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戎装一身为国戍边的你?兵心是否依旧?
“若有战,召必回”
我是九四年到部队的,在部队前后服役差不多十三年。从十八岁穿上军装,到换上便服,这其中还是经历了很多的岁月,应该说把最青春的年华,都留在了部队,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自己的见解。大多数退役军人相信也和我一样,兵心依旧是必须的。若有战,召必回,这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很多没有没当过兵的人,可能不理解,我就抛砖引玉,说说原因吧。
在青春转型期融入了部队这所大学,正逢其时。我们都知道,应征入伍的年龄,大多数是十八岁到二十二岁期间。这些人正是青春茂盛期,虽然他们的身体和生理成长比较成熟了。但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刚从学校出来,没有多少社会阅历,或者说阅历浅;思想方面多少还不成型,波动性大,所以需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多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或者说没有,部队又刚好而且必须锻炼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综合以上来说,在十字路口,到了军营是恰逢其时。
“支部建在连上”让党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占领革命军人的思想高地。支部建在连上,是著名的三湾改编,毛主席提出的。实践充分证明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一直抓的比较系统、全面、科学、深入人心。我在连队时,有政治学习笔记本,有军事理论学习笔记本。政治笔记本有好几本,我还代表连队去团组织的学习考核,我们当时的指导员也是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的。那时候我们经常进行“三个代表”等等学习,我现在都还记得有些内容。连队有党支部,指导员是支部书记。每年连队都有一定比例的入党名额,这些肯定是思想比较先进,而且综合工作不错的人才能加入党组织。
“当兵三年,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是我们在部队的名言。从字面意思来说,当兵在部队苦的时候,你可能会后悔,但是你生命里没有当兵的历史,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说实话,在人的一生中,影响人的就是几大步。“考学、找工作,找老婆。”如果当兵和他们能放到同等的高度都是一生,说明影响是深远的。在部队这所大学里面,在军队这个大熔炉,当时领导给我们说“哪怕你是一块铁,也会练成刚”。所以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一直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我们经常也能从抗洪救灾,或者是其他活动中可以看到“党员先锋队”或者“党员突击队”。所以党员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更落实在行动上。他们是一面旗帜,代表了八一,影响了人民军队。
所以,只要当过兵的人,哪怕是退伍了,也像张明敏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所以“当过兵的人也是如此,便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有火热的心,烙上了八一印…”所以初心不变,使命感依旧!
曾戎装一身为国戍边的你?兵心是否依旧?
戎装卫国,兵心永存,钢精铁骨,终身无改
曾戎装一身为国戍边的你?兵心是否依旧?
得看现在的生活状态!
曾戎装一身为国戍边的你?兵心是否依旧?
家里不让去,一生之遗憾[泪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