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老了的时候如何体面死去?或者老了的时候想体面的死去需要什么必备条件?

现在进入了老龄化的时期,对于养老的问题尤为重视。如何养老不仅仅关系到个人,而且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于“三无”老人如何体面的离开,我想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必须身体健康。

这里说的身体健康,不是指一定要生龙活虎,至少要能生活自理,如果天天卧病在床,将是痛苦的开始。我还记得有一次到一个养老院看一个朋友,她在里面做工作人员。还叫“天逸养老”,我开始想养老院,老人多他们应该不寂寞吧,比较幸福。那次我是晚上去的,我是故意在整个区域转了转。他们老年人十点后必须睡觉,我遇到一个老太太,她说她是退休的,有三个儿女,听她说儿女条件还不错,不定时也会来看看她,按时给养老院交钱。我心里想三个儿女条件不错,为什么还进养老院,外面都是铁门锁着,像坐牢一样,真的舒服吗?我走到一个没有关门的门口,听到一个老年人水在床上在呻吟,大便都拉床上了,裤子也没有穿,可能工作人员也没来得及去清理,里面空气也是相当难闻。我看到这些还是很震撼,想想老年人如果这样再哪里都是一件多痛苦的事情。所以健康是你体面的必须前提。

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

这个经济实力,不管是你本人或者家属,必须要有,不然在哪里都不可能体面。我老家一个邻居,他是属于贫困户,年龄七十几了,有比较严重的残疾。老婆前几年也是疾病缠身去世,女儿因为意外身亡,他一个人在家,住在低矮破旧的房间,一年四季见不到多少阳光,农村一年的低保就几千,他没有劳动能力,吃饭可能也是饥一顿饱一顿,这样的情况,他哪一天,真的是出意外,可能都没人知道。以前我也看过相关报道,有一个留守老人,在家死很多才被邻居知道。

用最安详的方式离开最体面。

只有具备了以上两点。身体健康,我们才可以走出去;有经济实力,我们才可以走得远。然后这样在我们老年的时候,六可以多出去走走,旅游也好,旅游养老也好,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有一天,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自己给自己一个比较舒服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才叫最体面的方式。

回答问题,分享生活。会生活,懂生活,祝愿大家都快活。

在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老了的时候如何体面死去?或者老了的时候想体面的死去需要什么必备条件?

1、保养好身体,等老了以后能拥有个相对健康的身体,有事尽量不麻烦别人。

2、平时与人为善,多做善事,不要轻易得罪别人,这样遇到大事的时候大家伙起码能拉上你一把。

3、最最重要的还是得尽快攒下一笔钱来,等老了,行动不便时求人帮忙也能拿出点钱来答谢人家一下。总叫人白跑腿也不是太好。再有个大病小灾的也好拿钱治病或雇钟点工。实在动不得了,也好带上存款及工资进一所条件不差的养老院。(不过养老院尽量不去,自己能动弹一定不要去住,那儿氛围不太好。)

4、联系社区居委会,说明情况让社区多关照一下子,没事的时候往你家里打打电话或不定期走访一下,以免出事故。

做到以上这几点,一个人过基本可以了,至于死了剩下的钱爱撂给谁撂给谁,谁在你身边照顾你给你送终就给谁!!

在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老了的时候如何体面死去?或者老了的时候想体面的死去需要什么必备条件?

1.无儿无女的情况下,想要优雅的老去,自己要准备多点钱,我参观过一家保险公司都有这项服务,养老家园跟医院是一体的,老人有个急性状况,只要拉动警报,管家跟医护人员很快能过来,走廊宽大且是软包,二十来米一个沙发,每个房间门口还放有老人的记忆,比如,照片,手工品,玩具,为老人识别家门,不会走错或者找不到。上了年纪住进去的都有一级护理,二级护理,还有康复中心,兴趣班,诗词班,手工制作……不得不说,跟我们印象中的养老院还是很多不同的

  1. 2.参观时看到很多老人,有两口子的,也有一个人的,有些不能走路的都有一个服务员推车推着,那些行动好的吃了饭每天就是兴趣班。我觉得吧,人老了,若是跟子女一起过,大家都觉得不自在,不是看小孩就是做饭,这中间还会有矛盾产生,如果老人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年轻人又要上班,一天两天可以理解,长期需要人照顾怎么得行。住进养老家园可能对大家都好,一些年轻时喜欢的兴趣爱好都可以再学习学习。子女安心上班,(医护人员随时待命)老人也可随时可以回去看望家里。我觉得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吧,每个人都会老去,只是方式不同。3.参观时觉得可行,各方面挺人性化。哦,对了,不便宜,准备个二三十万吧,不包括一日三餐,床位费,一个月下来一个老人得七八千。这不包括生病需要护理康复的。所以,年轻时努力赚钱,老了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最后一点,人终老了他们还可以负责殡葬服务,这点真是吓到我了。要我我还是回农村乡下种田养鸡算了,感觉住进去就看到了以后终老的场面。去他的优雅老去吧……😂😂😂😂😂😂

在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老了的时候如何体面死去?或者老了的时候想体面的死去需要什么必备条件?

我在上海打工的时候,我们厂里有个70岁的门卫,无儿无女无老伴,堂侄想给他养老,条件是立遗嘱把房子留给自己,老头不愿意,后来把房子卖了200万住到了养老院,本来好好的一个人,不料2个多月后就去世了。

我刚进厂的时候,就听说那个门卫老头是个硬茬,年轻的时候非常高傲,和自己的妻子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了。

当时两个人还没有孩子,他妻子很快就再嫁,他却再也没找到对象。

其实他的条件并不差,长得帅气,个头也高,本地人,大专学历,有一套100多平的房子,工资和周围的人相比也不错。

但他脾气很犟,认死理,性格古怪,喜欢独来独往。

熟悉他的人说,他年轻的时候,经常有人帮他介绍对象,女方一听他的条件都愿意见他,但是基本上相处个十天半月,对方就被他吓跑了。

时间一长,也就没人给他介绍了。

他的父母在他刚工作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也没有其他兄弟姐妹。

就这样,他从离婚后就一个人生活了很多年,自己也没有主动找过另一半。

到了60岁的时候,他从原来的工厂退休了。

当时他在厂里是技术员,退休后没事做,就和厂里商量做其他工作,比如门卫之类的。

但是他们厂的人没有答应,可能是觉得他的性格不适合做门卫吧。

后来他就自己找工作,在机缘巧合中到了我们厂。

最初到我们厂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经历,都以为他是个非常普通的老头。

还是他自己说了之后,大家才知道他的情况,不少人觉得他做门卫太屈才。

大概做了几个月门卫之后吧,他总是和别人吵架,因为他是个非常较真的人, 不懂得变通,有时候行政部的人通知门卫说送货的车几点到,但是实际车到的时间略有偏差,只要他在岗,就一定不开门,非要行政部再通知一次才算数。

我们厂里的打卡机是在门卫室大门口的墙上的,所有人都是在那里打卡。

其他的门卫值班时,碰到个别同事上下班时间忘记打卡,就会马上提醒。

但是这个老头就绝对不会提醒,如果有人开玩笑地说一句“老张,你咋没提醒我一下啊”,他就会瞪着眼回一句“凭啥?你是我爹呀!”

时间一长,也没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了。

大概在他65岁那年,人事部的人觉得他年纪有些大了,行动不便了,就和他商量着让他退休。

但是他依然眼睛一瞪“我不走你可赶不走我,我会在这干到老的”。

人事部的人也拿他没办法。

我去厂里那一年,他都快70岁了,后来大概呆到72岁的样子,他身体出了点问题,在亲戚们的劝说下主动辞职了。

在他去医院看病的那段时间,一直是他的一个堂侄子在照顾他。

他的堂侄子大概40岁的样子,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天天请假照顾他,堂侄子的老婆不同意了。

于是,一段时间后,堂侄子小心翼翼地请其他亲戚找老头商量,如果自己给老头养老送终,平时也好好照顾他,能不能立个遗嘱,在老头百年之后把房子留给他们一家。

老头听了这话气得肺都炸了:原来照顾我是有所图的啊!惦记着我的房子呢!

他当即就拒绝了堂侄子的想法,说自己不让他照顾,也不会把东西留给他。

堂侄子的老婆就再也没让丈夫出现在老头面前。

这个时候,老头意识到自己需要考虑一下养老问题了,活了一辈子,好像周围一个合得来的人都没有。

他想了几天,决定把房子卖掉,一共卖了200万出头,揣着这些钱和自己存下来的退休金,到处物色养老院。

终于看定了一家中意的养老院,他直接把自己所有的钱都交到了养老院里,并且签订了协议,大概就是养老院负责照顾他的所有生活起居,有病了帮他看病,不用他再交任何费用,如果到他去世这些钱没用完,就都算是养老院的,如果到他去世前这些钱不够,养老院也不能再让他续费。

他看到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样子,感觉自己非常明智,选择养老院可比堂侄子靠谱多了。

高高兴兴地搬进去了,开始的时候感觉在里面还挺开心的。

但是,也就2个多月的样子,就听说他在养老院去世了。

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在我看来,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人到老年,要想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就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就给自己铺好路。

第一,心存善念,学会变通。

其实对于我们厂里那个门卫老头老张来说,他如果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和同事及周围的人相处得好一点,对待别人善良一些,遇到事情的时候适当变通一些,那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大家也会多多少少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的。

第二,钱不要攥得太松也不要攥得太紧。

不管到什么时候,离了钱都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对于孤身一人的老人来说,更要攒些钱,越多越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有了这些钱之后,也不能把这些钱攥得太紧,物色一个人品靠得住的人,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向这样的人求助,并且及时给予别人一定的金钱回报。

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有效维系既需感情,又需物质,相互利用,各取所需,未必不是最好的方案。

第三,和社区及街坊邻居处理好关系。

每个地方的社区都有专门针对孤寡老人的照顾政策,如果平时有社区工作人员和自己沟通时,应该保持一种尊重和善的态度,不要认为那是别人应做的工作,要心怀感恩。

这样会让别人感觉付出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多些耐心。

同时,老人也要和自己的街坊邻居处理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自己有突发情况了,可能最指望得上的就是离得最近的邻居们了。

做好上面这三点之后,剩下的就是保持一颗淡泊的心了,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过于悲观,生死由命,自己尽力铺好后路,其他的就交给天意吧。

在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老了的时候如何体面死去?或者老了的时候想体面的死去需要什么必备条件?

所以“安乐死”合法化,国家尽快出台政策是热门话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年人都支持。就是基于社会的现实情况,老年人看的更真切。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尊严。

在无儿无女无伴侣的情况下,老了的时候如何体面死去?或者老了的时候想体面的死去需要什么必备条件?

有钱有势,儿女成群也未必能保证自己死的体面,我们老百姓别指望怎么体面死,活着时尽量对自己舍得一点,没吃过的尝尝,少吃点,对身体、对味觉思念都有好处,没穿过,心里喜欢的,别管别人怎么看,穿一穿,也对得起人身父母给的一副架子。

能做多少做多少,帮不了别人,别给人添堵,看不惯别人,别给自己口舌添罪业,这也算修死路。

我平房时左边邻居老太太每天嘴里不干不净,谁都骂,说好话也要带脏字,把自己老头欺负的像孙子,骂儿媳妇就像骂娼妇,被儿媳妇看着家里没人,关在门里揍了一顿,从此以后不骂儿媳妇,但骂街骂老头的习惯没改。

一次打麻将不胡牌,骂别人碰牌不对,对家是个中年男人,她怎么骂,人家拿她的脏话骂回来了,老太太面子拉不下,站起来打人家,结果被凳子绊倒,摔坏了股骨头,住院期间老头子,儿子换着陪,儿媳妇做饭又掏钱,在床上整整拉屎拉尿半年,每天疼的大喊大叫,院子里人就指指戳戳,说平日嘴上不积德,现世报。

最后这样死,何来尊严。

右边老太太也玩麻将,有时候来左边这家凑搭子,左边老太太嘴厉害,右边的输了还好点,赢了就要挨骂。

后来右边老太太自己组织家里玩,有一次下午场麻将结束,躺床上给女儿说,做点一锅面吃,放点小白菜,女儿拿了零钱去前排菜铺子买小白菜,回来让老太太看看是不是她想要的品种,喊不答应,手指头一搭,没气了。

这样死的有尊严吧!

人说活路好走,死路难修。活着能动弹,自己能吃上饭,能自理,人死如灯灭,窗户缝里的风都能送到西天。

佛家总说,要乐善好施,做好事,做善事,要不死了要下油锅,其实谁都没见过地狱的油锅有多大,但瘫痪在床受罪长短,就是油锅预热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