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大学生家长都挺鼓励大学期间恋爱的,为什么呢?

“你上学是怎么就没谈一个,你看你那个同学叫什么娟的,高中时候谈的,毕业没两年就结婚了,你看看你,都多大了还没成家?”

听着老妈的唠叨,我无语了,上学没谈恋爱还成我的错了,老妈这个恨嫁女的心态有点太着急了呀!

“不是你不让我谈吗?”我有些错愕地望着老妈。

“不让你谈你就不谈呀,高中不让,大学时也能谈呀!”老妈竟还有些生气了。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上学没谈恋爱的我真的做错了吗?

这时十多年前我还没结婚时我和老妈的对话。

一个50后埋怨一个80后上学期间没谈恋爱,老妈是怕她的老闺女嫁不出去呀。

上学时没谈恋爱,那时家里管得很严。

高中时,有个同学跟我打电话,那时还没有手机,只有家里的座机,询问的是开学要带哪些东西。

老爸知道打电话的是个男孩子后,那个神色呀,以为我是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我也是从那以后不再让男同学给我打电话,更不敢在学校谈恋爱,很怕伤了老爸的心。

学生时期不谈恋爱还有一个原因是感觉学生时期的恋爱太不靠谱了。

记得那时大学刚开学没多久,军训的时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就和女生好上了,而这个女生是我们宿舍的。

他们谈了两个多月,有一天晚上女孩哭着回来了,说他们分手了,而且是男孩子提出来的。

我这个同学为此悲伤了很长一段时间,整天闷闷不乐的,搞得我们宿舍的气氛也很压抑。

大概一个多星期以后,那个男孩约我在操场见面。我以为是因为我和那个女孩同宿舍的原因,约我谈她的事情,我就赴约了。

“我今天约你来是因为我喜欢你,想和你聊聊”妈呀,他还挺直接的。

一时之间我不知该如何回他,他继续着他的谈话:可能你觉得有些仓促,或者因为她的缘故你觉得有心里负担,没事,我可以等,等到我们毕业,毕业以后我再追求你。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我们开学到现在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他们谈恋爱期间都是出去约会的,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们分手才一个星期他就来追求我。

我被他说的话搞得有点懵,反应过来后直接拒绝了他。

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他如此之快的表白也让我很反感,对于恋爱我也没了兴趣,以至于我大学期间就没有恋爱经验。

毕业以后忙于找工作,面试过后又对新工作不适应,换了好多家单位,我也没时间去谈恋爱,老妈就开始为我的婚姻着急了。

经过相亲后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对于没有恋爱经验的我来说,对男人彻底看走了眼。

以为他成熟稳重,结婚后才发现他非常跋扈。

以为他能顾家,结婚后才发现他眼里根本就没有家。

以为他孝敬父母,是一个好男人,结婚后才发现他怼他父母,还不如一个不是亲生的孩子。

他懒散而自私,在家就把我当成个使唤丫头。我看不惯他花钱无度,背负外债的情况下我不敢乱买乱花,但是却被他嘲讽是我小气。

关于孩子,他不曾换过一边尿布,也不曾冲过一次奶粉。孩子上学后,他不曾辅导孩子做过一次作业,还天天要求孩子考进年级前100名。

我们三观不合,生活方式不同,消费理念不同,我后悔嫁了他,他抱怨娶了我。

我们的争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我们没什么感情而言,为了孩子维持着生活。

如今我的闺女已经上初中了,到了懵懂的年纪,也有了追求者,自己也有了暗恋的人。

我告诉她:这个阶段妈妈也经历过,很正常,但是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谈恋爱还是要等高中以后,那个时候妈妈就不管你了,但是如果在大学里谈恋爱了,一定要和妈妈说。

我不知她听懂了多少,能不能做到,但是对于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我不鼓励也不禁止,随其自然吧。

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大学期间谈恋爱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多接触一些人,磨合不同的喜好,对成长的路也是一种挑战。

我唯一的暗恋留在了初中时代,没有表白,更没有约会,只保留着对暗恋的那份美好与怀念。

想想也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他了吧,在这二十多年里,我没有他的任何消息。现在见面可能都认不出对方了,也许他早已不是我当初认识他的模样,就让这份纯真的回忆留在脑海的最深处。

恋爱是一种经历,也会促使人成长,在合适的年龄碰到合适的人,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呐。

最近发现大学生家长都挺鼓励大学期间恋爱的,为什么呢?

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学生谈恋爱,安全系数高。因为对象多是同校园内的学生,人际关系简单一些 ,不用担心上当受骗。

2、大学生谈恋爱可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培养良好的情商。因为大学生谈恋爱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应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和关系是不容易的,他们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中进步和成长。

3、大学期间也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对象做恋人。这样在学业上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最近发现大学生家长都挺鼓励大学期间恋爱的,为什么呢?

时代变了,家长的观念也变了。恋爱变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家长特别是孩子在好大学读书的家长好似更着急,就怕失去一个985,211的媳妇或者女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呢?举个身边的例子吧。

EN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家长都会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恋爱要慎重,大学里的爱情很多以分手结束,没有好的结果,还不如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或者考个研究生。我老舅就是这样的人,我表妹上大学的时候,一直不让我表妹谈恋爱。导致表妹研究生上班都好几年了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现在把我老舅愁坏了。

表妹当年高考的时候,压着二本线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医学院,整个班里里男生寥寥无几,学院男生也不多。想谈个恋爱面临巨大的竞争关系。上大学后,老舅就给表妹制定了目标,要考研,只有考研以后才能进大医院。我表妹也比较听话,学习还不错,在大学里成绩一直不错。考研的时候报考的同济大学,得到了师姐的帮助,结果出来后真的就考上了。以单身身份去上海读的研究生。到了研究生,老舅和老舅妈觉得光不让闺女恋爱也不是办法,可以找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同济的高材生今后肯定有好的前程。

然而老舅的计划落空了。表妹读研究生的时候,仍然是女生多,导师还带了几个博士生,不是有对象就是身高不行,南方小男生身高还没表妹高,根本就看不上。研究生三年跟着导师天南海北的跑,做研究生就是没解决了个人问题,没谈上恋爱。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考北京的医院,考上了,工资不低,也有北京户口,就是院里仍然是女生多,老人多。又把老舅愁坏了,多方发动力量帮她介绍对象,可是就是看不上,家里看上的表妹看不上。我觉得我了解她,她想找一个单纯点的谈一场恋爱,再成家。一年有快到了年末,又快到了逼婚的时候,又到了表妹烦躁的时候。

与表妹不同的事,表弟也上了大学,省内的本科院校,专业还不错。等到表弟这里,老舅老舅妈不仅不反对谈恋爱,而且还鼓励谈恋爱,经常说谁家孩子找了女朋友,都带回家了。好像找了女朋友是一件特别有能耐的事情。

我觉得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几点。一是人们恋爱观的变化,以前人们都认为恋爱和失恋都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分手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情。现在呢人们都认为恋爱或者分手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都是年轻人应该经历的事情。二是,现在的年轻人变了,以前是工作到不了一块就被迫分手了,现在是大不了先结婚再找工作,反正有父母养着,没有太大工作的压力。三是工作后再去找到情投意合的对象确实很难,优秀的人早就有对象了,工作了之后圈子变得更窄了,认识的人更少了,所以相亲找对象难度比较大。四是没有经历恋爱阶段的婚姻,稳定性太差,上月结婚下个月就可能成离异,让家长们操碎了心,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去恋爱,没准能遇到对的人。

说到这我就为一个朋友惋惜,上班后相亲认识的对象,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婚生子。突然有一天听说离婚了。我都震惊了。可怜了孩子。所以恋爱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跟必要的,哪怕是一段失败的恋爱,也会教会孩子们如何去经营下一段感情。

你身边有这样的家长吗?一起来交流一下。

最近发现大学生家长都挺鼓励大学期间恋爱的,为什么呢?

当今七零后的家长,尤其是女生家长,普遍吸取了之前剩男剩女们的教训,至少不反对孩子在校期间谈恋爱,在努力学业的同时,会指导孩子,遇到合适的不要错过,尤其在优质女远多于优质男的当下,优质家庭的家长更是关注此事。而不是之前的五零后家长,总把这些事情割裂开来,读书就只读书,其它一概拒绝,而且过高估计自己女儿的婚配价值,普遍看不上同层次的男同学,以为后面有更好的,一晃过了三十。现在的情况,主要是现今的家长,在吸取他们的教训。

最近发现大学生家长都挺鼓励大学期间恋爱的,为什么呢?

作为一名大学男生的家长,我确实很鼓励孩子大学谈恋爱,儿子也不负我望,大一就谈到了女朋友。我的出发点有如下几条。

一、恋爱也是一门学问,且需要实践才能学好吃透。

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虽然社会也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但那时人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大家都不敢多结交异性,因为交往多了就会有风言风语,所以很多人都是只要对方不特别离谱,一般先认识了谁就跟谁结婚,类似于瞎猫碰死老鼠,全凭运气,没有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机会。说实话还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恋爱,就匆匆结婚生子了,所以大多数人还是留有遗憾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感受,我鼓励儿子大学期间一定要谈恋爱。一是想让他通过实践学会和异性相处,避免年龄大了见到异性还不知道怎么追求人家;二是想让他多接触女孩,搞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女孩子适合跟自己在一起,避免盲目走进不理想的婚姻。

二、大学期间孩子们思想单纯,如果将来走进婚姻,感情基础相对比较牢固。

大学生大多数还是孩子心性,在交往时没有太多考虑对方的家庭条件、经济状况等物质因素,主要还是讲感情,如果能相处几年那更是难能可贵,彼此都会珍惜,能为将来的婚姻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走上社会,大多数女孩会受家长的想法左右,主要看中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条件。大学期间没有太多附加条件的恋爱与之相比,可以说是人生不容错过的最美好的恋爱,是真正可以烙入青春记忆的爱情,能为他们的生活添彩,婚姻增色。

三、大学里一般已男多女少,社会上男女更加不成比例,早点恋爱可以说是先下手为强,避免后下手遭殃。

大学里理工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一个班女生人数往往是个位数,有的甚至是清一色的和尚班。文科类除了语言学科如英语,女生较多,其他专业基本持平。比如我儿子所在的企业管理专业也依然是男多女少,我侄儿学的历史专业男生也还略占优势。大学的这种状况就已经是僧多粥少,竞争还是挺激烈的。早点恋爱可谓先下手为强,能占得先机。

社会上男女比例的失衡状况就更加明显了,许多大龄男青年都不能顺利找到对象。我的一个同事儿子90年出生,180的大高个,大学里也是个阳光男孩,可就是没谈过恋爱。工作后家长早早帮忙把房子、车子置办齐全,只等女朋友进门,可儿子就是谈不稳女友,家长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灼了,可有心无力,只能干着急。

所以,作为男孩子的家长,我主张孩子大学里一定要谈恋爱,不谈不算真正的大学毕业。[呲牙][呲牙][呲牙]

最近发现大学生家长都挺鼓励大学期间恋爱的,为什么呢?

大叔一直觉得,人在什么时期,就要干这时期该干的事情!

大叔从自家猪儿在职中时期就旁敲侧击,班上学校里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啊?他老是说窝边没好草来搪塞,而且在爱美的年纪,从不注意自己形象,与同龄人差异甚大,以致大叔一直担心他取向是否正常。后来发现他开始追星,还是那些美少女团体,大叔悬着的心才放下三分一,但转念一想,那些女团多虚无缥缈啊,回归现实谈个恋爱才是王道啊,于是刚放下三分一的心,又提上了三分二!

到了大专,大叔找了个时间,单独和他谈了谈,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父:“现在是艺术学院,窝边草又多又漂亮吧?有合眼缘的吗?”

子:“没有,我很慎重的,找个对的奔着结婚去!”

父:“放屁,你才十八九岁,叫你谈个恋爱,你说奔着结婚去?这不是耍流氓吗?”

子:“反正没碰到过来电的!”

父:“你现在最应该是找个女孩拍个拖,吃个饭,看个电影,多浪漫的经历啊!以后工作了就没那么多好窝边草了,而且你连模拟都没经过,怎么实战?要不老爸经济上给点专项资金?”

子:“我有同学正在恋爱,我问问他们的经验就行了!”

父:“放屁,经验从来是别人的,只有经历才是自己的!人家手牵手,你手牵狗,能一样吗?”

父:“。。。。。。”

子:“。。。。。。”

对话结束了,但又好像远未结束,所以大叔一直翘首以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