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
痛风患者想要有效降尿酸,服药同时要碱化尿液
痛风的基本原理是血中的尿酸超过饱和度后,尿酸“渗漏”到关节附近的软组织中形成的尿酸盐晶体引起的炎症反应。
痛风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更应该控制饮食中的嘌呤量摄入,毕竟体内的尿酸来源,是体内的嘌呤分解和食物中的嘌呤摄入。
痛风患者降尿酸的措施,除了减少嘌呤摄入,抑制尿酸生成这个途径外,促进尿酸排泄更为有效,毕竟绝大多数痛风患者都存在尿酸排泄障碍问题。
而每天70%的尿酸是由肾脏通过小便形式排泄出去的。
所以,在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每天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排尿量,才能排出足够量的尿酸。
但是同样的排尿量,排出的尿酸不一定一样多,其中的原因,就和尿液的PH值有关,而尿液PH值的高低决定着尿酸在尿液中能溶解多少。尿液PH值越高溶解的尿酸就越多。
可惜,绝大多数痛风患者的尿液PH值都低,有的甚至低于5.0,而痛风指南要求痛风患者的晨尿PH值应该长期稳定控制在6.2~6.9之间。
所以碱化尿液,提升尿液PH值就成为痛风调理降尿酸的有效措施之一。
痛风患者碱化尿液的常见三方法,利于降尿酸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要想降尿酸,碱化尿液, 促进尿酸排泄也很重要。
碱化尿液主要有三个办法:一是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二是可以直接服用医生给你看的小苏打片。小苏打也叫碳酸氢钠, 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 水中含有解离的碳酸氢根离子而呈碱性。由于尿酸引起痛风是酸, 小苏打片的主要作用是碱化尿液, 从而降低尿酸的水平, 那么尿酸不易结晶析出, 很容易随尿排出体外, 这样就可以减少痛风的发生。
第三个方法,很多人不知道,就是补充枸橼酸盐制剂,比如我经常推介的枸橼酸盐合剂正小健电解质和药品友来特都属于。
枸橼酸盐制剂,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结石类强抑制剂,同时也能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进尿酸排泄。
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苏打水有比较强的碱性,在肾脏可以使尿液呈碱性,而碱性缓解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
苏打水一般是灌装或瓶装的饮料,通常还会加入碳酸气,但碱化尿液的主要成分还是苏打水含有的碳酸氢钠。
但是也有仅仅加入碳酸气的饮料叫做苏打水,这种苏打水是没有碱化尿液功能的,因为不含有碳酸氢铵。
很多人不喜欢苏打水的味道,其实长期饮用苏打水会让脾胃产生产气效应,或导致腹泻腹胀,这才是很多人不喜欢喝苏打水的原因。
但苏打水经冷藏后口感会得到部分改善,所以苏打水最好冷藏后饮用。
每个痛风患者应该注意一个关于苏打水的错误认识,认为“苏打水是碱性的,进入血液可以和尿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从而去除尿酸”,这是完全不对的,苏打水没有直接降尿酸的作用或功效。
稍有一点生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苏打水的这种酸碱中和反应是不会在血液中产生的,其对痛风患者的真正价值是碱化尿液,提升尿液酸碱度,从而促进尿酸排泄。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
大家好,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
不少患者都问:“刘医生,为什么我去医院就诊痛风,医生都建议我喝苏打水呢?喝苏打水对痛风有什么好处呢?痛风可以长期喝苏打水吗?”
通常而言,我对我的患者建议的是小苏打,尤其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建议能碱化尿液。但是,喝苏打水还是服用小苏打,我有我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就来谈谈,痛风患者可不可以长期喝苏打水。
痛风患者为什么要碱化尿液?我们知道,痛风的表现是单水单钠尿酸盐结晶导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部分患者的尿酸盐结晶在肢体的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可以导致严重的跛行。而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
尿酸在体内有离子化和非离子化两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尿酸盐和游离尿酸两种,它们可以随着pH值等多种影响因素发生可逆性的互相转化。
尿酸的解离常数pka为5.75,根据公式pH=pka+log离子化尿酸盐/非离子化尿酸,当溶液pH=pka=5.75时,尿酸盐和游离尿酸含量相等;当pH为4.75时,91%的尿酸为游离尿酸;都能够pH为6.75时,91%的尿酸为尿酸盐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尿酸溶解度明显不同,在水中,单钠尿酸盐的溶解度为120mg/dl,游离尿酸仅为6.5mg/dl,远低于前者。
在pH为5.7或者更低时,大多数尿酸盐转化为游离尿酸,在水中,非离子型尿酸的溶解度比尿酸盐低20倍并且pH越低溶解度越小。
- 在pH为5.0时,每1000ml的水只能溶解尿酸60mg;
- 在pH为6.0时,每1000ml的水能溶解尿酸220mg;
- 在pH为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都处于游离状态;
- 在pH为7.4时,98%的尿酸是以单钠尿酸盐的形式存在。
在人体体温37℃、pH7.4、血钠140mmol/L的正常生理条件下,至少有98%的尿酸表现为单钠尿酸盐的形式,也就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形式。
许多体外研究证实,酸性环境可以加速尿酸盐结晶沉积,这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偏酸造成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但是正常情况下,滑液pH与血液相近,测量痛风患者关节部位的pH和缓冲能力并未发现明显的酸度过高的现象,所以pH对关节尿酸盐结晶形成不构成明显影响。
一般来说,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比正常人低,大部分患者尿中含有大量的尿酸,当24小时排泄量超过1.0g时,约50%的患者可有结石。
所以,有肾结石的患者为了防止尿酸沉淀形成新的结石,就需要在多喝水的同时碱化尿液,让尿pH维持在6.5左右,以促进尿酸的排出。
痛风患者为什么不能喝苏打水?既然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正常人,那么医生为什么不是让每个人都碱化尿液呢?这还是要因人而异。医生不能空口鉴降尿酸,所以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而对于普通痛风患者而言,要测定自己的尿液是不是呈碱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用酸碱度试纸,然后将尿液最好是晨尿置于一次性杯子里,用试纸沾尿液后,再用比色卡比对就知道了。
但是要注意,尿液酸碱性受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很大,正常人尿液多呈弱酸性,pH值约为6.5。
那么,当我们知道自己的尿pH值小于6.5乃至小于6.0,是不是可以就能喝苏打水呢?
正如开始我所说的那样,我不建议喝苏打水。为什么呢?
目前所见到的苏打水都是碳酸饮料,一般来说都添加有甜味剂或香料。甜味剂通常是糖类,也就是液体果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在50%~90%。在糖类的甜味成分中,有一个分子的单糖和两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双糖,果糖和葡萄糖都属于单糖。
碳酸饮料苏打水中的单糖,不能继续被分解。作为最小单位的糖类,单糖可以被迅速吸收,但是不能进入血液,而是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ATP。当急速消耗大量ATP后,果糖会被分解为嘌呤,进而产生尿酸。
也就是说,在摄入含果糖食物后,体内会生成大量尿酸,而且会对从食物中摄入中摄入的嘌呤含量产生影响。
而另外一方面,果糖会促进中性脂肪的合成,所以如果果糖摄取过多,还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也就是说,市面上的苏打水和实际意义的苏打水不相同。实际意义的苏打水是碳酸氢钠溶液,并没有那么美味。而对于需要碱化尿液的痛风患者而言,最好还是让医生开碱化尿液的药物,再多喝水。
痛风患者如何正确碱化尿液?当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有更多尿酸从肾脏排出,这个时候如果让尿液相对呈碱性,尿酸溶解度增加,就可以减少尿酸盐晶体在肾脏沉积或形成结石。当痛风患者本身尿液过于酸性,采用菜花尿液的药物,也是为了有利于尿酸盐排出。
碱化尿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服用碱性药物,如小苏打片(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或钾,当尿液酸碱度在pH6.2~6.8之间,有利于尿酸盐排出。
- 碳酸氢钠:口服碳酸氢钠容易吸收,让尿中碳酸氢根浓度升高,碱化尿液,让尿酸不容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碳酸氢钠以碳酸氢根的形式可以从肾脏排出,也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由肺排出。通常而言我们建议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加量。同时要多喝水保证充足的尿量。
- 碱性制剂:主要是枸橼酸钠或钾颗粒或制剂。由枸橼酸、H离子、Na离子和K离子组成,主要作用为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合和防止新结石形成,也可作为胱氨酸结石和胱氨酸尿的维持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胃肠不适。第一次使用前需要检查肾功能和电解质,不能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患者。
- 乙酰唑胺:为磺胺衍生物,是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减少H和HCO3的形成,减慢Na和H的交换,从而起到利尿和碱化尿液的作用。一般初始每日3~4次用药,尿pH在6.0以上可以减为维持量。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忌用,长期应用需同时加服钾盐防止血钾过低。
一般碱化尿液需要选择以上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但是要注意,碱化尿液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尿液pH值超过7.5,虽然有利于尿酸盐溶解,但容易形成碳酸盐结石。
所以服药时要检测pH值,让尿pH维持在6.2~6.9之间,同时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饮水量在2500ml以上。根据pH的变化需要进行调整碱化尿液药物的剂量,乃至停药。
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
不知道问题中谈到的“苏打水”,是指用小苏打(化学名碳酸氢钠)溶于水形成的“苏打水”,还是超市里售卖的“苏打水”,如果是小苏打直接溶于水形成的苏打水,痛风患者是可以每天喝一些的,但一般说来,口感非常差,真的不如多喝水加口服碳酸氢钠片了;如果是超市里售卖的苏打水,那么喝不喝对您的痛风恐怕没有太大的帮助和影响。
超市里售卖的苏打水,很多都打着弱碱性水的旗号,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商品级的苏打水,都是弱碱性的,有的苏打水含有一定的碳酸氢钠,但有的苏打水却只是将二氧化碳压入水中形成的气泡水,这种苏打水,连碳酸氢钠都不含有。从酸碱性上来看,曾经有调查发现,多种苏打水中,有的呈弱碱性(pH值大于7),有的却呈弱酸性(pH值在7以内),这可能与苏打水中加入一些香精、甜味剂(如阿巴斯甜、安赛蜜等)以及其他维生素添加成分有关,因此,商品型的苏打水,更多时候是一种口感较好的饮品,对 高尿酸痛风的问题,基本是没有缓解和帮助作用的。
再来说一下,用碳酸氢钠自制的苏打水,碳酸氢钠是一种弱碱性的钠盐,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通常医生不会推荐痛风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但是通常可以根据情况,开具碳酸氢钠的片剂,用以碱化尿液,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以减少尿酸盐结晶对于肾脏的损害,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但主要作用还是调整尿液的pH,促进尿酸排泄作用非常有限。
而在痛风的间歇期,控制好尿酸,避免痛风的进一步发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通常也要同服碳酸氢钠来碱化尿液,这是因为,这类降尿酸药物集中增加尿酸的排泄,控制好尿液的pH值,可以大大减少排泄尿酸过程中,形成尿酸结晶、形成尿酸性结石的几率,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期间,碳酸氢钠也是常用的辅助药物。
而要不要将碳酸氢钠片泡成水喝,还得看个人选择了,还是我们谈到的,这样泡水喝,口感通常较苦,如果加入糖分来矫味,又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影响尿酸代谢的问题,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下,泡水喝,真的不如直接吃碳酸氢钠片,同时多喝水来的更高效、简单、易接受。
还有一种情况要提醒大家的是,碳酸氢钠对于痛风患者的作用,主要是碱化尿液,不管是泡水喝还是吃碳酸氢钠片,都不宜长期大量吃,大量Na离子的摄入,与高盐饮食一样,对于高血压控制,肾脏健康都是不利的。
最后总结一下,痛风患者可以喝苏打水,但是一定要注意所喝的苏打水是不是弱碱性的苏打水,苏打水对于降尿酸作用不大,主要作用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盐结晶,减少高尿酸带来的肾脏损害风险,对于降尿酸,效果并不明显。
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
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嘌呤摄入和促进体内尿酸的排出。
控制嘌呤摄入主要就是要选择吃嘌呤含量低的食物(如蔬菜,鸡蛋,牛奶等),不吃嘌呤高的食物(豆制品,肉,鱼虾)。
而促进尿酸排出的方法,主要是多喝水和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如非布司他)
喝水也有讲究:
第一,一定要多喝水,喝大量的水,喝的越多,尿就越多,排出的尿酸也就越多
第二,可以喝碱性水。碱性水可以促进尿酸的溶解,利用尿酸排出。苏打水就是碱性水,因此喝苏打水是可以促进尿酸排出的,对于尿酸病人有好处。
如果觉得苏打水比较贵,可以买碳酸氢钠片。但是一定要看说明书,注意副作用。
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
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专注体重管理、疾病营养治疗和母婴营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痛风患者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血液中的尿酸偏高。尿酸比较难以溶于水,所以它的浓度偏高之后就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的组织里面就形成了痛风,沉积在肾脏就会损伤肾脏的功能。
所以治疗痛风的关键是如何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吃高嘌呤的食物来减少血尿酸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喝水和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来增加尿酸的排出。
苏打水就是一种能够促进尿酸排泄的饮料。所谓苏打水,其实就是比较稀的碳酸氢钠溶液。这种溶液是碱性的,喝下去之后可以使得尿液偏碱性,尿酸在偏碱性的环境当中排出会更加的顺利。
但是苏打水是比较贵的,性价比比较低,我一般都会建议痛风病人去买碳酸氢钠片,溶解在水里就自制了一杯苏打水。
刚刚说了苏打水对于痛风病人有好处的一面,现在说说苏打水不利的一面。苏打水最大的问题就是含有钠,我们都知道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
所以痛风病人也不能无限制的喝苏打水。我一般会建议痛风病人早晚各喝一杯苏打水就可以了,而且建议是在痛风发作期,或者是血尿酸水平有显著升高的时期喝苏打水,其他时候就不用喝苏打水了。如果是在喝苏打水的时候,要注意做菜的时候少放一点点盐,以防钠摄入超标。
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营养健康资讯。有任何关于痛风的问题也可以留言讨论。
痛风患者长期喝苏打水行不行?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饮水,有一定稀释和排出尿酸的功效,饮水以白水为宜,也可适当饮用苏打水、淡茶水和和咖啡,但不宜饮用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相信有点人会存在疑问,按理说苏打水呈碱性,对于痛风患者病情控制应该更有利,那为什还首先推荐饮白水,而不推荐苏打水呢?原因很简单,市面上的苏打水为了饮用的口感,更多时候添加的有糖。而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过多摄入糖类反而会抑制尿酸的排出,不利于病情控制,所以不推荐大家过多饮用含糖丰富的苏打水。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宜大于2000ml,同时保证小便大于2000ml更合适。当然,个人体质存在差异,不能过分强求饮水量的达标,特别是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还需限制饮水量,以免影响自身心肾功能,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痛风并不可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注意保暖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