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不满足的婆婆

同事春春给她婆婆说她秋节要回娘家,她婆婆又哭又闹,深更半夜,摔门而去。

几年前春春的公公去世了,留下她婆婆,她婆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农村,上门女婿,经济条件小康生活;一个在本地就是春春的老公,他收入蛮高,一个月1-2w,加上春春工资也不低,所以他们家经济条件不错。

10年前,春春公公得癌症开始,夫妻俩就没再干农活,那时候她婆婆只有50来岁。

两夫妻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春春家治病,养病,春春性格脾气还算好,也不计较,从他们结婚以后,老家的所有开销和买衣服,老人所有治疗费生活费等等几乎都是春春家负责,直到她公公去世。

按理说,她公公去世以后,她婆婆就帮她带带孩子,开心愉快地养老,多美好,正好春春的女儿小,又没人照顾,有时候没人带孩子,把孩子放在朋友同学亲戚那里,两夫妻上班又忙,春春自己的妈要照顾孙子在老家上学没,如果她婆婆帮她照顾孩子就是两全其美的事,而且她婆婆身体也还好。

但是,她婆婆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春春说虽然她不表态,反正婆婆在她家里时候,至少还是指望得上。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婆婆基本不做家务事,喜欢打麻将,把孩子带到麻将馆,晚上熬夜刷d音,还经常给她“突然袭击”——经常早上5-6点,大家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就不辞而别地走了,要么是回了老家,要么是去了亲戚那里,好几天才回来。

搞得我同事和她老公一个头两个大。

她婆婆耍了几年下来,生活没有规律,无所事事,体重胖了2-30斤,患了高血压,经常吵着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春春老公又忙,只有她带去看病住院,跑上跑下。

春春不吵不闹,生气的时候,最多说说她老公。

今年中秋节,春春早早地计划好了回娘家,在中秋节前一天晚上,她告诉婆婆,要回娘家(她娘家和婆婆老家相隔不远),喊她婆婆跟她们一起回去耍,春春的妈妈也邀请亲家去她家里。

她婆婆一听,不依不饶,大吵大闹,一哭二闹三上吊,说她们不管她。

春春见势,告诉婆婆两个方案,第一 ,一起回去,第二,她一个人留在家,把几天的菜给她买好。

她婆婆仍然不依不饶,春春老公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晚上12点多,她婆婆摔门走了。

春春赶紧给大伯哥打电话,告诉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大伯哥说随他妈去,不要去找她。

春春还是让他老公给婆婆打了电话,结果她婆婆几分钟就回来了。

60多岁的母亲是保姆

我患病20多年的父亲于5年前去世,一直都是母亲在照顾他。

我们那里很穷,变现的方式,以打工为首,虽然我妈只字不识,但她一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她看着院子里的阿姨,都在县城或者更远的地方挣钱,很是羡慕,无奈要照顾我父亲。

父亲去世时,母亲当时60岁,母亲伤心之余,重振旗鼓,准备“大干”一场。

60来岁又不识字的妈妈,进厂是望而却步,她一边种家里的庄稼,一边等待机会,我让她只种菜,够自己吃就好,我每个月给她生活费,一向好强的妈妈,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说老了要用很多的钱,她只有我一个女儿,负担太重了,她现在身体好,能挣钱尽量多挣,做保姆比在家干农活轻松。

没过多久,经人介绍,找她照顾老人的活,她说她要去,她给我说了以后,那瞬间我心里很痛很痛,本该享福的年龄,却要去做保姆。

周围的亲戚知道以后,就给我说不要让她去做保姆,我也无法接受妈妈去给别人做保姆,好歹我也是有工作,有固定收入的人,可妈妈一辈子要强又有主见的人,怎么劝她都不听,只有随便她了,开始那一两年,我还和她赌气,渐渐地,我想了,顺着她吧。

说一万个理由,就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不能让她过好晚年生活。

这5年来,她照顾的老人去世以后,还成了“名人”,不断地有很多人找她。

10月份她跟着照顾的老人从我们乡下去了县城,昨天打电话给她,她很高兴地告诉我说,她很好,这一次比任何那个阶段都轻松。

听到她的话,我心里也有一丝安慰,我知道她这5年来吃了很多苦,更受了很多委屈。

凭她自己的能力,5年里,存了10多w,她说再干两年就安安心心在家耍。

这是我勤劳辛苦一辈子的妈妈。

妈妈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苦和累,我知道她觉得多做一点,就能为我减轻一部分负担,时刻为我着想。

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过得苦不堪言。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不懂得满足,不珍惜,就像春春的婆婆一样,不想付出,希望所有人都围着她转,以她为中心,一味地索取,这种情况肯定觉得自己是最苦的。

第二,和老伴生活一辈子,感情和生活的依赖,形成了默契,老伴走后生活失去了重心,日子过得没有意思,所以有一部分人老伴走后不久便也离开人世。

第三,有儿有女,却没有人管,自给自足,老了行动不便,疾病缠身,经济困难。

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客观地说。

我想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为回答。

一,有退休工资的老年人来说影响不是很大。(我是指生活方面,因为有经济来源)但总归不是好事。

二,没有退休工资,和没有存款的老年人来说,问题就大了,而且是非常大。(因为我在生活中,每天都要花钱,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用钱量也在增加。)

三,就是儿女因素,儿女有孝心,有经济基础,对老人有爱心,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老年人的生活可以相对好一点。

四,排除以上原因,老年人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再婚,但是重组家庭,困难多,问题多,外间干扰多,两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也是不好过。(古人云,人是旧的好,东西是新的好)。

综上所述,失去老伴,不是苦不堪言,也是痛苦不堪,总之还是相依相伴的好。但是人总是要死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所以老年人都要有思想准备,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以供大家参考。

一家之谈,望大家共同探讨,不要互喷。

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老年女性的老伴去世,剩下的那个,苦不堪言到不至于。

生活失去了伴侣,活着孤独是真的。拿我讲以前不论去哪,我俩都是相依为伴,每次去医院看病,住院,拿药,化疗,放疗,无论是什么天气,都是他陪在我身边不离不弃。如今失去他,在拿药看病自己去,孤独失落感是难以表达的。

两人在就象有个家,有希望有寄托,过日子买这添那有奔头,做饭有人与你分享,做着饭也有兴趣。

如今剩我一人就瞎对付。如今加上我有病,生活上只做减法,断舍离一直是我的信念。不添不置够用就好。沒我的那天,全是破烂没人稀罕你的宝贝。

他的工资比我高几倍,生活也富裕,电视购物他有瘾,我从不干涉,给我买了一棵红珊瑚项链,我一看倍细的链好几千不值,我让他退了。他也不乱买都是居家用的。

他走三年了,就那水晶灵洗衣粉,到现在也没用完,茶叶送人好多,现在还有几大盒我也不敢喝,喝完怕睡不着觉。

我们有两套房,他走了我在留一套没有必要,卖一套房也够我养老。所以苦不堪言的是,那些没有退休金和存款的,本来孤燕就难飞,再没有财力的支撑,就更没有底气。

只要身体好独立性强的老年妇女,一样不会过的凄惨,总比那些不能独立的,老男人过的强,我说得对吗?

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因为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手里没钱,没有底气。第二种恐惧,心里恐惧,害怕被另一半给带走。

自己挺不起门面,过不了日子,软弱,不钢强,舍手了。

比如说,远方表叔去世,表婶自己不能过了,房子挺宽敞,但自己不敢住,一到晚上总害怕,灯打着,也不敢睡,得有人作伴,胆太小。

长时间心里就有了负担,表叔在世,家里头,家外头表婶是事不管就等现成的,这可好,人没了

,啥事都犯难,没有主心骨了,导致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

否则,也没什么,我认识的张姐,老伴去得早,她为了孩子,也坚持自己过,孩子有了工作并成了家,去了外地,她还坚持自己在老房子住10年。直到孩子强行把她接到城市居住。

感情是基础,相伴时互相尊重,不亏欠对方,心胸坦荡,不亏心,即使没有了另一半,心里也不会害怕,没有他自己还不活了?

自己要挺胸抬头,过好后半生。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呢?和我的观点一样吗?

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题主朋友所谈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当然,并不是所有失去老伴的老年女人都是这样。

俗语说:“老来难。”老年丧偶,不论男女,所面临的困难是差不多一样的。

首先,老年人的困难是由于年老所带来的身体变化,体现在劳动能力的下降,最后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方面,是单身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困难。

有的朋友讲,丧偶老人的生活更自由、更美好,我觉得这只在年龄不是很大,身体尚好的情况下尚可。

也有的朋友讲,丧偶老人可以找个老伴。在一般情况下,这也是在身体尚好的情况下方才可行。试想,有哪个老头会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太做老伴呢?

其次,丧偶后的孤单寂寞。古人说“人能群”,人具有社会性。人从小的时候开始就要有玩伴,到了老年仍然如此。而老伴无疑是人生最后一个要好的伙伴,最后一个好朋友。失去了老伴,就成了一个形只影单的人,心理无疑会变得寂寞凄凉。

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在上述两个方面都需要得到有力的帮助,否则,他的晚年生活无疑是困苦的。

无论是传统上还是现实中,居家养老都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形式。理所当然、义务所在,应该给予老人帮助的首先是子女。如果老人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既能得到生活上的照顾,又能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样的老人就算是晚年幸福了。

所谓苦不堪言的那部分老年人,一定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而不能得到儿女很好照顾的。古人讲“多子多福”,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愿儿女们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也渴望社会更加关心、关爱老年人!

有些老年女人发现:自从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苦不堪言。你怎么看?

恰恰相反,我认为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一个人过得有滋有味。而是老年男人失去老伴后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我来说说我吧!我也是女人。老伴刚去世的时候,我的确感觉非常痛苦。这种痛苦不是我一个人无法生活,而是对亲人的思念。以前形影不离的两个人 ,忽然间另一个人不见了,到哪里去就剩下一个人了,那种失落感难以形容。

老伴活着的时候,我们两个不管干什么,总是一起去,自从他走后,我就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了,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

为了让自己走出孤独,我也注册了头条账号,开始在头条上发表作品,从此以后,我的孤独感慢慢消失了。

我现在一个人过得很快乐。每天独往独来为自己而活。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每天锻炼锻炼身体,然后再写写头条,看看头条。不用照顾任何人,不用操心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反对我,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征求任何人的意见。这种日子过得应该是非常惬意的。

以前老伴活着的时候,他是需要我来照顾的,因为他什么都不会干,除了打扫卫生能干一点,其他的事全部都是我来做的。现在他走了,我的工作量减少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手机了。

说实话,我老伴对我好是出了名的,他除了不会干家务活是个缺点,对我一心一意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如此,但我们也经常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经常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别扭,所以,经常生气是难免的。

以前听别人说,女人找男人是想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结婚后发现一切风雨都是他带来的。现在想想,这话一点不假。因为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几乎每天都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生气。

现在他走了,什么生气闹别扭的根源都没有了。

我感到,他在,有他在的好处。比如说,如果有他,他退休金比我高,我们两个经济收入高一些,没了他,我一个人钱少一些。他在的时候,我有个说话的人,遇事有人商量;他走了,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以前总认为男人是女人的依靠,其实走过一生才知道,男人依靠女人的地方更多,一个女人过日子没问题,一个男人他自己很难过。

所以说男人女人是互相依靠的。家里有个男人,心里踏实一点。家里有个女人,日子舒服一点。但每个人总是要走的,他反正是回不来了,我天天愁眉苦脸有什么用啊?还不如我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活着。

我们小区现在有一对老夫妻,老头已经开始张开胳膊保持平衡,挪小步一点点往前蹭了,老太太还一切正常,每天看到他们一前一后散步的时候,我就感到女人大多数是在照顾男人的。

这样连路都走不好的男人,还能照顾女人吗?

我现在感觉一个人的日子也非常好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根本没有什么可发愁的事,难道非要自己想一些痛苦故意折磨自己吗?

我认为,一个女人,只要满足几个必须的生活条件,她一个人生活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一、身体好。身体好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一个人肯定生活不了。

二、有钱花。钱是一切物质生活的保障,到了晚年,没有钱,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三、有房子住。一个女人,如果有自己的房子可以居住,再有钱过日子,就已经非常好了。如果没有房子,一个人生活就很难过了。

四、有应付社会的能力。现在是信息社会,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应该学会手机支付,微信聊天等,只要不被时代抛弃,一个人生活也是非常美的。

我不知道题主说的老年女人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生活会苦不堪言,但我认为,大多数女人一个人生活都是没有问题的,苦不堪言的人肯定有,但决不会是大多数。

晚年,一个女人的日子是比较好过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