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汉没有灭匈奴,匈奴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融化在鲜卑人中去了;唐也没有灭掉突厥,突厥一部分为沙陀,沙陀就是突厥的别部。(五代十国、北宋都是沙陀)另一部从西亚到达欧洲,成为今天土耳其的祖先。

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追溯他们的起源,其实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属华夏民族一脉,只是最早被流方于中原的四方边境,才渐渐被称作“披发左衽”的外族的。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这就是历史上的舜帝流放四凶于四方。所谓的“四凶”,《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所谓的“混沌”就是驩兜,“穷奇”就是共工氏,“梼杌”就是大禹的父亲鲧,“饕餮”就是三苗氏。其中的“混沌”、“穷奇”、“梼杌”,都是黄帝的子孙,“饕餮”则是炎帝姜姓子孙。据有关推测,四凶的本貌应是四个部落的酋长,他们不服虞舜摄政的统治,就被舜帝流放。四凶兽可能就是这四个部落的各自图腾。这四个部落被流放四方边境,逐渐远离华夏文化中心,其生活起居方式因受当地环境影响,慢慢就与中原人的生活文化语言有了差别,被中原人冠之为戎狄蛮夷。特别是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将中华“右衽”,夷狄“左衽”,不仅在服装上把中原人和边境少数民族划出了界限,更在思想文化上划了一道“华夷沟”。其实他们与中华文化是同气连枝的,据有关考证,就是匈奴人、突厥人,和以后的鲜卑人、蒙古人等游牧民族,他们墓葬出土的服装,穿“右衽”服装的,也是比比皆是。至于为什么游牧民族会穿左衽服装,那是由于方便他们游牧射猎。仅仅以“披发左衽”和“束冠右衽”作为区分中华与蛮夷的根本差别,是没什么道理的。

匈奴的起源据传与华夏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而多数人认为突厥则是起源于匈奴的另一个部族,到隋唐时期才发展壮大的。汉朝并没灭匈奴,而是通过多年交战,征服了匈奴各部,使之内服,依然像虞舜时一样,让他们守卫边疆。唐朝也没有灭突厥,而是经过多次远征,征服了突厥人,大多内服与其他游牧民族一同杂处,共同经营守卫大唐边疆,只有少部分西迁,到了中西亚一带。

既然匈奴人、突厥人与中原人同根同源,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与中原人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中华大地上,共同营造了中华文明,这又怎么能说中原文明在匈奴人和突厥人中,具备侵略性呢!

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中原文化是否具有侵略性应从历史事件得岀

你在自己家吃饭,看电视,或是在饮茶,拉家常,也就是说,你在自己家过自己的安宁的丰衣足食的正事生活,可是你家的邻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来骚扰你,打你家的人,杀你家的人,抢你家的财物,甚至还抢走你的妹妹或女儿,你能容忍接受吗?我估计你不能接受,在力量不足之时,怎么办?隐忍,咬牙切齿的隐忍!但是,当力量积储足够之时,你是否还能容忍呢?我猜测你会忍无可忍了,会奋而反抗或反击。请你,你是不是具有“侵略性”?我认为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虽然是毛主席提出的对外原则,但是这历来都是中国对外原则,古代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我们看看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由于实力不足,对北方的匈奴民族都是忍气吞声,输绢纳币,送去王室公主和亲,小心翼翼,害怕惹恼了匈奴人。这对汉朝是奇耻大辱,但还是得忍!即使这样,匈奴人也不知足,经常在大汉边境区域进行侵扰,深入大汉边城抢劫杀人,弄得汉朝皇大臣苦不堪言!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几年、窦太后驾崩之后,汉武帝觉得国家实力强大了,才派卫青、李广、霍去病等对匈奴进行反击,以保障汉朝居民的安全和朝廷的利益。在李世民建立唐朝的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北边的游牧部落突厥政权对唐朝也是经常进行骚扰,抢劫杀戮,无恶不作,甚至打到了唐朝都城附近地区,李世民无可奈何,只有俯首称臣,输绢纳币,卧薪尝胆,休养生息,积聚力量。等前实力强大之后,唐朝才进行全面反击。到了宋朝中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强大起来了,大辽,大金,大夏,后来的大元,都对中原王朝大宋进行了无数次的侵扰掠夺,甚至侵略、蚕食宋朝土地,宋朝虽然想强力反抗,但因强邻过多,无法组织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只能被动防守自卫,并与各游牧民族政政签署众多不平等条约或城下之盟,并输绢纳币,割让土地,以求苟安。中国明朝、清朝末季无不如此!

推翻清朝之后,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依然与帝国主义列强签署了一些不平等条约,还要中国政府继续履行清王朝签署的那些不平等条件,日本、俄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都在中国驻军,海军、陆军都有,还保留大量租界。这等于是“国中之国”。“九一八"和“七七事变",即日本两次侵略中国的事件都发生中国境内而不是在边境之上。“九一八”事变,中国张学良的东东军不仅不反抗,甚至放弃了东北的一切!日本人还拉溥仪做傀儡皇帝,建立伪满州国,继而还在华北又建立了一个伪政权,不久又在南京建立了汪精卫伪政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阶层爱国人士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8月之后才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抗日斗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中国死亡了几千万人,损失了几千亿美国的财富,直到1945年9月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不知道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不是好战?

新中国建立之后,美国便把第七舰队开到了台湾海峡,并在台湾驻军,接着又出兵中国近邻朝鲜,他们飞机的炸弹都投到了中国丹东的街道之上了,炸死炸伤中国居民,炸毁中国许多人的房屋,中国志愿军出国参战,“抗美援朝”算不算中国文化好战?后来的“抗美援越",中印边境反击战,中越边境反击战,算不算是中国文化好战?相比一下,美国是否好战,西方列强是否好战,俄国是否好战,日本是否好战,看看它们的发家史就知道了。二者相比,中国文化好战,还是西方文化好战?中国改朝换代的战争不是好战,中国的统一战争也不是好战,这是内部的战争,是内部争权夺利的争斗。有的大家庭兄弟姐妹多了,虽然都是血亲,但是为了利益,也会发生争斗,如果是皇室内部,不仅仅是兄弟之间,就连父子之间,母子之间,为了帝位,甚至会发生血拼!中国历史上有,西方国家历史有,埃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也有。

所谓侵略,你查一下词典,看是如何定义的。查看之后,你至少可以从字面上知道什么叫作“侵略”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对外战争有多少合乎“侵略”的定义,你自己去判断吧!

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这种问题即无知也无耻,匈奴与突厥做了什么知道吗?匈奴人从战国一直抢略到东汉窦宪扫边才结束,中原文明被迫和亲送财货。边民遭害多如牛毛,直到武帝扫庭和帝犁穴方消灭匈奴。突厥人搞出渭水之盟,唐太宗忍辱负重,李靖破袭阴山才缓解危局。唐高宗时才彻底消除突厥之患,这样指桑骂槐的问题居心不良,是想证明中国有侵略传统的心理吗?多读史,多思考。

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这个自然。

华夏文明在进入宋代以前一直都有很强的侵略性,什么以德服人基本上都是后来的假儒生们高谈阔论(真大儒是很尚武的,君子六艺嘛)。

试想华夏还是部落的时候,也不过是占据了河南北部和山西河北南部的一小片区域,接着涿鹿之战就是向东夷方向扩张。

商代活脱脱的一个战斗王朝,尚武的商人非常乐于把俘虏的头颅祭献给神明,而祭品俘虏就是通过不断的讨伐和侵略战争获得。

周代虽然不在那么野蛮,却也只是对内重礼,对外重兵。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化外之人"做了东夷西戎南越北狄的归类,然后带着诸侯国时不时就打一仗掠夺资源和扩充领土。

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说白了就和封建时代的欧洲列国一样,从陕西去趟河北就等于出国了。因此秦灭六国在文明上上是大一统,但是就国家层面而言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灭国战争。

话题到了题主关心的汉匈战争和唐灭突厥战争,我看前面有人说匈奴和汉人同出夏朝一脉,属于内战,不是侵略战争。这其实很一厢情愿,本来匈奴就是个非常松散的部落联合汗国,各个部落包括了东亚蒙古高原的人,也包括了中亚和东欧的不少白人游牧部落,就说核心成员是黄种人的话,和汉人一脉相承,也只是《史记》里面一厢情愿的说法。非说成一家人的话,今天全球的智人都是非洲走出来的,各种国际战争也叫内战好咯。

回到话题,其实汉军也没有消灭匈奴,只是不断的重创它,夺取了河套之地。现实意义你可以称之为侵略,但大家都喜欢给自己的战争行为赋予一定的正义性,考虑到秦代华夏王朝就拥有过河套,而汉又继承了秦的法统,这也是可以打着"自古以来"的旗号称之为"故土复归"。

不过汉朝后来对西域的统治,就是赤裸裸武装侵略了。还是说,看历史不能用今天人的价值观和客观条件去衡量过去的人,因为这很扯淡。武帝控制西域之前,诸如龟兹、楼兰、大宛之类的小国,也是当时的独立政府,人家有自己的国家机器。刘彻为了获得汗血宝马,就出兵征讨大宛,这不是侵略是什么。

唐灭突厥,不管是西突厥还是东突厥,都是被唐军从版图上抹平了,这是什么,这是灭国,灭国不是侵略是什么?侵略的定义就是指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很显然,战后的唐军俘获了大量的牛羊牲口,还有突厥俘虏,这些人和财富都被唐军从原有突厥汗国所剥夺,不是侵略吗?

玄宗时,唐军安息都护府的势力范围都扩到伊朗高原了,真当西域诸国是感化于大唐的文明富强?不动动手把这些小国打服,人家凭什么跟你一起混。

把范围缩小了说,中原王朝对西南的经略史,都是一部赤裸裸的侵略史。

所以中原文明自古以来都有着很强的侵略性,不过随着一些政治变动和文化演变,这个侵略性可能或大或小,但从未根除。其实不只是中原文明这样,那个文明都想吞并其他文明来壮大自己,这是人类和国家社会的本性,所以才需要国际法则来对国与国之间进行约束。但即便这样,时不时还是会有不愉快的情况发生。

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中国的领土确实比起周朝来扩大了不少,但其实不是侵略来的。

第一次扩大,秦统一六国,然后派50万大军征服岭南,这可以算得上是一次侵略性质的征伐。

汉灭匈奴获得了河西走廊乃至西域(今新疆),这是防御战争带来的成果,不是侵略。

五胡乱华南北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是被游牧民族往南方挤压的结果,不是侵略,再说了,江南地区在春秋时代就是吴越的地盘。

唐朝向中亚的扩张,这其实是节度使们的行为,周边藩镇本来就是游牧民族归附后的守边武装,从将领到士兵都以少数民族为主,比如著名的高仙芝、安图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他们在周边扩张,算在了唐朝头上,但随着唐朝的灭亡,那些领土(更像是殖民地)也随之消亡。

宋朝就只有防守的份,在不断的丢失领土。

元朝是蒙古人在搞侵略扩张。

明朝先是和北元及蒙古部落缠斗,后又和后金(清)对峙,基本上是守势。

清朝把蒙、疆、藏正式纳入版图,并没向外进一步扩张。

以上把中国历史从周朝以来都进行了盘点,除了秦朝征伐岭南和游牧民族帮中国往外扩张外,中国并未主动向中亚方向扩张,中国领土的扩大,部分是因为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礼物。所以,说中原文明同样具有侵略性,是完全不成立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