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都直呼名字?

红海行动很精彩,与以往国内军事题材电影相比,相当专业。所以问一个专业细节问题。8人小队相互之间大多直呼名字,没有代号或绰号,石头算是唯一一个绰号吧。不论从军事角度还是艺术效果上考虑,给每个人一个有代表性的霸气的绰号,比如Top Gun里飞行员的代号,是不是更贴近真实的特种作战?

国人一个团队走出国执行任务的情况下,直呼001、002或者老鹰呼叫小鸡,小鸡听到请回答!此类的话题没有亲切感,得不到正能量,仿佛是在看搞笑剧。但是红海行动导演明显意识到这点,给剧中的人物起了一个亲切容易让人记住的名字。

队长杨锐,扮演者张泽。

在剧中做总指挥,起到关前顾后的作用,在剧中他的人设是非常受到团队的尊敬和爱护的,所以在团队中队员都叫他队长,喊其也是颇为有力洪亮的声音。

队长杨锐的身影,是每次激战都有他的身影,可谓是硬汉中的战斗机,并且指挥整个战斗,包括进攻撤退。

队长杨锐在突击队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决定不只救走中国人质,也解救他国人质。这时候观众的心里响起那句话“我是中国海军,我带你们回家”。完全地体现了我国军人的勇于担当使命感很强。

徐宏,扮演者杜江。

徐宏在红海行动中扮演的是爆破手兼职副队长,影片中徐宏出现特写镜头不多,被叫到的名字特别多,徐宏、徐宏,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的是给队长杨锐做智慧锦囊。

队员佟莉和中国人质被困废车场,也是徐宏第一个冲到火力前方给她们想了另一个逃生方案,炸掉一大堆汽车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从而安全离开。

在队伍面临快要任务失败的时候,徐宏又抢了一台坦克,解救了整个队员。坦克车来的那一刻打出第一个炮弹还专门做了个特写,炮弹旋转穿过墙体,再直达目标爆炸,这颗炮弹是徐宏发出的,拯救了整个队员。这时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如果此时导演用代号来给徐宏取名字的话会给影片观看触发影迷共鸣会大打折扣,显而易见导演林超贤不会这样设计。

换句话说如果在剧中是叫代号的情况下人设印象就没有那么深刻了,整个电影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顾顺,扮演者黄景瑜。

顾顺在刚出场的时候以狙击手的身份出现,性格张扬,心理素质强大,喜欢吃着口香糖来保持战斗。

李懂。扮演者伊昉。

夏楠,扮演者海清

夏楠是一个女记者,在剧中夏楠勇敢无畏让人敬佩,原本可以选择远离危险的却为了给家人报仇,为了正义和真相,勇敢的面对一次次危险。所以这种动情不能给她起一个女记者的称号,真真切切的给了她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夏楠。

陆堔,扮演者郭嘉豪。

高云,舰队的舰长,扮演者张涵予。

高云舰长首先出场的是指挥海上挟持人质的海盗事件,并且当时震撼人心地说出:“我们这次行动的决心就是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这次我们不仅要救人,更大的作用是扬我国威,警告恐怖分子,从而保护更多的中国公民”。

第二次是面对外国人炮弹面对海舰的时候,舰长高云又发话了:“全体成员从耳机战备进去一级战备,副炮准备”!随后一声令下,敌人的炸弹全在空中炸开了,可见当时在危急关头高云舰长临危不乱,指挥自如,是一名大将的风范。

张天德花名“石头”,扮演者王雨甜。

石头在剧中,刚柔并济,中弹后刚开始捂住伤口,然后不辞疼痛,敌人来时继续拿枪射击。石头牺牲的时候是全局最虐的一个情节,石头也用自己的演技赋予了中国军人新的新生命力,有温度有灵魂的国家英雄。

佟莉,扮演者蒋璐霞。

团队中佟丽这个女兵,表现出来的也是硬汉女兵,特别是石头中枪的时候,佟丽抱着石头,喂石头吃最后一颗糖的那一刻激动人心。

佟丽问石头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糖,石头说因为小的时候母亲打他,吃完糖之后,他就觉得没有痛了。

在剧中,石头中弹脸上血肉模糊即将要断气的那一刻,佟丽突然想起石头说过吃糖就没有痛了,佟丽哭着双手颤颤抖抖地剥开一颗糖喂石头,并说要带石头回家,这一幕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无人机操作员,霍思燕。

霍思燕在军舰中扮演接收员的角色,剧中霍思燕说:敌方大炮全部向我军舰瞄准,随时有可能向我方开炮,请上级作出指示对策。

霍思燕可能大家都没有留意到她的存在感,但是的确是在剧中,以下图片是霍思燕在红海行动的剧照,是不是突然想起了一些,不过霍思燕在剧中并没有名字,也没有代号。

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都直呼名字?

首先,在军事行动中,只有极个别的事物会有专属代号。

一 行动本身会有军事代号。比如“沙漠风暴”,“巴巴罗萨”。

二 行动单位会有代号,基本上都是以该组的组别第一顺位字母命名。比如a组,一般叫阿尔法(alfa),b组一般叫布哈维(bravo)。或者指挥官可以提前命名一个代码,如狼组,鹰组,3组,4组。

三 某些重要军事武器会有代号。

比如直升飞机,装甲车,导弹,轰炸机等这次行动中需要应用到的战术,战略级别的武器会有代号。

四 指挥所和指挥官会有代号。比如“地堡”,“鹰巢”,指挥官的代号是数字或者某个特殊称呼。比如“01”,“老虎”。

这些军事代号是写在本次行动之前发给士兵的作战手册里的,包括无线电通话所采用的加密方式和问答确认方式,以及一级密码加密方式。注意是本次行动。也就是说每次行动的军事代号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代码主要是在无线电中使用。

士兵姓名绝大多数是没有代号的,因为没用。

首先所有军事行动中的代码,密码,代号,都是一次性的。这次行动采取的加密方式,跟上次的和下次的都不一样,一般军队中都有起码五套代码密码,轮换着使用。

像影视剧中那种,一个士兵代号“孤狼”,就永远都叫孤狼,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军事行动中,为了酷都叫一个酷酷的代号,那纯属扯淡。

即便没军事常识的人用脑子想也能想明白啊,你一直叫一个人同样的代号,那个代号还有什么意义?跟叫他名字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当代战争中,士兵姓名用代码没有意义?

我自己,一等兵当了一年半,在这一年半里,演习无数,参与军事行动六次,没有过代号。在行动中,班长或者排长临战指挥也不可能叫你代号。

离敌人近了,无线电静默,全是眼神和手语指挥。离得远了,叫职业,比如机枪手、爆破手、狙击手、全体都有。。。

如果非要叫名字,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他就会直接叫名字,并没什么影响。

后来我自己当班长,当指挥,也不会去给士兵代号,因为战场上一切要快,指挥员需要考虑的太多太复杂了,根本就没时间去想每个士兵叫什么代号。一般下令就是你,你,a组怎么怎么样,b组怎么怎么样,就可以了。

实际上一旦进入战斗,大家基本上都会各司其职,因为该做的早就训练了几百几千遍了,防守怎么打,进攻怎么打,大家都熟悉各自的职责,要是需要临战指挥官一个个安排,只能证明平时训练的太差。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战场上要撤退,我只用说“剥离”,或者“全线撤退”就行。进攻,只说“左路迂回”或“十米冲锋”。就可以了。大家都会按照这些战术中每个人的职责和负责的火力区域去进行战斗。

临战指挥官只需要做出战术安排和根据战场情况做出调整就行。根本不需要细化到每个人。即便有的士兵做错,身为指挥官也不可能像电影里面演的那样,这边打着仗,那边指着士兵名字破口大骂。指挥官在战场上说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对战局有意义。

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都直呼名字?

因为本来就没有个人代号的,那些给特种兵每个人取各种代号的,本身就是假的,不存在的事。而‬红海行动是根据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所以‬不可能‬像‬其他它‬的电影‬一样杜撰‬一些‬代号‬出来‬。

另外‬之所以有代号,是为了无线电通讯。以美军AN/PRC-148单兵电台来说,发射功率0.1~5瓦(可选),频率30~512MHz,信道间隔5KHz和6.25KHz,有256个可编程信道,10种扫描方案(每种方案包含16个信道);可传送话音和数据,还可进行卫星通信。

如此之多的信道,如果串台了,或者按错了,到其他部队单位的信道,通过呼叫代号。比如: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听到请回答,你的代号不是长江,而是其他什么,你就知道串台了。

也就是说,代号其实是无线电通讯的口令作用的,可以知道敌我,上下级,自然也有保密的作用的。

既然是口令的作用,那就显然不可能一辈子就只用一个,那要是被敌人知道了,通讯还保密吗?无线电频道其实就那些,虽然各个军队都有加密,而且这也确实是各军最重要的绝密信息之一,但是信道被窃听仍然是存在可能的。

单兵电台是信息化作战的最核心的信息装备之一,其价格是非常昂贵的,现代单兵装备,单兵电台有一件顶全身的说法,从防弹衣到夜视仪等等加起来,都不一定有电台贵。

虽然戴着通讯用的耳机,不代表那是单兵电台,而是对讲机,通讯距离很短,一般天气良好,地形良好也不过5-10公里,在复杂地形,通讯距离几百米。

这玩意自然也就不可能是人人都有的装备,所以没有电台自然也就没有代号的必要。

虽然很久以前就有说法,信息化后,将军能指挥每一个单兵,至少在现在是做不到的。

将军还是得依靠班长,或者队长,给他们下命令,然后班长或者队长指挥单兵。

另外,在实际指挥中,直属的领导认识行动队员,那领导的领导会认识吗?这显然不可能的事,通过代号呼叫也能便于上级指挥,何况现代战争,各个单位就像积木一样,模块化的建设,上级领导只需要按照任务搭配,他不需要认识所有手下的。

在中国军队中,条令条例是不允许给人取外号的(因为外号绰号总是用他人的缺点,比如你矮就是矮冬瓜,不利于战友关系),当然实际工作中,因为战友关系好,互相取昵称,但是一般不会使用。

所以在电影中,队长都是叫各个人的名字下命令,这是符合我军要求的。

其实外军也是这样的,虽然他们经常叫外号。

实际上正因为各国军队在班组,小队内的作战,都是靠吼下命令的,所以美军已经开始从特种部队到一般部队普及消音器,因为战场上,枪声以及爆炸声会极大的干扰命令的传递,单兵有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命令,从而干扰了作战的效率。

各国根据各自的情况会有一些代号上的传统,比如美国就是xx几号。比如这个猫屎一号,因为无线电通讯,代号不能太短,短就比较难识别,而长就容易听不清,一般也就是两个或者三个音,而这个猫屎一号,用英文读就是卡邪丸。

而中国是不可能用山鹰,西伯利亚狼之类的代号的,咱们这代人义务教育比较好,普通话大家基本会说会听,但是也不免有各地方言口音,在三十年前,那方言更严重,比如山鹰,河南人读出来就是山影,南方人zh.ch.sh不分还经常没有后鼻音,那读出来就更变了,至于广东福建就更不用说。所以中国采用是数字代号,洞幺两三四五六拐八九,而且这六是liu还是lu就无所谓了,基本上大家都懂。

中国军队内的代号,都基本上是数字,比如洞幺,洞拐。

红海行动是根据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2018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同年,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同年,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2019年,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 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改变航向,前往执行撤侨任务。

蛟龙突击队八人,整装待发。时间紧迫,在“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的大原则下,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深入伊维亚,在恶劣的环境下,借助海陆等多种装备,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在激烈的遭遇战之后,营救了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巴士。

然而事情尚未完结,就在掩护华侨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众人深感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再度展开营救行动。前方路途险恶,蛟龙突击队即将遭遇的,远不止人质营救那么简单,恐怖分子的惊天阴谋即将浮出水面[。

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都直呼名字?

巜红海行动》是一部电影。

因为行动代号和作战人员代号,主要是国外军队作战时采用。

我囯对小规模的行动以及人员并没有特殊规定代号,而且在实际执行任务时,主要是队长和上级联系,其他人没必要多加一个代号。

电影为了和现实贴近,故此没有选择给特战小队的8个人增加代号。这样做其实也有利于观众更好地记住每一个角色,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代号上面去了。

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都直呼名字?

因为本来就没有个人代号的,那些给特种兵每个人取各种代号的,本身就是假的,不存在的事。

之所以有代号,是为了无线电通讯。

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都直呼名字?

T中国红海行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