁又增加五十元钱。一般农民都不主对为儿女要钱。在农村如果老人痪大病。治疗家破人亡,不治疗人亡家不破。

人到中年难难难,有没跟我一样大学毕业后父母不停要钱的?

特别能理解你,也特别心疼你。

作为女儿,你做的真的很好了,虽然不知道你做什么工作的,收入如何,但是,这年头能为父母治病掏五六十万的并不多,不是说有而不给,而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这个钱给。

我读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我妈总是跟我说我表嫂的事,说我表嫂结婚了还不停的给自己娘家拿钱,把我表哥的钱都拿回娘家了,明里暗里的提示我,女孩嫁人了也不能不管娘家,不能自己享福,家里人不顾。

前两年说我弟弟要结婚,需要盖房子之类的,隔三差五的给我打电话,看上哪块地了,想买之类的话。后来我给了我弟八万,意思是让他自己再凑点钱付了首付,第一套房子首付也不多,以后还时间长点也可以,他们非要买地自己盖,现在又没钱装修,又找我借五万,我是真没有了,就直接拒绝他了。

我一直认为,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如果你觉得太累了,不防学着拒绝一下他们的无理要求,你会发现,拒绝别人并不难。

人到中年难难难,有没跟我一样大学毕业后父母不停要钱的?

养儿防老的思想,在老一辈人的心中早就扎下了根,所以,你父母年老了不断找你要钱,我认为既理所当然,也应该事出有因或者有难言之隐。

但凡从农村奋斗出来的人,对老家的人重情重义,全力回报。因为他们在成长的儿时,都得到过父母或亲戚朋友们超出自己能力的帮助和关怀。因此,好多人在城市站稳脚跟后,很难对来自老家人的求助无动于衷。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情况,当年在农村读书时,家庭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太好,亲戚朋友们给予了各种帮助。他本人也争气,成功的考了大学,并在包分配的那个年代分到了政府部门工作。当他在重庆主城区工作之后,陆续有老家的亲戚来找过他,有来城市看病需要他带路的、有需要找他帮忙找工作的、有求他找关系摆平老家难题的、有亲自来找他借钱的......正是出于知恩图报的理念,他对于那些来找他的人基本上有求必应。哪怕明明知道自己不情愿,但还是违心的最后站了出来。他分到手的集资房,也成为了老家各种亲戚在重庆城的“接待办”或“办事处”。后来,他那个城市里长大的老婆,实在受不了他这种窝囊气而选择了离婚......

题主说到的这种情况更特殊一些,因为求助者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不管吧,于情于理说不过去,更何况不能眼看着自己父母因为无钱治病而提前死亡吧;但继续管吧,好像又是一个无底洞,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宝宝真的是太难了!

我觉得,这里面根本的问题是,父母的健康保障问题没有提前规划好,所以才导致现在的慌乱。如果没有其它兄妹一起负担,就必须与父母坐下来一起商量一下对策,建议从强化父母保健开始,尽可能让父母少生病,而且可以尝试一下费用更低的中医。

通过治未病,管未病,进而减小自己的经济负担,让父母也活得更有尊严。

人到中年难难难,有没跟我一样大学毕业后父母不停要钱的?

你太幸福了!

我父母每次给钱,都不要不要,因为他们有退休工资、有社保医保,可是当母亲突然患病离开我的时候,我发现什么都没有为她做,你想想是什么感受?以至两年了,都没有走出来。

我卖了给我和父母养老的房子(挨着买了两套阳台打了个门),不敢看不敢想母亲和她用过的东西…

等你再过几年,回首你为家人做的事情,他们离不开你,是多么幸福啊。

多多陪伴父母双亲,会让自己———不遗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