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住过农村?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你有没有住过农村?

我就是农村人,我就住在农村,农村空气好,有山有水,而且还很安静

你有没有住过农村?

土生土长农村人,但对农村种地却是“二五眼”(不怎么懂),70年未参军75年复员结婚,同年进城进厂参加工作,50多年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笨重体力劳动很辛苦,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大跃进深翻土地,60~61年低标准,60年每人0.28市斤/日毛皮粮,61年又减至0.25市斤/日,简称二两半。那几年由于挨饿,人都瘦成皮包骨,那时候正在读小学,走一里多路有气无力,上学时还好,刚刚喝完玉米面糊粥,放学时根本没有力气徒步一里多路,我最期盼夏秋季的到来,辽东半岛盛产水果,各秒杏子,梨子,桃子,李子,苹果,葡萄等,饿急了去偷水果充饥,儿童时代偷水果吃的时候,那种愉悦的心情甭提多舒服了。有一次偷梨,由于出乎大意被看果园人抓个正着,牵着我的手找到家里罚款两元,那个年代两元可是一个劳动力10天工分钱,当着看果园人面就挨了一顿胖揍(狠狠的揍)。中学赶上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十年。三年时间在农村没正式参加生产劳,其中两年夏秋几个月看果园,秋季看地(看农作物不被偷),69年抽掉参加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住村工作组),念友虽然是农民出身,对农作物管理却一窍不通,只知道春分栽蒜,白露种小葱,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你有没有住过农村?

诚谢邀请!我本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包括吃住),参加工作一直到35岁才被时任部长要到县委宣传部;在农村经历了很多提心吊胆的快乐时光;如爬瓜园的“调虎离山计”偷吃烧烤的“迷惑阵”,替邻居写对联的“卖关子”等;一直到河南大学毕业后,被县人事局分配到乡里一直在农村工作生活.....具体情况如下a,爬瓜园的“调虎离山计”

少年那时,我和敬意,小江,扎根几个小朋友,家里都很穷,眼见别人吃“伊丽莎白”白瓤甜瓜,非常眼气;

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动起了脑筋,扎根拍着脑门说:“哎哎-上庄子林场的路西,距离石桥500米处,有一片“伊丽莎白”白瓤甜瓜,听说哦是林场的人种的,俺与姐姐给羊割草时知道的!当时,俺还看见,与瓜地挨边是一人高的玉米地,就喜得俺YIYE没睡”; 于是,我们就抽空来到了那距离瓜地不远的石桥边,扎根又说:“看瓜的老头喜欢土棋,俺认识他,就说这桥边有个会下土棋的,叫他来桥边找人,引开他;正好,咱村怪物叔也来了棋瘾;俺给他说,来这边桥头,自有人找你下棋,还吃免费的甜瓜;他一听可高兴了!!!”说吧,扎根就朝片“伊丽莎白”白瓤甜瓜跑去...... 我们几个就一溜小跑钻进了玉米地,等那看瓜的老头一离开,我们就走进瓜地,专拣大的偷了6个“伊丽莎白”大甜瓜,我们在桥上看到,林场上那看瓜的老头正嬉笑着夸扎根会办事呢! 我们在桥上看见那老头还笑着朝扎根竖起了大拇指,让扎根吃瓜,扎根不吃,连连摇头,朝桥头跑了过来;B,在农村偷吃烧烤时,摆“迷惑阵”的快乐时光

我家在临河的半亩白菜地里,堆积起坷垃窑,我跑到我家河坡上五亩豆田里,摘多半篓快成熟了的黄豆棵,铁蛋在地角的青棵子地里逮住5、6只蚂蚱,以及豆田里的三只油子(豫东方言,会叫的蚂蚱);云升说,“用豆叶烧烤吃可香了;连同烤豆子,蚂蚱烤得焦黄喷香流油,黄豆籽也烤得焦黄喷香,那滋味,可醉人了”

我和铁蛋,以及云升就捡拾一些豆叶,以及干豆棵,燃起了篝火,用树枝穿上弎串蚂蚱,放在火上烤起来,果然,蚂蚱不一会就烤得焦黄喷香流油......三个人的口水情不自禁地外溢出来......待火苗停住燃烧后,我们把豆角放进火堆里,一会儿,噼里啪啦地被炸得焦香的黄豆粒就乱蹦乱跳,我们三个就急忙捡拾起来吃得满嘴喷香......

为了迷惑我的父亲,我和铁蛋在我家河坡上我把起了豆棵空地里堆积起5个葫芦大,一乍半长的土堆,造成野兔盗吃的痕迹;

C,替邻居写对联的“卖关子”

我虽然留级后考上大学的,(主要因为上课是偷看小说,以及课外书)可是因为我的文章与字写得不错,至少在我同年级比较好;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我在农村的家里的左邻有色都央求我写对联,大概每到春节临近时,有八、九家邻居的近20张红纸要求我写对联;有一次,我故意“卖关子”,说自己的毛笔让母亲刷漆了,费了,没有毛笔,毛笔水也让父亲给弄破了,没有毛笔水,写不成对联,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谁知,只两袋烟功夫,邻居秋燕就送来了毛笔与一瓶黑毛笔水,云升还送来一本崭新的对联书;毛山也买来一只中型毛笔,以及一大瓶毛笔水;我只好重操旧业,为左邻右舍奉献爱心了;

作者在农民绘画中心广场

我在乡里任办公室主任时,因为在GUOJIAJI报刊、XINHUAHSE、《河南日报》《商丘日报》等陆续发表了100余篇(农村360行能工巧匠等,以及农民画虎)有一定份量的当地农民献身公益事业的文章与消息,才被当时的河南省民权县委宣传部正部长楚翠昕3次把我要到县委宣传部新闻挑大梁写大稿;

作者在王公庄村农民绘画大院里

你有没有住过农村?

这个问题有点牵强[灵光一闪],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比比皆是;这能代表什么呢?即使是许多人不在农村生长,他们的父辈、祖辈,也是为生存离开故土。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懂得:科教兴国、知识改变命运;这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有多少农民的子孙后代,考上理想的大学,在祖国的各个领域里,施展才能、发光发热[鼓掌],祝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666][666][666][撒花][撒花][撒花]

你有没有住过农村?

有!虽然老家不在农村,但我们那年代的学生常与工农相结合,一学期学校会组学生下乡,进厂进行劳动锻练,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与劳动人民感情,增加农业知识与制造业(机械)知识,获益匪浅。我的回答不知合头条编审的口味呼?正告某些编审,别耍小伎俩!别以为给几分钱就能将我们打发走。我们不是靠你们施舍才能生活,你给我听明白了!我们就是要让混在编审队伍中的文化汉奸,公知,毁三观者不能为所欲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