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亲戚朋友为了金钱反目成仇吗?

儿子为了霸占5套拆迁房,阻止老父亲分房产给妹妹,上门打伤80岁老母亲。老父亲:我要把房产全部捐给政府!

80岁的李爷爷家中拆迁分得5套房产,考虑到有1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李爷爷决定分给大儿子3套,两个女儿每人1套。

没想到这个做法,却遭到大儿子的反对。

大儿子认为5套房产都应归自己所有,出于对老父母偏心的不满,他竟然将80岁的老母亲打伤。

李爷爷的女儿李珍愤怒不已,她告诉记者,大哥趁他们外出工作时,闯到父母家中打伤母亲,还砸坏了家中东西。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偏袒两个女儿,李爷爷出示了他拟定的分房协议:

1套120多平方,1套77平方,归大儿子李庆国所有;

1套77平方,由李爷爷老两口居住,百年之后归大儿子所有;

2套66平方,两个女儿各占一套。

协议上写得明明白白,5套房子大儿子占了3套,为何还要说老父母偏心呢?

难道他真的想将5套房产据为己有,不惜对老母亲大打出手吗?

儿子李庆国:旧房是我和父母的共同财产,5套拆迁房理应全部归我

为了了解真相,记者来到大儿子李庆国家中。

没想到李庆国对于殴打老母亲一事矢口否认,反倒向记者诉起苦来。

昨天,父母带着两个叔叔和两个舅舅,将他们一家四口堵在家中。

更可气的是,妹妹李珍还将自己年仅12岁的女儿咬伤。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李庆国的妻子向记者展示了小女儿手上的伤口,她表示难以想象姑姑竟然对年幼的侄女下此毒手。

李珍解释道,她并没有咬伤侄女,肯定是昨天一家人在争执的过程中,意外受伤。

兄妹见面,双方剑拔弩张,互相指责。

李珍说,正是因为哥嫂不孝顺,长辈们才上门劝导,没想到哥嫂的态度依旧强硬,才起了争执。

对于父母分得的5套房,李庆国表示:这是他和父母的共有财产。

家中被拆迁的房子,虽然在父母名下,但是当年是他一人出钱又出力。

眼下父亲没有征得他的同意,擅自决定分给两个妹妹一人一套,这才导致一家人起了冲突。

在李庆国的妻子看来,5套房子理应由丈夫继承,是两个妹妹“野心太大”,时常给父母洗脑要分财产,才导致老父亲做出如此不公平的分配。

那么,李庆国夫妇口中所说的是事实么?房子是否是他和父母共同所有呢?

李爷爷:儿子不学无术,对工作挑三拣四,对父母殴打辱骂

李爷爷表示,当年他和老伴卖掉乡下房子,凑钱在城里建起一栋两层小楼,儿子并未出钱出力。

李爷爷的大女婿也拿出拆迁合同,合同上只有李爷爷一人的签字。

而负责拆迁的开发商也明确表示:既然合同上只有李爷爷一人的签名,那5套房产毫无疑问归李爷爷所有。

既然证据确凿,李庆国为何又理直气壮地霸占父母的5套房产呢?

说起大儿子李庆国,李爷爷和老伴伤心不已。

李爷爷说,自己是小学教师,唯独没有把儿子教育好,导致他不学无术。

儿子现在是靠开摩的为生,就连这份工作,也不肯用心去做。

儿子对待工作,有“三不原则”:下雨天不干,天气太热不干,天气太冷也不干。

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对待他们二老,也是极为不孝。

十几年来,儿子一直觊觎李爷爷微薄的退休金,李爷爷不愿意给,儿子就隔三差五来闹。

为了证明儿子的“劣迹”,李爷爷甚至给记者列出了一份儿子的不孝清单:

砸坏家中电视和电话数台,殴打老父母等。

说到这里,两位老人泪眼婆娑:这已经不是儿子第一次动手了。

李爷爷告诉记者,每次儿子上来脾气,会很好摁住老伴的头,他急得上前拉开,换来的同样是儿子对他的殴打。

李爷爷的老伴说:每次他打我,我只能躲,一点办法没有。

李爷爷口中所诉,也在周围邻居口中获得证实。

邻居说:“李家大儿子确实不太孝顺,经常与老父母发生冲突。”

即便儿子不念亲情,老两口依旧不想割断亲情,所以在分配房产时,他们让儿子占了便宜,可是却没有换来儿子的理解。

眼看一家人为了财产分配反目成仇,那李爷爷又该如何打算呢?

李爷爷:房子我要全部捐给政府,和老伴去住养老院!

第二天,李爷爷主动找到记者,他要将5套房产全部捐给政府,他和老伴去住政府的养老院。

对于这个决定,老人无奈地说:“我也不是老糊涂,只是我不这么做,一家人都不得安宁啊!”

说起当初分房的计划,老人也是思索再三做的决定。

儿子如此不成器,即使他们把房产全部给了儿子,以后他和老伴生活不能自理时,儿子也不会管他们的死活。

可是两个女儿绝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他们不愿让女儿寒心,才执意要给两个女儿分房产。

可是眼下儿子闹个不休,李爷爷心里清楚,如果他坚持原来的分配计划,女儿家里也别想获得安宁。

如果儿子继续反对,那他还不如直接捐给政府,图个清净。

李爷爷的一番话语让人动容,他只是不想一家人因为财富闹到恩断义绝的地步。

为了让事情得到缓和,记者决定再次前往儿子李庆国的家中。

那么儿子李庆国最终会抱什么态度呢?

儿子李庆国:房子我不管了,但我要告老父亲诽谤!

李庆国夫妇的态度依旧强硬,记者拿出拆迁合同,向李庆国证明房产归老父亲一人所有,他有权做出分配。

当记者试图劝说李庆国接受老父亲的房产分配时,李庆国却说:“我现在不在乎财产问题,但是我要追求父亲的诽谤责任。”

在他看来,父亲口中的“不务正业”,是对他人格的诋毁,他必须要讨个说法。

而李庆国的妻子说起公婆,也是抱怨满满。

她说自从嫁到李家,公婆从没有拿她当自己人看待。

而对于房子的分配,她依旧坚称是丈夫和公婆共有。

当记者委婉表示:“你们可以拿出证据,证明房子是你们的共同财产。”

李庆国的妻子却踢起皮球来:“我有证据,但是现在我不想管了,随他们去吧!”

记者:“纵使公婆以前对你们有亏欠,但是现在老父母还是更偏袒你们,不然他怎么会分给你们三套房产呢?”

在记者的一再劝告下,再加上白纸黑字的拆迁合同,李庆国夫妇开始心虚起来,但他们依旧表示,不愿接受父亲分房给妹妹的决定。

那最终老人的5套房子,又该如何分配呢?

老父亲妥协,一家人和解

为了这数百万的房产,李爷爷老两口已经寝食难安。

他告诉记者,如果把房产全部给儿子,便是对两个孝顺的女儿不公平;

如果执意分房给女儿,又将导致父子兄妹成仇。

事到如今,两位老人依旧不愿与儿子反目,那他们又将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

为了让一家人得到和解,李爷爷决定再开一次家庭会议。

第二天一大早,李爷爷的两个女儿和女婿早早赶到家中,而大儿子李庆国和儿媳却不愿进父亲的家门。

在李家大门外,李爷爷率先对儿子表明态度:“房子是我的,我有权利做主,我绝对不会全部分给你,这不是偏袒女儿,而是为了公平。”

李爷爷坚持按照原来的分法,给两个女儿一人一套,他也希望儿子能够接受他的决定。

而一旁的李庆国夫妇依旧不肯同意,双方陷入僵持中。

最终李庆国提出一个方案:

三套房产还是归他所有,原定分给妹妹的两套小的,直接卖掉。按照市价,出卖所得35万元,三兄妹一人10万,剩下5万,作为老父母的新房装修费。

至于老父母的养老,李庆国表示,他也愿意承担起赡养责任,给父母一个安详的晚年。

本着一家人以和为贵,李爷爷老两口和两个妹妹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最终一家人签下协议,按下手印。

十几年来,儿子儿媳首次表态:以后不会对父母乱发脾气,好好赡养父母。

故事的最后,李爷爷字正腔圆地读完整份协议,他的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写在最后

都说“钱是照妖镜”,在金钱面前,人性的丑陋显露无疑。

有多少亲人,为了财产分配,争得头破血流。

但是他们忘记了,父母有权分配自己的财产,儿女无权干涉;

作为儿女,应该学会感恩,而不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毕竟房产和金钱有价,而血浓于水的亲情无价。

最后,也希望李庆国能真正的悔悟,好好照顾老人的晚年。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你见过亲戚朋友为了金钱反目成仇吗?

我妈妈出生在单亲家庭,外婆一手把我妈妈兄妹四人拉扯大。我妈最小,上有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姐姐最大。

我妈的一个哥哥,读书很厉害,我外婆的弟弟当时是有点社会地位,为了帮她的姐姐分担,就帮扶了这个读书很厉害的外甥,供他读书,他也不负众望,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个年代考上清华是非常厉害的,毕业出来不管怎样,都是当官的包分配,铁饭碗。而且家里有这么个能读书的,出来有官做,兄弟姐妹都能帮扶到。就在全家人都寄希望于这个舅舅时,在体检入院这舅舅查出有色盲,当时色盲影响很大,毕业出来有工种限制,我那个舅舅接受不了,思虑过多不甘心,就变得神志不清,严重的时候需要用铁链把他栓起来,不然他会伤害自己,当时我妈年纪还小,不太记事,就知道有个哥哥考上清华查出色盲然后思虑过多疯了。

后来某天早上在河边发现了舅舅的尸体。

我妈妈四兄妹从此变成了3兄妹,他们相依为命,直到外婆去世,他们感情依旧很好。我妈妈也是很孝顺,外婆还在世事去外婆家,再怎么困难,都会买包子肉去看望外婆。

我大姨大姨丈也很照顾我妈,那时我们家庭条件不好,很贫苦,大姨会车衣服,每次过来都是给我妈车几件新衣服,我们家受大姨大姨父的恩惠也不少,那时我读大专专业报读还是大姨父亲自到家里来帮选择定夺,因为当时觉得选专业很重要,关系到毕业出来的就业。

我舅舅是位不怎么争气的人,喜欢喝酒,一天不喝点酒不得,没有什么钱,因为外婆家很偏远,在山区,那个年代到市里边是坐轮船去的,交通不发达,他们就是靠坐轮船到市里边卖点自己做的米花,还有酸菜存了点钱。在我小表哥结婚时好不容易才起了个平房。但是当时我妈在买地买房子没有钱凑钱的时候借了舅舅,舅舅虽然难,也是慷慨解囊帮助了我妈。

三兄妹的感情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妈妈靠自己打工攒了钱,逢年过节都还是无条件帮助舅舅,因为舅舅家比较困难,直到这两年我妈和我说她和她姐闹翻了,她姐都不和她说话了,我才知道这样的相互怜悯的感情早已经不再了。

我舅家儿子也就是我小表哥阿宇结婚前,我妈和我另一个表哥也就是我大姨儿子阿磊商量说:阿宇结婚,舅家比较困难,阿磊好不容易讨了媳妇,我打算凑1万给他,我这边出6000,我问我女儿(我)要2000,凑8000,你再出2000,凑够一万给阿宇结婚,你看行吗?

我大姨儿子阿磊是独子,那年代中专毕业包分配,进了单位上班直到现在,我表嫂是教书的,在市区买了房子,生活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按理来说掏这2000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妈打电话和我大姨表哥阿磊商量起这事时,我姨父听到了就问事情缘由,立马拒绝了,不给不给,你有钱你自己给!大体就这意思,就是不让他儿子额外给舅舅钱。我姨父和大姨都不愿支持我舅舅,我表哥也听了他们的话,和我妈在电话表明态度,说爸妈不同意给。

但是我表哥阿磊这人还是挺好的,很孝顺,也很和善,读书时常过来探望我妈,直到工作,都还会来家里和我妈聊聊家常,我也认为他不会这么小气到舅家办喜事连2000块都舍不得援助自己的表弟,毕竟他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的,后来他私下打电话给我妈说:姨,我爸妈不同意给,我私下给你就得了。

我妈妈看他爸妈不乐意给,也就拒绝了表哥啊磊的好意,说现在也不需要了,就自己凑钱支援了我舅舅。

我问我妈为什么大姨和姨夫连舅舅这么困难都不愿支持?我妈的回答是他们现在有钱了,看不起我们了呗!我想我妈的这解释是很合理的,现在很多亲戚看见你这么贫困,家里的子女又不争气,他自己又做得有出息,久而久之就想疏远你,觉得你是负担,没有长进,在利益面前,没有啥亲情可言。

有些网友会质疑,你妈妈做的事情不得力,筹钱支援舅舅一家,应该要平分,比如我们家出8000,大姨这边也出8000,不然大姨这边有想法,而且还需要大姨来筹划,事实我妈很淳朴,就想单纯帮助舅舅减少负担,大姨她有心为自己的弟弟谋划,那建议应该是大姨主动提出,而不是我妈提出,可是大姨不会替我舅着想的,如果是大姨提出来,我妈肯定配合,因为我妈是虽然能力有限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乐意帮她兄长分担。最后大姨大姨夫不愿帮,按常规打了1000块红包给小表哥礼金。

因为这事,我舅舅也对我大姨有意见,我那大姨大姨夫两年多了都不再和我妈联系了,我那大姨夫有时有事情来我们这边办事经过我家,但也不会进我们家坐坐,直接就回去。只是有时我妈在酒席上碰到我大姨父,就礼貌地打招呼。大姨基本上不往来,但表哥还是会私下和我妈联系。

为了2000块的事情,我大姨和我妈闹掰,但我妈不管贫穷还是富贵都愿意帮助我舅舅,就她的话讲,觉得舅舅苦,能帮就帮点,不管大小。可能2000块只是导火线,更多因为我大姨大姨夫势力眼,看不起他的弟弟妹妹。

你见过亲戚朋友为了金钱反目成仇吗?

多得很,我婆家姑姑就是,因为以前是上门女婿,最后离婚孩子是姥爷姥姥带大的,可她不懂的感恩。她妈去世,头七还没过,就和我二叔为了白事1000块钱闹得不可开交,别人劝都劝不住。人家都说女儿留娘家留成仇人,在我婆家姑身上验证了这句话,也不知到怎么她了反正就是防仇人似的,我们都怕了她的无理取闹和蛮不讲理。

你见过亲戚朋友为了金钱反目成仇吗?

如果借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占为己有!借出钱的人又不能接受这一结果,必定要讨回公道!矛盾加大了必然是反目成仇!这种情况在亲戚朋友之间很多发生!变成仇人就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