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到想要的结果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逛过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百度就像是批发市场的开办方,它本身是不卖菜(制造内容)的,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供买方和卖方交易。网民就相当于买菜的顾客,网站的创作者就相当于卖菜的商户。

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全国就只有百度这一个像样的批发市场,不管从软件还是硬件来说,百度这个菜市场都是不错的。所以大家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顾客想买到新鲜的菜,就只去百度这个市场里买菜。卖家一看百度这个菜市场,人流量大,也都愿意在百度这个市场里卖菜。所以一时间百度是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还赶走了其他几个小一点的批发市场,几乎垄断了整个蔬菜交易行业。

有了话语权的百度,逐渐掌握了各大中小商户(网站)的生死。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果不按照规则来,即使你的菜再新鲜再便宜,百度也有可能把你的摊位放到市场某一个旮旯角落里,让进市场买菜的顾客找不到你的菜摊。因为那个时候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普遍只看搜索结果第1页的十来个展现页面,排在后几页的搜索结果页面基本上没有人看。如果你有一些严重的违规行为,百度就直接将你清除市场,在搜索引擎里根本找不到你的网站,可以说百度制定了这个行业的标准。

同时百度为了有获取更多的收益,还推出了付费推广,也就是说你只要是给钱,就可以把你的摊位调一个好位置,摆在市场一进市场大门口的黄金位置,不管你的卖的蔬菜是新鲜的还是隔夜的,都可以给你安排一个“好档口”,这也造成了一些没有买菜经验的人顾客买到了变质的菜,甚至有些还上当受骗的。

当然百度也不甘于只做搜索引擎行业的老大,又将触角伸到了其他行业。百度看淘宝做购物网站做得风生水起,也想分一杯羹。百度当时每天有数亿访问量,这么大的访问量不能浪费啊,于是推出了自己的购物平台,叫做“有啊”。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因为推出没多几年,因为经营不善就关闭了。

百度当时的想法是依托自己强大的用户基数,对自己的“有啊”购物平台进行优先推广,干掉淘宝也是早晚的事。因为只要用户搜索一个关键词,百度就把“有啊”网站的页面排在靠前的位置。比如用户搜索“新款女装”这个关键字,排在前面的搜索结果肯定有百度自己的“有啊”购物网站的页面。长此以往还有淘宝什么事儿?大家也认为百度的“有啊”能够干掉淘宝,都为马云捏了把汗。

可是马云却反其道而行,直接在淘宝的robots.txt文件里,禁止百度爬虫抓取淘宝的页面信息。淘宝此举可以说是壮士断臂,虽然屏蔽百度短时间会减少淘宝的流量,但淘宝却可以摆脱对百度的依赖。我不要你百度给我带来的流量,同时你百度也别想收录我的商品页面,这就相当于菜市场里一个大商户直接退租不干了,因为我已经有固定的客源了,少了你这个菜市场提供的零散客源我也能经营得下去。

淘宝屏蔽百度的事件,说明互联网公司是有基因的。并不是你的用户基数大,就能干什么成什么。用户使用百度搜索是来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的,并不是来购物的。这就好比菜市场是卖菜的,虽然人流量大,你去卖家具家电,就不一定会有人买单。

这也让各大中小网站看到了希望,做网站还可以这么有骨气。不少有实力的网站们也学会了“反抗”,都在想办法减少对百度的依赖。这也就是那一段时间,域名炒得很高的原因,因为一个好的域名更方便用户记住,一个好的域名就就能防止被别人掐脖子。

此时百度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光做一个“交易平台”,如果那些卖菜的商户都不来自己这菜市场卖菜了,那么来菜市场的顾客就会流失。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内容,百度就大力发展百度百科、贴吧和百度知道。这几个栏目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白嫖,因为栏目里所有的内容的产生都是网友们自己创作编辑而产生的,百度也并没有向这些创作内容的作者支付酬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内容越来越发重要。因为网民上网的环境和习惯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最主要的改变就是用户的上网习惯由过去的主动获取变为被动接受。比如说以前你需要看观看一个最新的电影或电视剧,你可能会通过百度搜索一下最新电视剧。而现在你打开各大影视APP,都会主动推送给你最新的电视剧,甚至会根据你的爱好使用习惯,推送你给你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正是有了精准的推荐,用户也越来越懒了。

一个互联网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必须源源不断地提供用户喜欢的新内容,这样才能留住用户。可是一个公司的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各行各业的内容都有所涉及。所以自媒体也就应运而生,人人都是创作者。用户将自己的经历或者专业知识写成文章,拍成视频,就能将知识变现。

《今日头条》可以说是自媒体行业的先驱了。因为今日头条清楚地认识到内容创作才是移动互联网下的核心竞争力。想要让内容创作者长期进行创作,必须向创作者支付报酬。所以《今日头条》为创作者提供了变现的途径,从而鼓励你创作优质作品。因有了变现的途径,才能不断的吸引创作者们源源不断的产出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

如果把互联网公司比作菜市场,那么过去是由顾客的多少决定菜市场生意的好坏。现在时代变了,一家菜市场的生意好坏是由商户卖的东西便不便宜,质量好不好,有没有竞争力来决定的。过去你想买一颗白菜,在百度这个批发市场里各式各样的白菜都有,有价格高的,有价格低的;也有新鲜的,也有不新鲜的。现在市场里卖白菜的商户都跑到了隔壁的批发市场,你再去百度这个市场买白菜,卖白菜的商户少了,你就很难在百度这个市场里很难挑选到你心仪的白菜了。

当然目前百度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推出了类似于头条号的“百家号”,和内容创作者分成,让有能力的创作者都在百度这个平台上进行创作。相信百度如果运营得好,一定也能再造昔日的辉煌。

为什么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到想要的结果了?

百度在goole没有离开中国时,还有点上进心,Google是2010年3月23日关闭Google.cn,到2012年12月12日,谷歌关闭在中国大陆市场购物搜索服务,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随着Google离开中国,LYH并没有真正的把握住机会,只能说格局的问题了。

首先,原创性大幅降低:

天下文章一大堆,就看你抄的妙不妙。只是现在百度回答都是牛头不对马嘴,回答的差不多靠谱的,猝不及防末尾竟然是推销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越靠谱的回答都是老早之前的回答

广告是败笔

看过这样一个段子:

同样一条高速路,百度靠建收费站赚钱,恨不得100米建一个。零售价100米10块,你想少被骚扰、走地快点,可选1000米80块的超值套餐。

谷歌靠在高速路旁边放广告牌赚钱。谷歌提高收入的方法为,帮助拓宽、保养路面,甚至帮忙筛选,告诉大家躲开驾驶技术差或车况糟糕的司机(谷歌的排名规则包括网页的打开速度,手动点赞),总之让单位时间过的车更多,更多人看广告,谷歌的广告牌就更值钱。

不得不佩服Google格局就是高啊!

为了让大家飙车时看广告更安全,谷歌搞了自动驾驶。

百度不关心用户飙不飙车,安全不安全,但也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不过目的是,当飙出个好歹,可以直接把用户送到莆田系的医院。魏则西你们不会忘了吧?

竞价排行规则是最大的败笔,当google使用PageRank算法优化搜索引擎时,LYH在跟股东们报告竞价可以为公司带来多少收益。

百度杀鸡取卵,最后只得到个卵用。

早早已经跌出互联网三巨头。

百度将拥有的流量迫切的想变现,而Google对独立站各种扶持,各种赋能,投不投广告真的不重要,真心希望各个独立站能够蓬勃发展。

最后一段话

十五年前,中国和美国两个搜索引擎公司几乎同时起步。 十五年后,一个在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可行性和自动驾驶,并研发了阿尔法狗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 另一个则在奋发研究卖广告,贩假药,玩流量,送快餐。 它们的名字:一个叫谷歌,一个叫百度。一个挑战人类智力的上限,一个挑战人类道德的下限

为什么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到想要的结果了?

这个问题我之前讨论过,这是中文互联网的悲哀,现在搜问题都是翻成英文,搜谷歌。

主要是国内移动互联网太发达了,而且各家都在圈地各自为战,维护着自己小圈子里的流量,即时没有封死百度,点开之后也是跳转app继续观看。

这已经背离了互联网的初衷,原本互联网就该是开放,自由的,然而现在全是信息孤岛,相互封闭,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流量。

中文互联网最好的时候应该是天涯,猫扑,贴吧风靡的时候,那时候真是百家齐放,现在属于寡头垄断了。

为什么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到想要的结果了?

其实这个是目前所有搜索引擎平台都面临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内容平台都生存不易,比如其中的视频内容平台,像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抖音及快手等等众多视频内容平台,据说每年不但不赚钱,到如今都还得上线补贴内容以激励有内容可供平台持续支撑发展下去,这就是我们国家奇特的多平台竞争亏钱也要活下去,让外行人实在看不懂的产业怪象。

但是现在同为内容支撑平台却以搜索引擎为主要营运模式的,目前为止却没有一家公司出现过亏损的,比如其中的百度、搜狗、知乎、头条,以及微信什么的等等目前都上线营运着以图文为主的知识内容提供服务。大家都知道同为知识内容其从业者的门槛是不一样的,而现在从事视频内容创作,基本不需要任何门槛,只需要你的视频内容足够吸引人,你与平台双方都有钱赚。

可搜索引擎上的图文知识内容从业,目前除今日头条平台门槛过低外,其他都是高高在上的,而你要想拿到迈过门槛的入场券,你得不断努力为平台提供免费内容,直到平台认为你可以拿到入场券后,你才可以与平台在搜索引擎内容提供中分成。

我们一直认为搜索引擎平台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知识内容服务,然后自己再赚取流量。其实是我们理解错了,搜索引擎平台的主要目的是赚钱,知识内容提供只是顺带。所以才会出现我们搜索任何一个需要了解的知识资讯内容时,首先我们看到的一定是,与你所搜内容有些许关联的各种广告。

说白了搭载广告才是平台变现的主要方式,人心向钱本无可厚非,还好前些年大多最多还能搜索到你想要的内容,但现在这种满意结果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因为一般图文内容创作者的内容很难被搜索引擎利用上,所以许多图文创作者的收益,极大多数长期都惨不忍睹,而这些内容平台从不像视频内容平台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扶持补贴,久而久之毫无收益的众多图文内容创作提供者就只有选择离开,并且下线删除了自己曾经创作内容,使搜索引擎再也收不到了。

这就是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索到想要内容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今日头条,它不是单纯的搜索引擎平台,它靠网民实时互动赢得了生存发展的良机,我相信未来的@今日头条一定可期前途无限!

为什么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到想要的结果了?

百度越来越搜索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用百度,去哪搜索想要的东西?百度搜索为什么让人又爱又恨?

竞价排名

百度的搜索引擎不是自然排名的,而是竞价排名,就是谁出的价格高,谁的排序就在前面。

竞价作为广告方式,本身没有什么错,但百度搜索在竞价排名中,把广告和自然搜索结果混杂在一起,这就容易引起用户的混淆,而且这些广告的资质,在审核过程中没有严格把关,甚至有意无意为一些骗子广告商提供便利。著名的魏则西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普通人之所以讨厌百度搜索,就是因为竞价排名,也正是因为竞价排名,用户越来越难以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往往搜索的内容,需要在往后好几页才会有。而前几页,却都是广告。

不止是百度,以前号称没广告的360搜索引擎,现在搜索时也满屏都是广告,而且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哪个是自然结果。

内容封闭

早期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多元,网上的内容,无论是音乐,还是视频,抑或是图文内容等,无论是大站还是小站,都面向搜索引擎爬虫开放,搜索引擎可以获取到少量的资源。这也成了搜索资料来源的“米”。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生态,却已经走向了封闭,割裂,像微信公众号、微博、淘宝等平台,已经不再对百度开放,百度的搜索引擎爬虫,无法进入这些大站获取信息,这就造成百度资源库里的内容枯竭现象。

这就是你无法在百度上搜索到微信或淘宝内容的原因!

同样的问题还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也不再主观把外部消息呈现给用户,像你搜索某个文档内容,它呈现出来的全是自家百家号的东西,或百度文库的东西,这样考虑自然是不给其它网站引流,而把流量限定在自家范围,但同时造成的恶果便是用户很难搜索到其它外网资源,自然也更难以找到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搜索技巧

要想在百度、360搜索这样的引擎上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如给关键词加双引号:""。双引号的搜索方法,就是精确搜索,这样就能过滤掉大量无用信息。

也可以给搜索引擎指定搜索内容,如在百度高级搜索里,可以指定搜索DOC、PPT、XLS类型的文件。也可以指定关键词的匹配方式。

通常我在搜索时,一般不看前几页广告,往往直接跳到后面去寻找,这也是过滤广告的一个办法。

不止是百度搜索如此,其实很多搜索引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现在我还是喜欢用今日头条的搜索引擎,相比百度,头条搜索到的页面里广告更少,优质的内容与链接更多。

为什么现在百度一下很难搜到想要的结果了?

这不能完全怪百度,整个互联网从开放型走向了封闭性,头部app通过robot协议禁止了百度爬虫,百度能爬到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