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我不认为旅游是瞎折腾,浪费钱的事,相反旅游是一种增长见识,净化心灵的一场旅程。
在旅行中,在乎不是旅游的目的地 ,而是看风景的心情。
在此个人把今天五一到四川峨眉山旅游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感受“峨眉天下秀”。你就觉得旅游是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一件事了。
“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峨眉山的名声就不必多说了,全国有名的佛教名山。
峨眉山
武侠小说中的峨嵋派自然令我想去看看神秘的峨眉山到底有没有峨眉派,传说中的峨嵋山是不是真有神仙,所以我一直想去峨眉山看看。
今年五一因为是连放五天,我四月份就和老婆商量这次五一我们去峨眉山旅游。我老婆也赞同,这次是我主动提出来的,以前都是老婆想出去。我们是打算五一在峨眉山游玩三天,中间在雷洞坪住宿一晚,第二天早点到峨眉金顶看日出。(运气好的话)
峨眉山景区路线图
我们是4月30号提前走的,买的动车票,直接坐动车到成都东站,成都东站有城际列车可以到达峨眉山站。
当晚,我们把住宿安排好了(都是提前订的,直接入住酒店。)就在峨眉山市区吃吃喝喝,见识当地的特色。因为我们明天打算爬山,所以我们当天晚上十点回酒店休息了。
5月1号,大概是早上7:20分,我们早早收拾东西准备爬峨眉山。早就听说峨眉山山里温差大,山上多云雾,所以我们提前就把在山里面穿的厚衣服,登山的权杖,吃的喝的都提前准备好了。
我在来峨眉山之前就查看了,从山底到山顶有60多公里,爬山徒步的话一天是走不完的。
我建议你如果第一次来峨眉山想要一天就把峨眉山游玩的话,可以坐大巴直接到雷洞坪,然后爬三个半小时的山,再到峨眉金顶,然后可以坐索道下山,一天时间可以。
但是,我和我老婆觉得没意思。就选择了徒步爬山,因为坐大巴中间有的景点错过了,来旅游的意义就没有了。
峨眉山景区景点分布图
徒步爬山的游客一般来说都是坐公交到达报国寺或者伏虎寺开始爬山。在中峰寺与广福寺之间,有峨眉山景区的南门,也是清音阁售票处,需要在这里检票然后才可以继续爬山。
我们7:30把住宿退了,就开始坐公交到报国寺,准备爬山。
因为峨眉山是佛教名山,所以寺庙比较多。听说在峨眉山有27处寺院,不知道是真是假。信佛的朋友可以去寺庙停留看看。
我们先到报国寺停留了会,拍了会照片,感觉没啥,就想到清音阁。当然中间有伏虎寺,你可以看看。
报国寺到清音阁有13公里路程,因为我们也不赶时间,就走走停停沿途欣赏风景。
到大概爬了一多小时,到了清音阁。我老婆提议想走一线天,然后到生态猴区看看猴子🐒。看了猴子在返回清音阁走万年寺—洗象池这段路。
我是赞同的。一来可以少走一段路,二来可以看看峨眉山的灵猴。
早就听说峨眉山的猴子,机灵得很,野性十足,见到人不怕,有时候还主动爬到你身上找吃的。
在清音阁售票处,需要在这里检票然后才可以继续爬山。买了票后开始往一线天方向走:清音阁至一线天1公里,一线天至生态猴区0.5公里。路不算长,中间也是走走停停。
到了生态猴区,就突然发现新大陆发现几只猴子。
感觉峨眉山的猴子好可爱,我媳妇兴奋的在那里逗猴子,给猴子拍照。关键是人家猴子也不理你,[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峨眉山灵猴
在猴区逗留了半个小时,猴子也看过了,我老婆就说原路返回清音阁。到万年寺去。
我们依依不舍离开生态猴区,原路返回又花了半个多小时。
其实,从生态猴区返回清音阁,我的腿早已经不听使唤,但是我看我媳妇兴奋劲,感觉她有使不完的力气。唉!看来我老了,真不适合爬山。
清音阁至万年寺2公里,万年寺至洗象池14公里。
其实,峨眉山的山路不像我去年爬华山那么陡,有平有缓的地方,有步梯。因为我们不赶时间,所以都是漫无目的的走走停停。
沿途风景
到了洗象池了,我提议媳妇我们就在这里休息段时间。反正也不赶路。我媳妇赞同。
休息了有一个半小时,我就说媳妇休息好了咱们去雷洞坪吧。然后我们继续爬山了。
在洗象池到雷洞坪之间有大乘寺,白云寺。感觉峨眉山寺庙都是大同小异的,没值得看头。不过信佛的人虔诚可以去遛弯。
半路上的猴子
洗象池至雷洞坪7.5公里,中间开始下起小雨来了。[泪奔]真是天气变化无常,山里就是这样。幸好我们带了雨衣,不然我们成了落汤鸡了。
半路下雨
大概又爬了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终于到了雷洞坪了。过夜的朋友可以选择在雷洞坪住宿。
当然雷洞坪前面就是接引殿,大概1.5公里,在接引殿可以坐索道缆车上金顶。
我们老早就规划在雷洞坪住一晚,第二天如果有条件可以看日出。[笑哭]不过,看今天下小雨,不知明天有日出不。不管了,媳妇今天爬山也累了,就住一晚上吧。
当然在山里面住宿,真的是有点难受。被子这些感觉有种湿湿的感觉。山上吃的也不好,还有的贵。我们也只好将就来吧,谁让我们吃饱了没事干,跑来受罪。
我们在雷洞坪住了一晚,感觉精神状态不怎么好。也没睡好,也许是昨天爬山累的,小腿也有点疼。
没法,来都来了那就坐缆车上金顶去看看。
今天天气不怎么好,都是云雾缭绕的。估计看日出没希望了。
坐索道上金顶大概十多分钟,就到了金顶了。
感觉金顶上面没什么看的,唯一看点就是一尊塑像。(普贤菩萨的)。在金顶上逛了会,真的没啥看头。还夹杂着零星雨点,因为金顶的海拔有3000多米,感觉我们冻的直打哆嗦。[捂脸][捂脸]
金顶云雾缭绕的,看都看不清,还看个球的日出。所以感觉这次来峨眉山旅游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现在想想真是一种遗憾,不过没法,山里天气就是这样。金顶日出那完全是运气。
在金顶逗留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坐索道缆车下山了。到了雷洞坪然后坐大巴下山了。至此,我们这趟峨眉山旅游就告一段落了。
这就是我五一去峨眉山旅游的经历。
这趟峨眉山旅游花费没有多少,门票住宿加车费一共不到一千五。但是感觉这趟真的有遗憾,没有看到日出。另外,这趟旅游中间有的景点也没看,都是走马观花的一眼瞟过。
感觉这趟旅游下来,人都缓了两天才恢复过来。真的感觉去这趟峨眉山之游是一件瞎折腾的事,不过路上的风景不错,也看到了峨眉山的灵猴。想想也值了。
虽然有遗憾,也有不甘,但是来了峨眉山我不后悔,毕竟我终于有机会来一趟自己理想之地。
朋友们,你们去过峨眉山吗,说说你来到峨眉山的经过,欢迎留言讨论[送心][送心]。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大千世界美,揽胜无止穷。
性情存各异,行业分万种。
收入有差别,经济存紧松。
脚力有大小,眼界高低蹦。
农民忙种田,工人正绞砼。
学子求知凝,老翁垂钓炯。
战士巡边防,环卫挥帚风。
商人钟情钱,大妈挑削葱。
各有各的事,自选自的弄。
酸甜苦辣咸,感受无雷同。
旅游好不好,不用难为衷。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旅游就是一种大众消费了。古人有“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现代人旅游不仅仅是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为以后更好地努力工作。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我不这样认为:从大的方靣来说:旅游可以拉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整体货币流通。从个人来说:旅游可以增长见识,了解另一地方的人文环境、风土人情,使人能够拓宽视野。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时,旅游可以减轻个人在生活、工作中的思想压力,释放紧張情绪,便于更好地投入今后的工作!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不如实践中得到的,不如旅途中亲眼看到的。这句话也说明了旅游的重要性。我们虽然能从书本上对祖国的各地有所了解,但书本上的是不够全面的,只有亲眼目睹了,亲自走过了的地方,你才能对此地有个全面的了解。比如说海南,在没去旅游之前,只知道他是个小岛子,四面环海,一年四季如春。但是去了以后感觉到比想象的美了许多。在三亚看到了天涯海角,此时的心情会很激动,感觉祖国如此之大,但是天涯海角我也来过了。在三亚,看到的是我们祖国大海的辽阔,心胸也随着大海的波涛起伏,也知道大海里有丰富的资源,石油,页岩气……等,感觉我们的领海是宝贵的,要保护好一寸也不能丢。再就是海南的植被特别好,陌上全是绿色,处了公路之外,基本上看不到地面,所以海南的空气特别好,蓝天白云,阳光沙滩,优美的热带花木如诗如画。在次常驻也会乐不思蜀的。
西北的美就和海南的美不同了。西北是地域辽阔,在戈壁滩上,日行千里不见人烟。在西北,看到了新疆天池,喀纳斯,火焰山的美丽,坎儿井体现出新疆人的智慧。看到了新疆棉的洁白与美丽,看到了胡杨树潇洒与坚强。看到了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美丽奇景,在宁夏中卫的黄河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不像在下游的龙腾虎啸。到了西北你才能体会我们祖国的面积之大,很钦佩我们的先人给我们保护下的这片土地。
总之,我出去旅游,感觉不是瞎折腾,而是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东西,比如说在安徽,在江西,体会到了山岭的众多,有时刚出一个隧道没跑多少路,又来了隧道,感觉隧道比平路还多,安徽,江西的植被也很好,竹子几乎覆盖全部的山岭。,我曾答过一对联“山山绿竹绿山山”就是我在安徽,江西见到这景色才想出来的。所以旅游是最好的学习。
旅游也不是浪费钱的活动啊,这是根据你自己的收入做的决定啊,有能力,身体好就去旅游啊,趁不老去看看祖国的山山水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再说了,国家也提倡旅游,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旅游既看了美景,学到了很多知识,又支援了国家经济发展,是多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旅游就是瞎折腾,浪费钱的活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评旅游》
拔山涉水去旅游:
可开眼界还解愁!
有钱心闲方可去:
咱们勿喷折腾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