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可以吃肉吗?
其实,痛风者掌握好这两点,肉是可以吃的——
得了痛风,为什么会认为一点肉也不能吃?按理说,痛风发作与否,和当下吃肉关系也不是很多,因为我们人体内的尿酸来源,80%的是来源于人体内代谢消耗和细胞代谢分解的血液中的尿酸,不过这80%的内源性的尿酸,除了用药,以及如果体重肥胖想法降低体重以减少每天体内产生尿酸的基数外,我们还很难对其进行干预。
那为什么得了痛风,很多人就认为一点肉也不能吃了呢?
我们知道,痛风就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尿酸高后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关节附近诱发的关节炎症,反复发作会伤及脏腑,导致尿酸性肾病,甚至肾衰竭。
这样看来,痛风或尿酸高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尿酸生成过多,以及/或排泄尿酸太少导致的,和一顿两顿吃肉多点似乎没关系。
而且,我们人体的尿酸来源,仅有20%来源于饮食中含有的嘌呤;所以,对于痛风的人来说,或者说对于尿酸比较高的人来说,即使饮食中一点嘌呤都不含有,也只能降低体内20%的尿酸,尿酸也不能降低到理想范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的很好,但是痛风还是会反复发作的原因。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不控制饮食中嘌呤的摄入,尤其是减少肉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痛风就不犯了吗?
不,恰恰相反,痛风者控制肉的摄入,减少嘌呤摄入体内,对防治痛风意义重大。
为什么?
按照中医的说法,痛风发生的原因,除了先天禀赋不足外,后天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这些硬通货超出了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滋生湿浊,湿浊郁久化热,湿热蕴结,随气血流注于身体各处,流注于关节,就导致关节红肿热痛,发生痛风。
当然随着,痛风发作次数的增加,体内还会生痰生瘀,让痛风越来越重,越来越难以缓解。
这也是痛风者多长期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形体丰腴,湿热体质多见的原因,和喜欢吃肉大有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痛风人因为长期辛辣肥甘厚味,体重超重,每天嘌呤生成基数大,尿酸值长期居高不下。这时,如果在摄入肉类、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这些高嘌呤食物进入人体后代谢成的尿酸成为诱发痛风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痛风患者一点也不能吃肉等高嘌呤食物的理由。
其实,痛风者,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长期、频繁、随意吃肉。
怎么办?
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肉的,但前提是,要考虑肉的种类、考虑吃肉的重量,还要根据自己的痛风发病程度(尿酸高低情况)来酌情处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控制食物中的体内20%的尿酸来源,以此来防治痛风。这就要学会、懂得根据自己的尿酸水平来选择食物种类和重量,学会依据嘌呤含量选择要吃的肉,选对烹饪方式,其实肉还是可以吃点的。
这样就要做好以下两点——
痛风人想吃肉,要依据嘌呤去选每个痛风者要懂得一个原则,防治痛风发作的饮食原则是低嘌呤饮食,而不是严格禁止高嘌呤食物,因为中低嘌呤食物,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吃的过多,也会升高尿酸诱发痛风。
低嘌呤饮食,指的是在急性发作期,每天饮食中的嘌呤总摄入量不超过150mg,最好低于100mg;而在间歇期或慢性期,每天饮食总嘌呤摄入量不超过250mg,最好低于200mg。
这个意思就是说,不管每天你的饮食中高中低嘌呤食物的种类,只要控制住总嘌呤摄入量就可以。
具体讲——
高嘌呤肉类,能不吃就不吃——
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内脏(肝、肾、脑、脾等)、部分水产品(沙丁鱼、凤尾鱼、牡蛎、扇贝、鱼干、基围虾等)和所有的肉汤(鸡汤、羊肉汤、鱼汤、火锅汤等)。
中嘌呤肉类,偶尔尝尝就可以了——
中嘌呤食物包括畜禽类(猪、牛、羊、鸡、鸭、鹅、鸽子等)、部分鱼类(三文鱼、鲈鱼、鲤鱼、鲫鱼等)、部分海鲜(贝类、螃蟹、虾类等)。
当然,痛风急性期,这些就避免摄入,尤其是畜、鱼类,禽类可以稍微吃一点,比如每天吃一两。
低嘌呤肉类,可以放肆你的味蕾——
低嘌呤肉类品类不多,仅有蛋奶类及其制品,海参、海蜇等。
其中蛋奶类及其制品,是痛风者每天的优质蛋白源。
痛风人想吃肉,还要选对烹饪方式
根据品类含量选对了肉,不同的烹饪方式,对肉类摄入升高尿酸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因为肉类中的部分品类溶于水,尤其是溶于高温的水,所以水煮过后的肉类品类能降低至少30%以上,有研究结果表明,肉水煮6分钟以上,其嘌呤含量可降低65%以上。
再者,水煮过的肉,执行少盐少油的烹饪策略,也很关键。
因为部分蔬菜中的品类含量也很高,所以过往的医生甚至诊疗指南,也限制部分嘌呤高的蔬菜像扁豆、芦笋、紫菜、豆苗等。
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蔬菜中的品类结构和肉类品类不一样,摄入后不会升高尿酸诱发痛风。但这个观点还存有争议,个人观点是痛风者对嘌呤高的果蔬可以不加限制,因为果蔬类含有的可降尿酸防治痛风的好处,与升高尿酸的嘌呤两项抵消,也许是不会升高尿酸诱发痛风的原因。
最后,补充一点,生活中,不少痛风者会认为自己摄入的是低嘌呤食物,所以不加限制,前面说了,即使是中低嘌呤食物,如果每天嘌呤总摄入量超过标准,也不是低嘌呤饮食,也会升高尿酸,诱发痛风。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痛风可以吃肉吗?
谢谢邀请,敲黑板,划重点
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肉的。不要觉得,得了痛风,不要觉得,我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大可不必当个假和尚,每天面对着单一的素食,当个所谓的“草食性高级动物”。其实,在这里你要选择性的去吃,平时还是可以好好享受美食的,不过我们都知道,凡事都讲究个度,过了肯定不好。
有的人就问了,我能吃哪些肉呢?你可以选择腿肉、里脊肉等脂肪少的瘦肉部分。另外,尿酸易溶于水,在烹调肉类时,最好用煮、炖的做法,不要喝汤。为什么不要喝肉汤呢?因为食物在煮熟之后,其中的嘌呤会从食物中析出,融入食物的汤汁里。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汤是大补的,汤汁是食物的精华所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痛风患者食入的话,这些汤汁是痛苦的源泉,往往会引发痛风。
把握好了饮食,就迈出了控制尿酸的第一步。在饮食控制的同时,也要进行药物的配合,眼下,治疗痛风的药物有很多,中药也好,西药也罢,要记住一点,痛风根治是不可能,不要被忽悠了,把尿酸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不进一步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在痛风发作的这几个时期,饮食还需要注意:
1、处于急性发作期
血尿酸非常高,身体状态很脆弱,在选用食材食材方面很重要,应选低嘌呤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等碱性食物,促进尿酸排泄;
2、处于高尿酸血症的时候
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中嘌呤少量,高嘌呤要避免;
3、处于间歇期,高尿酸血症得到控制的时候
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中嘌呤限量食用,高嘌呤食物少吃;
(中嘌呤食物指的是鸡、鸭、牛等家禽、豆类产品等;高嘌呤食物以鱼类居多)
更多痛风知识请关注我头条号,并发“私信”痛风二字给我
痛风可以吃肉吗?
最近问痛风的网友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对痛风后的饮食了解并不多。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血尿酸的水平决定于尿酸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平衡。80%的尿酸源于体内代谢产物,20%来自食物中的嘌呤。尿酸的高低还受遗传,膳食习惯,年龄,体质肥胖等因素影响。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时称为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急性关节炎的发作,痛风石的形成以及关节和肾脏的改变时称为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引起痛风发作机会越多。
痛风可以吃什么?减少嘌呤食物的摄入了解了痛风的来龙去脉,就知道我们应该限制食物中嘌呤摄入,虽然这只能起到小部分作用,但聊胜于无,能减少就减少。根据食物的嘌呤含量,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食物。当然如果您正处于痛风发作期,高和中嘌呤食物尽量别吃,多吃一些低嘌呤食物,比如蛋类,奶类,豆浆等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如下图。
如果是痛风缓解期,可以少量吃中嘌呤食物,但依旧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以减少嘌呤摄入,比如桂鱼,牛肉,金枪鱼,鲈鱼,不吃鱼子。
减少内源性尿酸生成限制总能量,但也不能过度节食;适当蛋白质的摄入,尽量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质可选择牛奶,蛋类,质量优,嘌呤含量又少;适当的糖类(碳水化合物),可减少脂肪分解的酮体,有利于尿酸的排出,但尽量减少简单糖和加工食品(果糖,果葡糖浆等)的摄入,因为它们分解后一半成为果糖,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较高,故不宜食用。
增加尿酸排泄除了控制嘌呤摄入,增加尿酸排泄也很重要,这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尿酸主要由肾脏(66%)和肠道(34%)排出体外,已经证实肠道尿酸排泄减少不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保持理想体重,戒酒,限制脂肪摄入,多食用碱性食物,多饮水等都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图片摘自网络)
痛风可以吃肉吗?
痛风患者不建议食用肉类,但是但是都有个例外,作为一名营养师就是要教会你如何巧妙的食用肉类。
罹患痛风的患者最主要的是尿酸高,而往往引发尿酸高的都是一些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在沿海地区痛风的发病率会更大程度的增高,并不是说沿海地区有遗传性疾病亦或者基因决定的,80%的原因是和饮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痛风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最好也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痛风患者禁忌如下:
①不要食用海鲜+啤酒,众所周知海鲜啤酒中的嘌呤含量超级多,会加重痛风。
②减少火锅的食用量,更加确切的说应该是减少生冷肉类的摄入量,水煮蔬菜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水煮肉类就会亮红灯,肉类当中含有较多的嘌呤,人在食用后会加剧肝脏的负担。
③不食用动物肝脏及动物脑:猪脑当中嘌呤含量特别多,诸如一系列的脑类。猪肝,羊肝中也不会少到哪去,所以痛风患者不要食用。
④痛风患者可以适当控制饮食,但是不建议剧烈运动,剧烈运动过后会加剧痛风。
综上所述,痛风患者虽然不能食用过多红肉,但是鸡肉,鱼肉还是可以适量补充,毕竟人体需要足够得优质蛋白质。
高爽
国家注册营养技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痛风可以吃肉吗?
谢邀回答。
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肉的,只是要注意肉的摄入量。痛风患者有频繁发作的急性痛风患者,也有间歇性发作,基本能够控制好病情的患者,前者还是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为宜,后者可以适量吃一些中嘌呤的食物。
首先痛风大部分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18%可能恶化为痛风,当体内尿酸浓度较高,随着血液流经,可能沉淀在关节部位,久而久之形成尿酸结晶而肿胀关节,刺痛关节,诱发了痛风,而控制尿酸的关键是控制嘌呤的含量,有80%左右内源性嘌呤,也就是我们自身合成的嘌呤,有20%属于外源性嘌呤,也就是从食物中摄入的部分,虽然外源性嘌呤对总嘌呤的影响较小,但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痛风患者日常也需要多注意选择低嘌呤食物的摄入。
肉类的嘌呤普遍是中高水平,不过这不代表痛风患者就不能吃。对于间歇性痛风患者来说,每日摄入50g左右的肉类还是合适的,多选择精瘦肉,避免肥肉、五花肉,海产品中的肉类如海蜇、海参肉还是可以吃的,它们泡发后经过蒸煮嘌呤大幅损失,含量并不算高,属于低嘌呤食物;龙虾、鳌虾类可少量食用,不超过50g,草虾类最好不要食用,部分嘌呤中低水平的鱼类可以吃,如鳝鱼、鳕鱼、沙丁鱼、鲤鱼等,高嘌呤鱼类最好不吃,如秋刀鱼、鳗鱼、鱼干,不过鱼的种类难分,最好还是不吃鱼。
如果是频发痛风的朋友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最好是不吃禽肉,选择畜肉,禽肉如鸡鸭鹅嘌呤含量较高,而畜肉的嘌呤相对较低,常见肉类中最低的是猪里脊肉,建议还是一两内为宜,另外最好不喝肉汤,肉汤中容易融入脂肪、嘌呤、胆固醇等成分,不利痛风患者,鱼类、贝类、虾类最好放弃,不过还是海蜇、海参可适量食用。所以其实痛风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肉的,控制量的摄入其实不会有太大影响。肉的烹饪方式最好清淡,如蒸、煮、炖、焖都行,但避免油炸、爆炒、烧烤等方式。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少吃加工类肉制品,如香肠、肉罐头、火腿肠等,多吃天然肉类。
痛风可以吃肉吗?
感谢邀请。
痛风患者也能吃肉,多注意肉的摄入量和肉的选择,痛风患者也是可以开荤的。
痛风一般是由于高尿酸血症恶化导致,血液中尿酸流量大,沉积在关节处后长时间形成结晶,结晶必然让关节肿胀刺痛,甚至变性,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楚,所以痛风患者一定注意日常血尿酸的控制,控制得稳定的话一般不会爆发,或偶尔发作,如果还不忌口的话那就会常被病痛折磨。控制尿酸的根本在于控制体内的嘌呤,因为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酸,嘌呤过多自然尿酸的生成也较多,所以日常就应当优先选择低嘌呤食物食用。
肉类属于中高嘌呤的食物,所以很多痛风患者担心吃肉会不利尿酸控制。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有频发痛风的人群,也有偶尔才发作一下的人群,对于痛风频发的朋友们来说鱼虾肉、贝类、禽肉类最好不吃,它们的嘌呤含量普遍较高,畜肉控量,选择精瘦肉,最好选择猪里脊,在常见肉类中它的嘌呤含量最低,一天内摄入量不超过50g。如果是偶尔发作,血尿酸控制不错的朋友,每日肉类40~70g为宜,如果想吃海鲜,鱼肉选择嘌呤较低的种类,如鳝鱼、鲤鱼、鳕鱼、沙丁鱼等,避免高嘌呤鱼类,如鱼干、鱼子、秋刀鱼、鳗鱼、鲑鱼等等。贝类、草虾类最好不吃,可少量食用龙虾、鳌虾类,如果实在分不清鱼的种类,最好的方式就是还是避免吃鱼类,不过无论哪种痛风患者都可以适当吃海参、海蜇,它们的嘌呤含量较低,可食用。
不管痛风是频发还是偶尔发作,日常肉类的烹饪方式最好清淡为宜,例如用蒸、煮、清炒、凉拌、炖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类似烧烤、油炸、盐煎肉、爆炒回锅等方式最好就避免,它们油多,盐重,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血尿酸的含量,但它们可能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的危险,而很多研究都很明确地发现,三高或肥胖更有几率爆发痛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