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在邮票火热的那个年代,钱币纸币也同样是很火的,只不过因为当时邮票更火,所以导致了人们认为玩邮票的人多,玩纸币的不多,就像现在大家都认为银元非常的火,玩银元的非常多,但实际上玩铜钱的人也不少,铜钱也在上涨啊,只不过人们往往看见的都是那些最火的,而差一些的没有关注!下面老孟也是说说邮票很火的那个年代:

△邮币卡交易中心△

邮票很火的那个年代,市场都叫邮币卡交易市场:
  1. 相信大家现在都知道中国有两个大型的收藏交易市场,那就是马甸和卢工,不管是马甸还是卢工都是叫邮币卡交易市场,想必大家应该知道邮币卡是什么意思吧,邮就是题主说的邮票,币就是钱币,卡其实就是一些卡片电话卡银行卡之类的,这些其实在当年都是非常火热的品种,不然也不胡用着三个字代替所有的藏品,为什么不叫瓷器呢,所以说邮币卡在当时来说其实地位是等同的,虽然说邮票更火热,但是不可否认币卡在当时也是具有非常高的地位的!
  2. 很多人其实都只认邮票,是因为当年邮票也是一种现象级的,不管是从美观来说,还是因为每年都有年册这些活动来讲,它的热度始终要比纪念币高,因为在当年纪念币大家很可能就是还当硬币来看待,纪念币的升值没有邮票大,因此人们都抢购邮票,再加上币商的炒作,因此也就造成了邮票火其他不火的这么一个现象!但是其他的币种当年也是可以的!
  3. 邮币卡,币也是紧随其后,在当年可能没有邮票那么火,但是一二版纸币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当时人们花的还是三版四版币,因此可能大家对于收藏三四版人民币的兴趣不高,但是对于二版币,一版币来说,在当时已经是有很多人在交易了,当然因为一二版币的存世量,再加上三四版正在流通,因此也就造成了纸币的换手率不高,但是一二版币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市场的!

△第一版生肖邮票△

收藏邮票:
  1. 在当年邮票的火热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不管是上面精美的图案还是说实用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因此人们炒作邮票也是有很多的理由!
  2. 图案的精美,要说到精美不管是纸币还是纪念币都是比不上邮票的,邮票在的发行量,发行品种上就已经占有非常大的优势,纸币肯定不可能像邮票那样一年发行一种或者几种,那样的话市场就得乱套,纪念币更不可能,不管是出模具也好,还是制作都是需要时间的,为什么中国的纪念币基本上都是一年发行一次,就是因为模具生产的困难,不管现在好了,在当年这可是非常困难的!
  3. 再加上邮票也是有面值的,并且在那个年代,交流的方式就是信封,所以在那个时代邮票也是大家必备的用品,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你还看到有几个人在用信交流?一条语音就过去了,所以现在的邮票市场存在的收藏者大多数是怀旧的!炒作的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大家都退场了!

△第三版纸币△

收藏纸币:
  1. 纸币在当时来说就是大家用的,谁也不会当回事,三版币在当时来说就跟大家现在看05年的纸币一样,大家觉着新鲜吗?
  2. 纸币在当时来说还是大家在使用的,因此不是好的号码,一般没有人会保存,更多的还是去买邮票了,因为邮票的发行实有数量的,所以在当时来说买邮票赚钱肯定是第一件大事,而纸币大家都有,谁会花花更高的价格去买啊!
  3. 在当时一版币二版币其实已经是非常小了,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多,虽然发行不少,当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不会把那些纸币当宝贝啊,并且银行还回收,在当时国家说什么都要听,不听被举报了就是批斗,并且还有投机罪,谁也不敢私自的搞那些,因此大部分人还是没有留下的!这也就导致了纸币市场的存世量不多!
  4. 因为纸币的存世量并不大,所以在当时纸币的交易还是比较少的,但并不是没有,只是相对于邮票来说,纸币的交易就比较平淡了!

△电话卡收藏△

收藏币卡:
  1. 这里也是把剩余的币和卡在给大家说一下,因为毕竟是作为一个延伸的知识,其实在当时来说不管是电话卡,银行卡还是那种充值卡,都是有很多人收藏的,现在还是有一批人在收藏,只是不多而已,所以也就显得比较小众了!
  2. 相对于邮票的火热,其他的这些钱币都是非常平淡的,因为市场上的资金还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主力都集中在当时非常火的邮票上面了,就像今天的银元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崩盘,但是总会有一个接盘侠!大家且玩且珍惜吧!
  3. 只有卡这一类玩的人相对来说更少了,不过卡里面也是有非常贵的品种,这里老孟也是不在一一的讲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查!老孟也不玩卡,所以并不是很熟悉!也算是给大家做个延伸吧!

△老银元△

结束语:

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一些热门品种,在银元之前的热门品种其实就是纪念币,纪念币也是邮票之后的热门品种,如今的热门品种转向了银元,不知道接下来以后又会有什么品种被大家喜爱呢,但是不管是什么品种,我们大家一定要控制风险,跟着市场一起走,这样准没错,千万不要想着逆势翻盘,基本上逆势的最后都不见了!

谢谢大家的观看,欢迎大家关注老孟,关注老孟收藏不迷路,大家可以将问题邀请老孟回答!

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

其实在邮票很火的那个年代,现实中邮币是不分家的,在卖邮票的大市场都会有钱币卡卖。在1997年那个年代几乎是全民抄邮,那个年代的纪念币卖的也很火,像宋庆龄纪念币以及其他伟人的纪念币都是抢着买。现在可好,邮票市场反而冷清了,钱币还是热着,我身边的小伙伴们都是半夜起来预约。我呢邮票还是保留收藏,那可是从邮局直接预定的大版小版,邮市再不景气也不能丢,丢了再也没有名额了。钱币还是被我放弃了,深更半夜爬起来预订好像不适合我,转而我进行更喜欢的奇石收藏。

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

邮票很火的年代应属八九十年代,也是邮市最高光的时刻,止于97邮市大潮后。

邮市一共历经四次大潮,85年,91年,97年,15年。97年也即第三次大潮前,邮币卡三足鼎立,邮票才是收藏品市场真正的老大哥,邮字排在前并非浪名,究其原因,有如下二点;

一是改革开放早中期,个人投资渠道较狭窄,社会化投资也一般。而邮票正好契合了个人小额化投资,因为一来邮票是有价证券,在电子商务互联网未全面普及前,邮票其实一直是通讯领域的有效载体,直接参与市场流通,书信往来,包裹快件必不可少,而且集邮的门槛低,可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所需的题材邮品,集邮文化氛围浓烈,应该说最初的集邮者很少考虑邮票升值,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爱好和精神需求。之后,随着参与邮票收藏投资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而邮票也喜迎多次井喷行情。

二钱币受政策限制影响。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正是第三套人民币全面流通的年代,政策上不允许流通人民币肆意炒作,而影响人民币的流通是央行绝对不愿看到的,而且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因自身的特殊性,市场货源匮乏,大资金难以建仓拿量炒作,所以进入市场的大中机构资金多以选择邮票为炒作裁体,很少参与钱币市场。

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

邮票很火的年代是上世纪1997年3月以前,之后邮票经过一次断崖式下跌后至此一蹶不振。在2004年前后,市场上少数人利用当时集邮爱好者脑子里的刻板印象(邮市5~7年就会重启一波行情)大势炒作小板张行情,算是邮票最后的回光返照了。之后只留下满目苍夷,只剩下唯一的旗帜“特4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孤独的飘扬。

1997年以前,社会里可以供老百姓投资理财的渠道不多,在大街上随便拦住个人问他知道哪几个投资理财渠道,除了炒股票外大概率第二个会被提及的就是邮票了,其出现频率还高于国债。

这主要归功于上世纪老百姓跟邮票的亲密接触和官方媒体的正面宣传。

1,由于电话还没有普及(武汉电话是1994年开始走入老百姓家的,记得当时的初装费3000多元,很多人装不起)老百姓在80~90年代远距离跟亲友交流或商务往来主要是通过邮递业务,而花花绿绿的邮票设计的即精美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必须品,人们对其的熟悉了解的程度不亚于现在对人民币的感觉,市场认知度高。

2,再就是当时中央教育部门将集邮列入青少年的正面爱好中,将它称为“方寸的名片”,加以大势宣传,鼓励小朋友们参与到集邮收藏中,不少学校里还设有集邮协会(单位里就更不用说了)。在语文课堂上还有专门的书信写作和信封填写的课程,小朋友的作业就是亲手贴上邮票去邮筒投递一次信件。中央台的少儿节目里也常常出现集邮的科普内容。 使得当时的70后,80后的青少年们早早的就熟悉了邮票,并喜爱上了它。

与之对应的是这一时期老百姓手里使用的都是第三套人民币和第四版50元(百元钞出现的时间比较靠后),也就是说当时大家买邮票掏出来的钱币不是车工2元,就是8050,现场的年轻藏友看起来这个场面应该挺“魔幻”的。结果买到的邮票30年来不涨反跌,花出去的钱留存下来却可以升值几十倍甚至上千倍。

这一时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观念还比较僵化不太活泛,认为人民币就是正常使用的货币,不是收藏品,再加上当时的第一,二版人民币市场上的存量很少(跟30年后的今天没区别)很难形成有规模的收藏人群,邮币市场里基本上看不见它们的摊位。

提到了“邮币卡市场”就不妨多聊聊。

“邮币卡市场”是从“邮市”演化出来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 只有邮市,慢慢的里面开始出现纪念币的摊位,再加上1995年前后昙花一现现在已被大家遗忘,却火爆全国的磁卡收藏,邮市就被统称为邮币卡市场了。 通过这三个字的排序就可以看出当时在大家眼中邮票老大哥的地位不可动摇,虽然在1997年时磁卡火爆程度远超邮票和纪念币。

纸币的收藏最早出现在90年代末。97年时邮币卡市场隐隐约约有零星的纸币摊位出现,摊位上的纸币种类也不多,没人玩号码币,背绿1角是当时的明星,车工2元是成交的主力,记得1997年车工的价格从20元涨到了80元,后跟着邮票一起下跌再就没关注了。下一次知道车工的价格时已经是300元一张了。

总的来说,邮票收藏和纸币收藏是不同时代的收藏品,在宏观成面上这两种藏品是有代差的,不同时期老百姓收藏的侧重点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的原因。

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间收藏就是从收藏邮票开始启动的。

80年代邮票比较火,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的工资不高,邮票的面值也十分的低。

后来两岸解禁,不少台湾人来大陆购买钱币。邮票市场上也才开始出现买卖钱币的,不过不是主流。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才有90年代初期百家争鸣的收藏热潮。

邮票最帖近平民百姓,加上那时候炒作邮票的人非常多,财富效应明显,所以最火。纸币这些财富效应不明显,所以玩的人自然就少。

为什么在邮票很火的年代,很少人收藏纸币?

认识的钱币藏友很多都改行了,确实不景气,现在抗疫邮票保持了相当高的热度,也晒一下我的,可以大板没约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