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要什么人才能当,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联合国秘书长,官方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遴选标准,但众所周知,联合国秘书长并不是实权人物。

他只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国际事务服务者和调停者,即在国际上充当调停者。

他没有决策权,也不能干涉别国内政。毕竟这些连工资都发的国家,全世界都是员工,不是主人。这就是为什么他被称为秘书长,而不是队长。

至于人员选择,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绝对不会从五常中选择。

众所周知,联合国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即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简称五常。

联合国秘书长是镀金的“搅粪棒”,五常是影响国际局势的关键因素。

无论联合国秘书长出自谁之手,都会被认为有失偏颇。比如一个美国人当联合国秘书长,大家一定认为美国在联合国说了算,所以为了避嫌。

因此,联合国秘书长绝不能从五个常任理事国中选出。

即使没有选举,五常也有一票否决权,从五常出来的人基本不可能得到五常的一致通过。

其实不要说五常,就是日本、德国、印度这样的大国,当选的机会都不大,因为如果他们的政治立场带有倾向性,必然会影响国际局势的正常发展。那些小国不一样,偏心也无妨。所以你可以看到为什么韩国人潘基文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标准,以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名单为参考。

大选候选人名单如下:

1。伊戈尔·卢克希奇-黑山经济学硕士,曾任财政部长、总理和外交部长,精通四种语言。

2.伊琳娜·博科娃——保加利亚国际关系硕士,前外交部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精通五国语言。

3。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葡萄牙(成功候选人)高等技术学院硕士,葡萄牙社会党领袖,欧洲人口委员会前主席,前总理,前国家立法委员。精通七种语言。

4。达尼洛·图尔克-洛维纳法学硕士,外交家、政治家、前国家元首、前联合国理事会理事、中国人大高级研究员(一带一路计划参与者)。精通7种语言,包括中文。

其余四位候选人的详细情况与上述四位候选人大致相同,无需一一列举。

通过分析上述四位候选人的身份、学历和经历,可以顺藤摸瓜,探究联合国秘书长的遴选标准。

第一,看就是要名牌大学毕业,硕士毕业。

不要加入专科或本科的毕业,而且专业要相关,比如法律、外交、国际关系或者经济,所以你不能让一个医学硕士当联合国秘书长。这不是美国总统的选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

第二,看资质。

联合国秘书长需要在中央政府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如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和总理...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有十年甚至更多年的政治经验才有资格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而且“从政经历”的门槛相当高,最低是部长级。

当然,只有外交部、财政部、立法部的部长才有效,后勤部则不然。这叫工作经验。

第三,能力。

联合国秘书长必须懂一门外语,而且精通。你因为不会说几种语言而不好意思竞选。

第四,德行。

联合国秘书长要有一定的威望,国际评价高,大多数国家认可,人品没问题。公平公正,为人类谋福利。至少不能有什么心理疾病吧?候选人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心理和精神健康评估。

所以即使特朗普不是美国人,他也不能当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要什么人才能当,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联合国秘书长,官方并没有给出什么具体的选拔标准,但咱们都知道,联合国秘书长并不是什么实权人物,他只是一个得到世界性认可的国际事务服务和调解人员,就是在国际间充当一个主持人的作用。他没有决策权,更无法干涉到他国的内政,毕竟连工资都得的这些国家发,它只是全世界的雇员,而不是主人。所以他叫秘书长,而不是球长。

至于这个人员选拔的话,首先我们可以确定地一点是,绝对不会从五常里面选。

众所周知,联合国有五大常任理事国,美、中、俄、英、法,简称五常。联合国秘书长就是一根镀金的“搅屎棍”,五常才影响国际局势的关键因素,而联合国秘书不管是出自哪一家,都会被认为偏袒。比如美国人当联合国秘书长,大家肯定认为联合国是美国说了算,于是为了避嫌。因此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绝对不能从五大常任理事国中选拔。

就算选也没有,五常有一票否决权,五常出来的人想要得到五常的一致认可,基本没可能。其实不要说五常了,就是像什么日本、德国、印度这样的世界性大国,获选的机会都很小,因为其如果政治立场有倾向性,难免会影响国际形势的正常发展。那些小国就不一样了,有倾向性也无伤大雅。所以大家明白潘基文这个韩国人为何能坐上这个位置了吧。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一个标准,以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名单作为参考。

大选的人员名单如下: 一、伊戈尔·卢克希奇—黑山共和国 经济学硕士、曾任国家财务部部长、国家总理、外交部长、精通四种语言。

二、伊琳娜·博科娃—保加利亚 国际关系学硕士、曾任外交部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士,精通五种语言。

三、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葡萄牙(竞选成功者) 高级技术学院毕业硕士学位、葡社会党党魁、曾任欧洲人口委员会主席、曾任国家总理、曾任国家议员。精通七种语言。

四、达尼洛·图尔克斯—洛文尼亚 法律系硕士、外交家、政治家、前国家元首、前联合国理事会成员、我国人大高级研究员(一带一路计划的参与者)。精通7门语言,包扩中文。

剩余四位参选人的具体情况与上述四位参选人大致相同,所以不必一一列举。

通过分析上述四位候选人的身份、学历、经验,我们可以顺藤摸瓜,探索出联合国秘书长的选拔标准。

第一看学历,怎么也得名牌大学毕业吧,再来个硕士学位。 专科、本科就不要凑热闹了……

而且专业要相关,比如法律、外交、国际关系或者经济专业,总不能让医学硕士去当联合国秘书长吧。又不是选美国总统,什么人都可以参加。

第二看资历,联合国秘书长需要在中央政府机关担任过重要职务,什么外交部长啊、财务部长啊、国家总理啊…… 换言之,必须要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从政经历才有资格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而且“从政经历”的门槛相当高,最低也是部长级别起步。

当然,要外交部、财务部、立法部的部长才有效,后勤部就算了,这个就叫工作经验。

第三看能力,联合国秘书长肯定得会外语吧,而且是精通,不会个几国语言得你都不好意思来竞选。

第四看德行,这个联合国秘书长必须要有着一定的威望,国际评价要高,要得到大多数国家得认可,人品不能有问题。要做到公平公正,为人类谋福利。至少不能有什么心理、精神疾病吧?候选人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心理、精神健康评估。

所以说即便特朗普不是美国人,他也当不了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要什么人才能当,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虽然秘书长并没有多少实权,但作为世界上最大国际机构的负责人,毕竟也是台面上的人物,当然不能随便拉个人滥竽充数。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按照最初标准,联合国秘书长是有年龄限制的,就是在45到55岁之间,应通晓英语和法语。后来,秘书长的年龄有所放宽,比如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就已经70岁了。当然,年龄可以放宽,其它条件还是要严加限制的。后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作为秘书长,要求必须是在国际关系方面经验广泛,有较强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有运用多种语言沟通的能力,并且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这些都应该具备。

为了体现公平原则,美国倡议,秘书长人选不得来自常任理事国,应该从中小国家中选择。这一原则一直被遵循下来。从联合国建立以来,共产生了9位秘书长,他们分别是:来自挪威的特里格夫•赖依,瑞典的哈马舍尔德,缅甸的吴丹,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秘鲁的德奎利亚尔,埃及人加利,加纳人科菲•安南,韩国的潘基文和现任秘书长葡萄牙人古特罗斯。没错吧,这些人全部来自影响力较弱的中小国家。所以,不仅秘书长不能来自5常,就连印度、德国、日本、巴西等大国的人员也不能担任这一职务。

从9位秘书长的地域分布来看,欧洲共有4位,亚洲2个,非洲2个,美洲1个,基本上做到了按大洲轮换的原则。

联合国秘书长人选由相关国家推荐,报安理会审查后,最终人选在联大鼓掌通过。因此,秘书长候选人必须得到安理会的认可,特别是5常,有一个国家反对而投否决票,他也当不上。这就要求秘书长要兼顾到各大国利益,不能倾向哪一方。比如,联合国秘书长按规则都可以连任一届,但埃及人加利因为没按美国的指令去做,结果只干了一届,就被美国否决拿下,这也让他成为唯一一位未能获得连任的秘书长。

(联合国前秘书长埃及人加利)

自加利以后,秘书长一般都很守规矩,不会越过安理会擅作主张。特别是对美国表现的更是毕恭毕敬。比如,美国带头欠联合国会费已超过10亿美元,秘书长古特雷斯既不敢催,更不敢要,只能表示要卖掉秘书长府邸维持联合国的运转。

可见,联合国秘书长虽然名头很大,但实际上就相当于各国指派的一位管家,只负责处理联合国的日常事务,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力。有时,面对美国的霸道强权,还要忍气吞声。

联合国秘书长虽然没多少实权,但正式上任后,就要和自己的祖国保持严格的距离,以此来避嫌,证明自己是一心服务于全世界的。从这点上看,似乎还真不能拿联合国秘书长不当回事。

联合国秘书长要什么人才能当,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联合国秘书长被看作是“世界总管”,同时也是联合国的象征,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的选拔也是各国博弈的结果。

联合国至今已有9位秘书长,但是没有一位来自于五大常任理事国,因为五大常任联合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本身权力已经非常大了,如果秘书长来自于五常,只会导致秘书长所在的国家对联合国的影响力加强,但是会引起五常其他国家的反对。

美国和俄罗斯(苏联)长期保持对抗状态,因为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俄罗斯,对世界的影响力更大,因此苏联(俄罗斯)使用一票否决权的次数最多,如果秘书长是美国人,俄罗斯只会更加反对联合国的工作,最终导致联合国的低效率。

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原则

1、地区轮换:联合国秘书长从各个洲选举,目前一共9名秘书长,其中欧洲5人,亚洲2人,非洲2人,拉美1人。

2、大国一致: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可以合法拥有核武器,因此联合国的根部宗旨是不能违背五常的利益,秘书长的选举同样如此,至少候选人不能受到五常的反对。

3、唯才是举:联合国秘书长必须要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可以平衡各方势力,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必须掌握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中至少一种。联合国官方语言为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4、小国优先: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联合国秘书长通常从小国选取,五常虽然拥有否决权,但是没有提名的权力。

联合国秘书长每十年各大洲轮换一次,而且可以连选连任,由于历届秘书长都是男性,因此一些成员国提议应该有女性秘书长,联合国鼓励各国提名女性候选人。

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的象征,维护弱势群体和穷人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上,必须要保持公正、独立、诚信的原则,制止各国争端,化解国家间矛盾,但是由于联合国的实力有限,既没有军队也没有经济实体,因此在国际问题上联合国的能否发挥作用,全看各国是否配合。

美国带头下80多个国家欠费,联合国在8月和10月两次面临关门的危险,美国在10月末提供1.8亿美元,保障了联合国暂时摆脱危机,但是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联合国,对于国际争端往往表现的有气无力。

联合国秘书长要什么人才能当,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主权国家成立的,促进国际上安全、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的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到今天,一直都在维护着世界上的和平。联合国成立到现在,一共有过9任联合秘书长,这九位秘书长分别来自于挪威、瑞典、缅甸、奥地利、秘鲁、埃及、加纳、韩国和葡萄牙。中国到现在为止,有过九个人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但是却没有一位担任过秘书长。不仅仅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些国家也没有人当过联合国秘书长。这是因为秘书长选拔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够来自于大国。中国、美国、俄罗斯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本来这五个国家的权利就已经非常大了,秘书长自然就不可能再从这几个国家当中选拔了。联合国秘书长应靠个人的杰出才能资格当选。美国参议员艾德赖·斯蒂芬森向国务卿爱德华·斯退丁纽斯建议,美国应主张由中小国家的国民担任秘书长之职。这个意见后来被联合国各会员国所接受,除了年龄一条外,其他都成为不成文的惯例。不过联合国秘书长虽然是从小国里面选,也必须是要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才能,获得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可以。

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七条规定:“秘书处置秘书长一人及本组织所需之办事人员若干人。秘书长应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推荐委派之。秘书长为本组织之行政首长。” 联合国大会1946年1月24日通过的第11(I)号决议就秘书长的任命和待遇有了较详细论述,主要内容有: 首先,秘书长一职应该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 其次,秘书长应得到足够的待遇,联合国提供官邸、家具等维持和修葺费用。 再次,秘书长的任期为五年,期满后可以连任。

最后,有关秘书长人选的具体要求: 关于以后各届秘书长的任期,由大会和安理会根据未来秘书长之经历决定; 秘书长在退休后,任何会员国政府不得聘用其担任政府职位,以免因为持有相关情报让其他会员国不安。秘书长也应该拒绝接受这种性质的任命,确定首任秘书长任期为5年,期满时可连任5年。根据《宪章》第18条和第27条的规定,秘书长应由安理会7个理事国之可决票(自1965年安理会理事国增加到15个后,可决票数也相应改为9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提名,经大会以到会及投票的会员国多数表决任命之,除非大会自行决定需要三分之二多数。

大会应以秘密会议方式讨论(秘书长)提名与任命问题,安理会应尽可能向大会推荐一名候选人,以避免在会上就提名问题进行辩论;无论安理会或大会投票均应采用秘密投票。通常的规则是,秘书长候选人不得来自“五常”国家。联合国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就是联合国秘书长不仅要会说英语,还必须会说法语。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还要擅长外交。选拔标准即(1)必须忠于按《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办事;(2)具备很高的外交技能和领导管理能力;(3)具有在联合国系统内工作的广泛经验;(4)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并善于与冲突(分歧)各方对话并取得信任的人。

联合国秘书长要什么人才能当,选拔标准是怎样的?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六大主要部门之一秘书处的负责人,也是这个组织的行政长官。

关于秘书长的选拔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与选拔标准,岗位职责是非常模糊的,联合国秩序创立者之一的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设想是“世界秩序的协调者与主持人”,联合国宪章第97条给出的答复是“联合国的行政首脑”,可见胜任这个岗位需要具备两点因素,一个是有出色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另一个则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声望与德行。

在选拔秘书长的过程当中,负责选拔人才的不是人事部门,而是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的安全理事会,而且常任理事国有对秘书长人选提名的一票否决权,为了保持各大国之间的平衡,联合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秘书长人选需要从常任理事国之外的国家选出。

比如2016年的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由于上两届的人选是非洲的安南和亚洲的潘基文,所以这次就把名额留给了欧洲和拉美。为此各国联大提名了10个候选人,8个来自欧洲,1个来自大洋洲,1个来自拉美,最后闯入最终环节的有5个人,分别是来自新西兰的克拉克、斯洛伐克的米斯拉罗夫、保加利亚的博科娃、塞尔维亚的耶雷米奇和葡萄牙的古特雷斯。

要论品格和资历,这五个人旗鼓相当。

克拉克是前新西兰总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干了8年,被福布斯评为2016年最有权势的女人。

米斯拉罗夫是斯洛伐克外长,在俄罗斯和美国都就读过,拥有较为丰富的外交背景。

耶雷米奇曾任塞尔维亚外长,还在2013年成为联大轮值主席。

博科娃则是前保加利亚外长,也在美俄长期就读,当时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古特雷斯是前葡萄牙总理,长期在联合国难民署工作,还在欧洲理事会当过半年的流值主席。

由于有众多优秀人才,可见这一届的联合国秘书长竞争非常激烈,但之所以最后古特雷斯能够胜出,并非应为他更出众,而是因为博科娃和耶雷米奇来自亲俄国家被西方否决,米斯拉罗夫来自亲欧国家被俄罗斯否决,由于古特雷斯在前几轮的竞选人气很高,最终来自新西兰的克拉克成为了陪衬。

可见作为联合国秘书长,除了出众的组织与协调能力,高尚的声望与德行,还需要待在一个中立国家,而且立场被成员国所广泛接受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