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我们村有九个生产队,一个大队,也是公社所在地。生产队比较多,出工也五花八门。

大队有事,一般用广播喇叭。那种大灰的,绑在电线杆子上的。一喊几里地都能听到。紧急事,直接喊。如抗洪抢险。小事一般就是有线广播,家家都有小喇叭。例如,汇演了,放电影了,选举了…

各个生产队,各有奇招。有挂钟的,就像电影地道战里的大钟一样。有挂铁轨的 ,也有挂犁头的,也有用锣的…说来也怪,生产队员都能分清,那个声音是自己队里的,从来没差过。

一般没什么大的行动,不会敲钟。因为大队下面有小队,小队下面有生产小组。都有各个部门负责人,一个小组的队员,基本都住在一片。

队里分配完任务,各负其责。有事一喊,就集合了。

记得有一年冬天雪灾,九队的羊圈,被狼群袭击。

瞬间,钟鼓齐鸣,喇叭声震天。这可不是,一般信号。深更半夜,队员们手拿家伙,奔赴现场。

民兵拿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打狼,生产队员有的拿洋炮,有的撇三股叉,红缨枪,齐心协力击退了狼群。

不过损失不小,羊被狼群咬死,咬伤二百多只。

什么时代,就有什么时代的高招。团结一致,那是必须的!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谢邀答

生产队期间,虽然谁家都没闹钟,但各家有个家的办法,按照集体规定俗成的时间,白天看太阳,夜晚观星月准得很。还有,几乎家家都养公鸡,家庭主妇以自家的公鸡叫几遍为信号起床做早饭,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至于下午出工,吃过午饭稍息片刻出发就是了!

另外,生产队也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在农忙的各阶段,还会派专人负责敲打击器或吹哨,哨音响过,社员们便会召之即来,迅速集结,统一行动了。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生产队出工时队长不是一家一家的喊,我经过的是顺街喊“出工了,上坡了,上场了,干活了,”后来改为敲钟,吹哨子,社员听到后都出来,由队长安排活,各负其责,各人干各人的活,文革时期不用喊也不用敲钟,更不用吹哨子,社员自觉性出来到请示台等着,下午收工后再去请示台回报,叫早请示,晚回报,全队男女整半劳力都明白农活的进度和进展,账目公开,日清月结,月月张榜公布。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让社员出工,一不用喊,二不用叫。在一个村子里,各个生产队长集合社员出工都有各自的办法。

一个村子里,有好几个生产队,我们村子里就有十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长在集合社员出工的时候,都是以敲鐘为传递信号。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固定的集合地点。在集合地点上,有一个鐘挂在树上,有的是拽绳式的古鐘,有的是用铁道道轨挂在树上,有的是用耕地犁上的犁鏟做鐘,总之,只要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就行。每天早晨天一放亮,队长首先去敲鐘,鐘声就是号角,就是命令。有的社员在队长安排完活络再到场,就要受到批评,有事要请假,旷工扣工分。各个队的社员都有辩别自己生产队鐘声的能力。只要是听到自己生产队的鐘声一响,既便是没有吃完饭,也要准时到集合地点,听从队长安排。

生产队的队长,既是劳动者,又是指挥官,他必须熟悉各块地近几天的活络,还要掌握全队的劳动力安排。他一天要敲三次鐘,甚至晚上开会要敲鐘,晚上打夜班也要敲鐘。记得七五年抓革命促生产时期,正赶上秋收,全村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安照上边的精神,早晨三点敲鐘集合,社员们睡的正香,听到响亮的敲鐘声,赶快穿好衣服,来到集合地点。队长安排的工作是下地割豆子,社员马上回家拿着镰刀下地。十七八个人,就着月亮地,割到天亮,八九亩地的豆子割了一多半,再回头看看,满地里都是漏掉的豆颗,俗话说:再好的月亮地,不如全阴天。吃完了早晨饭,队长又派了六个人拾了一个上午,算起用工量,还不如白天割的快,割的干净。

麦收和秋收期间,各种粮食作物都进入大场,时常会碰到夜间下雨的现象。队长是第一个察觉要下雨的人,首先去敲鐘,无须集合,社员们听到鐘声,本能地就知道是要干什么,直接跑到大场里,堆的堆,苫盖的苫盖,加固的加固,抢在下雨之前,一切防雨防风工作都做完做好。这项工作,如果是时间短,多数不记工分,参加劳动的社员,不会去计较这点个人得失,都是抱着以集体利益为上,以大无畏的精神去干的。

深秋季节,水稻都运到大场里,稻谷脱粒是一项坚巨的任务。这段时间,社员们白天干了一天的活,都有些疲惫,吃过晚饭,队长还要敲鐘集合社员,去场里脱粒稻谷。晚上干到十点左右,队长让妇女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大场里。社员们收拾好脱粒的后序工作,吃完了饭,才收工回家。这段时间的工作很艰苦,大约有七八天的时间。

生产队时期,队长肩负着全队的生产布属工作。敲鐘,是行使权力的象征。生产队的大鐘,不是随便乱敲的,它代表着权力,代表着命令。社员们听惯了自己的鐘声,习惯了每天的集合,它伴随着社员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社员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过去的生产队长都是由社员大会推选出来的,相对来说是在那个生产队群众基础好,威信高,有号召能力,群众信得过而且非常知季节、懂种植技术的人。一个玍产队搞得好与不好,人心团不团结,产量高与不高,社员收入好不好,甚至是国家公粮能不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等等,队长是关键。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社员就看干部,几十百把号人的眼睛都盯着队长,队长就是那个队的灵魂。而身为队长,不仅是生产的带头人,实干家,领头羊,并且还得事事起得亏,处处受得气;利益面前,该让社员先得的必须让,社员的牢骚话该忍的还得忍,社员之间的矛盾该解决的还得主动上门去化解;经常有上级下队来指导工作,该供饭的还得像招待自家客人一样花血本招待,收到的最多是三两粮票一毛钱。

生产队的任何事务必须由队长计划安排,拍板决定,全体社员必须服从安排,在每天的出工中,基本上是按历史“约定俗成”的规律,早上社员们都早起,吃了早饭后把该做的家务忙一阵后,基本上都是陆陆续续地按队长头天收工时所安排的劳动项目和地点去上工,一般只有早到很少有迟到的,并且先去的就先开始干,不会在地里等着到齐了才干。

每天早上和下午的出工,队长都是习惯性的口头喊一喊:走哦,上坡哦!当然有的队是靠吹哨子,不可能一家一户去叫。因为社员们长期形成了自觉性,队长在这方面也不太费精神,反正前面有人走,后面的人就接着来。队长只是在工作安排上要考虑细致周全,以免调配分工的不合理而造成窝工。但有一条,队长叫干啥社员们就干啥,几点出工,几点收工,中途凣点休息,今天干不干活等,队长心中早就有数,因此由队长说了算。

在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功不可磨,绝大多数的队长都是好样的,横行霸道像土皇帝似的队长只在少数,如今有些人不但否定了生产队的成绩,就连绝大多数劳苦功高身为普通社员的一个小小队长也要给与否定一番,给他们泼尽了脏水,我认为这些人未免也太过分了。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我们这儿是冀南平原,生产队时期队长头天晚上政治学习时就安排了,那个地块干啥,需要几个人,谁带工,如何做大都详细布置好了。后来生产队渐渐地也有了钟,也就是和电影地道战敲钟的大小形状一样,也有的用别的铁器当钟敲的。我们村有八个生产队,都是购买的铁钟,还别说那个生产队钟敲响的声音各有不同,每个社员分别的很清,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生产队的上工钟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